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利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合铜(Cyclen-Cu(Ⅱ))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用Stern-Volmer方程、Lineweaver-Burk方程确定了其荧光猝灭机理为静态猝灭,得到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合铜配合物和BSA作用的结合常数、结合点位数,计算了在不同的pH值、温度及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热力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其作用力主要为静电作用力.还探讨了表面活性剂对Cyclen-Cu(Ⅱ)与BSA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表面活性剂使得BSA在348nm处的荧光峰蓝移约12nm并且其强度随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碳原子数分别为12、14、16的磺基羟基两性甜菜碱表面活性剂(新1#、新2#和新3#)中筛选出了适合长庆油田的表面活性剂新2#。在此基础上,以长庆油藏油砂为吸附剂,采用静态振荡吸附法在多级吸附之后分别测定了含浓度为1000、1500、2000 mg/L新2#表面活性剂的二元体系与原油间的界面张力,并对含不同浓度表面活性剂的二元体系多级吸附后的最大最小界面张力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多级吸附最小界面张力变化趋势整体与Giles吸附等温线“S”型变化趋势相近;表面活性剂浓度越大,随吸附次数的增加多级吸附后最小界面张力值增加的越慢; 表面活性剂浓度越低,二元体系的最大、最小界面张力变化幅度越大;随着吸附次数的增加,变化幅度越来越小,且浓度越低,变化幅度降低的速度越快。驱替实验结果表明,1500 mg/L聚合物+2000 mg/L新2#表面活性剂的二元体系在水驱(25%) 基础上可提高采收率10%左右,使含水降低30%左右,可满足二元驱现场实施要求。  相似文献   

3.
表面活性剂对土壤毛细水上升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明表面活性剂对污染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方法]研究土壤修复中常用的3种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吐温40、吐温80)对土壤毛细水上升高度、上升速度以及土壤含水率的影响。[结果]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均可降低土壤毛细水上升高度,在1.00倍临界胶束浓度(CMC)时,3种表面活性剂溶液在土壤中的毛细水上升高度分别减小了13.6%、22.1%和27.9%,且毛细水上升高度可采用幂函数进行定量预测。土壤毛细水上升速率和含水率随表面活性浓度的增加呈减小趋势,且表面活性剂浓度低于CMC时,影响较大,随着浓度的继续增加,影响逐渐减小并趋于平缓。[结论]该研究对于认识表面活性剂-土壤复合体系的理化性质及进行污染土壤修复工程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采取物理涂敷的方式将疏水缔合聚合物(HAWP)直接涂敷到硅胶表面制备了HAWP涂敷硅胶固定相。对该固定相的元素分析结果表明HAWP被成功的涂敷到了硅胶表面。分别用蒸馏水、不同矿化度的试液作流动相,测定了不同碳数的单链苯磺酸盐、萘磺酸盐和双链苯磺酸盐在该固定相上的色谱保留参数, 并对不同种类磺酸盐类表面活性剂和固载疏水缔合聚合物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热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在蒸馏水溶液中,疏水缔合聚合物处于舒展状态,与磺酸盐表面活性剂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现为疏水效应和位阻效应的竞争;在盐水溶液中,疏水缔合聚合物处于收缩状态,与磺酸盐表面活性剂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现为疏水效应,且盐水的矿化度越高,HAWP收缩越严重,与磺酸盐之间的疏水效应也就越小。  相似文献   

5.
童丹  吴应琴  郭宏栋  李莉  陈慧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6):4911-4912,4938
研究了生物表面活性剂皂角苷(Saponin)和两种常见的化学合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和Brij35对吸附在黄土上菲的增溶萃取作用。试验表明皂角苷对菲有明显的增溶作用,水溶液中菲的表观溶解度与皂角苷浓度成线性增加关系。与化学合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和Brij35相比,在水体系和水-土体系中皂角苷均有较高的质量增溶比(SR)和胶束假相和水相的分配系数(Kmc)。同时发现浓度较低(小于CMC)时,皂角苷在黄土上的吸附很小。结果表明生物表面活性剂有望替代化学合成表面活性剂用于污染土壤的修复。  相似文献   

6.
旨在以最少的增效试剂用量达到最大的增效修复效果,采用批处理方法,研究在临界胶束浓度(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CMC)之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Brij35和Tween80,以及在CMC浓度之上的Brij35和Tween80对污染土娄土中菲和萘总的洗脱效果。结果表明,在CMC以下,随着单一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的增大,菲和萘的总洗脱百分数逐渐增大,不同表面活性剂洗脱百分数大小顺序为SDSTween80TritonX-100Brij35,其洗脱机理主要归因于表面活性剂分子对疏水性有机物在水介质中溶解度的增加。混合表面活性剂对菲和萘污染土娄土具有较好的修复效果,其最佳洗脱质量浓度比为Tween80∶SDS=3∶5、TritonX-100∶SDS=1∶8、Brij35∶SDS为21∶200时,洗脱百分数达到100%。离子强度增加有利于增加SDS对菲和萘的洗脱百分数,而不利于增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菲和萘的洗脱百分数。质量浓度低于CMC的表面活性剂溶液以增溶的方式促进菲和萘从土壤中洗脱,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使用可以高效净化土壤中的污染物菲和萘。  相似文献   

7.
表面活性剂强化EDTA络合洗脱污灌土壤中重金属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聚氧乙烯月桂醚(Brij35)和重金属洗脱螯合剂EDTA对土壤中Cd、Pb的解吸去除作用,同时研究了加入SDS和Brij35后对EDTA解吸污染土壤中Cd、Pb作用的影响,并对解吸前后重金属在土壤介质中形态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加入表面活性剂SDS可使EDTA对Cd的解吸量由61.67%增加到79.68%、对Pb的解吸量由57.25%增加到89.65%。在EDTA浓度较小时,加入SDS对Cd、Pb的解吸产生拮抗作用,抑制了EDTA对污染土样中Cd、Pb的解吸;随着EDTA浓度的不断增加,加入SDS与EDTA产生明显的协同增溶作用;表面活性剂Brij35具有相同的增溶作用,但增溶效果不如SDS。比较复配解吸前后重金属形态变化,可溶态、碳酸盐结合态较解吸前减少60% ̄90%,大大降低了污灌土壤中重金属的毒性和生物可利用性。试验结果可为利用表面活性剂与EDTA复配提高重金属在土壤介质中的解吸率提供理论依据,并可应用于污灌土壤中重金属的冲洗治理。  相似文献   

8.
土壤环境中粘粒的分散-凝聚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一般无机离子,重金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高分子化合物对土壤粘粒分散凝聚行为的影响,以期为土壤环境的保护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i:)一般无机离子可通过对粘粒表面扩散双电层的压缩作用导致粘粒凝聚,且离子价数越高压缩作用越强i;i)重金属离子在粘粒上的专性吸附,导致其对扩散双电层的压缩作用更强i;ii)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较低浓度时可形成粒间疏水性表面胶束使粘粒凝聚,而在较高浓度时可形成粒内亲水性表面胶束使粘粒分散i;v)阳离子型高分子化合物在较低浓度时对粘粒的架桥作用可使粘粒凝聚,而在较高浓度时的静电斥力可使粘粒分散;v)随着pH的升高,粘粒由于表面负电荷的增加而趋于分散。以上说明:双电层的压缩、专性吸附、粒间疏水性表面胶束和架桥作用等均可使土壤粘粒凝聚,降低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表面活性剂对生物农药纹曲宁抑菌活性和防病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纹曲宁分别与9种不同的表面活性剂组合混用,通过测定制剂中的活菌含量和制剂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活性,筛选出5种不影响枯草芽孢杆菌活性的表面活性剂组合A、B、C、D和E。纹曲宁分别与这5种表面活性剂按重量比100∶3混配后,降低了药剂稀释液的表面张力,在1∶500倍的稀释液中,表面活性剂达到和超过了临界胶束浓度,增加了枯草芽孢杆菌在水稻表面的滞留量。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纹曲宁中加入适宜的表面活性剂后,能提高纹曲宁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以有机磷农药乐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存在时,乐果在水-气界面的挥发行为,以进一步认识农药的迁移转化规律,为复合污染水体中表面活性剂对有机物挥发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乐果水溶液在水-气界面的恒温挥发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并且其挥发行为受到表面活性剂的影响作用显著.不同浓度的表面活性剂对乐果挥发的影响不同,与未加入表面活性剂时乐果的挥发情况相比,当加入的SDBS浓度小于临界胶束浓度(CMC)时对乐果的挥发具有促进作用;当SDBS浓度超过CMC,乐果的挥发行为受到抑制,挥发速率开始变小.  相似文献   

11.
主要测试了濑海二元复合驱的粘弹性,通过流变参数来表征体系的不同聚合物浓度和不同表面活性剂浓度下的粘弹性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2.
武耐英  高伟  张向飞  李珍  臧运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403-8404,8407
[目的]为研究表面活性剂对土壤中磺胺甲噁唑的解吸行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了3种类型表面活性剂Tween 20、SDS和CTMAB的性质、浓度和解吸时间对土壤中磺胺甲噁唑解吸行为的影响。[结果]在3种表面活性剂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 20在浓度为6 CMC、2 h时对土壤中磺胺甲噁唑的解吸最有效,并且SDS解吸效率优于Tween 20。由于CTMAB易吸附于土壤中的特性,在刚加入的起始阶段会有较好的解吸,随其浓度和平衡时间的增加解吸效率降低。[结论]表面活性剂可以增加土壤中磺胺甲噁唑的解吸。  相似文献   

13.
表面活性剂对铁在苹果角质膜上渗透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高效植物表面活性剂,减少农药用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辛二酸二乙酯(DESU)、癸二酸二乙酯(DES)和磷酸三丁酯(TBP)3种表面活性剂在不同温度、不同浓度条件下对铁元素在苹果角质膜上的渗透性。结果表明:加入表面活性剂(与不含表面活性剂的铁营养液相比),能显著增加铁元素对苹果角质膜的渗透率,TBP、DES、DESU 3种表面活性剂的最佳施用浓度分别为60mg/kg、80mg/kg、100mg/kg,其渗透性大小顺序为DES>DESU>TBP,且均在20℃时施用的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14.
采用室内增溶性实验及吸附实验,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CTMAB)对甲基对硫磷的增溶作用,并进一步研究了甲基对硫磷在硼润土-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体系中的分配特性。结果表明,CTMAB对膨润土吸附甲基对硫磷有明显的增溶作用,且当CTMAB其浓度大于CMC时,增溶效果显著;在低浓度表面活性剂条件下,膨润土对甲基对硫磷的吸附量随着CTMAB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吸附在膨润土表面的CTMAB并不是作为一个分配体而存在,而是作为一个有效的吸附薄膜;在高浓度表面活性剂条件下,膨润土对甲基对硫磷的吸附量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5.
在非常高的蒽浓度下,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了不同的表面活性剂条件下蒽高效降解菌降解蒽的情况。结果表明,使用表面活性剂能极大地促进蒽的降解,而相同条件下生物表面活性剂效果要优于化学表面活性剂。在不加表面活性剂、加入十二烷基磺酸钠、加入吐温-20及加入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四种情况下,经过6d的降解,蒽的浓度分别从250μg·mL-1降至214,199.2,138.7和114.8μg·mL-1,分别降解了36,50.4,111.3和135.2μg·mL-1,显示了极强的降蒽能力。说明使用单一的降解菌效果不太明显,将蒽降解菌和产表面活性剂产生菌接合构成一个混合菌群使用时,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6.
1 药液表面张力和药液中表面活性剂的CMC与疏水植物的农药利用率.在我国使用最多的是大容量喷雾技术。为了保证推荐剂量的药剂在植物表面的覆盖率,大容量喷雾方式是通过加大用水量来增加药液体积。这样做的结果是降低了药液中表面活性的浓度,增大了药液的表面张力。大容量喷雾的雾滴较粗,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根据表面活性剂的物理化学特征,测定不同表面活性剂在不同浓度时的表面张力、接触角、干燥时间等物理性状,并结合室内药效测定,初步验证了表面活性剂对莠去津的增效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加入表面活性剂后可以显著地降低药液的表面张力,减少接触角,降低干燥时间,这样由于药液湿润展着性的加强,渗透速度的加快,植物体对药剂的吸收、运转能力也大大地加强,从而大大地加快杀草速度,依表面活性剂种类不同,可提前3—7天杀死杂草.  相似文献   

18.
表面活性剂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表面活性剂在污染土壤修复中具有重要作用。介绍了表面活性剂移除土壤中重金属的机理,综述了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总结了影响表面活性剂修复效果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表面活性剂对水中百菌清光解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高压汞灯为光源,研究了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表面活性剂对水中百菌清光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Tween60和Span20对百菌清的光解均有光敏化作用,光敏率分别为18.78%、2.85%、58.55%和57.97%,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对百菌清光解有强烈的光猝灭作用,光猝灭率达57.59%;表面活性剂浓度对百菌清的光解影响较大,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随着十二烷基磺酸钠和Tween60浓度的增大,百菌清的光解速率逐渐增大,当表面活性剂浓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百菌清的光解速率减慢,甚至产生光猝灭效应;不同表面活性剂混合后对百菌清光解的影响比表面活性剂单独存在时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20.
阴/非表面活性剂对土壤中菲的洗脱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不同浓度、不同配比的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含菲土壤进行振荡、离心等方法,比较研究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odiumdodeclbenzyl sulfonate,SDBS)、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ctylphenoxypolyethoxyethanol,TX100)及其混合表面活性剂(SDBS-TX100)对土壤中菲的洗脱作用,重点研究了表面活性剂浓度、清洗时间、土壤种类、无机盐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单一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X100)和混合表面活性剂(SDBS-TX100)浓度的增大,菲洗脱率不断增大,当浓度为4000mg·L-1时达到平衡;对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BS),随着浓度的增大菲洗脱率直到浓度为8 000 mg·L-1仍在增大.1:10土水比条件下,清洗时间为40 min时,单一阴、非表面活性剂和混合表面活性剂对污染土壤中菲的洗脱能力分别达到最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有利于表面活性剂对菲的洗脱作用.一定浓度的无机盐离子Na+Ca2+和Mg2+的存在可使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产生沉淀,大大影响了表面活性剂的洗脱能力,但阴/非混合表面活性剂(SDBS-TX100)可降低沉淀损失,提高对菲的洗脱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