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试验在产犊后立即无菌采集32头奶牛血液,其中17头为胎衣正常排出奶牛,15头为胎衣不下奶牛。胎衣正常排出奶牛在胎衣排出后立即采集胎盘,胎衣不下奶牛在确诊后再次静脉采血并采集其胎盘;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对胎衣不下奶牛和胎衣正常排出奶牛血清和胎盘中的激素含量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胎衣不下奶牛血清和胎盘中孕酮、纤维蛋白溶酶原和前列腺素(PGF_(2α))的含量与胎衣正常排出组相比差异显著降低(P0.05),而雌二醇含量则显著升高(P0.05)。本试验通过对胎衣不下和胎衣正常排出奶牛血清和胎盘中激素的含量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发现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生与血清和胎盘组织中的孕酮、雌二醇、纤维蛋白溶酶原和前列腺素(PGF_(2α))的含量变化有密切相关的联系,表明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生可能与机体内激素分泌紊乱具有很大的关联。  相似文献   

2.
奶牛胎衣不下是指奶牛产犊后12h以上胎衣还未排出,又称胎衣滞留。胎衣不下是奶牛常发病和多发病之一,正常健康的奶牛分娩后胎衣不下发生率在3%-12%之间,而异常分娩牛(难产、早产、流产、剖腹产)和感染布病的奶牛,胎衣不下发生率约为25%~40%,甚或更高。胎衣不下常由于滞留在子宫内的胎衣发生腐败分解,不但使产奶量下降,  相似文献   

3.
<正>1概述胎衣不下(RFM)又称胎衣滞留,是指母牛分娩后,胎衣12h内未能全部自行脱落,奶牛胎衣不下为奶牛常见病、多发病。据报道,国外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在9%-25%,在我国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较高,有些甚至高达25%-40%,成为目前影响奶牛业发展的最为严重的胎产病之一。因胎衣不下常会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等产科疾  相似文献   

4.
正胎衣不下或胎衣滞留是奶牛的一种常见疾病。胎衣应在奶牛正常分娩后8 h内排出,如果产后胎衣在体内滞留超过8~12 h则是不正常的,称为胎衣不下。根据奶牛产后胎衣突出于外阴或悬挂在外阴之外的明显临床症状,结合胎衣滞留时间,即可诊断。本文从病因、症状、预防和治疗等方面阐述了奶牛产后胎衣不下的诊治方法,希望为养牛业的从业人员提供参考。1病因胎衣不下是奶牛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发病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规模化万头牧场全面兴起,单产不断提升,然而奶牛胎衣不下常有发生,本文旨在查明分娩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原因及规律,为防治奶牛胎衣不下制定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提供数据参考。本研究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对2022年11月—2023年10月一年间分娩的2 936头荷斯坦奶牛从分娩胎次、胎儿性别、单双胎、胎儿出生体重、产犊难易度等生产实际状况进行调查与统计,分析其与分娩母牛胎衣不下的关系。结果显示,二胎次奶牛产后胎衣不下的发病率最低,初次分娩的奶牛产后胎衣不下发病率高达24.41%,发病率最高;产公犊的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显著高于产母犊的奶牛(P<0.05);产双胞胎的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显著高于产单胎的奶牛(P<0.05);犊牛初生重<30kg时,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高于其他体重群体;在胎天数<260d的分娩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显著高于其他分娩奶牛(P<0.05);自然分娩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显著低于助产奶牛(P<0.05)。综上,分娩胎次为二胎时,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最低,头胎发病率最高;产公牛犊,母畜怀有双胎,胎儿出生体重<30 kg、>36 kg,早产...  相似文献   

6.
为了掌握郑州市奶牛胎衣不下发病情况,为奶牛胎衣不下病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于2012年4月~2013年11月,对郑州市不同奶牛场800头奶牛进行了胎衣不下的临床调查,结果显示被检的不同奶牛场800份奶牛血清阳性率为5.38%,各场阳性率变化幅度在0~16.25%之间。结果表明:郑州市胎衣不下的感染普遍存在,且发病率较高,尤以4~6岁的奶牛对胎衣不下的易感率最高,应引起高度重视,以防止胎衣不下的传播。  相似文献   

7.
正奶牛产后最常见的疾病是胎衣不下,在产后12小时如果胎衣未能自然并且完全排出,即可以认为是胎衣不下,又称胎衣滞留。经过2015—2017两年间在永靖县30多家奶牛养殖户中的调查,数据显示正常健康产犊母牛的胎衣不下率为15%-20%,异常分娩的母牛如双胎、难产、早产、感染布病的奶牛患胎衣不下的就相对比较多,高达20-40%。产后胎衣不下不仅会引起奶牛产奶量下降,胎衣不下的奶牛60%的会继发子宫内膜  相似文献   

8.
奶牛胎衣不下又称胎衣滞留,母牛产后12h后胎衣仍未排出就认定是胎衣不下。导致奶牛胎衣不下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包括奶牛本身胎盘结构、营养状况、个体差异、各种应激等。尽管胎衣不下是奶牛疾病中的常见病,但所导致的后果却很严重,发生过胎衣不下的牛只其代谢病、乳腺炎、子宫炎等发病率也相应地比正常的牛只高,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应该准确地把握胎衣不下的诊断和防治。  相似文献   

9.
1奶牛胎衣不下的临床分析奶牛胎衣不下也被人们称之为胎衣滞留,是指奶牛在生产1~2h后胎衣还没能脱落下来,是奶牛产后比较常见的问题。如果胎衣长时间不下必定会威胁奶牛的健康,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奶牛死亡。要想了解奶牛胎衣不下的原因就必须先了解胎衣不下的类型,有针对性的采取治疗对策。奶牛胎衣不下实际上就是奶牛在生产后胎衣和子宫腺粘连在一起,导致奶牛部分胎衣在肛门处,另一部分还在子宫内。胎衣刚开始是呈现红色,随着时间的延长胎衣的颜色会加深,变成黑褐色,比较像腐烂的肉,奶牛阴道也会流出带有恶臭气味的液体,奶牛表现得非常痛苦,弓腰弯背,食欲不佳,精神不振,喜欢趴着,而且会不停的回头看自己的腹部,两眼无神。  相似文献   

10.
广西荷斯坦奶牛胎衣不下的病因、发病规律及防制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奶牛胎衣不下常会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降低产奶量,延长产犊周期甚至引起败血症,给奶牛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作者针对广西奶牛胎衣不下发生原因、发病规律及综合防制措施进行调查分析,总结一些有效的预防和治疗胎衣不下的措施,旨在为南方地区奶牛业全面降低胎衣不下发病率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1.
奶牛胎衣在产后12h内应排出体外,未排出者称之为胎衣不下。奶牛胎衣不下已成为影响奶牛繁殖的主要疾病之一,给奶牛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本文对奶牛胎衣不下的病因、临床症状、诊断、治疗和综合预防措施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奶牛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奶牛胎衣不下是指奶牛在正常分娩或非正常分娩后12h内胎衣不能自然脱落.健康奶牛在正常分娩后胎衣不下的发病率约为3~12%,异常分娩的奶牛,如双胎、难产、流产、早产以及感染布病的牛群,胎衣不下的发病率为20~50%,发生过胎衣不下的牛,其代谢性疾病、乳腺炎、子宫炎和以后发生流产的发病率更高.  相似文献   

13.
奶牛分娩后,胎衣在12h内不能自然脱落,称为胎衣不下。一般胎衣不下的发病率可达10%~30%,而正常分娩的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为  相似文献   

14.
对青海省湟中县某奶牛场2007—2010年间148头奶牛胎衣不下发病规律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奶牛胎衣不下在8月发病率较高,达55.56%;1~5胎与6~11胎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分别为17.21%和50.00%(P<0.01);产双胎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80.00%)明显高于产单胎奶牛(20.97%);上胎产后胎衣不下发病率(45.28%)明显高于胎衣自然脱落奶牛再次分娩的发病率(10.53%)。说明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生与季节、胎次、胎儿数量、胎衣不下发生次数等因素具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5.
奶牛胎衣不下又称胎衣滞留,是奶牛的一种常见病。生产性能不同的各种奶牛,在每年四季均可发生胎衣不下,特别是那些发生过妊娠中毒的产后奶牛,胎衣不下高达57.18%(阿夫金科,1995)。由于奶牛胎衣不下能引起子宫内膜炎,会导致发情时间延后,妊娠间隔时间延长,甚至不孕而被淘汰,会造成一定经济损失(黄祖平,1985)。预防奶牛胎衣不下的方法有很多,多为药物预防。但是,药物预防并非万能,也就是说不会对所有奶牛的胎衣不下奏效。最后,不得不实施手术剥离。而这时手术剥离往往会导致生殖器官发炎和延长下一次妊娠时间(70%~90%)。此外,还有些胎衣不下…  相似文献   

16.
研究胎衣不下在不同年度、季节、产犊季节、泌乳阶段、胎次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以期为提高奶牛泌乳性能及牛奶质量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收集某奶牛场4 247头奶牛2013至2015年度DHI生产性能测定记录,用多因素方差法分析产后胎衣不下奶牛在不同测试年、测定季节、产犊季节、胎次和泌乳阶段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产犊季节、测定季节、测试年、泌乳阶段和胎次情况下,胎衣不下对奶牛日产奶量、体细胞评分、乳糖和尿素氮这4项指标均有显著影响(P0.05)。春、夏、秋季产犊胎衣不下奶牛日产奶量显著低于胎衣正常排出奶牛(P0.05),泌乳前期胎衣不下奶牛的日产奶量显著低于胎衣正常排出奶牛(P0.05)。秋冬季测定的胎衣不下奶牛日产奶量显著低于胎衣正常排出奶牛(P0.05)。第1胎、3胎胎衣不下奶牛的日产奶量显著低于胎衣正常排出的奶牛(P0.05)。  相似文献   

17.
奶牛胎衣不下是指奶牛分娩后8-12小时胎衣仍然没有完全自然排除。奶牛胎衣长时间不能完全排出造成胎衣在子宫内腐败分解,腐败分解的胎衣组织和细菌感染所产生的毒素被吸收.引起急慢性子宫内膜炎,严重的病例可引起产后败血症,常常引起产后奶牛急性死亡。胎衣不下引起子宫内膜炎是造成产后奶牛繁殖障碍的主要原因。胎衣不下的发生率为20%-50%,在炎热的夏季,产奶量高的高产牛群中发生胎衣不下的比例会更高。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影响奶牛胎衣不下的主要因素,笔者对新疆呼图壁种牛场产犊记录资料进行整理,通过SAS 8.1统计软件分析了产犊季节、胎次、性别、犊牛初生重等对奶牛胎衣不下的影响。结果表明,产犊季节对奶牛胎衣不下有极显著影响(P<0.01),其中春季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达到了40.72%;胎次对奶牛胎衣不下有极显著影响(P<0.01),尤其是3胎以上的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高于40%;犊牛性别和初生重对奶牛胎衣不下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9.
牛产后12小时胎衣没有脱落即为胎衣不下。也有人认为,奶牛在产后12小时胎衣尚未能排出,即可认为是病理性的胎衣不下。奶牛胎衣不下是临床上常见的繁殖疾病,发病率平均为10%以上,该疾病使奶牛繁殖性能和产奶性能降低,严重影响养牛业  相似文献   

20.
胎衣不下是奶牛见的产科病。据国外资料报道,正常产母牛的胎衣不下率为11~30%。我场1995~1996年正常产犊母牛的胎衣不下率为17%。对胎衣不下的奶牛处理不当,易继发子宫肉膜炎,胎衣不下母牛的子宫内膜炎发病率有的达到80%,因而容易造成奶牛多次输精不妊,空怀天数延长,部分因长期不妊最终而被淘汰。我场对胎衣不下的奶牛,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得到良好效果。93头统一治疗的胎衣不下母牛和93头胎衣正常脱落母牛的平均情期受胎率、空怀天数及受胎指数,对比差异不显著。胎衣不下母牛的平均情期受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