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2007年4-11月.内蒙古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站组织全区12个盟(市)、30个旗(县)、68个测报点,特别是沿黄集中养殖连片地区,对草鱼、鲤鱼、鲫鱼、鲢鳙鱼、鲶鱼、团头鲂等养殖品种进行了病害监测.监测面积共1.36万hm2.监测出养殖鱼类病害17种,其中细菌性疾病8种.寄生虫性疾病6种.真菌性疾病2种,病毒性疾病1种。  相似文献   

2.
自2000年北方地区成功引进南美白对虾以来,养殖面积逐年扩大,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南美白对虾已成为虾农脱贫致富首选的优良品种.但北方地区池塘盐碱化严重,养殖用水pH值、氨氮超标,水质不易调节;加上近两年养殖户盲目加大养殖密度,养殖管理体系跟不上以及南美白对虾种质退化,致使南美白对虾的养殖发生严重病害.  相似文献   

3.
随着无公害食品安全行动计划的推动和市场准入制度的实施,水产养殖者无公害养殖意识逐步增强,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摸索出适合北方地区南美白对虾健康养殖技术要点。主要从环境条件、水源条件、池塘消毒、苗种放养、饲养管理、病害防治等多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团头鲂又名武昌鱼,体侧扁,略成菱形,草食性,由于其饵料容易解决,抗病力强,且头小肉多,肉嫩味鲜而深受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青睐。为探索团头鲂在池塘高密度养殖条件下的适应性,为我地区大规模推广养殖该品种提供依据,笔者于2004年4月20日至当年的10月20日在中牟县万滩镇水产养殖基地进行了池塘主养团头鲂高产养殖试验,全期饲养183天,获得了667m^2净产团头鲂468千克的高产。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沅江市泗湖山镇双华渔场是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近年来该场池塘主养团头鲂已具规模,全场60公顷精养水面有46公顷主养团头鲂,每667平方米团头鲂产量900公斤、利润5000元。其中,汤海青的养殖经验较丰富,养殖的1.2公顷池塘每667平方米团头鲂产量达1140公斤、利润5660元,笔者最近就池塘主养团头鲂高产高效技术问题对他进行了专访。问:主养团头鲂的池塘条件有什么要求?  相似文献   

6.
团头鲂种质资源及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团头鲂作为中国特有的优良草食性鱼类,现已成为主要淡水水产养殖品种之一。然而多年来的人工繁殖、过度捕捞、环境污染等因素,导致团头鲂种质资源出现混杂并受到衰退的威胁,开展团头鲂种质资源保护和遗传改良研究势在必行。本文总结了团头鲂形态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群体遗传学和基因组等种质资源研究方面的成果,并简要概括了杂交育种、选择育种、雌核发育等方法在团头鲂遗传改良方面所取得的进展,以期为团头鲂种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大规格团头鲂商品鱼池塘养技术与经济可行性,通过团头鲂浦江一号大规格商品鱼主养(80∶20模式)试验,分析比较其生长性能及经济可行性,结果表明:2月初放养75 g以上规格的鱼种,当年可以生产规格1 000 g/尾以上的大规格商品鱼;使用粗蛋白含量28%~30%、脂肪含量3%、粗纤维含量6%的饲料养殖效果很好,平均饲料系数为1.82;商品鱼体型好,肉质厚,鳞片黑中透亮,群体间个体生长差异小,主养品种——团头鲂平均单产21 528.0 kg/hm2,产值284 169.4元/hm2,利润54 765.0元/hm2;养殖病害少。  相似文献   

8.
水产养殖病害控制技术对于我国水产养殖业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分析了我国水产养殖业病害的现状、主要原因及发展趋势。研究表明:我国的水产养殖存在发病复杂、种类较多和爆发性流行等现象,这主要是由于我国水产养殖业的种类超过负载最大能力、病害诊断有待提高等因素引起的,提出了水产养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由于国家对农业产业结构的大力调整,以至对生猪养殖产业给予的大力扶持,使我国北方地区的生猪养殖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规模养猪场数量迅速增加,已经成为供应京津地区主要的肉食生产基地。但由于我国北方地区在严冬季节,气候寒冷,湿度小,风沙大,空气干燥,如果一些规模养猪场不采取相应防寒等措施,必将会使猪受到严重影响,特别是使仔猪的成活率大大下降,严重影响养猪场的养殖效益。笔者根据我  相似文献   

10.
渔业产业是支撑社会经济平衡发展的关键行业,随着当下渔业规模的不断扩增,无论是传统的冷水鱼流水养殖方法,或是针对鱼群的病害防治技术,均不再适用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基于生态渔业背景下,对冷水鱼流水养殖及病害防治技术展开研究。在此过程中,为了提升冷水鱼流水养殖的成活率,提出选择冷水鱼流水养殖场地、布设冷水鱼流水放养密度、合理规划对冷水鱼日投喂量等方式;并从多个角度,对冷水鱼流水养殖常见病害进行分析,以此结合养殖的实际环境,提出与不同病害问题相匹配的防治技术与措施,以此避免由于水质不耐受等问题造成的鲟鱼、虹鳟冷水鱼流水养殖病害现象,提升冷水鱼流水养殖产出量,带动渔业生态化与经济化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由于淡水水产养殖相关的材料价格上涨和渔业产品价格相对稳定,严重限制了北方地区淡水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在本文中,我们将研究北部的淡水水产养殖存在的问题,探索对策,以促进北方淡水水产养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贝类是中国海水养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海水养殖贝类病害时有发生,尤其在夏季常出现大规模死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严重威胁了贝类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由于贝类缺乏适应性免疫,且通常养殖于开放水体,难以通过药物投放、注射或水质调节等措施控制病害的发生,因此,建立养殖贝类健康评价体系,加强养殖生态环境监测及病害发生的预警预报,已成为保障中国贝类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确保粮食和生态安全的迫切需求。本文从病原、宿主、环境间的耦合关系出发,结合团队前期研究和工作实践,综述了水产养殖动物病害预警预报研究进展,同时针对北黄海和渤海贝类养殖海区的生态系统特征及贝类养殖现状,并结合病害预警预报的工作实践,重点阐述了海水养殖贝类病害预警模型构建的思路、原理和初步应用,以期为建立海水养殖动物病害防控体系、保障中国海水养殖业的绿色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谭凡民 《北京农业》2012,(21):129-130
由于池塘老化和养殖病害等因素影响,对虾养殖生产和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作者在南美白对虾(P.vannamei)养殖生产中,通过投放一定数量的卵圆鲳鲹(Trachinotus ovatus)、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Forskal)],采取鱼、虾、蟹混养的养殖技术方法,有效的改善养殖生态环境,防止了养殖病害的发生和病害的蔓延,养殖效果得到明显提高,并在2007年的养殖生产试验中取得成功,平均产量达11062.0元/667 m2,盈利达6308.5元/667m2,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杨树是我国北方地区常见的树种之一,具有抗寒、抗旱等优点,适合在北方地区气候条件下种植.该文结合北方地区杨树种植的实际情况,对叶锈病、腐烂病、溃疡病、黑斑病等常发的几类病害的发生特点、防治技术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当地杨树病害的防控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鲟鱼人工养殖在我国由南到北都非常流行。但是由于养殖者不注意科学地养殖方法,只注重经济利益,导致全国各地地养殖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病害。文章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了鲟鱼人工养殖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它们包括自然灾害、病害预防工作差、养殖密度不当等。从这些角度出发,找出减少鲟鱼病害的根本方法,对药物投放、安排养殖密度、改善养殖环境都有深入研究,以最少的成本和最高的效率解决鲟鱼人工养殖的病害问题。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上海、浙江、福建等地对赤点石斑鱼的养殖技术研究较早,比较成熟的养殖模式是围塘养殖、网箱养殖及水泥池养殖等,而在海南地区由于常年海域水温较高,严重制约赤点石斑鱼的养殖发展。介绍赤点石斑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包括养殖设施、养殖用水处理、品种选择及投放、养殖密度、投喂、病害防治、日常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提高赤点石斑鱼在海南地区水产养殖业中的分量。  相似文献   

17.
夏季团头鲂养殖池塘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西农业科学》2015,(10):1297-1300
温室气体引起的全球变暖和臭氧层破坏是目前两大全球环境问题,而我国的淡水水产养殖产量长期以来稳居世界第一,淡水养殖池塘面积大,温室气体排放通量大,但尚未见淡水养殖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的研究报告。为探讨夏季池塘养殖团头鲂系统温室气体的排放规律,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对池塘养殖团头鲂生态系统温室气体(CO2,CH4,N2O)的排放进行原位测定。结果表明,夏季养殖团头鲂池塘均表现为CO2,CH4和N2O的源,其中,CO2夏季排放量达(160.65±21.56)g/m2,CH4排放量达(15.52±4.62)g/m2,N2O排放量达(1.45±0.16)g/m2。池塘养殖团头鲂生态系统温室气体减排空间巨大。  相似文献   

18.
正我国拥有丰富的水产资源,水产养殖业是我国经济进步和民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水产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与水产养殖病害有关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相关的病害防御措施,例如药物控制等也在逐步规范化、科学化和标准化。本文将就甘肃省陇南市水产养殖的基本概况,结合我国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的现状与发展,探讨水产养殖的常见病害,及药物控制技术。以期为水产养殖业病害预防和治理提供借鉴。1甘肃省陇南市水产养殖基本概况  相似文献   

19.
团头鲂"浦江1号"是江苏省十大主推品种之一。该品种是由上海水产大学历时16年的精心选育而成,生长优势明显、遗传性状稳定。在同一养殖环境里,团头鲂"浦江1号"生长速度比淤泥湖原种快29%以上。由于其饵料容易解决,抗病力强,且头小肉多、肉嫩味鲜而深受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中方县利用地区丰富的水面资源,积极引导库区移民发展网箱养殖,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推动移民库区经济更加快速、高效发展。但由于很多农民群众没有科学掌握水产养殖技术,随意增加养殖密度,导致水产病害呈现高发趋势,针对这些病害就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其中发生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将其解决。1水产病害流行特点1.1病害种类逐渐增多近些年,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向前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