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生态茶园的概念与关键建设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现代茶园建设的基本要求,提出生态茶园是指产地环境良好、生态因子相互协调、茶园园相优美、茶园管理绿色高效、茶叶产品优质安全、经济效益高、可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茶园。阐述了目前生态茶园存在的茶园建设缺乏规划、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系统结构简单、环境污染严重等主要问题,提出了生态茶园建设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生态位理论在贵州茶园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生态位理论对贵州生态茶园建设的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引入林果木等生态位元素构建的人工生态茶园,对贵州茶园生态环境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提高茶园的抗逆性和茶园的产量产值,显示出很高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我省茶农建设生态茶园的意愿,使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对安溪县181户茶农的调查结果发现,当地茶农茶园规模小而分散、生态建设跟不上、对生态茶园理解不够准确、建设能力不足,对生态茶园建设的决策谨慎,存在劳动力缺乏、资金不足等困难,进一步用logistic计量模型分析得知,生态茶园建设成本和生态茶园的收益对茶农生态茶园建设意愿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而生态茶园建设培训和生态茶园建设补贴力度对茶农生态茶园建设意愿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相邻茶园生态情况对茶农生态茶园建设意愿也有较大影响。因此,可以通过加强茶园生态建设的培训与引导、组织连片建设与示范、优化补偿方式、提供专业服务以降低管理成本、以养代补提高收入预期等措施补偿生态茶园建设的外部性,激发茶农建设生态茶园的积极性,促进生态茶园的推广。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文献报道和研究实践,从时间、空间和病虫害防治三个方面探讨贵州生态茶园建设对降低茶叶农残的作用。在时间上,近年来随着贵州大力发展生态茶园,茶叶农残合格率稳中转好,维持在99%以上;在空间上,贵州名优茶主要分布在生态环境好、生态茶园多的地区;在病虫害防治上,生态茶园可以间接减少茶叶农残量。建设生态茶园可以降低茶叶农药残留,是控制农药残留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吕莎 《福建茶叶》2016,(6):161-162
生态观光茶园属于现代休闲农业的一种载体,由于生态茶园具备茶文化特有的文化内涵,近些年来,越来越多地受到大家推崇和热捧。伴随着茶园观光发展的时间推移,众多生态观光茶园在取得了快速建设发展的同时,也无可避免地面临了发展上的瓶颈,很多打着"生态"观光旗号的茶园已无法达到人们心中预期的文化需求。怎样破除现有落后的运营模式,正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生态观光茶园的健康高效发展,是目前亟需解决的困境。  相似文献   

6.
茶园生态系统是农业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单一的纯茶叶种植难以抵御自然生态危害,发展人工复合生态茶园建设势在必行。经研究发现,茶农对生态茶园建设持有较高的积极性,支持生态茶园建设的茶农占总调查人数的75.52%,茶农的保护意识、茶农对生态茶园建设的态度与生态茶园建设情况极显著相关,且呈正相关关系,秩相关系数分别为0.231,0.217。  相似文献   

7.
包佐淼  郑世炎  袁航 《茶叶》2016,(1):43-45
简述了景宁县生态茶园的建设成效和做法,总结了生态茶园建设的关键技术措施,分析了生态茶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景宁生态茶园建设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茶树修剪是生态茶园树冠管理中最重要的技术措施。本文结合生态茶园建设的基本要求,重点介绍了优质高效茶树树冠培育的基本要求、不同的修剪方式及其技术要点,以及修剪的配套技术措施等,为优质高效茶树树冠培育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作者立足周宁县茶产业发展和生态茶园建设现状,分析了周宁县建设高山生态茶园的主要做法,总结了高山生态茶园建设的关键技术措施,并提出了实现高山生态茶园建设持续推进的几点思路,为全面推进生态茶园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编者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茶叶这一传统的经济作物,由于其良好的生态功能和较高的比较效益,既是绿水青山,更是金山银山!生态茶园建设已成为目前茶园建设的基本要求,通过美丽茶园建设,真正将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生态茶园建设存在什么问题?如何建设生态茶园?本刊邀请专家撰写"生态茶园建设技术专题",讨论生态茶园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指导生态茶园建设规划、良种选择、栽培管理、病  相似文献   

11.
针对寿宁县生态茶园建设现状,分析了寿宁县生态茶园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提出了生态茶园建设目标、建设原则和园地规划、茶园种树、梯壁留草种草等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周芬 《福建茶叶》2016,(11):139-140
生态茶园建设是当前我国茶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项新课题,这是我国茶叶消费升级和现代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难以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当前我国生态茶园还没有形成规模,因此在这种条件下我们应当加紧生态茶园建设的研究和推广工作。为此本文对生态茶园的三种模式和实现方式做了深入的分析研究,为生态茶园建设做了理论上的探索与准备。  相似文献   

13.
王应霞 《福建茶叶》2016,(3):183-184
本文介绍了观光茶园的相关情况,重点阐述了观光茶园对产茶区旅游的推动作用以及建设生态观光茶园的策略,以促进产茶区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生态茶园建设在乡村旅游中火热进行,带动着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生态茶产业与乡村旅游经济相融合发展,对产茶区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鉴于此,本文分析生态茶园的基本模式、发展趋势以及乡村旅游开发的概况,还对乡村旅游发展进行了整合分析,分析了乡村旅游的策划,乡村景区管理以及乡村景观设计。最后,综合探究乡村旅游与生态茶园一体化开发模式的可行性。生态茶园经济的发展推动生态文明的建设,符合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旅游经济战略。  相似文献   

15.
泉州市生态茶园建设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茶园建设是茶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但因受现实条件限制,茶农认可和接受程度较低.整体推进速度缓慢。泉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茶园建设工作,出台规划、成立领导小组和技术专家组,计划用三年时间建设1-2万hm^2生态茶园。本文介绍生态茶园建设的必要性、意义、建设原则、主要技术措施和指标,为发展生态茶园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6.
项保连 《茶叶》1998,24(4):213-214
文中阐述了象山县海岛茶园的生态特殊性及其影响下的茶业经济状况,提出了海岛茶业实现优质高效的技术途径;改善茶园环境生态;利用资源优势发展适栽良种;增强茶树体质;解决茶叶品质缺陷和按照现代茶业建设要求推广先进适用科技。  相似文献   

17.
为提升茶叶质量、保证茶叶绿色安全,宁化县积极推进生态茶园建设项目,大力发展无公害、有机茶。根据宁化县生态茶园建设经验,总结了生态茶园建设的若干技术要点,为全面推进生态茶园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8.
福建人工复合生态茶园的构建技术与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福建人工复合生态茶园建设概况,通过生态茶园建设典型案例的调研和重点茶区生产实践分析,提出适宜福建茶叶生产的人工复合生态茶园构建技术与模式。  相似文献   

19.
茶园种植遮阴树是南方茶园一大特色,为传承和创新这一特色,在保持茶园种植遮阴树的生态作用的基础上,应用园林树木美学的观赏价值和教化功能,进行改换传统茶园种植遮阴树为多样性、季节相变化明显、联想意境内涵丰富的园林树木,增添旅游文化生态景观,丰富茶园种植遮阴树的文化内涵。为建设立体园林景观式的生态茶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生态茶园建设与水利系统规划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生态茶园是确保茶叶产品卫生安全、增强茶叶品质、推动茶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方式。新世纪后,生态茶园的建设模式、应用技术、建设标准都在逐步发展。随着生态观光茶园的发展,对规划与设计显得特别重要。因此分析和研究生态茶园与水利系统景观具有理论与实践的意义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