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刘亚 《北京农业》2016,(5):58-59
葡萄目前在我国属于种植面积比较广的水果之一,并且葡萄的种植大多是以大棚葡萄的生产形式为主,大棚葡萄具有投入高、效益高、技术要求高的特点。在进行大棚葡萄的栽培过程中,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大棚葡萄的栽培都需要遵循一定的技术要求。基于此,通过对大棚葡萄栽培技术的研究,以期提高我国大棚葡萄的栽培技术和葡萄产量。  相似文献   

2.
摘要:研究比较露地栽培、避雨栽培和大棚促早栽培等不同栽培模式下葡萄生产成本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露地栽培葡萄成本低于设施栽培葡萄,但果实品质和效益最低;钢架大棚促早栽培模式下葡萄成本最高,但品质最佳,经济效益好于其他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3.
葡萄大棚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天水市麦积区葡萄大棚栽培管理与市场行情,提出应积极推行葡萄大棚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以促成果实早熟,果品提前上市,既增加产量、提高品质、积累栽培经验,又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红宝石无核葡萄是一种结实率强,坐果率高,品质好,易于栽培管理的优良葡萄品种。本文通过介绍红宝石无核葡萄保护地栽培的基本情况、温室大棚结构及栽培管理的全过程,阐述了红宝石无核葡萄保护地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葡萄产量及品质,现将大棚葡萄无公害栽培技术进行介绍,包括建立葡萄园、选择优良品种、苗木栽植、栽培架式、整形修剪、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套袋、采收等技术措施,以供广大葡萄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6.
葡萄试管苗热处理脱毒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蕊 《农业与技术》2014,(5):155-155
葡萄是我国果树种类中的一个重要种类,葡萄果树在生长过程中受到多种病毒危害会降低葡萄质量和产量。栽培无病毒葡萄苗木能够减少葡萄果树受病毒危害机率,提高葡萄产品质量、增加产量。为了能够培育更好的优质葡萄产品,提高脱毒效率,对此展开了葡萄试管苗热处理脱毒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1999,(5)
三、大棚葡萄栽培技术要点大棚葡萄栽培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我国南方露地葡萄栽培病害多、坐果率低、品种单调及品质次等4大难题。使葡萄提早或延后成熟并使南方露地难以栽植的高品质欧亚种葡萄的栽培得以成功。大棚栽培还可以确保葡萄充分成熟采收,提高品质。 (一)江、浙、沪暖湿地区大棚栽培葡萄的利弊 1.有利条件:(1)早春气温较高,有利于日光升温:(2)夏秋雨水少,光照充足,有利于  相似文献   

8.
利用大棚温室栽培葡萄能够有效提高葡萄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值得推广。从大棚选址、葡萄品种选择、大棚温湿度控制、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大棚葡萄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市大棚葡萄栽培多以篱臂架、小冠形整枝修剪进行管理,出现树冠郁闭,通风光照不好等问题,葡萄品质逐渐下降;栽植密度过大造成了施肥、病虫害防治及修剪技术难度大等问题。2018年在我市四卜树村大棚葡萄试验基地,栽植巨玫瑰葡萄,采用双臂高干较篱臂架、小冠形整枝平均可节省成本50%以上,经济效益可提高10%左右。该技术值得在我市大棚葡萄种植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南方地区虽不是葡萄的最适宜栽培区,但其优越的地理交通和社会环境,使得葡萄在南方得到大面积发展,其栽培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大棚栽培对促进葡萄提早成熟、改善品质、减少病害、扩大品种范围、提高经济效益有显著作用.现对南方气候特点及栽培技术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大棚栽培中的定植,整形修剪,温、光、湿、气调控,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1.
海盐县葡萄种植90%以上是大棚设施栽培。近几年生产中发现,大棚葡萄土壤酸化现象日益加重,给葡萄产量及其品质带来了严重影响。针对这一现象,开展了取样调查,了解了土壤酸化现状,分析了大棚葡萄土壤酸化的原因,并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大棚葡萄土壤酸化的修复对策。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温岭市是我国大棚葡萄栽培面积最大、规模上市期最早的产区,被誉为"中国大棚葡萄之乡",是国家葡萄产业体系示范县之一。温岭的葡萄栽培建立了"采用早熟品种、进行大棚栽培、应用环剥技术、结合控产栽培"的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解决了不利气候因素的制约,产品早熟优势突出,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3.
葡萄栽培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葡萄植物学分类属葡萄科(Vitaceae)葡萄属(Vitisl),是栽培历史最早、分布最广的果树之一,世界葡萄的产量占水果产量的三分之一。葡萄既可鲜食又可制干酿酒、营养丰富、结果投产快、适应性强,在我国被广泛种植。  相似文献   

14.
我国葡萄设施栽培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设施栽培已成为果树栽培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葡萄则被认为是最具设施栽培价值的树种之一。综述了中国葡萄设施栽培研究的历史、现状和新进展 ,提出了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吴瑞斌 《福建农业》2012,(3):19+21-19,21
葡萄是喜温的果树,花芽具一年多次分化习性。利用葡萄花芽分化容易的特点,一年两熟栽培,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葡萄品质,延长鲜果供应期以及调节鲜果市场的淡季供应,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使用大棚进行葡萄栽培,可大大提升葡萄产量,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是非常值得推广的葡萄栽培技术。该文以安徽省大棚葡萄优质高产栽培为例,从大棚选址建造、品种选取、定植、肥水管理、温湿度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与采收等方面介绍了大棚葡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滨州市三河湖镇目前正在推行大棚葡萄的种植。为了实现大棚葡萄种植,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做好准备,实现大棚葡萄的优质栽培,给三河湖镇农民带来经济效益。该文介绍了大棚葡萄优质高效栽培的手段和方法,介绍了一些能够实现大棚葡萄种植的技术,为的是能够大力推动三河湖镇的大棚葡萄产业发展,实现三河湖镇的农民增效、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8.
葡萄大棚栽培前期促成、后期避雨(简称促成-避雨栽培)模式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保护性栽培模式。试验通过对弗蕾无核枝条生长量、物候期、果实品质及病虫害防治等的调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大棚栽植可以有效的规避晚霜的伤害,提早萌芽,新稍生长量显著高于露地栽培,物候期比露地栽培的早7d左右。且病虫害发生显著低于露地栽培,防病次数少于露地栽培,药品也多用于预防病害发生,浓度较低。大棚栽培的葡萄果面干净、果实鲜红靓丽,单粒重、单穗重均比露地栽培的高,可溶性糖高于露地栽培。因此大棚栽培的弗雷无核葡萄果实品质和商品性都好于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9.
皖北葡萄温室栽培技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王玉民  廖华俊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7):4288-4289
皖北是安徽省果树栽培的集中地,近年来在果树种植结构调整中,推广了一种新型栽培方式———温室栽培。但由于对其生理基础的研究较为缺乏,尚未形成完整的栽培体系,生产中往往产量不高、品质不佳、效益不明显。总结和介绍了皖北地区的葡萄温室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蔬菜套种对大棚葡萄生长发育的研究结果表明,大棚葡萄套种秋冬季蔬菜后,对第2年葡萄生长发育、现穗开花、葡萄品质、果实产量都无明显不良影响,且可提高葡萄发芽率,促进生长作用,产量与品质等重要经济性状都与不套种相同。大棚葡萄在休眠期和生长初期套种蔬菜,具有积极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