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2):248-249
本文介绍了局部放电检测的必要性,进而提出了利用超声波检测法来实现对高压开关柜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的总体方案,同时完成了基于DSP的超声波放电检测系统电路的设计。本监测系统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保证了局部放电检测的数据可靠性、实时性和完整性,具有很强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2.
针对电缆附件的结构及附件内部易发生绝缘故障导致局部放电的特点,设计了用于电缆附件局部放电信号检测的内置超高频超宽带蝶形天线传感器.仿真和实测表明,该蝶形天线的有效工作频带为350~585 MHz.模拟实验表明该天线传感器灵敏度高、性能优越,能在有效频率范围内检测到局部放电信号,可以用于电缆附件局部放电超高频信号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高速发展,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XLPE电缆)成为了当前最流行的输电电缆,但电缆中的局部放电严重的威胁电缆运行安全.因为XLPE电缆局部放电检测定位技术的研究处于初级阶段,XLPE电缆的安全运行经常受到电缆中局部放电的严重威胁.因此本文针对XLPE电缆的局部放电检测定位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的电缆局部放电定位和监控技术(Wireless-PDLAM).通过Wireless-PDLAM技术将各个终端检测点的局放量信息传输到协调器网关,协调器网关对采集到的所有数据进行处理获得定位信息并上传网络供监测人员分析.本研究采用多点无线方式采集局部放电信息达到定位效果;使用SocKet技术上传到网络服务器;监测人员远离放电电缆进行数据查看分析极大的减小电缆对人体的辐射.  相似文献   

4.
低压开关柜是配电网中的关键控制设备,其内部集成了大量线路和电力电子元器件,一旦出现故障将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随着电力系统建设规模的不断升级扩张,传统的低压开关柜无论是在在功能上还是在性能上都已经不能满足要求,取而代之的是新型智能化开关柜。本文设计了一款智能型低压开关柜,对温度和关键电气参数进行了实时监测,提高了开关柜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高压开关柜热点温度实时检测困难和传统通信方式无法实现信号传输从而无法预警的问题,采用无线红外通信技术,设计了一种新型高压开关柜热点温度实时监测与预警系统.该系统主要由红外检测、红外通信、预警3个部分组成,对系统方案设计进行了详细阐述.通过理论分析,设计出了检测端微弱信号放大电路、接收端信号拾取放大电路;通信方式采用PFM方波调频方式.实验结果表明,温度信号传输正常,无失真,实现了实时温度检测、信号传输与预警.  相似文献   

6.
XLPE-SIR复合界面放电光现象,在运行中早已被发现,复合界面上因放电产生的炭颗粒是形成界面局部强 电场,是造成电缆接头绝缘劣化的主要原因.通过设计复合界面的试样,并在复合界面上加交变电场,模拟复合界 面在交变电场下的运行情况.并采集复合界面上的放电光图片、放电电流信号以及炭颗粒图片,分析比较放电光、 放电电流和炭化颗粒在界面击穿的整个过程中的变化的相关性,根据界面上放电光、放电电流和炭化颗粒分布的 特点,间接的判断界面绝缘性能的劣化程度.  相似文献   

7.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水果内部品质无损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莉  薛娴  王涛  尤全刚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6):2765-2767
介绍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综述了该技术在水果内在成分检测、水果病害及缺陷检测、水果内部品质近红外光谱检测装置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水果内部品质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在变压器局部放电在线监测过程中,干扰是迫切需要解决的一项技术难题。文章采用db5小波,经过二次小波变换来抑制周期性干扰。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抑制周期性干扰。  相似文献   

9.
果品无损检测技术在苹果生产和分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无损伤检测又称非破坏检测,即在不破坏样品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内部品质评价(包括糖度、酸度、硬度、内部病变等)的方法。无损检测是随着高科技发展应运而生的一门新技术,该技术不同于传统的化学分析方法,它主要运用物理学的方法如光学、电学、声学等手段对物料进行分析,并不对样品产生破坏,在获取样品信息的同时保证了样品的完整性。而且该方法检测速度较传统的化学方法迅速,又能有效地判断出从外观无法得出的样品内部品质信息。由于其具有这些特点,所以它对水果采后加工尤其是苹果分级应用价值很大,目前国外应用已相对成熟,而国内…  相似文献   

10.
埋地管道外检测方法的组合应用与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多频管中电流检测法(PCM)和密间隔电位(CIPS)/直流电位梯度(DCVG)组合测试方法的技术特点.认为两种方法的组合应用可以检测和评价埋地管道的阴级保护系统及防腐层的工况.应用组合方法对铁大线局部管段进行了检测.通过分析局部管段防腐层和阴极保护的测试结果,查找到管道涂层存在的破损点,利用皮尔逊法现场开挖验证并定位.检测结果表明,该管段局部防腐层严重减薄,验证了该组合检测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保证生鲜食品安全,提出基于分子印迹技术的生鲜食品化学污染物残留监测方法。方法采用边缘轮廓检测和特征聚类构建分子印迹成像模型,利用纹理检测方法对分子印迹信息进行增强处理,采用色谱分离方法与高分辨信息重组方法进行污染物残留内部分子结构信息检测,从而实现生鲜食品化学污染物残留监测。结果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生鲜食品化学污染物残留监测,各组份检测的准确性较高,污染物的浓度和含量等参数估计能力较好。结论该方法能够为生鲜食品安全提供充分保障,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浇注支柱式电流互感器是电力系统中用于测量、控制和保护的重要设备.以LZZBJ9-10B型浇注支柱式电流互感器为例,通过ANSOFT Maxwell软件对互感器内部进行三维电场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互感器内部电场集中分布区域在一次绕组的4个端角和二次绕组的左右两端,对一、二次绕组电场进行局部二维分析,得到绕组电场强度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分布点的位置,提出通过改变绝缘挡板的厚度避免主绝缘材料因电场分布不均匀而发生局部放电的有效措施,并运用ANSOFT Maxwell软件进行电场分析得到验证.研究结果为10 kV浇注支柱式电流互感器的结构优化设计和安全运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局域最大值法单木位置探测的适宜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凉水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基于机载激光雷达数据,采用动态窗口局部最大值法对郁闭度较高的针叶林进行单木位置自动提取。采用树冠高度模型(CHM)和树冠最大模型(CMM)配合两种动态窗口,即树高--树冠大小回归方程和该方程的95%预测下限来探测树冠顶点,用探测百分比、1∶1对应关系的单木个数、生产者精度和用户精度进行了精度评价。结果表明:利用CMM能够抑制树冠内部枝杈产生的错判现象;利用树高--树冠大小回归方程95%的预测下限做动态窗口,能够有效防止在局部最大值方法中产生的小树漏测现象。因此,利用CMM和95%的预测下限做动态窗口的局域最大值法有利于提高单木位置探测的精度,为密林中自动地探测单木位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企业直聘     
南京耐得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位于南京市区。主要生产高低压配电屏、显示屏操作台、开关柜、控制箱、配电柜、分接线箱,以及各种非标控制箱;自动化控制设备及各类进口电器配套等设备。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明淬火条件是否是9Mn2CrV磨具钢材料形成裂纹的主要原因,实验得出形成裂纹的主要诱因有2个,材料内部存在着大量孔洞;在材料内部产生了局部部分脱碳现象。  相似文献   

16.
对协同通信中的协同空间复用目的节点的检测算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全局似然联合检测、局部似然联合检测和局部迫零联合检测等3种算法。仿真结果显示全局似然联合检测性能最优,局部似然联合检测和某些局部迫零联合检测也具有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7.
综合小波和模糊方法的图像边缘检测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为了更好地对图像边缘进行检测,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局部极大模和模糊方法相结合的图像边缘检测算法.它将图像分为高频和低频部分分别进行处理.高频部分利用小波局部极大模的方法进行边缘检测,低频部分则利用模糊方法进行处理,并对两种边缘图像进行了融合.试验结果证实了该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准确、快速地检测作物叶部病害,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学习局部二值模式(adaptive learning local binary pattern,简称ALLBP)的苹果叶部病斑分割与检测方法。首先利用ALLBP获取正常叶片图像和病害叶片图像的特征差异,并确定病斑判断阈值,然后将待识别的叶片图像分割为大小相同的子块,再提取同样的特征与阈值进行比较,以判定各子块中是否有病斑。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检测苹果病斑的分布特性,与局部二值模式(local binary pattern,简称LBP)和中心对称局部二值模式(center-symmetric local binary pattern,简称CS-LBP)相比,该方法具有更少的特征维数和更高的正确识别率。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传统基于K-均值聚类的RBF神经网络训练方法中,隐层参数训练结果易受初始值影响而陷入局部极小解,最终导致整个网络收敛速度慢、性能下降等问题,提出了基于粒子群算法(PSO)和K-均值相结合的径向基神经网络(RBF)训练算法.该算法利用PSO的全局搜索能力形成最优解邻域,K-均值算法在该邻域进行局部搜索,这样既利用了PSO算法的全局最优解搜索能力,同时也利用了K-均值算法收敛速度快的优点.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地解决了基于K-均值训练算法易陷入局部极小解的不足.文中将基于上述训练方法的RBF神经网应用到入侵检测系统中,试验结果同基于传统K-均值、遗传算法和RPCL算法训练的RBF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文建议的方法在检测性能和训练时间上都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0.
概述了可见光成像、近红外成像、热红外成像、高光谱成像、X射线成像、超声波成像、核磁共振成像、太赫兹成像等技术在农产品内部异物探测方面的应用情况,介绍了上述成像方法的检测原理和研究进展,并总结了各方法的优势和不足,最后对农产品内部异物检测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