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奶牛截瘫是怀孕中后期的奶牛无导致瘫痪的局部损伤,也无明显的全身症状而后肢无法站立的一种疾病。2004年4月我市一奶牛专业户家就出现了这种病例,该奶牛发病时距预产期尚有30多天。  相似文献   

2.
奶牛隐性乳房炎与乳区、胎次、年龄等相关因素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场的常发病和难以防治的疾病之一。特别是奶牛隐性乳房炎,由于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发病率高,目前仍是危害世界乳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奶牛乳房炎的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虽然取得较多的成绩。但是奶牛乳房炎仍是奶牛场的常发病和难以防治的疾病之一。特别是奶牛隐性乳房炎,由于无明显的临床症状,隐蔽性强。发病率高,目前仍是危害世界乳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现就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危害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为阐明铜缺乏奶牛甲状腺激素的变化特征及补铜对奶牛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本实验选择缺铜地区全血铜低于NRC下限(0.8mg/kg)但无明显摇摆症状的犊牛25头作为亚临床铜缺乏组;并对其中15头进行补铜试验(饲料中添加硫酸酮100mg/kg干重),以15头临床健康奶牛作为对照组,分别于40天及80天采集血样并检测T3、T4及TSH;同时测试了有明显摇摆症状的6头发病奶牛及健康奶牛的肝脏中T4-5’脱碘酶的活性。结果表明:铜缺乏奶牛血清T3显著低于亚临床及健康对照组;发病组及亚临床组奶牛血清T4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奶牛血清TSH含量显著高于发病组及亚临床组;发病奶牛肝脏中的T4-5’脱碘酶活性也显著低于健康奶牛;试验组奶牛在补铜后40天血清T3含量显著上升;在补铜后80天,亚临床组奶牛血清T4含量显著下降,TSH含量显著高于补铜前。结论:铜缺乏能够影响奶牛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及代谢过程。  相似文献   

5.
1发病情况 2013年1-2月,我县养殖户李某家饲养的5头泌乳奶牛先后患不同程度的乳房炎,其中1号和2号奶牛症状较轻,食欲体温均正常,乳房外观无明显病变,乳汁感官无明显变化,经CMT法检测,判定为隐形乳房炎。3号和4号奶牛发病前有冻伤,后涂抹冻伤膏进行治疗,但未治愈,继发乳房炎,乳房表面红肿严重,且有破溃结痂,乳房形状不规则,向一侧脱垂,乳汁稀薄,内有凝块,食欲及体温均正常。5号奶牛症状较重,乳房已经严重变形,乳区不对称,乳房肿胀明显,颜色青紫,表面粗糙,可见明显瘢痕,触诊内部有硬结实变,畜主称该头奶牛为6胎奶牛,曾患过乳房炎。  相似文献   

6.
奶牛子宫炎的诊断治疗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子宫炎是奶牛的常见疾病之一。本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不孕及产奶量下降和无乳,严重地影响着养牛业的发展。此病也是临床工作者难以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对奶牛子宫炎的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及预防进行了综述,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7.
乳房炎是危害世界奶牛业的主要因素之一。据报道,全世界约有22亿头奶牛.其中有1/3的奶牛患有乳房炎.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仅为10%-20%.而绝大部分是更为普遍的隐性乳房炎。隐性乳房炎因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常不易被发现和重视。隐性乳房炎使泌乳奶牛每年的产奶量下降10%-11%.而且降低牛奶的品质.缩短奶牛的使用寿命。增加后备奶牛的成本、额外劳力费用、药物开支和兽医服务费用,还延长产后发情和妊娠时间,  相似文献   

8.
奶牛产前瘫痪是奶牛在妊娠末期,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如奶牛的腰部、臀部、后肢没有遭受损伤,又无明显的全身症状,但后肢不能站立的一种疾病。主要发生在初产、高产以及瘦弱、衰老的奶牛。青壮年体质好的奶牛很少发生此病。但由于此病的发生原因尚不清楚,所以给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9.
奶牛产前瘫痪是奶牛在妊娠末期.在没有外部损伤的情况下,如奶牛的腰部、臀部、后肢没有遭受损伤.又无明显的全身症状,但后肢不能站立的一种疾病。在临床上一般不多见。主要发生在初产、高产以及瘦弱、衰老的奶牛。青壮年体质好的奶牛很少发生此病。  相似文献   

10.
奶牛乳房炎的临床表现类型较多,其中一种多发于秋冬寒冷季节,以高产奶牛和产后奶牛最为常见。表现为乳房突然发生肿胀,挤不出乳汁,热痛不明显,初期无全身症状,单用西药抗菌消炎治疗疗效慢而且不确定,轻者产奶量下降,重者乳房部分乳区甚至全部萎缩,丧失泌乳功能。笔者多年来留意此症,体会到一些中药方剂对此症的疗效十分突出,并用加味瓜蒌散治疗这类乳房炎23例,全部治愈,没留下后遗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随着奶牛业不断发展,高产奶牛的饲养管理技术已被奶牛养殖者所重视。近年来,国内外在高产奶牛的生理特点和饲养管理技术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为奶牛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笔者通过实践并据前人的研究及经验,总结了奶牛的选择及高产奶牛的阶段饲养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2.
2006年9月河北省张家口市养牛户郑某饲养的20头奶牛,其中有5头奶牛出现蹄间皮肤潮红、肿胀、知觉过敏、运动时呈明显的支跛。两蹄多蹄发病,因站行困难而卧地。有4头奶牛病情严重。一头奶牛在运动时患部不断遭受刺激,蔓延至蹄冠部;另一头奶牛蔓延蹄间蹄球,引起蹄冠蜂窝组织炎,蹄温增高。另外2头奶牛体温升高,趾间蹄球皮肤化脓坏死,食欲减退,精神沉郁,产奶量下降,逐渐消瘦。最后1头奶牛病情无全身症状,打诊蹄壁时,疼痛反应明显。  相似文献   

13.
1发病情况及症状 该奶牛为7岁荷斯坦奶牛,无难产病史。妊娠后期没有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精神状态、体况正常,全身各系统没有明显异常变化。于当日早晨开始不吃草料,并有努责现象。到了晚上仍看不到胎膜、  相似文献   

14.
奶牛氟乙酰胺中毒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11月12日上午.哈尔滨市某农场2个奶牛饲养户饲养的2头奶牛突然死亡。据饲养员介绍,这2头奶牛死亡的前一天晚上饮食正常.次日上午9点左右突然发病死亡.发病急,病程短,无明显的先兆症状。对奶牛群仔细观察.又发现有多头奶牛精神萎顿.反刍有时停止、有时好转。12月13日晚,这2个奶牛饲养户又有2头奶牛猝死。此事件引起了当地  相似文献   

15.
1发病经过2001年8月12日,张家界市奶牛场饲养员在用敌敌畏给奶牛除虱时,因用量过多,导致数头奶牛农药中毒,经解毒治疗,大部分奶牛中毒症状消失,采食和体温恢复正常。但其中一头怀孕奶牛在恢复正常采食后,于8月14日又出现不食,经解毒治疗无效,病情加重。2临床症状病牛不食不饮,经查:体温40.6℃,呼吸困难,呼出气体灼热,鼻镜干燥无汗,站立不稳,未见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肌肉痉挛、出汗等症状。根据发病经过与临床症状,诊断为继发性急性肺炎。3治疗过程肌肉注射青霉素160万IU×8支,链霉素100万IU×10…  相似文献   

16.
奶牛水肿病一般发生于妊娠奶牛产前 1个月左右或产后 ,是奶牛腹下、乳房及后肢出现浮肿的一种征候。该病对奶牛产奶有很大影响 ,给养殖户带来了很大经济损失。通过几年的实际病例治疗 ,采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本病 ,效果甚微 ,而采用中药方法治疗效果很好 ,值得推广。1 病因分析 妊娠奶牛在怀孕后期 ,由于饲料调整后 ,精料增加幅度较大 ,奶牛又缺乏适当运动 ,造成奶牛脾胃消化功能失常 ,气血失调 ,乃至清气不得升 ,浊气不能降 ,胎气不舒 ,水湿下注 ,而得其患。2 症状 病初 ,精神、食欲无明显变化 ,但腹下及四肢浮肿 ,有时乳房及会阴部位也…  相似文献   

17.
1奶牛乳房炎的类型 奶牛乳房炎分为:临床型、隐性和慢性。临床型表现在奶牛乳头肿胀、结块等明显的炎症症状;隐性也叫亚临床型,无症状表现,不易被观察到;慢性临床症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2002年8月,我市肃州区一专业户饲养的奶牛发生了一起传染病,发病急,病程短,死亡快,临床症状不明显,死亡率达100%。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实验室检验诊断为奶牛魏氏梭菌病。  相似文献   

19.
奶牛酮病是高产奶牛常见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随着奶牛生产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笔者对奶牛酮病的病因、临床症状及诊治措施进行了详细叙述,全面总结了该病的研究现状,为生产上减少经济损失,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胎衣滞留是奶牛的常见病,可根据临床症状及直肠检查确诊。治疗以全身治疗和手术治疗并用为佳,同时要防治结合,以保障奶牛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