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硫磺软膏治疗奶牛钱癣病1996年5月,我场奶牛发生钱癣病,40头奶牛被感染,占全群牛只10%,生产受到一定影响。患牛的眼眶、口角、面、颈及胸腹侧壁皮肤上生有小结节,表面生鳞屑,逐渐扩大呈隆起的圆斑,并形成界限明显的灰白色、石棉状痂块,痂上有残留少数无...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春,威海市文登区某养牛场饲喂的同一栏9头犊牛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病,主要表现脱毛、掉皮屑等症状。经多方治疗效果不明显,遂来我处就诊。经诊断为犊牛钱癣,现将诊疗过程简述如下。1发病特点牛钱癣病是一种真菌性传染病,其特点是在皮肤上出现界限清楚的癣斑。本病多发生在冬春两季,成、幼畜均可患病,而一年内犊牛最易患病。患牛的发病部位主要集中在头部的眼睑、上下唇、面颊和耳部,其次是颈部、胸前和臀部,严重的遍及全身。  相似文献   

3.
兰州市某奶牛场从丹麦进口一批黑白花奶牛,当时发现其中一头牛的鼻镜上侧皮肤有一圆形白色斑块,不久蔓延到颈、躯干及尾部。经检查确诊为疣状毛癣菌属引起的钱癣。以后该场在近400头奶牛中陆续有80余头发生钱癣病,该病的病变开始出现于鼻镜和眼眶周围的皮肤,尔后蔓延到颈、背、腰和尾部。病初在病变皮肤上出现豌豆大的结节,随着病情发展,被毛蓬松、脱落、逐渐发展成界限明显的被覆有灰白色鳞屑的癣斑,患牛有明显的痒感。对本病用新星癣特灵(市售)治疗效果显著。具体方法是,先在  相似文献   

4.
牛的皮肤霉菌病又称钱癣。1986年6月20日赤峰市饲料公司三眼井奶牛场自哈尔滨市养禽场奶牛隔离场运来进口丹麦黑白花奶牛80头(其中22—28月令怀孕青年母牛79头,种公牛一头)该批奶牛在从丹麦运至我场前曾在哈尔滨市隔离40天。来我场后发现有3头奶牛(牛号5255、5078、4830)有程  相似文献   

5.
我场部分犊牛和有成牛,在1994年7月至1995年6月,罹患一种体表形成以园形、逐渐脱毛为特征的皮肤炎症.经确诊为真菌引起的皮肤霉菌病,其病原体是发癣霉菌,此病亦称白癣或钱癣.1发病情况1994年6月,某奶牛场迁移场址,将其300头牛暂时寄养我场.该场的部分读牛和育成牛,1993年6月曾患发痹霉菌病,但未经详细检查和确诊,其后此病在牛群中时有发生.该奶牛群进入我场后,虽然曾隔离观察10余天,并将其中15头严重患牛淘汰.但从1994年7月开始,我场核牛和育成牛群,相继出现此病,患牛中有4~6月龄的犊牛36头,7~10月龄的29头.其后采取…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11底,鹤岗市某乡镇养殖户杨某养牛场饲养的牛12头皮肤出现不同的脱毛、多皮屑、部分部位红肿等皮肤病症状,杨某自己买了皮肤药涂抹后,治疗效果不明显,遂求诊,经诊断为牛钱癣病,现将病例治疗分析给大家,以供学习交流。(一)发病特点牛钱癣病是由疣状毛(发)癣菌感染而发病的一种皮肤真菌感染传染病,且是一种人畜共患病。该病近年来在鹤岗市各地区呈零星、散发型流行,主要多发生在冬季、春季两季,成年牛和牛犊均可感染此病,  相似文献   

7.
牛皮肤真菌病,俗称钱癣。本病主要是由疣状毛(发)癣菌引起的传染病,临床症状以被皮呈圆形脱毛、渗液和痂皮等病变为特征。牛多发于头部(眼眶、口角、面部)、颈部、肛门和尾根等处。各年龄的牛均有发生,主要在梅雨季节和夏季放牧期间感染发病较多,其中多数病牛进入10月~11月份后收牧期间自然痊愈。我国北方,冬季舍饲的牛易发病。我场发病经过:我场某牧场于2002年11月从某地引进育成牛243头,进入我场三个星期后,发生本病。1临床表现牛眼眶、口角、面部、两眼之间、颈部、尾部外侧等处出现隆起的圆斑,呈灰白色、石棉状痂块,大多数痂上无毛,少数…  相似文献   

8.
据富裕县塔哈乡库木村兽医2003年6月14日报告,该村王某家所养的奶牛发病,现已死亡14头,情况非常严重。县、乡畜牧中心的技术人员在现场进行会诊,最后确诊该户所养奶牛所患病是由寄生在牛蜱中的焦虫破坏患畜的红细胞而引起患牛贫血、黄疽造血系统的机能障碍。经过采取检测、杀虫、消毒、治疗等综合措施,其余13头奶牛病情得到控制,患牛逐渐康复。现将这些奶牛患焦虫病的具体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2003年5月11日,发现第1头奶牛患病,接着27头奶牛陆续发病,29日经多次治疗都不见效果,3头奶牛死亡,至6月14日,死亡奶牛已达到10头。而相邻周围各户…  相似文献   

9.
荷斯坦牛钱癣病的诊断与治疗○浙江杭州奶牛繁育中心(310022)朱志达奶牛钱癣病是一种疣状毛癣菌而引起的一种皮肤病,国外在北美较为常见,而在我国报道较少,大规模爆发此病甚为罕见。1994年12月31日,我们从加拿大引进荷斯坦青年母牛210头,在隔离检...  相似文献   

10.
秃毛癣又名匍匐疹、钱癣,是由毛癣菌属或小胞霉属的真菌所致的一种家畜慢性传染性皮肤病。1997年5月10日,我县一养牛户饲养的47头育肥牛中有31头患了局部被毛脱落,伴有轻度痒觉的皮肤病。患病较重的牛食欲减退,精神不振,逐渐消瘦。患牛的胸腹部、肩部、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诊断牛子宫内膜炎病的方法及临床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某奶牛场的子宫内膜炎患病奶牛28头,在某肉牛场选取6头患有子宫内膜炎肉牛,将患牛分为5组,其中,肉牛单独为一组,奶牛分为4组,每组有7头患牛。每组应用不同的药物治疗,对比每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在28头奶牛中有3头奶牛有较差的治疗效果,逐渐转化为慢性子宫内膜炎,其总的治愈率为89.29%,而6头患有子宫内膜炎的肉牛则全部治愈,治愈率为100%。结论:在治疗牛子宫内膜炎病时,其诊断方法很重要,可以根据检查牛的阴道及直肠、培养细菌分离、细胞学检查、子宫活组织检查、B超检查等。在临床治疗中,在其子宫内灌注抗生素效果较好,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正牛毛癣菌病通常被称为钱癣,病原是毛癣菌属的皮肤真菌,属于一种皮肤性真菌病,也是人畜共患的疾病。养牛生产中,可见牛群中有感染毛癣菌病的情况,所以,应该尽量掌握该病的流行和诊断方法,并且了解防治措施,以降低经济损失。1流行情况毛癣菌病的传染源主要是患牛,健康牛直接接触患病牛或者疥虫了被污染的饲养用具、圈栏上的病原体,而形成本病的传播媒介。犊牛和青年牛是主要的患病群体,成年牛具有比较强的抗病能力,感染后患病的症状也不严重、比较轻  相似文献   

13.
两年来,我场共治疗奶牛子宫脱出13例,治愈12例,治愈率92.3%。一、病因从我场两年来临床治疗的13例奶牛子宫脱出患牛来看,其发病原因主要是: (一)饲养管理不当,奶牛体质瘦弱,妊娠期运动不足造成子宫脱出的7例,占发病头数53.8%。 (二)由于胎儿过大和双胎,导致子宫扩张过度发病的2例,占发病头数15.4%。 (三)因助产不当,  相似文献   

14.
牛泰勒焦虫病是一种季节性很强的地方流行性疾病,发病率高,如果预防措施不到位,会导致发病牛大量死亡。牛泰勒焦虫病在我旗多年来未曾发生,在林东镇北井村更是第一次,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等确诊为牛泰勒焦虫病,现报告如下:(一)流行病学调查在北井村一养殖场存栏牛209头,品种多为西门塔尔,其中有新生牛犊9头,黑白花奶牛8头,开始发现有16头牛精神不振,食欲减  相似文献   

15.
肤癣病(Dermatophytosis)是皮肤真菌病的一种,在临床上以病畜皮肤上出现铜钱似的圆形皮损为特征,故俗称之为钱癣。近几年来,我场马坡  相似文献   

16.
1990年,我场畜牧队有24头奶牛患绦虫病,占全群奶牛总数8.6%。其中,产奶牛16头,占5.7%;育成牛和犊牛8头,占2.9%。奶牛感染绦虫病后,食欲下降或停食,产奶减少,生长发育受阻,还常常出现进行性消瘦、衰竭和顽固性腹泻下痢等症状,严重的甚至造成死亡。几年来,我场7头高产奶牛因患绦虫病被迫淘汰处理,4头母犊牛因救治无效而死亡。通过几年摸索,有以下体会。  相似文献   

17.
钱癣是一种传染性皮肤病,主要特征是皮肤上出现界限明显的秃毛或保留残毛的圆形癣斑,在癣斑上多有硬皮,癣屑或小泡,又称做秃毛癣或轮癣。本病对工厂化大群饲养的育肥牛健康有很大危害。2003年6月我场育肥牛基地从省外引入架子牛68头,其中患有此病的有23头,1个月后40头发生本病。病的初期,可明显看出有高于健康皮肤的小而微圆的斑点,患部被毛松乱,斑点逐渐增大被有灰白色鳞屑,大的有掌大,或更大呈扁状,主要在头部、口腔周围、耳附近及颈部。治疗:我们使用山东德州神牛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阿维菌素注射液,按每千克体重0.2毫升1次皮下注射。注药…  相似文献   

18.
1发病情况接诊治的4头患病奶牛均5岁以上,日产奶量在30.0~37.5千克的高产奶牛。其中2头发病在产后约4个月的旺奶期,1头发病在产后1个半月,另1头在妊娠7个月发病。这4头患牛发病均在舍饲期的末期,粗饲料为玉米秸和豆皮,精料是豆饼、玉米面和  相似文献   

19.
我场于1954年建场以来,奶牛流行热共发病8次,最近的1991年7月4日发病至8月19日结束,历时45天。我们奶一场发病牛共344头(其中生产牛127头,发育牛213头,犊牛4头)占存栏牛37.3%,共死亡发育牛5头、生产牛3头、死亡率占发病中2.3%。其中危重病牛达30余头,经我们抢救的16头,由于抢救及时、方法对路、降低了病牛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皮肤真菌病又称为脱毛症、匐行疹、钱癣。主要由皮肤癣菌(又称皮肤丝状菌)中的疣状毛(发)癣菌引起。临床上以皮肤呈现圆形脱毛、渗出液和痂皮等病理变化为特征,取慢性经过的浅在性真菌性皮炎。本病传染快、蔓延广,尤其对犊牛、病态或营养不良的老龄牛,以及冬季密集舍饲的牛群,极易引起全牛群感染发病。也可由病牛传染给人,属人畜共患真菌病之一,在公共卫生学上应当予以重视。1流行病学动物(也包括奶牛在内)是嗜动物性毛(发)癣菌的主要自然宿主。在牛的品种、性别之间虽无明显差异性,但犊牛比成年牛发病率高。传播途径主要有直接接触和间接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