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徐德芳  王智华 《农业科技通讯》2013,(12):158-160,258
滨海盐土改良利用是一项世界性难题.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因为干旱少雨使开发的部分盐土地重新荒芜,以洗盐为核心的传统滨海盐土改良利用的技术暴露出了许多不足,因此,迫切需要滨海盐土改良利用的新技术.在总结前人成就的基础上,提出了滨海盐土“三水”(淡水、海水和雨水)改良利用的新技术即淡水区域盐土改良利用技术、海咸水区域盐土改良利用技术、雨水区域盐土改良利用技术.“三水”区域化盐土改良利用技术能够准确地解释建国后盐土改良利用取得的巨大成就,又能找到盐土改良利用的方向,同时根据不同“三水”资源条件研究出了多项滨海盐土改良利用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2.
从材料选择、改良方法、群体改良中高密度鉴选技术等方面阐述了高密度鉴选技术在玉米群体改良中的应用,以期利用高密度鉴选技术改良玉米群体,改善我国玉米群体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3.
宁夏银北地区盐碱地改良与水稻种植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宁夏银北地区盐碱地改良利用现状,在论述盐碱地改良共性技术措施的基础上,重点概述了宁夏银北地区以水稻种植改良盐碱地的技术措施,包括水利工程措施、农艺措施、物理和化学改良措施,探讨了目前盐碱地改良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国盐碱地改良技术和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回顾国内外盐碱地改良技术的基础上,综述了我国改良盐碱地的水利技术、农业耕作技术以及化学和生物技术等,并对盐碱地改良的技术手段进行了展望,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从红壤酸化现状及改良技术、水土流失现状及治理技术模式、肥力下降现状及沃土技术3个方面系统阐述了我国红壤改良利用技术的现状,并提出了需要加强的研究领域及发展趋势,以期为红壤改良利用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我国红壤改良利用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红壤酸化现状及改良技术、水土流失现状及治理技术模式、肥力下降现状及沃土技术3个方面系统阐述了我国红壤改良利用技术的现状,并提出了需要加强的研究领域及发展趋势,以期为红壤改良利用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海带遗传改良技术关系到我国海藻产业的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海带遗传改良技术、海带分子遗传学研究现状和分子育种新技术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讨论了目前海带遗传改良中存在的问题,对未来遗传改良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盐碱地改良利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盐碱地改良的传统技术及新工艺,包括耐盐植物栽培技术集成、海水养殖废水利用、利用作物秸秆埋设隔层、DS 土壤改良剂、喷滴共用灌溉技术、快速培肥等技术,阐述了盐碱地改良利用技术的研究进展,最后对盐碱地改良领域的发展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9.
盐碱地改良利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盐碱地改良的传统技术及新工艺,包括耐盐植物栽培技术集成、海水养殖废水利用、利用作物秸秆埋设隔层、DS土壤改良剂、喷滴共用灌溉技术、快速培肥等技术,阐述了盐碱地改良利用技术的研究进展,最后对盐碱地改良领域的发展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0.
通过黄牛改良技术,可将原本产能较低的黄牛,改良为产能相对较高的兼用牛,从而发挥出更高的价值。文章从投入不足、技术操作两个角度出发,分析了黄牛改良技术的现状,并提出了可将黄牛改良技术问题予以有效解决的建议策略,分析了黄牛饲养管理要点,包括日常防疫、饲料管理、母牛生产性能提高、劣质公牛去势四部分,简要阐述了强化黄牛改良技术推广的措施,希望能够为同行业工作者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1.
玉米不同自交世代产生的姊妹系组配改良单交种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不同世代分离的7个姊妹系和5个姊妹系间杂交种为母本,与4个自交系配成20个改良单交和28个单交组合,进行了姊妹种与其亲本系之间,以及改良单交与对应单交之间的产量和农艺性状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与利用自交系配制单交种相比,以早代(S#-2、S#-3)系姊妹种配制改良单交,可提高制种产量60%以上;以高代(S#-4、S#-5)系姊妹种作亲本,制种产量约提高5%-25%。不同分离世代产生的姊妹系配制的改良单交,其产量和农艺性状的整齐性与其对应单交无显著差别。鉴此,采用系谱法选育作为改良单交亲本的姊妹系,应从S#-2或S#-3代分离产生。  相似文献   

12.
玉米姊妹系的选育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相似文献   

13.
回顾了河南省四十多年来玉米杂交种选育的工作历程和成果,对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新双一号和我国生产上应用的第一个单交种新单一号等的选育经验进行了总结。指出选育高产、高配和高抗自交系是选育、推广单交种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4.
利用单交、回交及三交三种组合方式研究普通小麦产量及品质性状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单株产量和籽粒蛋白质含量、干、湿面筋含量和S.D.S沉淀值在回交群体中的遗传变异与轮回亲本有关,在三交群体中的遗传变异与第三亲本有关。用高值系本回交和用品质比较好的亲本作第三亲本进行三交,后代可能分离出更多的品质好的个体,这对选择比较有利。  相似文献   

15.
白杨派内杂交难易程度及杂交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本文通过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 carr.)、银白杨(P.alba L.)、毛新杨(P.tomentosa×P.bolleans)、银灰杨(P.×canescens smith)、银腺杨(P.alba×P.glandulosa)等白杨派内树种、杂种间的杂交试验,对白杨派的杂交难易程度、杂交方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杂种在杂交可配性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其子代表现亦非常好。以杂种作亲本进行再度杂交是一条容易而且有效的杂交手段。杂交方式的优劣顺序为:双交>回交>三交>单交。正交与反交间的比较表明:杨树的正交与反交不能等同于雌雄同株植物的正、反交。正交与反交应被视为两个不同的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6.
黑白杨派间杂交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该文对8个白杨派基因型和5个黑杨派基因型组成的21个杂交组合进行了黑白杨派间杂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①单交组合没有得到苗木,20%的三交组合和67%的双交组合得到了苗木;②三交组合所得苗木形态为偏母本型,双交组合苗木形态经15个形态性状的系统聚类分析,有的可分为3类:偏母本型、中间型、偏父本型,有的为明显的偏父本型;③三交组合所得苗木生长量小,有的为侏儒状,同一双交组合所得苗木生长差异很大,其中一个组合的苗高最高与最低相差达6倍  相似文献   

17.
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单交种与三交种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侯树敏  胡宝成 《安徽农业科学》1999,27(4):308-309,317
利用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两用系、临时保持系、恢复系分别配制的单交种、三交种,进行杂种优势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三交种在经济性状、抗性及产量等方面略优于单交种。三交种完全可以取代单交种,从而省去利用核不育两用系配制杂交种时,需要拔去50% 的可育株,从而减少劳动强度,提高制种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澳洲坚果杂交授粉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2009年在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进行澳洲坚果人工杂交授粉试验,总结出澳洲坚果杂交授粉技术:选用当地推广良种作为亲本之一,与地理上相距较远或不同生态类型的亲本进行杂交,采用单交法进行;在已套袋的澳洲坚果小花萼片稍微裂开、花柱准备拱出、花药尚未开裂散出时去雄,去雄要干净彻底,防止产生伪杂种;去雄后第2d上午9:00~11:00柱头较湿润、粘性较大,对已去雄的小花进行人工授粉,授完粉后及时清洁用具,避免不同花粉相互串杂;谢花后20d左右,第一次生理落果前对杂交授粉的小花进行坐果率调查,并疏除靠近杂交果穗的幼果,以保证有充足的光照和养分供麻。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干旱与盐胁迫及其交互作用对甜高粱种子萌发及早期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以辽甜1号甜高粱为试验材料,采用PEG-6000(0、50、100g·L-1)和NaC1(0、75、150mmol·L-1)模拟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和盐胁迫,研究单一胁迫及交互胁迫对甜高粱种子萌发特征和早期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胁迫...  相似文献   

20.
报道老杉木和杉木优良无性系杂交试验的结果 . 1 0 a连续试验结果表明 :老杉木和杉木优良无性系互作为父母本的各杂交组合 ,在树高、胸径 (或地径 )、材积、冠幅、侧枝数、分枝角度等性状上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 ;从参试的 34个杂交组合中选出三 5 4×闽 1、王台×三 66等 9个组合表现较好 ,具有较高的遗传增益 .老杉木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利用老杉木作为杂交亲本时以杉木优良无性系为母本、以老杉木为父本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