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5 毫秒
1.
正中国近代茶业发展阶段的判断和划分:1840年——1949年:中国茶业衰败期;1950年——1978年:中国茶业恢复期;1979年——2000年:中国茶业发展期;2001年——2010年:中国茶业快速发展期;2011年——2020年:中国茶业黄金发展期;在2011年的岁末,我们试图把脉中国茶业发展的  相似文献   

2.
数字茶业     
《茶世界》2006,(3)
~~数字茶业$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茶叶分会秘书处~~  相似文献   

3.
茶业资讯     
2005年中国三绿工程博览会茶叶专业展览会、第四届广州国际茶文化节成功举办 11月25—28日,2005年中国三绿工程博览会茶叶专业展览会、第四届广州国际茶文化节在广州市(琶洲)中洲国际商务展示中心成功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全国三绿工程工作办公室主任黄海,商务部市场运行调节司副司长王本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监事会主任、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刘环祥,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庆,广州市副市长王晓玲,广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建华,广州市政协副主席李勤德,原广州市委副书记、广州茶文化促进会会长邬梦兆等出席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4.
茶业改革和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一样,经历了10个年头,取得了令人嘱目的成就,茶叶产量、国内消费和出口量都翻了一番。然而,由于各项改革措施的不配套和地区间的不平衡,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和矛盾,如茶叶流通体制不完善,宏观控制不力,出现了“统”与“放”的矛盾;另外,茶叶生产基础条件差,生产力水平低,出现了国内外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生产后劲不足的矛盾等等。对此,从战略上考虑,应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深化茶业改革,理顺关系,放开搞活,依靠科学,增加投入,强化集约经营,提高经济效益,使中国茶叶生产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5.
中国成为WTO的正式成员 ,表明中国的改革开放又向前迈进了实质性的一大步 ,它将给中国经济运行的大环境带来深刻的变化 ,中国开始融入世界经济主流之中。未来的中国地位如何 ,不是看中国自身积累了多少财富 ,而是要看在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中 ,中国在全球意义上的大流通中究竟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加入WTO ,既为我们提供了发展的机遇 ,同时也使我们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就中国茶业而言 ,如何在全球的茶业经济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的确是个相当艰巨且不易解决的问题。1 中国茶业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 1 )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上的问题。茶业的…  相似文献   

6.
新年伊始,商务部放开出口配额及许可证制度,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市场,中国茶叶企业应如何应对?是摆在我国茶叶企业面前的一个新课题,为此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在去年加入了国际茶叶组织——国际茶叶委员会,参与国际间的茶叶组织的合作,为中国茶叶企业赢取更多的国际产业政策和更多的商业合作机会,同时为国内的茶叶的生产与出口提供更多的茶叶信息。国际茶叶委员会(简称ITC),是一个非政府性的、非营利组织,总部位于英国伦敦,其主要工作是收集世界各国的茶叶产销数据,提供信息咨询、促成各国之间达到贸易等相关服务,并已得到世界各产茶国与消费国的广泛认可。联合国粮农组织政府间茶叶小组每年采集的大部分数据也都来自于国际茶叶委员会。  相似文献   

7.
彭东林  王芹 《中国茶叶》2011,(10):31-31
9月9-11日,中国·华侨茶业发展研究基金会执行理事长、全国总工会原书记处书记李永安一行4人,深入三峡库区湖北省兴山县考察茶叶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茶叶产区幅员辽阔,资源禀赋各异,在长期的市场洗礼与历史文化积淀过程中,形成了众多风格迥异、品质卓越的茶叶产品,并持续赢得市场青睐,产区分层的现象逐渐形成。"小产区"概念在此背景下顺时而出,并逐渐得到业界的关注响应。当前中国茶业正面临着调结构、创品牌、深发展的重要关口,作为具备较强区域带动力和广泛市场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广东凯达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位于有“中国最美小城、中国长寿之乡”美誉的梅州市大埔县,是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凯达茶场位于西岩山岽顶湖,海拔1256米,常年云雾缭绕,自然生态环境优越,是发展高香型优质有机茶的理想之地。目前,已开发高香型优质茶园1360多亩,拥有从国内外引进的先进茶叶生产加工设备,产品通过了“无公害产地、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相似文献   

10.
广东凯达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位于有“中国最美小城、中国长寿之乡”美誉的梅州市大埔县,是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凯达茶场位于西岩山岽顶湖,海拔1256米,常年云雾缭绕,自然生态环境优越,是发展高香型优质有机茶的理想之地.目前,已开发高香型优质茶园1360多亩,拥有从国内外引进的先进茶叶生产加工设备,产品通过了“无公害产地、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相似文献   

11.
广东凯达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位于有“中国最美小城、中国长寿之乡”美誉的梅州市大埔县,是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凯达茶场位于西岩山岽顶湖,海拔1256米,常年云雾缭绕,自然生态环境优越,是发展高香型优质有机茶的理想之地.目前,已开发高香型优质茶园1360多亩,拥有从国内外引进的先进茶叶生产加工设备,产品通过了“无公害产地、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相似文献   

12.
首先,从地理条件、经济发展阶段、文化背景、茶叶消费习惯、农业生产条件与生产方式等方面分析了中英茶业背景的巨大差异性。然后,从立顿模式将大大降低中国茶叶的销售收入、使中国茶业失去优势、使上千万的人失业,及其在中国茶业上难以复制,进一步论证得出:"工业化产品+大众化品牌+商超货架"的立顿经营模式不适合中国茶业。最后,提出中...  相似文献   

13.
广东凯达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位于有"中国最美小城、中国长寿之乡"美誉的梅州市大埔县,是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凯达茶场位于西岩山岽顶湖,海拔1256米,常年云雾缭绕,自然生态环境优越,是发展高香型优质有机茶的理想之地。目前,已开发高香型优质茶园1360多亩,拥有从国内外引进的先进茶叶生产加工设备,产品通过了"无公害产地、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相似文献   

14.
日韩茶业考察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廷俭 《中国茶叶》2008,30(9):35-36
应日本中国茶协会王亚雷理事长的邀请,笔者与福建省茶叶学会副会长陈杭生、常务副秘书长汤鸣绍等一行5人,于2008年5月25日赴日本东京、静冈、京都、大阪、奈良、福冈及韩国的首尔、斧山等地进行了为期9天的考察与访问。现将考察的主要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茶世界》2006,(5)
星城长沙,气象万千;百里茶廊,茶叶飘香。中国茶界精英,咸集星沙,借“第二届中国湖南·星沙茶文化节”之东风,以“绿色·健康·和谐”为主题,共商中国茶业百年大计,欣欣然发表《中国茶业星沙宣言》。一茶叶,得山川之灵气,积日月之精华,溶泉水而获得高雅的生命属性。人与茶融,茶与诗合,茶禅一味,成就了“以天人合一”为哲学基础的中国茶文化。人的生命,是世界上一切美的荟萃;而健康之美,才是人类生命之美最本质的内涵。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茶叶有“三抗(”抗癌、抗氧化、抗衰老“)三降(”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三消(”消炎、消毒、消臭)之效。…  相似文献   

16.
《中国茶叶》2015,(2):21
<正>花茶名镇——横县横州镇茉莉飘香,芬芳天下。横县横州镇是横县县城,位于美丽的西江边上,历史悠久,总人口21.8万人。这里是中国最大的茉莉花茶加工基地,有中国西南最大的茶叶市场,是蜚声海内外的"中国茉莉之乡"。全镇茉莉花种植面积3.7万亩,年产鲜花2.78万吨,有花茶加工企业73家,年生产加工茉莉花茶  相似文献   

17.
正广东凯达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9月21日,位于有"中国最美小城、中国长寿之乡"美誉的梅州市大埔县,是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广东省扶贫农业龙头企业,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凯达茶场位于西岩山岽顶湖,海拔1256米,常年云雾缭绕。自然生态环境优越,无任何污染源,空气富含负离子,土壤含富硒、水呈弱碱性,是发展高香型优质有机茶的理想之地。目前,已开发高香型优质茶园1360多亩,拥有从国内外引进的先进茶叶生产加工设备。公司生产基地和产品通过了"无公害产地、无公害农产品"  相似文献   

18.
正广东凯达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9月21日,位于有"中国最美小城、中国长寿之乡"美誉的梅州市大埔县,是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广东省扶贫农业龙头企业,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凯达茶场位于西岩山岽顶湖,海拔1256米,常年云雾缭绕,自然生态环境优越,无任何污染源,空气富含负离子,土壤含富硒、水呈弱碱性,是发展高香型优质有机茶的理想之地。目前,已开发高香型优质茶园1360多亩,拥有从国内外引进的先进茶叶生产加工设备。公司生产基地和产品通过了"无公害产地、无公害农产品"  相似文献   

19.
《茶世界》2010,(4)
四川嘉竹茶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11月,是省、市、县级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境内(中国成雅高速公路成佳出站  相似文献   

20.
肯尼亚与中国茶业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梁月荣 《茶叶》2004,30(4):197-202
本文从植物遗传改良等因素比较了肯尼亚与中国的茶产业。中国茶区辽阔,生态条件多样化,各地分别适宜种植不同类型的茶树品种;而肯尼亚则受到较大制约。中国茶区分布在亚热带和温带的高海拔地区和平原地区,肯尼亚茶区则限于气温凉爽、雨量充沛而且降雨量分布均匀的高海拔地区。茶原产于中国,而且有数千年的茶树栽培历史。肯尼亚和中国两国的历史和气候条件不同,茶树品种的适应性亦有差异,种茶“传统”和生态条件使肯尼亚开发利用的茶树品种具有保守性,其茶树历史起源与印度类似。随着肯尼亚茶树品种的演变及挑战性的显现,有必要对其经验和教训进行回顾。本文同时概述了两国在茶产业管理结构、挑战性和茶树遗传改良的机遇,对两国在茶业技术及生物科学进步等有关信息交流等方面开展研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