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新疆北疆东部阜康、吉木萨尔和吐鲁番荒漠区梭梭种群的成熟种子为试材,采用野外监测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不同种源地梭梭种子的形态、发芽特征进行对比研究,并对这些性状与地理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地梭梭种子纵、横径、千粒质量、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的特征均表现为吐鲁番吉木萨尔阜康,吐鲁番梭梭种子较吉木萨尔、阜康种子的纵径分别长0.11 mm和0.19 mm,横径分别宽0.24 mm和0.36 mm,千粒质量分别为0.46 g和0.57 g,其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分别达到了42.78和9.41,较阜康、吉木萨尔梭梭种子分别高出6.17%、3.94%和2.82、1.64,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不同种源地梭梭种子的耐盐特性表现为吐鲁番吉木萨尔阜康,不同种源地梭梭种子随着NaCl盐溶液浓度的升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均呈不断下降趋势,0.10 mol·L~(-1) NaCl溶液中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较高,不同种源梭梭种子的千粒质量与温度呈显著正相关,与纬度和海拔呈显著负相关,果翅长度与纬度和降雨量呈显著正相关,发芽率与经度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研究不同温度处理对莴笋和萝卜种子的萌发特性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处理对莴笋和萝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18℃、22℃和25℃下莴笋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较高;虽然不同温度处理未对萝卜的发芽率和发芽势产生影响,但25℃、28℃和30℃下萝卜的发芽指数较高,有利于种子萌发.综合抗氧化酶活性来看,22℃是莴笋种子的最佳发芽温度,而25℃是萝卜种子的最佳萌发温度(SOD和POD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3.
超干燥处理对豌豆种子抗氧化系统酶及热稳定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将含水量为12.2% , 11.3% , 8% , 5% , 4% , 3%的碗豆种子置于50℃干燥箱中人工老化,定期测定老化种子生活力和活力指标, 抗氧化系统酶活性及热稳定蛋白。结果表明: 与对照相比, 含水量4%和3%超干燥种子的活力指数、根干样质量显著下降, 而含水量8% , 5%的种子活力指数、发芽率和根干样质量没有出现明显下降。POD活性和CAT活性与种子的发芽率、活力呈正相关, 当老化处理6个月后, 含水量3%和4%的POD活性和CAT活性低于对照, 但含水量5%和8%的高于对照。超干燥种子中没有发现新的热稳定蛋白谱带, 但含水量为8%和5%的种子其热稳定蛋白质的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4.
对豆瓣莱种子发芽的光照条件及在不同贮藏温度、不同贮藏时间条件下的发芽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豆瓣莱为需光发芽种子。在4个品种中,太原豆瓣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最高。豆瓣菜种子常温贮藏1a后的发芽率为3%,基本丧失生活力;在4℃条件下,豆瓣菜种子的发芽率与贮藏时间呈显著负相关,贮藏20d~2a的发芽率为91.0%~95.0%,且不同贮藏时间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3a以后显著下降。贮藏4a的发芽率为78.7%,贮藏5a的发芽率迅速降为43.0%,5a是豆瓣菜种子发芽率迅速下降的拐点。  相似文献   

5.
采用新(头年冬天收获的种子)、陈(常温贮藏15个月的种子)杉木种子,用常温/5℃浸种,根据种子萌发情况、苗木根茎长、苗木重量,分析和研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简化活力指数、活力指数、平均发芽天数。发芽率有时并不能准确反映种子质量的高低,采用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等分析种子活力的高低更能准确表达种子质量的优劣。  相似文献   

6.
超干贮藏大葱种子活力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鑫  王倩 《中国蔬菜》2006,1(8):10-12
对大葱种子在自然贮藏和超干贮藏(含水量3.5%)条件下种子活力及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自然贮藏的大葱种子活力随贮藏时间延长逐渐下降,贮藏12个月后活力显著降低,SOD、POD活性显著下降,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MDA含量显著升高。而超干处理的种子贮藏18个月后,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SOD活性、POD活性和MDA含量均无显著变化。超干贮藏能有效延长大葱种子寿命。  相似文献   

7.
对国家蔬菜种质资源中期库中不同起始发芽率水平和不同保存年限的黄瓜种子进行了活力监测。结果表明,保存年限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4个指标影响均不显著。即在国家蔬菜种质资源中期库中保存15a内,黄瓜种子活力未呈现显著下降的趋势。但种子入库时的起始发芽率水平显著影响种子安全保存时间,起始发芽率越低,种子活力下降越显著。  相似文献   

8.
以从山西、甘肃、山东、河北、陕西收集的18份黄芩种子为试材,对其净度、千粒质量、发芽率、发芽势指标进行了对比研究,确定了黄芩种子的质量分级标准。结果表明:Ⅰ级黄芩种子的发芽率不低于80%,千粒质量不低于1.700g,净度不低于95%;Ⅱ级黄芩种子的发芽率不低于70%,千粒质量不低于1.600g;Ⅲ级种子的发芽率不低于60%,千粒质量不低于1.500g,净度不低于80%。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莴笋种子的发芽状况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处理对莴笋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18℃.22℃和25℃下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较高,有利于莴笋种子的萌发。综合种子萌发指标和抗氧化酶活性来看,22℃是莴笋种子的最佳萌发温度。  相似文献   

10.
研究甜菜种子播种品质的调控和改进对甜菜生产有重要意义。甜菜种子在不同温度下,应用不同浓度,处理时间的PEG渗调及吸湿-回干预处理,研究了不同活力种子的发芽能力及幼苗生长的反映。结果表明:随贮藏年份的增加,种子发芽率和活力先呈缓慢下降,后下降;PEG处理(T2C3D2)显著提高了种子活力,还提高了种子发芽势,发芽率,下胚轴长,根长及健菌率。吸湿-回干处理也明显提高了甜菜种子的发芽及幼苗生长能力。本文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大白菜诱变育种的新方式,研究了不同浓度EMS 处理对大白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其主要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1.0% 浓度范围内,随着EMS 浓度的增加,大白菜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逐渐降低,幼苗根尖和叶缘褐化程度逐渐加剧,成活率下降,种子浸出液电导率以及种子和幼苗的MDA 含量均逐渐增加;EMS 对种子及幼苗SOD、POD 活性影响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适宜大白菜种子诱变处理的EMS 浓度范围为0.4%~0.6%。  相似文献   

12.
辣椒植株水浸提液对菜心和油麦菜化感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测定辣椒植株水浸液对菜心和油麦菜种子萌发的影响.对辣椒化感物质的作用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低浓度(0.02 g/ml)的辣椒水浸提液对菜心和油麦莱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表现为促进作用,高浓度(0.06,0.08 g/ml)的辣椒水浸提液均表现为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加大,抑制作用增强;0.04 g/ml的辣椒水浸提液对菜心和油麦菜种子发芽率、发芽势表现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高代自交系137-h华北型黄瓜为试材,探讨了黄瓜种子成熟前后的生理指标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期的延长,黄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千粒质量先增长后降低,在32~35d达到最高峰;种子中蛋白质含量、SOD活性和POD含量先增长后降低,而果肉中蛋白质含量、SOD活性和POD含量先降低后升高又降低,并且种子中蛋白质含量、SOD活性和POD含量峰值较果肉中出现的稍晚;种子中α-淀粉酶活性持续降低,脱氢酶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可溶性糖含量与淀粉含量呈负相关增长,随着种子的发育进程,可溶性糖向淀粉转化。  相似文献   

14.
甜瓜耐冷性鉴定指标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 10个不同类型的甜瓜品种为试材 ,采用不同低温处理 ,研究了种子低温发芽力 ,人工模拟气候条件下的冷害指数 ,幼苗叶片的电导百分率、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 (Pro)含量、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及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18℃时的种子活力指数、人工模拟气候条件下的冷害指数、7℃时的电导百分率可作为甜瓜耐冷性强弱的 3种简单、快速、有效的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15.
提高甘蓝种子活力的方法与机理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吴道藩  宋明 《园艺学报》2002,29(6):542-546
 采用人工老化法获得了活力程度不同的甘蓝种子。应用浸泡—干燥处理和PEG、甘露醇、赤霉素、CaCl2 、KH2PO4 、AsA 处理等方法, 采用L9 (34) 正交试验设计组合处理活力程度不同的种子, 结果表明: ①以上7 种方法都能提高甘蓝种子活力, 其中PEG处理和赤霉素处理的效果最好; ②种子活力提高后, 蛋白酶、脱氢酶、SOD、CAT、POD 活性增强, 种子浸提液相对电导率、MDA 含量显著降低, 这些指标与种子活力相关性极显著; ③甘蓝种子在活力提高前后染色体形态及核型无明显变化; ④甘蓝种子通过人工老化活力降低后, 胚根亚细胞结构发生变化, 活力越低, 亚细胞结构损伤越严重, 而通过各种方法处理提高种子活力后, 胚根的亚细胞结构的损伤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落葵种子的发芽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结果表明:落葵种子较适宜的浸种时间为26小时(30℃),恒温发芽以30℃为宜,而20℃~30℃变温促进发芽的效果更显著。不同发芽床对落葵种子发芽无显著影响。采用300mg/LGA3和2%~3%H2O2溶液处理落葵种子均可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  相似文献   

17.
以花椰菜银农70天自交系种子为材料,研究了7个NaCl胁迫浓度(0、34、68、102、136、170、204 mmol?L-1)对种子活力和抗氧化酶活性及幼苗光合色素的变化特点。结果发现:① 随着NaCl胁迫浓度的增加,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幼苗叶绿素a/b(Chla/Chlb)和类胡萝卜素/叶绿素(Car/Chl)值呈线性降低趋势,丙二醛(MDA)含量呈线性增加趋势。② 种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幼苗干鲜质量以及Chla、Chlb、Chl和Car含量随NaCl胁迫浓度增加呈“钟形”抛物线变化规律,在68~136 mmol?L-1 NaCl胁迫下出现最大值|相对盐害率变化相反,呈“倒钟形”变化特点,在34 mmol?L-1 NaCl胁迫下出现最小值。③ 种子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随NaCl胁迫浓度增加呈多项式变化规律,即在中度NaCl胁迫(136 mmol?L-1)下活性升高,而重度NaCl胁迫(204 mmol?L-1)下降低。综合分析表明,种子相对盐害率、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及幼苗Chla、Chlb、Chl和Car含量不仅能较好地指示NaCl胁迫对花椰菜种子活力及相关生理生化的伤害程度,并且可反映其受NaCl胁迫伤害的强度水平,但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Chla/Chlb和Car/Chl值则无法指示|102~136 mmol?L-1 NaCl胁迫浓度是花椰菜种子活力及相关生理生化代谢受到伤害的盐胁迫阈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