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植物处理后的城市污泥农用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东南景天单种、东南景天与香芋套种对污泥进行植物处理,将植物处理后的污泥作为肥料与七层土壤混合后种植玉米,并设不同的肥料处理来研究对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植物处理后的污泥作为肥料种植玉米,玉米生长良好,且长势和产量明显优于对照和施用化肥的处理,其中单种东南景天处理后的污泥与土壤混合种植的玉米籽粒的产量最高,分别是对照和化肥处理的3.26和2.66倍;利用植物处理后的污泥作为肥料所生产的玉米籽粒中Zn、Cd、Cu、Pb的含量符合国家饲料卫生安全标准,作为饲料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
通过室内盆栽试验、现场小区试验,研究利用城市污泥改良土壤后,油麦菜、黄婵2种植物的生长状况及它们对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富集作用。结果表明:利用污泥改良土壤后,试验组植株的各项生长指标均优于对照,盆栽试验中土壤与污泥混合比为5∶2、5∶3(干质量比)时试验组植株长势较好,小区试验中土壤与污泥混合比为8∶2、7∶3(干质量比)时试验组植物长势较佳;2组试验中重金属元素在植物中均有不同程度累积,黄婵中重金属元素累积量高于油麦菜,且大部分重金属含量已经超过食品中重金属含量标准值。因此在利用污泥改良红壤时,要控制污泥施用量,避免对土壤环境及种植作物造成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3.
污泥复合肥在海涂棉花上的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以杭州市四堡污水处理厂污泥为主要基质的污泥复合肥在海涂棉花上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1)污泥复合肥肥效长,后劲足,棉花增产效果明显。(2)与等养分含量化肥比较,植株生长和产量均无明显差异。(3)施用污泥复合肥后,植株未发现任何生理病斑和生长畸形。(4)施用一季土壤中重合属浓度均未超出国家规定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但如长期施用,应控制用量,同时注意监测。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辅酶Q10污泥施用对土壤和作物的影响,以玉米为供试作物,进行了不同用量污泥施用及与单施化肥对比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污泥施用增加了玉米的株高,400kg/667m2施肥量比空白区平均增加14cm,比单施化肥区平均增加6.5cm;400kg/667m2施肥量比空白区增产10%~15%,达到差异显著水平,与单施化肥区无显著差异;施用污泥与空白区相比,玉米籽粒蛋白质、脂肪和淀粉含量均有所提高,与单施化肥相比,污泥对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的作用更明显;污泥施用后对提高土壤中磷的作用最大,其次为氮,对有机质和钾的影响微乎其微,对土壤的p H值没有影响。辅酶Q10污泥施用对玉米生长、产量形成和品质均具有良好的效应,同时能够起到培肥土壤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玉米化控技术,就是在玉米即将抽穗、顶部呈喇叭口状时(玉米植株有9~11叶的时候),采取喷施化控药剂,矮化玉米植株。正确使用这一高产栽培技术,玉米植株大约比普通种植的玉米矮30—50cm,  相似文献   

6.
试验选用体重在33kg左右、公母各半的三元杂交(杜×长×大)生长猪96头,按体重随机分成3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进行为期42d的生长试验。试验处理为:普通玉米组,高蛋白玉米Ⅰ组,高蛋白玉米Ⅱ组(减少豆粕比例组)。研究在等比例和等蛋白条件下分别用高蛋白玉米替代普通玉米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为:高蛋白玉米Ⅰ组的日增重略高于普通玉米组,料重比稍低于普通玉米组,但差异均不显著;高蛋白玉米Ⅱ组的日增重稍低于普通玉米组,料重比略高于普通玉米组,差异也都不显著。试验结果表明,在生长猪日粮中使用高蛋白玉米,具有一定的促生长作用和减少豆粕等蛋白质饲料的用量、降低饲料成本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农家致富》2014,(1):23
审定编号:苏审玉201304。由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于2007年育成,2010年通过国家东南区审定,属中熟半紧凑型普通玉米,适宜江苏省淮北夏播地区种植。2012年参加江苏省普通玉米夏播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8.0公斤,比对照郑单958亩增产8.7%,达极显著水平。该品种出苗快,苗势强,生长势  相似文献   

8.
有机种植袋的开发应用可以克服塑料袋带来的污染土壤和移植时损害植物根系的缺点。通过加入椰子纤维来加强有机种植袋的韧性。该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三种木本植物Albizia julibrisin、Neolamarckia cadamba和Gmelina arborea采用有机种植袋育苗移栽的效果。对椰子纤维和水葫芦三种成分的有机植物袋进行了性能测试。为了解种植袋的性能,进行了两个阶段的试验。首先,从第0天至第50天,在苗圃期间进行50d的有机植物袋试验。其次,移栽后第60天、70天、80天对有机植物袋进行检测,并进行田间观察。该研究中的参数为株高、穿透有机种植袋的总根数以及在有机种植袋中生长并在田间移栽的植物的总叶数和茎径。结果表明,椰子纤维155g和水葫芦505g组成的有机种植袋(A3B3)的抗压强度为0.020 kg/cm2,具有最佳的植株生长速率。抗压强度影响穿透有机袋的根数。一般来说,有机种植袋中种子的生长速度比塑料袋里的要快。Albizia的生长速率(0.379 cm/d)高于Cadam和Gmelina。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污泥堆肥在铬污染耕地上的资源化合理利用,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设置了空白对照、常规施肥、单施污泥堆肥以及不同比例污泥堆肥替代化肥配施处理,并将其与有机肥替代化肥进行效果对比,从玉米生物量、铬吸收、土壤铬含量及其有效性等方面探讨污泥堆肥施用对作物生长和土壤铬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对照,不同用量污泥堆肥均能促进玉米生长,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增产范围为15.24%~36.65%,其中污泥堆肥替代20%化肥配施对玉米的增产效果最好,相较于常规施肥增产了7.16%。各替代化肥处理下玉米籽粒中重金属铬含量均低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22)中的限值,其中污泥堆肥30%替代化肥处理玉米籽粒降铬效果最好。污泥堆肥施用量在750~1 500 kg·hm-2时玉米地上部分对铬的携出量大于污泥铬的携入量。当季施用污泥堆肥对土壤总铬含量无显著影响,且各替代化肥处理下土壤有效态铬含量相较对照降幅为5.59%~12.68%。施用污泥堆肥不会对作物产生盐害并且能够缓解土壤酸化、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以及速效氮磷钾含量。综合来看,在铬污染耕地,污泥堆肥替代化肥施用不仅有利于提高玉米产量,还能显著降低籽粒铬含量,并且施用量为1 500 kg·hm-2时即能保障玉米安全、高产,且不会对土壤造成富集铬的风险,并能有效提高土壤各养分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草木灰与化肥配施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探讨施用草木灰后玉米生长变化规律,筛选出适宜配比,为农田合理配施草木灰、提高作物产量提供参考。[方法]以玉米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对比草木灰与氮、磷、钾化肥配施,玉米株高、穗长、穗粗、百粒重及产量表现。[结果]草木灰与氮磷肥配施,玉米株高、穗长、穗粗、百粒重及产量均高于氮钾和磷钾配施处理,分别比对照高15.41 cm、1.83 cm、0.48 cm、6.16 g,产量达10 938.85 kg/hm~2,比对照(CK)增产37.91%,比施用氮磷钾化肥增产1.86%。与氮磷钾3种营养元素配施,玉米产量为11 036.35 kg/hm~2,比对照(CK)增产39.14%,比施用氮磷钾不施草木灰处理增产2.77%,两者差异不显著。[结论]草木灰与化肥配合施用,玉米农艺性状表现良好,且能提高产量。玉米田草木灰与氮磷钾化肥配合施用,优选氮肥、磷肥,在农业生产中,可用草木灰替代钾肥与氮磷肥配施,减少无机钾肥的施用量,增加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1.
《山西农业科学》2017,(8):1263-1267
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选择了当地有一定种植面积的7个中晚熟玉米杂交种,通过对不同品种生育时期、生长性状和理论产量与实际产量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不同品种在盂县的产量表现,为适宜该生态区种植的玉米杂交种提供推广依据。结果表明,沃玉963号生长发育较快,后期脱水快,产量高,具体表现为:可见叶、展开叶发生速度较快,植株较高,后期成熟时植株青枝绿叶,延长了群体叶片功能期,增加了籽粒质量,产量表现较好。沃玉963号玉米杂交种是适宜太行山中晚熟生态区推广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大田草皮生产方式造成的土壤板结、通气性差影响草坪草根系发育等问题,试验将锯末、草絮、当年玉米秸秆、腐熟玉米秸秆和污泥营养土分别按10 kg·m~(-2)的量均匀掺入草皮种植土0~15 cm的耕层中,以未添加废弃物基质作为对照,研究添加废弃物基质对草坪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草坪草根系生物量和根系总体积均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少,且随着草龄增大而增加(除污泥营养土处理在2015年10月—2016年5月略有降低外);与对照相比较,添加废弃物补充基质的处理在各生长期(2015年10月、2016年5月、2016年8月)不同耕层(0~5 cm、5~10 cm)根系生物量和根系体积均增加,其中污泥营养土和腐熟玉米秸秆处理根系总生物量和根系总体积、当年玉米秸秆根系总生物量与2016年8月根系总体积、草絮处理在2016年8月根系总体积均增加显著(P0.05)。由此可见,添加废弃物补充基质对草坪根系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试验所用5种基质中以污泥营养土综合效果最好,其次是腐熟玉米秸秆。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在纯氮、纯磷投入量相等的条件下,进行了改土剂与化肥配施对制种玉米农艺性状和经济效益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改土剂与化肥配合施用,与单施化肥比较,玉米株高增加了4.26 cm,茎粗增加了0.19 cm,生长速度增加了0.85 mm,地上部分干重增加了3.34 g,施肥利润增加了851.55元/hm2。  相似文献   

14.
<正> 夏玉米矮化高产栽培,即在密植的基础上,在玉米雌穗小花分化末期,使用化控技术(喷玉米壮索、乙烯利、DF—1等),大幅度降低玉米高度,提高总体生产能力,促使玉米高产。实践证明,这一技术既能巧妙地控制土水植株穗位上部营养体的生长,塑造一个株矮、穗大的株型结构,又不影响果穗的生长发育。 矮化后的玉米有以下几个优势: 一是植株变矮(比常规植株矮40~60cm,穗位降低20~30cm),茎秆粗壮(比常规玉米粗0.1~0.27cm)根系发达,有  相似文献   

15.
以大豆(沧豆6号)为绿肥材料,在田间采用埋入和覆盖尼龙袋子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栽培条件(是否种植玉米)、利用方式(埋入土壤、覆盖在地表)和使用量(200 g/袋、250 g/袋)下绿肥腐解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大豆绿肥的腐解过程表现为前期腐解快、后期腐解逐渐减慢的特点,在种植玉米条件下比不种植玉米条件下腐解得快,在施用化肥条件下比不施化肥条件下腐解得快,绿肥埋深10 cm比覆盖在地表腐解得快,但差异均不显著;在田间翻埋条件下,大豆绿肥的腐解速率几乎不受翻压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施用量(0、30、60、90 g·kg~(-1))污泥蚓粪的沿海滩涂土壤对玉米生长及重金属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污泥蚓粪施用量的增加,玉米株高及生物量呈上升趋势;施用污泥蚓粪处理(30、60、90 g·kg~(-1))玉米生物量分别比对照增加67.4%、68.5%、82.6%;施用污泥蚓粪处理显著增加滩涂土壤全量铜和锌;随污泥蚓粪用量的增加,酸溶态和可还原态等活性态镉、铜、铅、锌的比例均呈上升趋势,玉米植株各部位锌含量、茎叶部铜含量也呈上升趋势;施用污泥蚓粪对土壤及玉米植株各部位镉、铅含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大豆绿肥腐解规律及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豆(沧豆6号)为绿肥材料,采用在田间埋入尼龙袋子的绿肥施用方法,研究了在是否种植玉米和是否施用化肥条件下大豆绿肥的腐解规律及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埋入时间的延长,绿肥的干物质量逐渐减少且腐解速率逐渐降低,其腐解过程表现为前期腐解快、后期腐解逐渐减慢的特点,不同时期的绿肥干物质量存在显著差异;绿肥在种植玉米条件下比不种植玉米条件下腐解得快,在施用化肥条件下比不施化肥条件下腐解得快,但差异均不显著;绿肥不论是单施还是与化肥配施均能够大幅度提高玉米产量,单施绿肥的增产效果优于单施化肥,以绿肥与化肥配施玉米产量最高,且产量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在种植玉米且施用化肥条件下,大豆绿肥腐解得最快,玉米产量最高为8 293.5 kg/hm2,分别较不施绿肥和化肥(CK)、单施化肥、单施绿肥增产19.91%、12.38%和3.97%;单施绿肥较单施化肥增产8.09%。在玉米生产上,提倡绿肥与化肥配合施用。  相似文献   

18.
<正>玉米密植通透种植技术是应用优质、高产、抗逆、耐密良种,采取大垄宽窄行、比空、间作等通透、密植等种植方式,良种、良法结合,改善和增加田间植株的通风、透光状况,实现扩源、强流、增库,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玉米质量,增加产量的技术体系。包括以下几种技术模式。(1)宽窄行技术模式:把原65cm或7cm的两条小垄合成130cm或140cm的一条大垄,在大垄上种植双行玉米,玉米大行距(宽行行距)为90~100cm,窄  相似文献   

19.
李淑瑜 《新农业》2023,(1):10-12
玉米是山东省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广大农民的经济支柱。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增加,玉米在生长过程中感染锈病的情况逐渐增加,致使玉米叶片枯死,降低光合作用和营养吸收,且消耗大量水分和养分,抑制玉米植株的健康生长,加速植株的干枯速度,致使玉米籽粒干瘪、千粒重降低,明显降低种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进而影响农民的经济收益。所以,必须正确掌握玉米锈病大发生的特点和原因,才能采取有效的防控对策,降低玉米的发病率,减少锈病大发生给玉米生产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20.
玉米宽窄行密植机械栽培技术试验表明,宽窄行种植可培肥土壤,提高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通透性及生态环境,大大减少土壤的风蚀、水蚀,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根系数量增多,叶面积大,光合势强,保绿期长.机械精量播种,实现了单株保苗,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植株间争水、争肥、争光、争热、争气,植株生长自然条件供给集中,优化了玉米的生长环境,利于植株生长,易培育壮苗,为夺取稳产、高产打下基础:同时也节省了间苗用工,利于田间管理,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省了生产成本.把现行的均匀垄(65cm)行距种植改成窄行间距为40cm、宽行间距为80~90cm,宽行结合中耕深松追肥.秋收时苗带窄行留高茬40cm左右.秋收后用条带旋耕机对宽行旋耕,达到播种状态,窄行高茬自然腐烂还田.春耕播种,在旋耕好的宽行进行播种,形成窄行苗带,宽行中耕深松追肥,完成了隔年深松、苗带轮换的宽窄行耕种.经过多年试验、示范种植,取得了很好的增产增收效果.宽窄行密植机械栽培技术是今后黑龙江省玉米生产主推技术之一.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