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施肥对牧草种子萌发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老芒麦和诺丹冰草种子生产田进行N、P、K肥单施、混施、分期施氮和喷施微量元素后,对种子萌发特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N、P、K肥单施和混施对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速度无显著的效果;在抽穗期施氮有利于提高老芒麦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速度,但对诺丹冰草则无明显影响;0.05%浓度的锰使老芒麦种子的发芽指数明显降低,而诺丹冰草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则明显提高;其他微量元素对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速度则无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施肥对老芒麦种子活力--耐贮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老芒麦种子生产田进行N、P、K肥单施、混施和喷施微量元素后,对其生产当年和贮藏三年后的种子萌发特性进行比较以及田间萌发试验的比较。结果表明:施N、P、K肥对收获当年和贮藏三年后的种子萌发力无显著影响;喷施微量元素对贮藏三年后的种子的萌发力有一定作用,提高了老芒麦种子的耐贮性,其中Mo对种子耐贮性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冰草种子生产田进行N、P、K肥单施、混施和喷施微量元素后,对其生产当年和贮藏3年后的种子萌发特性进行比较以及田间萌发试验比较.结果表明:施N、P、K肥和喷施微量元素对收获当年和贮藏3年后的种子萌发力无显著影响,对种子的耐贮性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小花位置对老芒麦和诺丹冰草种子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贺晓  李青丰 《草业科学》2005,22(7):37-40
对老芒麦Elymus sibilicus和诺丹冰草Agropyron desertorum穗上不同位置种子的百粒重及萌发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子的重量与单花开花到收获所经历的时间长短有关,开花越早的小花所结种子越重.由于老芒麦种子发育时间较短,由小花位置造成的种子大小的差异较明显.小穗及小花位置亦影响到种子的萌发力,老芒麦中越重的种子萌发力越高,而诺丹冰草种子的发芽率与种子重量呈负相关,表明诺丹冰草种子的休眠性与种子的成熟度有关.  相似文献   

5.
微量元素对黑麦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苏加义  赵红梅 《草业科学》2008,25(10):66-69
在N、P、K肥料的基础上,采用Fe、Cu、Zn、Mn、B、Mo 6种微肥对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进行叶面喷施,研究不同用量对黑麦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表明:喷施Fe 0.05%、Cu 0.07%、Zn 0.40%、Mn 0.10%、B 0.60% 和Mo 0.20%与对照组相比增产差异显著(P<0.05)。适度的Fe、Cu、Mn、B和Mo能提高黑麦草的粗蛋白、粗纤维和粗灰分含量,粗蛋白提高3.72%~6.67%,无氮浸出物含量呈降低趋势,喷施Zn肥降低了粗蛋白含量,喷施B肥提高了粗脂肪含量。黑麦草中Cu、B、Mo的含量随喷肥量的提高而增加,喷施Cu 0.1%、B 1%和Mo 0.3%时,黑麦草中的含量最高,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喷施Zn 0.40%、Mn 0.1%、Fe 0.05%时牧草中相应的微量元素最高,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6.
施肥对野生大豆饲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N、P、K肥单施与混施对野生大豆(Glycine soja Sieb.et Zucc.)生长发育、饲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与混施者,野生大豆干草产量比对照分别高34.5%和77.3%;单施干草产量比对照分别提高31.7%、48.2%和23.5%;N、P、K混施或N、P混施,分别比对照提高104.6%和93.2%;单施P、K,株高分别为27.3和25.3cm,冠高分别比单施N肥高11.3和11 cm;单施N、P、K,饲草粗蛋白质(CP)含量在现蕾期和盛花期与对照间差异不显著,但结荚期则差异显著(P<0.05);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与对照间差异不显著;N、P、K混施则能显著提高饲草CP含量,比对照提高21%,而NDF和ADF含量则分别下降12%和11%;综上所述,N、P、K混施比单施更有利于提高野生大豆的饲草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7.
4种微量元素对老芒麦种子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贺晓  李青丰 《草业学报》2007,16(3):88-92
本试验研究了B、Mn、Zn、Mo四种微量元素喷施对老芒麦种子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4种微量元素对老芒麦种子的质量均产生了明显影响。B和Mn的施用增加了种子的百粒重,显著提高了种子的活力。Zn的施用提高了种子的活力。B、Mn、Zn对老芒麦种子质量均有促进作用。Mo的施用对老芒麦种子质量有负面影响。施用后,种子百粒重下降,发芽特性指标表现出下降趋势,老化发芽率明显降低,表明该浓度的Mo喷施已产生了明显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施肥对特高多花黑麦草初级生产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N、P、K肥单施及其不同配比混施,研究了施肥对提高特高多花黑麦草初级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N、P、K肥单施和不同配比混施均能提高特高多花黑麦草的鲜草产量,但混施的增产效果比单施更好。施用尿素400kg/hm^2,过磷酸钙500kg/hm^2,硫酸钾200kg/hm^2,产量最高,播种后8周达到11723.3kg/hm^2。  相似文献   

9.
喷施微肥对苜蓿微量元素含量及积累量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17  
在氮磷钾基肥供应足量的基础上,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研究Zn、Fe、Mo、Co、B、Cu、Se和Mn 8种微肥混合喷施对紫花苜蓿微量元素营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微肥能促进苜蓿Zn、Fe、Mo、Co、B、Cu、Se和Mn的含量及积累量的增长,且恰当的组配微肥中Mo和Co含量,如本试验的高钼低钴处理,能显著促进苜蓿8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及积累量的同时增长(P<0.05)。  相似文献   

10.
张永亮  于铁峰  郝凤 《草地学报》2020,28(5):1386-1394
本研究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与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混播草地为对象,研究了施用不同比例氮(Nitrogen,N)磷(Phosphorus,P)钾(Potassium,K)肥与不同混播比例对牧草营养元素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对1~3茬无芒雀麦P,K含量、C (碳,Carbon):P和K:P以及1茬N含量、2茬N:P、3茬C含量和C:N,N:P影响极显著(P<0.01),对1茬和2茬苜蓿C,P,K含量和C:P,N:P以及3茬N,P,K含量和C:P,C:N,N:P,K:P影响极显著(P<0.01);混播比例对1茬无芒雀麦P含量和C:P,2茬C含量和3茬C:N,N:P影响极显著(P<0.01);施肥与混播比例互作对1~3茬无芒雀麦C含量、苜蓿P含量和C:P,1茬与2茬无芒雀麦P含量和C:P以及苜蓿N:P影响极显著(P<0.01)。禾草N:P在3.53~7.60之间,苜蓿在8.37~12.32之间,表明无芒雀麦生长主要受N素影响,苜蓿生长同时受N素和P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施肥对无芒雀麦+杂花苜蓿混播草地组分种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探讨了科尔沁沙地Carton无芒雀麦+草原2号杂花苜蓿混播草地建植时,基肥中N,P和K配比对当年草地群落组分种产量及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P和K合理配比均有利于杂花苜蓿和无芒雀麦早期生长。在施肥效应中,杂花苜蓿与P肥效应最显著,无芒雀麦与N肥效应最显著。高K组合(K2O180kg/hm2、P2O5572kg/hm2、、N90kg/hm2)可显著提高无芒雀麦产量及其在草群中的比例(P<0.01),而高K组合与高N组合(N135kg/hm2、K2O120kg/hm2、P2O572kg/hm2、)显著降低了杂花苜蓿头茬草的产量(P<0.05)。基肥中N对2茬草产量影响已不显著,P肥仍有利于2茬草中苜蓿生长,但产量差异不显著,只有高K组合对无芒雀麦产量影响仍然显著(P<0.01)。在混播草地中,播种时适宜的施肥量为纯N90kg/hm2,K2O120kg/hm2和P2O572kg/hm2、。  相似文献   

12.
喷施微肥对紫花苜蓿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对紫花苜蓿进行微肥喷施试验,结果显示:喷施微肥能极显著提高其粗纤维含量,显著降低其粗脂肪、无氮浸出物和磷含量;提高粗蛋白质含量,显著影响粗灰分含量。  相似文献   

13.
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研究了在河西走廊玉门轻粘土地区土壤缺乏Mn、Zn微量元素条件下,单施或配施不同含量Mn、Zn微肥对紫花苜蓿草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用量的Mn、Zn,无论单施还是配施均可提高苜蓿干草产量和质量,以配施Mn_1Zn_2(低锰高锌)模式下产量、质量最好;不同微肥含量处理可显著提高草产量,同时提高营养成分收获量。  相似文献   

14.
Mo、Co微肥配施对盆栽紫花苜蓿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Mo、Co微肥配施对紫花苜蓿Medicage sativa生长发育、品质和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Mo、Co微肥配施能促进紫花苜蓿株高、草产量的增加,粗蛋白、粗脂肪、磷、钙等营养指标含量的提高,Cu、Mo、B、Zn、Co等微量元素含量增加,降低粗纤维、粗灰分、无氮浸出物的含量;而适当Mo、Co微肥配施能增加紫花苜蓿Mn含量,显著提高其株高、鲜草量及粗蛋白、P、Ca、Fe、Cu、Mo、Zn、Co的含量,显著降低紫花苜蓿粗纤维、粗灰分、无氮浸出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科尔沁沙地草原2号杂花苜蓿+Carlton无芒雀麦混播草地基肥和追肥中N,P和K元素营养配比对混播草地头茬草N,P和K含量的效应。3年的试验结果表明:施K肥能提高无芒雀麦的含K量和苜蓿的含N量。高P或高K处理均使无芒雀麦的含N量下降。施N肥能提高无芒雀麦的含N量,而对苜蓿含N量影响不明显。高N处理(基肥30 g/m2,追肥45 g/m2尿素)降低了无芒雀麦和苜蓿的含K量,同时也降低了苜蓿的含P量。N,P和K营养配比为N 9.0-13.5 g/m2、P2O57.2-12.0 g/m2、K2O 12.0-18.0 g/m2时牧草N,P和K含量较高。随着草地使用年限增长,无芒雀麦的N素含量下降,苜蓿的K素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6.
氮磷钾配施对百喜草干物质积累及其动态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8,他引:11  
在1999年N、P、K单施的基础上,于2000年进行了N、P、K的4种配比施肥对百喜草干物质积累动态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N P K、N P、N K三个组合增产效果显著,干物质积累量分别达到14.61,14.34,13.80 t/hm2,比单施N、P、K和P K的效果好.所有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量增长与生长时间的关系曲线皆呈"S"型,干物质积累量增长最佳时间为萌动生长后的125 d左右,含N组合在该时间段增长明显快于P K组,N素对百喜草的增产具有主导作用.在百喜草生长期内,N、P、K配比施用中,百喜草干物质积累量(Y)与生长时间(X)的回归方程可用Logistic 生长曲线拟合,相关系数呈极显著水平,可用于施肥对百喜草干物质积累的动态预测.通过对Logistic 生长曲线的分析表明,N的主导效应主要通过显著地增加线性期历时、缩短指数期和衰减期的历时来实现.  相似文献   

17.
农牧交错带退耕还草对土壤有机质和氮的影响   总被引:34,自引:14,他引:20  
在农牧交错带地区对退耕还草的草地进行土壤分析并与春小麦地比较,研究牧草对土壤有机质和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第2年(生产第1年),草地0~20 cm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比小麦地有明显改善;单播和混播草地,播种第3年(生产第2年)较第2年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均有增加,混播牧草改善土壤氮的效果比单播牧草更显著;老芒麦、无芒雀麦单播以及老芒麦 无芒雀麦混播可以明显改善土壤有机质;老芒麦 无芒雀麦、老芒麦 冰草3∶1的混播比例可以有效地增加土壤硝态氮含量.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再生水短期灌溉对绿地植物生理指标、矿质元素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用清水、混合水和再生水分别对沟叶结缕草、海滨雀稗、叶子花及黄金香柳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灌溉试验。结果表明:混合水灌溉增加了草坪草的叶绿素含量,对草坪草电解质渗透率、丙二醛含量和矿质元素及土壤环境无显著影响。再生水灌溉降低了土壤pH,增加了土壤电导率、速效K及Na含量,对Cu和Zn含量无显著影响,而全N和速效P含量在不同土壤中存在一定的差异;其次,再生水灌溉对4种草坪草均未造成显著伤害,增加了部分植物电解质渗透率、丙二醛含量、叶片全N和Na含量,但对草坪草叶绿素含量、速效P、速效K、Cu及Zn含量无显著影响。因此,混合水可以做为城市绿地灌溉的优质水源,再生水亦可短期用于城市绿地灌溉。  相似文献   

19.
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与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虉草(Phalaris arundinacea)和猫尾草(Phleum pratense)二组分间行(豆禾间行比:0∶1、1∶0、1∶1、2∶2、1∶2、2∶1)混播草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播种当年混播组分根系C、N、P含量,计算C∶N、C∶P和N∶P比值,探讨禾草种类和混播比例对混播组分根系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禾草种类根系C、N、P含量及C∶P和N∶P差异极显著(P0.01)。虉草根系C、N、P含量显著高于无芒雀麦、披碱草(N除外)和猫尾草(P0.05)。混播禾草种类对苜蓿根系C含量有显著(P0.05)影响,而对N、P含量和C∶N、C∶P和N∶P影响不显著。混播比例对禾草根系C、N含量、C∶N、C∶P、N∶P以及苜蓿C含量、C∶N、C∶P影响极显著(P0.01),而对禾草P含量和苜蓿N、P含量、N∶P没有显著影响。当禾草种类相同时,豆禾1∶2混播禾草和苜蓿根系C含量最高,2∶2混播次之,与其他混播比例间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0.
试验以天祝高寒放牧草地植物为研究对象,进行了8种肥料(N,P,K,Zn,Cu,Mo,Se,B)的根部喷施试验,于7月和8月份测定不同处理草地植物群落特征。结果表明:除禾草类群外,各施肥处理对天祝高寒草地不同植物学类群地上生物量影响不显著(P0.05),氮肥提高了禾草类植物的生物量,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施肥处理对赖草(Leymus secalinus)、早熟禾(Poa pratensis)的盖度以及赖草的密度有极显著影响(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