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旨在分析布舍瑞林在荷斯坦奶牛同期发情-定时输精程序中的应用效果。选用61头产后(53±3)d子宫复旧良好的荷斯坦泌乳牛,分2个实验完成。实验I:将21头牛分为阴性对照组、药物对照组、试验组,均采用同期发情-定时输精(Ovsynch)处理方案,阴性对照组用10 mL生理盐水处理,药物对照组用100μg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处理,试验组用20μg布舍瑞林处理,在第2次注射布舍瑞林/促GnRH/生理盐水后,采血测定24 h内促卵泡生成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4)的血清浓度变化,分析GnRH和布舍瑞林对奶牛体内生殖激素水平的影响;实验II:将40头试验牛分为100μg GnRH组、10μg布舍瑞林组和20μg布舍瑞林组,比较GnRH及不同剂量布舍瑞林对奶牛同期发情-定时输精的效果。结果表明:实验I中,布舍瑞林组的LH浓度峰值比GnRH组和生理盐水组提前2 h出现;布舍瑞林第2次注射后0 h,E2达到最高浓度,P4达到最低浓度,与正常生理状态下母牛发情时两激素浓度的关联性变化比GnRH组更一致。实验II中,GnRH组的无排卵率与不同剂量布舍瑞林组差异不显著;剔除无排卵牛只,20μg布舍瑞林组受胎率显著高于10μg布舍瑞林组,但与GnRH组无显著差异。综上,作为GnRH人工合成类似物,布舍瑞林以20μg剂量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奶牛同期发情-定时输精程序。  相似文献   

2.
为了取得良好的同期发情效果以提高奶牛受孕率,本试验采用维生素ADE注射液联合GnRH和PGF_(2α)对奶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试验1组41头奶牛采用维生素ADE注射液联合GnRH和PGF_(2α)的方法诱导同期发情;试验2组53头奶牛采用GnRH与PGF_(2α)联合的方法诱导同期发情。结果表明,维生素ADE注射液联合GnRH和PGF_(2α)作用后奶牛的同期发情率和受胎率明显提高(P0.05),且在试验进行到第3天,维生素ADE注射液联合GnRH和PGF_(2α)试验组就有7头奶牛开始发情。结果提示,维生素ADE注射液对奶牛同期发情有很好的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半舍饲条件下西门塔尔杂交牛(西杂牛)同期发情率及情期受胎率,试验选择适繁西杂牛85头,采用孕酮阴道栓(CIDR)结合前列腺素进行同期发情和适时输精,并对不同种类前列腺素(律胎素、氯前列烯醇)进行同期发情效果比较;另外还选择适繁西杂牛133头,分别进行CIDR结合前列腺素适时输精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定时输精,对情期受胎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CIDR结合前列腺素进行同期发情适时输精时,使用律胎素效果优于氯前列烯醇,二者差异极显著(P0.01);采用GnRH定时输精情期受胎率高于采用CIDR结合前列腺素同期发情适时输精,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采用CIDR结合前列腺素进行适时输精时选择律胎素同期发情效果明显;采用GnRH定时输精总受胎率高于CIDR结合前列腺素适时输精,而且定时输精不需要观察发情,输精时间固定,便于有计划安排生产,更适于在规模化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4.
3 GnRH的应用 3.1 发情同期化 注射GnRH类似物可以控制卵泡的发育(Macmillan等,1991),这是发情同期化处理的理论依据。GnRH处理后,动物卵泡的发育和黄体的退化均被控制。对青年母牛先注射6μg Buserelin,7天后注射前列腺素F_2α(PGF_2α),5天内同期发情母牛的数量增加,与只注射PGF_2α对照组的牛相比,注射PGF_2α后同期发情的时间相差2~3天。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梅花鹿人工输精受胎率,充分发挥良种优势,研究选择辽宁地区3个鹿场分别进行同期发情试验、常规(试情)输精试验和定时输精试验,每个鹿场均选择3~8岁、健康、营养状况良好、体型大小一致、繁殖机能正常的经产母鹿9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30只,其中同期发情试验分为同期组Ⅰ、同期组Ⅱ、同期组Ⅲ,常规(试情)输精试验分为常规组Ⅰ、常规组Ⅱ、常规组Ⅲ,定时输精试验分为定时组Ⅰ、定时组Ⅱ和定时组Ⅲ,通过同期发情试验(CIDR+PMSG方法)探究不同剂量PMSG对母鹿发情率、受胎率和双胎率的影响,通过常规(试情)输精和定时输精试验探究不同输精时间对母鹿受胎率和双胎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期发情试验中,母鹿发情率的表现为同期组Ⅲ(86.67%)>同期组Ⅱ(73.33%)>同期组Ⅰ(46.67%),且同期组Ⅱ、Ⅲ的发情率显著高于同期组Ⅰ(P<0.05);受胎率的表现为同期组Ⅱ(81.82%)>同期组Ⅰ(78.57%)>同期组Ⅲ(11.54%),且同期组Ⅰ、Ⅱ的受胎率显著高于同期组Ⅲ(P<0.05);双胎率的表现为同期组Ⅱ(16.67%)>同期组Ⅰ(9.09%...  相似文献   

6.
以杜湖杂交一代空怀母羊为试验动物,采用CIDR+PMSG+PG法进行同期发情和定时输精,研究PMSG剂量、母羊经产与否、同期发情处理季节对绵羊定时输精效果的影响,旨在为提高绵羊定时输精效果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同期发情处理过程中注射330 IU PMSG组的情期受胎率(81.5%)显著高于250 IU PMSG组(70.0%)(P<0.05);初配羊的情期受胎率(85.2%)显著高于经产羊(75.8%)(P<0.05);在秋季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羊的情期受胎率(81.6%)显著高于春季组(70.7%)(P<0.05)。说明PMSG剂量、母羊经产与否,以及同期发情处理的季节,均对绵羊定时输精效果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畜牧与兽医》2019,(12):15-18
为了研究同期发情定时输精技术对牛群体繁殖力的影响,试验选取同一牛场内不同单元的经产奶牛,随机分为2个组,分别采用自然发情输精和同期发情定时输精两种方法对奶牛进行人工输精,比较两种方法对奶牛群体繁殖力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同期发情组和自然发情组的参配率分别为,产后54 d之前为96.3%VS 12.1%,55~90 d为64.6%VS 44.6%,91~130 d为48.1%VS 50.1%,131~170 d为39.9%VS 38.7%,180 d内的总参配率分别为249.1%VS 145.5%;相应时段的同期发情组的受胎率为39.2%、36.7%、36.5%、33.9%、92.6%,自然发情组的受胎率为44.8%、47.3%、46.2%、46.1%、 67.5%;2个组的年繁殖率分别为93.8%VS 84.6%、空怀天数为(91.6±18.3)d VS (131.7±26.8)d、配种次数分别为2.5 VS 1.8、淘汰率分别为29.1%VS 13.4%。以上结果表明,在奶牛生产中,使用同期发情定时输精技术,能显著提高牛群的繁殖力,缩短空怀时间。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同期发情-定时输精和胚胎移植以及同期发情方法的效果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婆罗门牛和BMY牛同期发情率和妊娠率无显著差异( P>0.05);同期发情后,表观发情牛和表观未发情牛的妊娠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对没有观察到发情症候的母牛实施定时输精是必要的,可以有效提高情期受胎率;体况(4.5)较肥的繁殖母牛可以获得良好受胎率,情期受胎率高达78.9%,在实际工作中,主要防止体况差影响繁殖率,而不是防止牛体过肥影响繁殖率;同期发情②法比①法能极显著提高胚胎移植受体牛可用率,移植妊娠率差异不显著(P>0.05);埋栓时存在优势卵泡或发情,对胚胎移植受体牛可用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新疆褐牛是新疆北疆牧区养牛业主导品种,夏季放牧区新疆褐牛人工授精集中冷配点模式的广泛推广,对新疆褐牛选育提高和新品系培育起到了积极作用,为探索新疆褐牛同期发情和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最佳处理方法。[方法]试验选用2胎以上45头牛,分3组,A组,PG+PG法;B组,PG法;C组,CIDR+PG法,比较3种同期发情处理方法效果,同时选用2胎以上20头牛,分2组,D组,GnRH+PG+GnRH+AI法;E组,CIDR+GnRH+PG+GnRH+AI法,比较2种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方法效果。[结果]结果表明,3种不同同期发情处理方法母牛集中在12~24 h内发情,其中12~24 h内A组和C组处理方法母牛发情率极显著高于B组处理方法(P0.01),C组比A组高出32.3%,B组和C组母牛总发情率差异不显著(P0.05),A、B、C 3组总发情率分别达到86.7%,40.0%,93.3%;发情母牛经人工授精配种后,情期受胎率3组差异不显著(P0.05)。2种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方法中,E组发情牛排卵率显著高于D组,D组和E组总受胎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综上所述,新疆褐牛同期发情处理应采用B组方法,即2次PG法,即降低了成本,有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同期排卵—定时输精宜采用D组方法,成本低,且受胎率较好,适宜在牧区集中人工授精冷配点推广。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同期发情—定时输精和胚胎移植以及同期发情方法的效果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婆罗门牛和BMY牛同期发情率和妊娠率无显著差异(P0.05);同期发情后,表观发情牛和表观未发情牛的妊娠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对没有观察到发情症候的母牛实施定时输精是必要的,可以有效提高情期受胎率;体况(4.5)较肥的繁殖母牛可以获得良好受胎率,情期受胎率高达78.9%,在实际工作中,主要防止体况差影响繁殖率,而不是防止牛体过肥影响繁殖率;同期发情②法比①法能极显著提高胚胎移植受体牛可用率,移植妊娠率差异不显著(P0.05);埋栓时存在优势卵泡或发情,对胚胎移植受体牛可用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选择产后25~35 d的健康荷斯坦牛,使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3(LHRH-A3)和前列腺素(PGF2α)2种生殖激素,利用不同方案对参试牛进行定时输精处理,研究奶牛定时输精的技术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案一为Ovsync程序处理(LHRH-A_3+PGF_(2α)+LHRH-A_3),方案二为Ovsync程序改进方案(2次PGF_(2α)处理)。结果表明:方案一与方案二的受胎率分别为21.21%和46.67%,方案二显著高于方案一(P0.05)。方案二于最后一次注射药物之后的18.1~19.0 h和19.1~20.0 h进行定时输精,其受胎率分别为44.44%和50.00%,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输精时采用B超检测卵泡直径,发现卵泡直径为≤14.7 mm、14.8~20.0 mm和20.1~25.2 mm时的受胎率分别为0.00%、75.00%和38.46%,卵泡直径为14.8~20.0 mm组的受胎率显著高于卵泡直径≤14.7 mm组(P0.05);不同季节开展定时输精技术的受胎率,春季、夏季、秋季与冬季分别为30.21%、15.56%、40.00%和40.74%,秋季与冬季显著高于夏季(P0.05);高产奶牛与低产奶牛开展定时输精技术,其受胎率分别为55.56%和33.33%,高产与低产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可知,改进后的Ovsync程序比Ovsync程序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新疆细毛羊为季节性发情动物,大多数细毛羊每年产1胎,多为1胎单羔。因此,受胎率是决定养羊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定时输精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母畜的利用率和受胎率,已成为养羊生产中的一项重要技术。为了提高绵羊的繁殖效率,本试验采取3种不同方法分别对青年母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比较研究了发情后不同定时输精技术及输精时间对受胎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同期发情的处理方法均取得了较高的同期发情率,其中CIDR栓+PGF2α方法的同期发情效果较好;青年母羊最佳定时输精技术是腹腔镜输精技术;最佳输精时间为发情后的48 h。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同期发情处理对安化本地水牛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分别采用定时输精法、不同激素处理进行同期同期发情处理,并对比青年牛与经产牛对同期发情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注射Gn RH后18h~20h定时输精和注射Gn RH后观察发情症状适时输精的受胎率为分别为23.53%和37.04%;在同期发情处理后,在第一次配种后注射h CG、LRH-A3或Gn RH,受胎率分别为32.43%、29.17%和38.46%,对照组受胎率为21.05%;青年母牛的同期发情率为51.52%,显著低于经产牛的73.58%,青年母牛和经产牛配种受胎率和总体受胎率分别为47.06%、24.24%和46.15%、33.96%。因此,在安化水牛上适时输精要优于定时输精,第一次配种后注射一定剂量h CG和Gn RH能够提高受胎率,同期发情处理应尽量选择经产牛。  相似文献   

14.
定时输精程序(Ovsynch/TAI)在奶牛繁殖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姚国良 《中国奶牛》2008,(12):33-35
应用生源结合诱情素的定时输精程序。对不发情、卵巢静止的奶牛以及产后60~75天发情正常的奶牛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不发情奶牛应用定时输精程序处理后,情期受胎率为74%,而正常配种的情期受胎率为49.8%.提高24.2个百分点;对卵巢静止的奶牛应用定时输精程序处理后有效率为97.2%,情期受胎率为64%:对产后60-75天发情正常的奶牛应用定时输精程序处理后情期受胎率为68.6%,按正常方式配种的奶牛情期受胎率为45.6%,情期受胎率提高23个百分点。结论:定时输精程序在奶牛繁殖上的应用具有明显效果.适合国内饲养条件下任何奶牛场使用。  相似文献   

15.
《畜牧与兽医》2017,(7):5-8
选择新疆石河子地区某规模化牛场300头产后泌乳奶牛,采用5种不同的"同期排卵+定时输精"处理方案,研究其对产后泌乳牛发情率、受胎率及21 d妊娠率的影响。结果表明:5组不同处理方案的产后泌乳奶牛发情率,受胎率及21 d妊娠率均显著高于未经任何处理的对照组(P0.05)。因此,在规模化牛场对奶牛进行同期排卵方案处理时,增加一个孕酮栓装置,可以有效地提高定时输精后的受胎率,较好地提高奶牛场的繁殖效率。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通过改进人工授精方法、改善奶牛子宫环境、人为激素调解等试验,观察各项措施对奶牛性控精液受胎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奶牛性控精液人工输精以子宫角深部为好;育成牛在发情12~14hN输精受胎率较高,经产牛可酌情延后2~3h,肌注LHIKH—A3以低剂量处理(25μg)的受胎率高;用盐酸环丙沙星100mL经产牛进行子宫投注净化处理后受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同期发情对西门塔尔母牛使用性控冻精人工输精后繁殖率的影响,试验选择体况中等、健康的2~4岁空怀母牛1 824头,随机分为A、B、C组,分别采用戈那瑞林、氯前列醇钠、促黄体素释放激素不同组合处理,测定母牛繁殖性能指标。结果表明:A组母牛发情率、受胎率和分娩率均最高,发情率显著高于B、C组(P<0.05),受胎率和分娩率显著高于C组(P<0.05);第二次自然发情配种率3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西门塔尔母牛采用第0天肌肉注射戈那瑞林100μg,第7天肌肉注射氯前列醇钠0.8 mg,第9天肌肉注射戈那瑞林100μg,第10天检查发情排卵情况配种,配种前肌肉注射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3(LH)25μg处理,可以促进母牛发情配种、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的目的是在母牛产后时期(PP),调节其卵巢的活动性,以减少繁殖障碍,并在产后60天同期发情。199头奶牛在产后14天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繁殖管理处理组(RMT),即试验组。RMT组的母牛在产后14天和50天给GnRH (Buserlim 8μg),在产后第21天、34天和第57天注射Lutalysr(25mg,PGF2α)。对RMT组母牛诱导产生大量卵泡和黄体(CL),在同期发情和产后60天输精前。RMT组的母牛与对照组的母牛相比,孕酮(P)的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研究同期发情和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在青年奶牛中的应用。选择1046头澳大利亚进口荷斯坦青年奶牛,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自然发情人工授精配种(对照组);另一组采用前列腺素F(PGF)诱导母牛发情或按照同期排卵-定时输精程序(Ovsynch或Ovsynch+CIDR法)处理母牛后人工授精配种(试验组),统计同期发情率、不返情率、第一次人工授精妊娠率和21d妊娠率等繁殖指标。结果表明,试验组青年奶牛人工授精后不返情率和第一次人工授精妊娠率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21d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53.1%和35.3%,P<0.05)。试验组中,1次PG法、间隔7d2次PG法和间隔11d2次PG法的同期发情率分别为76.1%、81.7%和84.6%,差异均不显著(P>0.05);同期排卵-定时输精组中,Ovsynch法(GPG)和Ovsynch+CIDR法(GPG+CIDR)的不返情率、第一次人工授精妊娠率和21d妊娠率间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输精人员可显著影响青年奶牛的第一次人工授精妊娠率(P<0.05),而不同公牛常规冷冻精液对青年奶牛第一次人工授精妊娠率无显著影响(P>0.05)。同期发情及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可使青年奶牛集中发情,提高参配率,从而提高21d妊娠率,有效加快青年奶牛人工授精效率,降低饲养成本。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研究同期发情和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在青年奶牛中的应用。选择1 046头澳大利亚进口荷斯坦青年奶牛,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自然发情人工授精配种(对照组);另一组采用前列腺素F2α(PGF2α)诱导母牛发情或按照同期排卵-定时输精程序(Ovsynch或Ovsynch+CIDR法)处理母牛后人工授精配种(试验组),统计同期发情率、不返情率、第一次人工授精妊娠率和21d妊娠率等繁殖指标。结果表明,试验组青年奶牛人工授精后不返情率和第一次人工授精妊娠率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21d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53.1%和35.3%,P0.05)。试验组中,1次PG法、间隔7d2次PG法和间隔11d2次PG法的同期发情率分别为76.1%、81.7%和84.6%,差异均不显著(P0.05);同期排卵-定时输精组中,Ovsynch法(GPG)和Ovsynch+CIDR法(GPG+CIDR)的不返情率、第一次人工授精妊娠率和21d妊娠率间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输精人员可显著影响青年奶牛的第一次人工授精妊娠率(P0.05),而不同公牛常规冷冻精液对青年奶牛第一次人工授精妊娠率无显著影响(P0.05)。同期发情及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可使青年奶牛集中发情,提高参配率,从而提高21d妊娠率,有效加快青年奶牛人工授精效率,降低饲养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