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贵州牧草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2005年,对贵州牧草种质资源进行了多次考察收集,收集到14科58属110种共503份,其中禾本科牧草种类最多,豆科及其它杂类牧草较少。经分类鉴定后,将具有一定优良性状、在同一属中有一定代表性的牧草升入二级圃,初步测定其生育期、再生性能、适口性、茎叶比、鲜草产量、营养成分和结实性7个指标,结果表明:所采集到的牧草资源中,品质优良的牧草种类较多,大部分野生牧草都能结实,其中结实率和发芽率都较高的有14种。通过综合指标的分析,筛选出苇状羊茅、鸭茅、扁穗雀麦等9种综合性状较好的野(逸)生牧草可供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
对新疆不同区域不同生境的野生牧草资源进行调查与搜集。采集到豆科82份,35种,筛选出苜蓿属、野豌豆属、黄耆属、岩黄芪属等的部分牧草,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抗性强,可作为牧草品种改良、引种栽培等重要的种质资源材料。  相似文献   

3.
西双版纳野生牧草种质资源调查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云南省最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开展野生牧草种质资源野外调查和收集,得出西双版纳州草地资源丰富,种类繁多,蕴含着大量的野生牧草种质资源。全州草地主要植物有128科,577属,1052种,其中禾本科(Gramineae)71属,140种;豆科(Leguminosae)47属,136种;莎草科(Cyperaceae)17属,60种。可食牧草有24科,209种,以禾本科、豆科、莎草科牧草为主。并对重要野生牧草种质资源的经济特性和饲用价值进行了评价分析,得出西双版纳地区野生牧草具有多叶、常绿、高产、低消化率等特性。开发利用这些优良野生牧草种质资源需根据具体的用途和牧草本身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开发方式。  相似文献   

4.
搜集吉林省境内有利用价值的野生牧草种质资源,为吉林省野生牧草种质资源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材料.2008-2009年连续2年对吉林省内野生牧草种质资源进行考察与搜集.共采集野生牧草种质资源材料191份,涵盖18科59属89种,其中,豆科91份,禾本科64份,其他科36份.这些野生牧草种质材料中既有独特的地方野生种...  相似文献   

5.
贵州天然禾本科牧草种质资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1~1994年,对贵州省天然禾本科牧草资源进行了发掘和整理。将调查和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详细叙述了资源的分布情况、经济性状、营养价值、适口性、开发利用价值及利用方式等,全面反映了贵州省优良天然禾草种质资源的优势和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江西野生牧草资源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列出江西野生牧草名录,总结了江西省野生牧草的种类、分布及利用现状。江西共有野生牧草78科347属733种,区系成分复杂,生态类型多样,分布广泛,许多种类生物量大,营养价值较高,可直接饲用或作优势种质资源加以保护、保存。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江西野生牧草资源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1991~1994年,对贵州省天然禾本科牧草资源进行了发掘和整理,将调查和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详细叙述了资源的分布情况,经济性状,营养价值,适口性,开发利用价值及利用方式等,全面反映了贵州省优良天然禾草种质资源的优势和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新疆阿勒泰草地野生禾草资源及饲用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对新疆阿勒泰草地野生禾草资源进行初步统计,约有47属162种,占阿勒泰草地饲用植物总数的12.14%,位于该区野生饲用植物榜首。调查分析表明,该区野生禾草不仅布广、数量多、种类齐全、抗逆性强,而且适口性好,品质优良,饲用价值颇高。在该区划分的83个草地型中,以禾本科牧草占优势的达37个,占类型总数的44.58%。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典型草原野生草坪草种的收集和栽培试验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试验对内蒙古典型草原进行了草坪草种质资源调查,经过野外观察采集了20种草种,并进行了盆栽和建坪试验。结果发现,很多野生的草种都是很好的草坪草材料,如苔草属(Carex)和塔草属(Koeleria)的一些草种表现出巨大的潜力。最后提出了我国草坪草种质资源调查和育种工作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贵州主要优良野生禾草种质资源考察与搜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唐成斌  刘世凡 《中国草地》1997,(3):31-35,54
1991-1994年对贵州省主要优良野生禾本科牧草和质资源进行了考察和搜集,共收集到禾草151份编号,32属87种,其中优良禾草有25属67种,全部种植保存在本所野生禾草种质资源圃。对主要优良禾草的地理分布,利用现状和利用潜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贵州主要野生禾本科牧草资源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贵州省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各种植物的生长繁演。全省有禾本科牧草6亚科,95属,255种。分别对野生优良禾草的种类成分、分布、生产性能、营养价值、适口性和开发利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稗属植物种质资源及应用价值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稗属(Echinochloa)植物是一种繁殖力强、生态适应性广的草本植物,在全世界均有大面积分布,因其危害多种农作物的生长,过去多把稗属植物看作恶性杂草来研究。稗属植物除作为杂草外,还具有很高的饲用价值,其营养丰富,草质柔嫩,适口性好,是发展绿色畜产品的新型优质牧草。本文综述了稗属植物种质资源分布和系统进化的研究概况,从形态学水平、细胞学水平、生化水平和分子水平上总结了稗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并着重介绍了稗属植物的经济价值和优良基因的利用。分析了我国稗属植物种质资源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指出今后应加强对稗属植物种质资源搜集、分类、遗传多样性、基因组学的研究和饲用稗草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3.
天山北坡中段野生豆科牧草资源103种20属,80%为优良牧草,主要为黄芪属、苜蓿属、车轴草属、驴食草属等属牧草。饲用价值高,是引种驯化、人工草地、牧草选育重要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牧草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内蒙古牧草种质资源不仅丰富多样,且绝大多数种类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回顾内蒙古牧草种质资源的考察收集历史,分析牧草资源的收集保存现状,对内蒙古牧草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对藏北当雄平均海拔4200m以上的高寒沼泽化草甸亚类优势种藏北嵩草种质资源进行了群落组成、生长发育特性、繁殖特性、种子发芽率、牧草品质等方面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藏北嵩草平均株高30cm,5月中上旬返青,10月初枯黄,枯黄期来临前粗蛋白质含量迅速降低;野生藏北嵩草种子产量为15.32 kg/hm2,当年采集的种子在贮藏3个月后发芽率为62%,经1%浓度NaOH溶液处理后种子发芽率为72%;藏北嵩草叶量丰富,产草量较高,适口性较好,属于良等牧草.建议藏北嵩草在8月刈割后调制成青干草,作为冬春季补饲饲草.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北疆地区17个县(市)不同生境、海拔高度及不同草地类型的野生牧草种质资源进行考察与搜集,共采集到9科、43属、69种、379份野生种质材料。大部分采自天山北坡、伊犁河谷及阿勒泰等地区。搜集到一批在不同地区和生境条件下豆科、禾本科重要属、种的野生优良牧草种质材料;同时还采集到珍贵的三叶草属4个种、62份种质材料,在精河县荒漠草原区,海拔386 m处发现并采集到老芒麦穗状花序,个别出现分枝的变异类型,这与在山西、四川和西藏地区不同生境条件下采集到的种内变异情况相似,值得深入研究。通过考察搜集不仅充实了国家牧草基因库,而且也将为培育牧草新品种提供丰富的原始材料。  相似文献   

17.
本次考察完成了部分燕山、秦岭及华北地区海拔从-15m~186lm范围内的野生牧草种质资源考察和搜集.共收集到野生植物资源606份,其中禾本科为30属,378份,豆科为14属,140份,其它植物88份.除采集到一些珍贵野生牧草外,还搜集到一批较稀有的野生种质资源,进一步丰富和扩大了国家牧草种质资源基因库的数量,为这些地区野生牧草的驯化及育种提供了原始材料.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牧草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较大的生态地理条件差异,致使牧草遗传资源丰富,种质资源多样。通过野生牧草驯化、杂交、诱变和引进种质材料的选择,相继培育出近20个牧草栽培品种,同时开展了野生牧草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鉴定评价和牧草种质材料的整理整合研究。目前,吉林省牧草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工作相对比较滞后,在生产实际中,不能满足饲草饲料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据此,提出了以下牧草种质资源研究利用建议:开展境内牧草种质资源全面调查;加强牧草种质资源的搜集、鉴定与整理;开展牧草种质资源的安全保存;深入开展牧草种质资源的评价;加强牧草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优质、多抗牧草新品种选育。  相似文献   

19.
冰草种质资源与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冰草属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饲用价值很高,为疏丛型中寿命禾草。笔者通过对冰草的分布、分类以及育种等方面的研究,对其种质资源研究状况进行了概述,为今后冰草种质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新品种的培育及充分发挥我国野生冰草的优势和潜力提供了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为明晰不同利用方式对松嫩草甸草原不同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松嫩平原西部地带性植被草甸草原在刈割和长期放牧利用下两种典型群落-羊草(Leymus chinensis)群落和野古草(Arundinella hirta)群落的调查与分析,探究了两种利用方式对群落植物物种组成、重要值、生活型、数量特征及多样性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刈割和长期放牧下羊草群落物种数为18种和21种,禾本科植物占比最高,分别为33.3%和45.45%;野古草群落物种数分别为39种和32种,禾本科植物占比为23.1%和21.9%。长期放牧增加羊草群落地面芽植物和野古草群落一年生植物占比,降低野古草群落地面芽植物占比。两种利用方式下两个群落饲用价值类型均以优良牧草的种类最多,占比分别为58.76%(刈割羊草群落)、53.33%(长期放牧羊草群落)、46.56%(刈割野古草群落)和46.63%(长期放牧野古草群落)。长期放牧显著降低了两个植物群落的盖度、高度和生物量(P <0.05)。与刈割相比,长期放牧下植物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均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