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源库调节对籽粒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45000和75000株/hm2两个密度下,于吐丝期分别对大穗型玉米品种陕单902和小穗型玉米品种户单4号进行了剪50%叶、剪50%穗、断50%根等减源、减库处理,研究不同类型玉米品种库源调节与籽粒产量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减源处理对籽粒产量的影响大小为叶>根;源库变化对籽粒产量影响大穗型品种为源>库,小穗型品种为库>源;在源库同时减少50%时,两品种籽粒产量下降约50%。源不变,库容减少,源库比增加时玉米茎杆可溶性糖和物质残留率增加,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下降20%~30%;库容不变,源减少,源库比降低时玉米茎杆可溶性糖和物质产留率降低,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同样下降20%~30%。始终维持源库在群体上的相对平衡是玉米高产栽培中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寒地高产玉米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通径分析表明,在寒地玉米的产量构成因素中,穗数对玉米产量的贡献最大,而穗粒数和粒重对产量的贡献大小受品种、环境条件和栽培措施影响表现不同,穗粒数的贡献超过粒重的贡献。限库处理降低穗粒数对产量的贡献,减源处理下穗粒数和粒重对产量的贡献超过穗数。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荞麦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的源库关系。【方法】以荞麦品种丰甜1号为材料,在开花后7d进行减库处理(剪去未开花朵与花序),以未处理的作对照,测定荞麦的主要农艺性状和代谢产物的含量,并使用Richards方程模拟种子的灌浆进程。【结果】灌浆中前期减库处理,荞麦叶片可溶性糖和叶绿素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成熟期株高、分枝数、主茎节数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减库处理有利于荞麦灌浆中前期籽粒碳水化合物的快速积累,但成熟期单株粒数和单株粒质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且产量显著下降。减库处理和对照曲线方程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96和0.992,拟合度较好。【结论】Richards生长曲线能较好拟合荞麦灌浆进程;源不足或光合产物分配不合理是限制荞麦产量提高的重要因素,调控光合产物合成及有效分配是提高甜荞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关于玉米源库关系研究的若干进展与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十五"中期承担科技部"粮丰工程"课题以来,本研究团队通过在吉林梨树基点设置的田间试验,系统研究了不同年份、不同年代品种、不同时期追施氮肥、干旱胁迫条件下不同灌水量、拔节初期喷施化控剂对玉米密植群体源库特征、产量及其关系的影响,以及在不同产量环境下玉米叶片干重对增加密度响应的差异及其后果。研究结果表明,玉米产量的高低往往取决于群体籽粒库的大小,但有效灌浆期间群体叶源的工作效率有时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玉米密植高产栽培实践中群体叶源过大往往是影响"大粒库"构建与充实及生育后期茎秆坚韧抗倒的重要原因。基于研究结果,总结提出了通过"缩叶源"实现"促根系、壮茎秆、扩粒库"协同的春玉米密植群体抗逆丰产调控技术原理,制定了以"选用高库源比值品种、深松深耕、中期控氮、水分运筹、化学调控"为主要内容的调控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5.
对直立大穗型杂交稻辽优1052及其母本105B和父本C52做减源和减库处理,研究大穗型水稻品种籽粒灌浆特点。结果表明:三品种均为源限制型,都存在着两段灌浆现象。同一品种强弱势粒间灌浆过程差异较大。母本105B最终粒重较小,且强弱势粒间粒重差异较小;而杂交稻辽优1052及父本C52强弱势粒粒重差异较大。说明大穗小粒型品种源库矛盾较小。对于源限制型品种,减源能明显的缓和源库矛盾,尤其对最终粒重的提高有一定作用;而减库能加剧源库矛盾,使最终粒重降低。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以紧凑型玉米先玉335为试验材料,于吐丝期对其进行剪1/4叶片、2/4叶片、3/4叶片和剪2/4穗等减源和减库处理,研究改变源库关系,源库调节对玉米子粒产量及相关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源库变化对先玉335子粒干重和产量的影响均为源>库;对子粒体积的影响则为库>源。故维持玉米群体的源库平衡,保证总粒数和吐丝后干物质积累量是紧凑型玉米高产栽培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7.
选用不同叶型的棉花品种,在膜下滴灌条件下,设置3个土壤水分梯度,分别控制0~60 cm土壤含水量的滴水下限为田间持水量的85;~90;(高水)、70;~75;(中水)、55;~60;(低水),滴水上限均为田间持水量,并在花铃期不同程度地减源减库,研究棉花源库比调节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对土壤水分的响应.结果表明:减源减产比减库减产的影响大,适宜范围内源不足引起的产量损失,可通过增加水分来弥补,减源减库过度则不可能通过水分来弥补,而这种水分调节作用也是通过表现在水分调节了单株结铃数的增加而实现的.品种间,小叶型新陆早10号减源和减库减产的程度最大,新陆早13号次之,鸡脚叶型标杂A1减产效应最小,且标杂A1在土壤水分充足条件下产量最高.品种遗传特性和土壤水分状况是影响棉纤维品质的主要因素,源库处理对其影响不明显,综合分析,与其他两个品种相比标杂A1的品质较优.  相似文献   

8.
据江苏农学院研究,按水稻的产量与源库的关系,水稻品种可分为源限制型、库限制型和源库互作三种基本类型,并以此为基础研究了各类型品种不同库容量和光合生产量的调节机能及其高产栽培技术,达到能使库限型品种扩库、源限型品种增源、源库互作型品种源库并增的目的,以获得较高的经济产量。本试验旨在研究三种类型品种不同氮肥施用方式的源库变化规律及其栽培对策。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以先玉335和农大364为试验材料,于吐丝期对其进行剪1/4叶片、2/4叶片、3/4叶片和剪2/4穗等减源和减库处理,研究改变源库关系,源库调节对玉米子粒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源库变化对先玉335子粒干重和产量的影响均为源>库;对农大364为库>源。  相似文献   

10.
大豆源库流关系研究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物的源是光合产物的生产者和供应者,库是光合产物积累、需求及消耗器官,流是源与库之间同化物运输的渠道。大豆产量形成的实质是源库流互作的过程。综述了大豆源、库、流的概念,并探讨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玉米杂交种耐密性与农艺性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玉米单株产量耐密系数分析玉米单交种的耐密性,并对单株产量耐密系数与植株和穗部性状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耐密系数可作为初步评价玉米单交种耐密性的参考依据。选育耐密品种时,应选择有效穗长、穗行数和出籽率这3个性状在不同群体比较稳定和株型收敛的玉米品种,但是植株和穗部的选择不能完全代替耐密性的选择,品种抗病性和抗逆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4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潍坊地区气候因素对夏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效积温与产量成极显著相关,生育期与产量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玉米生育期内,随着有效积温的增加,产量提升显著;玉米灌浆速率受温度、降水、日照时数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宁朝辉  董喆  张丽妍等 《安徽农业科学》2014,(21):6968-6969,6972
[目的]对4个供试玉米(Zea mays L.)新品种的农艺性状进行测定和分析,筛选适宜赤峰地区机械化种植的玉米新品种。[方法]4个玉米品种分别为先玉335、农华101、KX4574和NK718,种植面积分别为0.187、0.133、0.187、0.213 hm2,行距50.0 cm,株距26.7cm,理论种植密度75 000株/hm2。[结果]4个玉米新品种都比较适合在赤峰市松山区种植。各品种生长发育良好,抗逆性强。先玉335产量最高,平均为14 875.5 kg/hm2,表现为穗粒数最多,出子率最高;NK718平均产量为13 758.0 kg/hm2,表现为单位面积穗数最多,百粒重最重;KX4574平均产量为12 985.5 kg/hm2,表现为穗长最长,秃尖最小,穗粒重最重;农华101平均产量为12 192.0 kg/hm2,其中穗粒数、百粒重和出子率均较低,这是影响其产量的主要因素。[结论]该研究可为提高赤峰地区玉米机械化利用率,切实实现增产、增效、增收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林靖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4,(27):9288-9290,9293
[目的]为筛选抗性强、耐瘠、优质、高产、稳产和适宜云南省不同地区种植的玉米(Zea maysL.)新品种.[方法]引进12个2013年云南省普通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参试品种,设海禾2号为对照(CK)进行对比试验,对各品种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产量性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参试的12个品种中,QA19和QA20较对照海禾2号增产,并且该品种株型半紧凑,成株整齐,丰产性好,综合农艺性状表现好,中晚熟品种,建议进一步参加试验.QA21、QA22和QA23较对照海采2号均减产,但幅度较小,综合性状良好,建议选一步参加试验.QA16较海禾2号减产24.9%,QA15减产15.2%,穗腐病感染严重,抗倒伏性能差,没有推广价值,但在试验的中后期严重干旱,对产量影响很大,建议进一步试验种植.[结论]该研究可为加快良种的更新步伐和不断增加玉米单产,并为品种的审定、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不同穗型常规籼稻品种源库性状的差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穗型常规籼稻品种源库性状的差异,为大穗型品种遗传改良及从栽培角度调控源库提高穗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群体水培条件下,2001年、2002年分别以88个、122个常规籼稻品种为材料,测定叶面积、干物重(包括根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氮素含量等,采用组内最小平方和的动态聚类方法将供试品种按单穗重从低到高依次分为A、B、C、D、E、F 6类,研究各类品种源库性状的差异。【结果】大穗型籼稻品种抽穗期和成熟期叶面积系数、绿叶重及比叶重均较大,但结实期叶面积系数下降比例小。在一定的范围内,增大叶面积系数有利于提高单穗重;大穗型籼稻品种结实期净同化率大于小穗型品种;大穗型品种库容量较大,适当增大穗重有利于库容量的提高;大穗型品种单位叶面积籽粒产量、单位叶面积库容量、单位干物质库容量、单位氮素库容量较大;影响穗重的主要叶源性状是抽穗期绿叶重、净同化率;影响穗重的主要库性状是库容量、单位叶面积库容量、单位氮素库容量、单位叶面积籽粒产量。【结论】大穗型品种叶面积系数及其构成、库容量及其构成(或库源比)显著大于小穗型品种,绿叶重、结实期净同化率是影响穗重的主要叶源性状,库容量、单位叶面积库容量、单位氮素库容量、单位叶面积籽粒产量是影响穗重主要库容性状。  相似文献   

16.
玉米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确定玉米(Zea mays L.)品种在沧州地区的适应性、丰产性。[方法]对13个玉米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平玉8号、承玉23、大玉3号、中单909、张玉1355、蠡玉18产量表现较好,各产量性状优良,其中承玉23、张玉1355、蠡玉18生育期较长,适合沧州地区春播大面积示范推广,平玉8号、大玉3号、中单909生育期较短适合沧州地区夏播大面积示范推广。[结论]该研究可为沧州地区推广优良的玉米品种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对玉米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方法]以当地3个不同类型的主栽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设3种不同种植模式,采用裂区设计,共9个处理,3次重复,观察记录其农艺性状并测定产量。[结果]3个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均以单行双株种植模式最佳;平展型品种正大999单行单株种植的产量最高,单行双株种植的产量次之;半紧凑型品种正大619和紧凑型品种玉美头105单行双株种植模式的产量最高。[结论]平展型玉米品种适合于单行单株或单行双株种植;半紧凑型品种和肾凑型品种适合于单行双株种植。结合生产实际考虑,建议在轻简栽培中,玉米采用单行双株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8.
Competition i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agriculture production.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petitive ability and crop yield is extensive,but the results have been inconsistent.Few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pulation competitive intensity and yield of maize(Zea mays L.)cultivars.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if a consistent relationship exists between maize yield and competitive ability.A two-year fi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employing a de Wit replacement series design.When two maize cultivars were grown in a mixture,yield was reduced for the modern cultivar and increased for the older cultivar.In each replacement series,per plant level yield of each cultivar,and population level yield of the mixture,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proportion of the older cultivar.Competitive ratio(CR)reflected differences in competitive ability of the three maize cultivars.In each replacement series,population competition pressure(PCP)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proportion of the older cultivar,indicating that the older cultivar was a strong competitor.Biomass yield,grain yield,harvest index,thousand-kernel weight,and kernel number per plant,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PCP.Our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inter-cultivar competition affects maize productivity,and increasing PCP will decrease translocation of assimilates to grain and,ultimately,reduce yield.Therefore,there i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population competitive intensity and yield performance in maize,breeders should develop a communal ideotype that would not perform well in competition in future.  相似文献   

19.
肥料和密度对寒地高产玉米源库性状及产量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6  
李明  李文雄 《中国农业科学》2004,37(8):1130-1130
 采用4因素最优试验设计,探讨了肥料和密度对玉米源库性状和产量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密度和氮肥对玉米的源库性状影响较大,而钾肥和磷肥较小,4个因素变化的效应曲线均呈抛物线状。密度的影响在群体和个体源库性状上表现不同。库源比既受肥料水平的影响,也受密度的影响。当产量在极低水平到高产水平之间变化时,库源比与产量间呈正相关,但在高产阶段,产量与库源比间相关不显著甚至呈负相关。说明库源比在环境与作物相互影响过程中,不断进行源库的动态变化调节。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氮肥。在-γ水平下,磷、钾肥的产量效应主要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