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垦利县海洋与渔业局引进彭泽鲫品种并利用“上农下渔”池塘进行了高产养成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结果,现将养殖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试验条件与方法1.池塘条件试验池塘选择在垦利县垦利镇左家村“上农下渔”池塘,池塘3只,分别编号为1#、2#、3#,每只池塘面积为5亩,水源充足,水质符合养殖用水标准。进排水方便,池底平坦,能保证1.5米水深,每个池塘配备一台3.0千瓦增氧机。2.准备工作在投放苗种前对池塘清整消毒,老池塘应清除过多淤泥,只保留10厘米即可,每亩用生石灰75千克进行干法池塘消毒,尽量使池底泥土与生石灰混合均匀,彻底杀死野杂鱼…  相似文献   

2.
赤眼鳟的引进与池塘精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2005年我们开展了赤眼鳟的引进与池塘精养试验,取得了较好成效。现将2005年池塘精养赤眼鳟成鱼的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池塘条件试验在海盐县武原镇金星村农技站示范基地进行,池塘两只,每只1.5亩,池深2.5米,底部平坦,淤泥较少,保水性能好。水源充足,进排  相似文献   

3.
我们于2006年开展了白斑狗鱼池塘高产养殖试验,取得了成功,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试验条件和方法1.池塘条件选择本所鱼类养殖试验场的池塘2  相似文献   

4.
我们实施江苏省三项工程项目“蟹虾及地方特色品种混套养集成技术示范与推广”,2005年在巴城镇毛许村进行蟹虾高效养殖试验,取得了较明显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池塘条件1.试验池塘面积26亩,塘口3只,长方形,南北走向,进排水方便,池塘坡比1:2.5,塘底淤泥20厘米左  相似文献   

5.
一、材料与方法 1.池塘条件试验鱼塘一只,面积1.2亩,池塘排灌方便,水源为水库水,水深1.8米,水质清瘦,清洁无污染,淤泥10-20厘米。  相似文献   

6.
近年,我们在任城区石桥镇名优养殖场进行了池塘主养黄颡鱼种高产试验,取得了成功。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1准备工作1.1池塘条件试验池塘面积746.6 m~2,东西长方形,池坡为1:1.18,池底平坦,底泥10 cm,最大水深可达2.5 m,稍渗漏,通风条件好,进排水十分方便。水源为机井水经蓄水池曝  相似文献   

7.
我站2007年在试验基地实施黄颡鱼养殖试验,经过一年的努力,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池塘条件水源充足,水质良好,附近无工业及其他污染影响,进排水系统完善。塘口2只,每只4亩,池塘水深2米,底泥厚20厘米,坡比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一种切合本地实际的高效水产养殖模式 ,以改变常规池塘养鱼低效局面 ,2 0 0 1年德安县水产局养鳝技术部进行了池塘彭泽鲫和网箱黄鳝综合养殖试验 ,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现将试验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池塘条件和网箱设置1 .1 .1 池塘条件池塘面积 3 3 3  相似文献   

9.
龙虾、河蟹池塘微孔增氧生态混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建华 《水产养殖》2010,31(7):24-25
<正>2009年在金湖县涂沟镇高邮湖村选择一个面积为8×667 m~2的池塘进行龙虾和河蟹高效生态混养试验。获得了龙虾152.6 kg/667 m~2,平均规格32g/只,河蟹31.6 kg,平均规格164g/只,获纯利润达2 576元/667 m~2的好成绩。1养殖环境1.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为8×667 m~2的池塘,呈长方形,东西走向,平均水深1.6 m,坡比为1:2.8,要求土质为  相似文献   

10.
2006年我们在涂沟镇高邮湖村进行了河蟹、龙虾池塘混养技术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 1.池塘条件试验塘口所在的养殖区是无公害河蟹生产基地。面积8亩,水深1.5米左右:水源水质符合GB11607的规定,池塘水质符合NY5051的规定。塘口在上年底干塘,  相似文献   

11.
<正>斑节对虾,俗称台湾草虾,具有个体大、肉味美、养殖周期短、适盐范围广和售价高等特点,过去一直在海水池塘中开展养殖。借鉴成功的南美白对虾淡水池塘养殖模式,以及斑节对虾经逐步淡化后能在低盐度甚至淡水池塘中生长的特点,近年来,我们进行的斑节对虾淡水池塘养殖生产试验获得了成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生产试验情况报告如下。1池塘条件试验在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新兴、青墩进行,养殖池塘3只,面积分别为4×667 m2、11×667 m2和  相似文献   

12.
卜利源 《内陆水产》1999,(12):10-11
为了充分挖掘池塘的生产潜力,提高养殖效益,1998年9月至1999年7月我们在萧山市城厢湘湖水产养殖场进行了“二段法池塘养殖乌鳢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池塘条件试验池塘4只,地号分别为4#、5#、6#和8#,面积分别为2667m2、2667m2、1333m2和3333m2。池塘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池塘均为长方形,池深2m,水深1.5m,池坡1:2,池底平坦,污泥厚20cm。1.2清塘、消毒放养前,先将池水排干,清除部分淤泥,然后每667m2池塘用生石灰100kg进行干法清塘、消毒。1.3养殖方法采用二段法养殖。即第1阶段将平均规格为43.0g的乌…  相似文献   

13.
笔者与一养殖户于2004年进行了银鲫与梭鱼混养试验(以银鲫为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养殖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试验池一只,面积65亩,池深1.8米,池底平坦,淤泥15厘米左右,水质清新,排灌方便,配置2台3千瓦的增氧机,2台投饵机。2.清塘消毒鱼种放养前注水15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在相同的管理措施条件下,池塘中集约化养殖塘角鱼不同的放养密度对养殖效益的影响,笔者于2007年在三口池塘中作了养殖对比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我们于2010年在郑州市金水区姚桥乡薛岗村进行了以鲜蛆为饵料的池塘养鲤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养殖情况介绍如下:一、试验条件1.池塘条件池塘6口,每口面积4.5~8亩,总面积39亩,池深1.5米以上,机井2眼,水泵1台,  相似文献   

16.
2004年我们进行池塘河蟹生态养殖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结果,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池塘条件选择2口池塘,共16亩,坡比1:2.5以上,灌水深在1.5米以上,壤质土,无污染,保水性好,池塘淤泥少,进排水方便,“水、电、路”三通,通讯便捷。2.水源条件水源为我市境内女山湖水  相似文献   

17.
黄颡鱼对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通过驯化可摄食人工配合饲料。2004年笔者在河南省郑州市沟赵镇水产养殖场进行了黄颡鱼规模化养殖高产课题试验,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试验条件1.1池塘条件试验池塘共9口,每口池塘面积均为0.67 hm2,水深2.0~2.5 m,水源充足,水质符合渔业用水水质标准。每个池塘配备6 kW叶轮式增氧机1台。1.2池塘清整投放鱼种前约15 d以1500 kg/hm2的生石灰或375 kg/hm2的漂白粉清塘消毒,7 d后投施3000~4500 kg/hm2的有机肥料,待水体中大量出现浮游动物后投放鱼种。2试验方法2.1鱼种放养鱼种购自湖北…  相似文献   

18.
2006年章丘市水务局水产站进行了池塘鱼鳖混养高效养殖试验,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池塘条件试验塘3口,面积25亩,其中5亩塘1口,10亩塘2口。池塘东西向、长方形,经清淤改造后,池底平坦、淤泥少,水深1.5~2.0米,  相似文献   

19.
目前培育一龄团头鲂良种的饲料是以菜饼为主的沉性颗粒料,易造成散失,水质变肥,夏秋季蓝绿藻太多而形成湖靛,影响了鱼种生长。若经常换水、开动增氧机等,则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及水资源,影响了水环境。本试验应用美国大豆协会80∶20养殖技术模式,即主养鱼团头鲂产量占80%,搭配品种白鲢占20%。采用浮性颗料饲料养殖一龄团头鲂鱼种,旨在减少投饲量和池塘淤积,降低水体肥度,降本节支,实现无公害养殖。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本试验利用3只面积均为5亩的池塘,水深2.0米。池岸全部为石驳岸。每只池配套3千瓦增氧机一台,注排水方便。2.夏花放养试验…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克氏螯虾的养殖技术,笔者于2006年4月~2007年3月进行了低标准池塘养殖克氏螯虾高产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试验池塘位于济宁市任城区许庄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