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制0.75%中国粗榧生物碱可溶性液剂,并评价其田间杀虫效果,为其进一步开发和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国标方法对中国粗榧生物碱可溶性液剂进行研制并评价其质量;采用室内生物活性测定和田间试验方法评价该制剂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结果】研制的0.75%中国粗榧生物碱可溶性液剂配方为:20%中国粗榧丙酮提取物+52%无水乙醇+13%醇类溶剂A+15%吐温-80(制剂中含0.75%的中国粗榧生物碱);室内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0.75%中国粗榧生物碱可溶性液剂对小菜蛾3龄幼虫24和48h的LC50分别为55.91和30.12mg/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0.75%中国粗榧生物碱可溶性液剂200倍稀释液(有效成分含量为40mg/L)对白菜上的小菜蛾具有较好防治效果,施药后3和7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3.82%和62.71%。【结论】0.75%中国粗榧生物碱可溶性液剂对小菜蛾有较好的室内生物活性和田间防效。  相似文献   

2.
海南粗榧扦插繁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南粗榧(C.mannii或Cephalotaxus hainanensis Li)是粗榧属(即三尖杉属)植物中分布最南的一个种,为常绿乔木。其根、茎、叶和果实都含有生物碱,尤以主干树皮部位含量最高,主要成分为三尖杉碱、三尖杉酯碱、高三尖杉酯碱、异三尖杉酯碱和脱氧三尖杉酯碱。这些成分具有较强的抗癌功效,其中三尖杉酯碱和高三尖杉酯碱己在临床广泛应用,因此,海南粗榧被称为“抗癌奇木”。此外,海南粗榧的木材材质均匀、纹理细密。目前海南粗榧已经列入中国植物红皮书中,被确立为国家二类保护植物。  相似文献   

3.
以总生物碱含量为指标,考察提取溶剂浓度(以盐酸、乙醇为溶剂时)和提取方法(以水为溶剂时)对牛心朴子总生物碱提取量的影响;同时以吸光度为指标,研究了絮凝剂种类、投入量、絮凝体系温度、絮凝体系pH值对粗提液进一步精制的影响。结果表明,用60%乙醇回流提取时,其总碱含量最高;用1号澄清剂在50℃、pH=4~5、加入粗提液的20%时,澄清效果最好。这可初步作为牛心朴子生物碱提取及精制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4.
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海南地不容的提取工艺并进行含量测定。以提取的总生物碱为考察指标,醇的体积分数、提取功率、提取时间、次数、料液比分别为考察因素,设计正交试验确定超声提取总生物碱的最优工艺。以盐酸小檗碱为对照品,利用分光光度法在418 nm处测定海南地不容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最佳工艺为醇体积分数80%、超声提取30 min、功率160 W、料液体积比1∶20、提取2次。小檗碱在0.0~18.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4)。平均回收率为99.03%,RSD=2.38%(n=6)。总生物碱含量可达到4.67%。确定的提取工艺简单,用时少,提取率高。建立的测量方法简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海南地不容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5.
中国粗榧生物碱的除草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明确中国粗榧(Cephalotaxus sinensis)的除草活性成分,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国粗榧的除草作用打下基础。【方法】采用种子萌发法评价中国粗榧乙醇提取物、中国粗榧总生物碱及从中分离得到的8种生物碱(桥氧三尖杉碱、11-羟基三尖杉碱、贡山三尖杉碱A、异三尖杉碱、cephalotaxineβ-N-oxide、4-羟基三尖杉碱、台湾三尖杉碱和三尖杉碱)对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黑麦草(Lolium perenne)及高丹草(Sorghum sudanense)4种杂草种子幼根和幼芽的生长抑制作用;采用盆栽法测定中国粗榧乙醇提取物、中国粗榧总生物碱及各生物碱的鲜重抑制率。【结果】种子萌发试验表明,中国粗榧提取物、中国粗榧总生物碱及桥氧三尖杉碱、11-羟基三尖杉碱、三尖杉碱和cephalotaxineβ-N-oxide对红三叶种子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幼根的有效中浓度(EC_(50))分别为634.35、690.47、69.47、71.21、174.11和243.12 mg·L~(-1),对幼芽的EC_(50)分别为411.79、413.11、68.52、139.25、237.72和413.62 mg·L~(-1);中国粗榧提取物、中国粗榧总生物碱及桥氧三尖杉碱、11-羟基三尖杉碱、三尖杉碱和cephalotaxineβ-N-oxide对反枝苋种子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幼根的EC_(50)分别为176.32、29.69、21.01、48.08、199.57和90.74 mg·L~(-1),对幼芽的EC_(50)分别为257.69、46.20、25.51、47.85、65.08和66.34 mg·L~(-1);仅中国粗榧提取物、中国粗榧总生物碱及桥氧三尖杉碱对高丹草种子具有抑制作用,对幼根的EC_(50)分别为349.54、254.27和84.71 mg·L~(-1),对幼芽的EC_(50)分别为556.50、168.66和154.34 mg·L~(-1);仅中国粗榧提取物、cephalotaxineβ-N-oxide及桥氧三尖杉碱对黑麦草种子具有抑制作用,对幼根的EC_(50)分别为214.40、187.89和26.52 mg·L~(-1),对幼芽的EC_(50)分别为695.58、290.15和122.26 mg·L~(-1);盆栽试验表明,中国粗榧提取物、总生物碱及3种生物碱(桥氧三尖杉碱、11-羟基三尖杉碱、三尖杉碱)对双子叶杂草红三叶和反枝苋表现出了一定的苗前除草作用,其中桥氧三尖杉碱的活性最高,以1 000 mg·L~(-1)浓度进行土壤处理后,14 d的鲜重抑制率分别为78.89%和81.11%,但对禾本科的高丹草和黑麦草的鲜重抑制率较低,均在25%以下;茎叶喷雾处理显示,5种药剂对双子叶杂草红三叶和反枝苋的生长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抑制率均在30%以下,而对2种单子叶杂草基本无效果。【结论】中国粗榧生物碱对双子叶杂草具有较好的除草活性,其主要活性成分为桥氧三尖杉碱,且主要作用方式为抑制幼芽(根)的生长,具有进一步研究及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6.
对福王草中生物碱含量进行测定,为其质量评价提供依据。以盐酸小檗碱为对照品,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福王草总生物碱含量。盐酸小檗碱在20.20 g/m L~121.2 g/m L范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加样回收率为99.66%,RSD=1.43%。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福王草中总生物碱部位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7.
以黄柏粗提物中的生物碱在两相溶剂系统中的分配系数K为依据,对正己烷、石油醚、乙酸乙酯、95%乙醇、甲醇、丙酮、蒸馏水等进行不同的搭配组合,以筛选出最适合HSCCC分离黄柏中小檗碱、黄柏碱、巴马丁和白瓜蒌碱4种生物碱的溶剂体系。结果表明:在检测波长为280 nm,温度为25℃,流速为2.0 mL/min,转速为800 r/min的色谱条件下,以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蒸馏水=5︰1︰2︰4的溶剂体系分离生物碱类物质的效果最佳,从50.70 mg黄柏粗提物中分离得到小檗碱22.10 mg、黄柏碱15.42 mg、巴马丁0.80 mg和白瓜蒌碱0.20 mg,经HPLC分析其纯度分别为98.27%、98.54%、97.55%和96.28%,回收率达到99.86%。  相似文献   

8.
RP-HPLC法测定附子中酯型生物碱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同时测定陕西汉中产附子中酯型生物碱含量的方法.使用Hypersil ODS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05%三乙胺(体积比65∶3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40nm,结果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可以完全分离,准确测定.该方法准确度高,可应用于附子中生物碱的含量测定,对附子质量评价及建立指纹图谱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以海南粗榧愈伤组织进行悬浮培养,考察了培养基、维生素、蔗糖浓度、pH值、接种量对海南粗榧细胞悬浮培养体系建立的影响,并利用HPLC技术检测海南粗榧悬浮细胞和培养基中生物碱的含量.结果表明:海南粗榧悬浮细胞系培养的最适条件:MS为基本液体培养基、添加蔗糖35 g/L+VB1 10 mg/L、接种量6%、初始pH值5.5~7.0;发酵过程中每5d调节pH值至6.0,有利于细胞的生长和产物的合成;细胞的生长呈“S”型曲线,细胞生长周期为30 d,产物含量在培养25 d时达到最大;细胞活力呈先急剧上升后缓慢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应用传统真菌形态学鉴定方法,对海南粗榧内生真菌BWL6007进行鉴定.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水稻纹枯病菌、油菜菌核病菌、香蕉枯萎病菌、镰刀菌、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为测试菌种,对海南粗榧内生真菌BWL6007在不同生长周期15d内的发酵液抗菌活性进行测定.然后,依次采用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三氯甲烷和正丁醇对发酵液进行分部提取,再测定各部粗提物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海南粗榧内生真菌BWL6007属于生赤壳属(Bionectria),是首次从海南粗榧中分离获得的生赤壳属内生真菌;其最佳发酵时间为11 d;发酵液乙酸乙酯部提取物的抗菌效果最佳,活性成分主要以中极性的物质为主.  相似文献   

11.
应用传统真菌形态学鉴定方法,对海南粗榧内生真菌BWL6007 进行鉴定。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水稻纹枯病菌、油菜菌核病菌、香蕉枯萎病菌、镰刀菌、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为测试菌种,对海南粗榧内生真菌BWL6007 在不同生长周期15 d内的发酵液抗菌活性进行测定。然后,依次采用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三氯甲烷和正丁醇对发酵液进行分部提取,再测定各部粗提物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海南粗榧内生真菌BWL6007 属于生赤壳属(Bionectria),是首次从海南粗榧中分离获得的生赤壳属内生真菌;其最佳发酵时间为11 d;发酵液乙酸乙酯部提取物的抗菌效果最佳,活性成分主要以中极性的物质为主。  相似文献   

12.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乌药中的总生物碱含量。先用索氏提取法提取乌药中的总生物碱,再以小檗碱为对照品,在pH值为4.5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中,以溴甲酚绿指示液为显色剂,在628 nm波长下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乌药中的总生物碱含量。结果表明,小檗碱对照品在2.0~12.0 mg/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D=0.008 2C+0.167 1,r=0.999 1,乌药中的总生物碱含量为0.301 4%。本方法操作简便、迅速,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海南粪箕笃总生物碱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以盐酸小檗碱为对照品,溴甲酚绿为酸性染料,在缓冲溶液p H=5.4条件下,于421 nm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度。[结果]粪箕笃在0~15.75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103.21%,RSD=0.30%。[结论]该法简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粪箕笃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4.
符华林  樊琴 《江苏农业科学》2007,(3):207-208,215
以乙醚为提取溶剂,从露蕊乌头中分离其主要生物碱成分乌头碱(aconitine)。并采用改良异羟肟酸法,在波长521 nm处测定露蕊乌头中双酯型生物碱乌头碱的含量。结果表明,露蕊乌头中乌头碱的含量为0.381 2%,回收率为97.63%。试验证明该定量分析方法简便、实用,显色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5.
海南粗榧(Cephalotaxus mannii Hook.f.)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主产海南。该树种体内含多种生物碱,抗癌效果显著,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经济价值。本文对海南粗榧的生物学特性、种质资源与生态学特性、繁殖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合理开发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了建立一种同时测定钩藤中钩藤碱、异钩藤碱、去氢钩藤碱和异去氢钩藤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色谱柱Phenomenex Gemini C18(250 mm×4.6 mm,5μm),甲醇-0.1%三乙胺水(68∶32∶0.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流速为1mL/min的条件下进行钩藤中4种生物碱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4种生物碱分离良好,钩藤碱、异钩藤碱、去氢钩藤碱和异去氢钩藤碱分别在0.017 8~0.142 4μg、0.017 2~0.172μg、0.016 6~0.132 8μg和0.023 4~0.234μg的线性良好,4种生物碱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40%、99.24%、97.56%和98.60%,RSD均小于3%(n=6),该方法操作简便,分离度好,适合于测定钩藤中钩藤碱、异钩藤碱、去氢钩藤碱和异去氢钩藤碱的含量。  相似文献   

17.
以延胡索药材中5种生物碱的含量作为评价指标分析水煮、水蒸、醋煮和盐煮4种初加工方法的效果。采用甲醇加热回流法提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含量。以乙腈-0.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按22∶78的比例进行等度洗脱,流速1.0 mL/min,色谱柱(Inertsil ODS-3)温度30℃,检测波长为283 nm。结果表明,原阿片碱、延胡索乙素、掌叶防己碱、小檗碱、脱氢紫堇碱5种生物碱线性范围分别为1.568~78.400、3.444~172.200、0.720~36.000、0.780~39.000、2.632~131.600μg/mL(r≥0.999 3);平均回收率(n=6)为94.89%、97.13%、102.39%、98.06%、100.23%,相对标准偏差≤2.10%;4种延胡索加工方法中有效成分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水蒸>水煮>醋煮>盐煮,其中以蒸制5 min最佳。该方法简单、准确性高,可为延胡索产地初加工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以延胡索药材中五种生物碱的含量作为评价指标分析水煮、水蒸、醋煮和盐煮四种初加工方法的效果。采用甲醇加热回流法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含量。以乙腈-0.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按22:78的比例进行等度洗脱,流速1.0mL/min;色谱柱(Inertsil ODS-3)温度:30℃;检测波长为283nm。结果显示,原阿片碱、延胡索乙素、掌叶防己碱、小檗碱、脱氢紫堇碱5种生物碱线性范围分别为1.568~78.4、3.444~172.2、0.72~36.0、0.78~39.0、2.632~131.6 μg/mL(r≥0.9993);平均回收率(n=6)为99.26%、98.85%、102.39%、98.06%、100.23%,RSD≤2.10%;四种延胡索加工方法中有效成分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水蒸>水煮>醋煮>盐煮,其中以蒸制5min最佳。该方法简单、准确性高,可为延胡索产地初加工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以小檗碱为对照品,在pH值为4.5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中,以溴甲酚绿指示液为显色剂,利用分光光度法在628 nm测定斜脉暗罗中总生物碱含量,结果表明,小檗碱对照品在2.0~12.0 mg/L范围内浓度(C)与吸光度(D)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D=0.008 2C+0.167 1,r=0.9991;斜脉暗罗茎、叶和皮中的总生物碱含量分别为0.267 1%、1.473 7%和0.790 8%。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操作简便,结果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斜脉暗罗总生物碱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20.
张艳焱  徐剑  张永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13322-13323
[目的]测定贵州不同产地苗药飞龙掌血中总生物碱和白屈菜红碱的含量。[方法]采用反滴定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屈菜红碱的含量,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浓度0.1%磷酸水溶液(V/V,28∶72),检测波长为270 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总生物碱、白屈菜红碱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5%和99.8%;RSD分别为2.71%和0.40%。[结论]该分析方法准确、灵敏、可靠,可用于飞龙掌血中总生物碱和白屈菜红碱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