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振和 《中国蜂业》2009,(10):22-22
为了搞好养蜂生产安全体系建设,保障蜂产品食品安全,提高蜂农生产优质蜂产品意识,落实农业部关于养蜂生产追根溯源体系建设项目。近日,农业部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副主任李熠、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蚕蜂管理站站长刘进祖率领的项目组,来到我区绿纯养蜂生产基地,进行项目落实工作。  相似文献   

2.
胡元强 《中国蜂业》2006,57(12):37-38
《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以下简称《畜牧法》)于今年7月1日起施行。《畜牧法》第四十八条:养蜂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危害蜂产品质量安全的药品和容器,确保蜂产品质量。这是国家为了保障蜂产品质量安全,首次以法律来规范蜂农生产经营行为。在当前市场经济运行中,谁来对蜂农进行法制教育与培训,谁来规范蜂农依法生产经营,确保蜂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养蜂业持续健康发展,这是当前我国蜂业界必须解决的课题。《畜牧法》第五条:  相似文献   

3.
胡元强 《中国蜂业》2005,56(5):34-35
今年,欧盟进口蜂产品除了不得含有氯霉素、链霉素、四环素外,新增加禁用药物磺胺、硝基呋喃、甲硝唑等.我国蜂产品出口欧盟等国必须与国际标准接轨,如何杜绝蜂产品中蜂药残留已成为我国当前蜂业界首要任务.蜂产品中蜂药残留是蜂农在防治蜂病过程中喂饲蜂药污染蜂产品造成,有的是蜂农盲目用药的恶果.蜂群无病蜂农就不会用药,健壮的蜂群是生产无公害蜂产品的基础,也是杜绝蜂药污染蜂产品的根本.如何培育健壮蜂群,笔者根据实践与调查研究,总结以下经验供蜂农参考.  相似文献   

4.
陈光 《中国蜂业》2003,54(6):35-36
《中国养蜂》2 0 0 2年第 1期刊发了农业部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赵静主任的文章 ,这篇文章非常好 ,它详细地分析了我国蜂产品质量存在的问题 ,引起质量不安全的主要原因及提高我国蜂产品安全的好建议。从杂志上我们还看到农业部副部长范小健及各级领导、专家、学者都在为我国蜂产品质量安全努力工作。我们国家蜂产品质量问题已由坏事开始向好的方向转变 ;浙江省农业厅畜牧局、浙江省蜜蜂产业协会 ,为打破欧盟技术壁垒 ,培训蜂农在先 ,于 2 0 0 2年 1 1月~ 1 2月免费为全省蜂农举办“浙江省蜂产品安全与生产技术培训班” ,参加学习培…  相似文献   

5.
卫生部2011年4月20日发布、10月20日实施的GB14963—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蜂蜜》,给养蜂业生产及蜂产品加工企业带来极大的麻烦和混乱,不仅不能解决蜂蜜造假与抗生素超标二大难题,反而节外生枝地增加了不涉及食品安全的指标,劳民伤财。为此,我应全国广大蜂农和蜂产品加工企业的一再要求,2011年两次对“蜂蜜新国标”提出暂停实施和修改意见与建议,得到了卫生部的答复。  相似文献   

6.
《畜牧法》第四十八条:“养蜂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危害蜂产品质量安全的药品和容器,确保蜂产品质量”。《畜牧法》是强制性的,作为生产蜂产品的主体——蜂农必须遵守,这是法治。蜂农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祖国尊严、人民利益为重,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养蜂生产,安全用药,确保蜂产品质量,这是德治。法治与德治结合,蜂农从强制守法改变成自觉守法,蜂产品质量才能有保证。蜂产品中蜂蜜、蜂王浆都是大众健康食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为了保障人民身体健康,蜂产品安全性是第一位。早年德国提出进口蜂蜜中不得含有杀虫脒及四…  相似文献   

7.
李易谷 《蜜蜂杂志》2006,26(5):44-45
实现“公司+蜂农”的蜂业产业化,是解决中国蜂产品质量的必由之路,但是要将千家万户分散经营而又流动性大的广大蜂农组织起来,并按市场需求去生产优质蜂产品,其工作难度很大。虽然近几年不少企业同十几户、几十户、几百户蜂农形成了“公司+蜂农”的产业化关系,而且进行了大力培训与投入,可除了蜂产品制假售假现象得到一定遏制外,蜂产品质量还是难以得到全面提高,因此蜂产品出口形势还是严峻的。究其原因是一些蜂产品企业只是把蜂业产业化和培训工作当作花架子,尤其出于成本考虑,有些企业还难以兑现优质优价的许诺,未从产业化过程中获得增收…  相似文献   

8.
胡元强 《中国蜂业》2008,59(5):44-45
蜂产品安全是蜂产品的生命。我国养蜂生产由于长期是小农经济模式,产品质量良莠不齐,无法与国际市场接轨。蜂业合作社是蜂农互助性经济组织,实践证实:龙头企业 合作社 蜂农的蜂业合作社模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孔蕾 《中国蜂业》2014,(7):40-41
<正>蜂产品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随着人们对蜂产品认识的加深,蜂产品的食品安全问题也愈加突出。广西是养蜂大省,生产的蜂产品主要是蜂蜜,少量生产蜂花粉、蜂王浆和蜂胶。出售蜂蜜是广西蜂农收入的主要来源。抓好蜂蜜(本文指未经加工的原蜜)的生产质量成为广西养蜂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广西蜂蜜的生产现状及存在的质量安全隐患,提出提高广西蜂蜜生产质量的几条主要措  相似文献   

10.
蜂农设立养蜂专业合作社目的为了增加养蜂收入。本文论述合作社实施优质优价的必要性,必要条件论述及缙云县绿纯养蜂专业合作社具体实施结果表明,优质优价是养蜂专业合作社的生命线。养蜂专业合作社组织蜂农标准化、规模化生产蜂产品,并与龙头企业实行产业化经营、溯源管理,确保蜂产品质量安全,兑现优质优价,增加蜂农收入,合作社才能健康持续发展。合作社通过科技培训、法制教育、评选先进,全面提高蜂农养蜂技能和道德品质,才能确保优质蜂产品生产。  相似文献   

11.
蜂产品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随着人们对蜂产品认识的加深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蜂产品的农兽药残留问题、蜂蜜和蜂胶的掺假等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文章对蜂产品的安全问题及其对策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杜铁平 《蜜蜂杂志》2020,40(3):12-13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蜂产品行业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蜂产品分会秘书处主动了解蜂农、企业遇到的困难,在维护新冠疫情防控大局的情况下,向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紧急反映蜂农、蜂产品企业遇到的困难,寻求政策支持和最佳解决方案,努力维护蜂农、蜂产品企业利益。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实现蜂产品的安全生产和质量信息全程溯源,其最重要的基础就是获得对蜂产品质量影响最为关键的蜂产品源头信息数据(即实现对蜂产品基础信息的采集)。参考当前世界各国对蜂产品基础信息的采集和管理经验,同时结合我国蜂产品自身的特点,论文分析了蜂产品质量追溯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子,通过对大量蜂农养蜂日志记录的整理和阅读(包括蜂群管理条目、蜂病种类及防治措施、蜂产品生产和蜂机具消毒等),确定了采集信息并研究实现了基于Android智能手机的蜂产品基础信息采集系统。该采集系统创新地将Android智能手机应用于蜂产品基础信息采集领域,充分利用了其硬件和软件的优势,首次实现了对蜂产品源头信息的实时数据采集和传输。该系统对采集数据进行了科学的分类,主要包括一般信息采集、环境信息采集、图像信息采集和条码信息采集等四大组成部分。通过项目在蜂农端的长期使用,结果表明该采集系统实时性好、数据真实性强、运行稳定,为建立蜂产品全程质量追溯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参与项目实施的蜂产品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以往由于蜂业界对蜂农生产蜂产品质量安全由谁进行监管认识模糊,导致伤害无辜蜂农的事件时有发生,如辽宁省义县质量技术监督局以抽检蜂蜜为由向每户蜂农收取400元检验费就是一例.  相似文献   

15.
在蜂业产业化经营中 ,蜂产品加工是实施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中间环节。从事蜂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 ,一头连接基地和农户 ,另一头连接国内外市场 ,是组织小规模经营蜂户进入商品经济大市场、带动蜂农致富的重要力量 ;是实现蜂产品加工增值、推进蜂业产业化的主体之一。因而探讨蜂业加工企业的发展变化 ,对推进蜂业产业化有重大作用。1 市场 +加工企业 +蜂农———一种典型的蜂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加工企业作为龙头 ,上联市场 ,下接蜂农 ,形成一体化经营 ,特别有利于协调蜂产品生产分散、蜂农与市场脱节的矛盾。同时有利于科学养殖、科学取蜜…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蜂农生产无公害蜂产品技能,浙江省蜜蜂产业协会于2003年11月27日~12月11日,先后在浙江桐庐、平湖、江山、兰溪、缙云举办了“浙江省蜂产品安全与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班”,参加培训蜂农1240余人。广大蜂农在2002年参加过培训,尝到了生产无公害蜂产品的甜头,尽管培训期间冬雨霏霏,也挡不住蜂农学习的热情,不少蜂农早上骑摩托车100多km,准时赶到会场听课。这次培训班,品情况,并要求中国蜂农按照国际标准生产无公害蜂产品来满足市场需求。他要求蜂农作蜂场日记,特别是蜂群患什么病,用什么药。福建农林大学蜂学学院院长陈崇羔教授系统地…  相似文献   

17.
养蜂业是我国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养蜂业对于满足蜂产品需求,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蜂农专业合作社是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蜜蜂饲养与蜂产品的生产经营服务为纽带,实现成员共同的经济目的,具有专业性很强的服务内容。发展蜂农专业合作社、依托蜂业龙头企业建设蜂业基地,是我国蜂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蜂农专业合作社是蜂业产业化体系和蜂业基地建设中的重要环节,蜂业龙头企业(蜂业基地﹚和蜂农合作社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企业(龙头企业﹚+蜂业协会+蜂业基地+科研+养蜂合作社+蜂农"是当前中国蜂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18.
历经15年的谈判,我国于2001年11月加入了WTO,使我国的经济与世界接轨。蜂产品的出口,经过2年多的世贸运作,遇到了诸多问题,如:国外对中国蜂产品有意实施的非关税壁垒,2002年上半年对中国蜂产品抗生素残留超标,实行绿色技术壁垒,阻碍中国蜂产品的出口。据统计,仅2002年上半年,我国蜂产品出口量就减少44.3%,出口收入减少38.1%,使我国蜂农及蜂产品加工、出口企业损失惨重。如何面对这一现实,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下面就蜂蜜这一主要产品谈一点自己的看法。1蜂蜜质量低的原因蜂蜜质量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蜂蜜浓度低,而且在贮存过程…  相似文献   

19.
我国蜂产品市场基本由供求关系决定,但是蜂产品原料收购价是由出口大企业联合出台的,其他小微企业只是附和。蜂农生产蜂产品原料,必须密切关注蜂产品市场信息及时调整蜂产品产业结构,确保养蜂收入。2018年蜂产品市场回顾1.1 蜂蜜蜂蜜是蜂产品大宗产品,也是蜂农主要收入。1.1.1 蜂蜜进出口行情我国是出口蜂蜜第一大国,2018年出口蜂蜜12.35万t,出口金额2.492亿美元,平均单价2.019美元/kg,同比分别下降4.5%、7.94%和3.40%。  相似文献   

20.
为积极应对WTO挑战 ,浙江省农业厅畜牧管理局、浙江省蜜蜂产业协会免费为全省蜂农举办的“浙江省蜂产品安全与生产技术培训班” ,于 2 0 0 2年 11月 2 7日~ 12月 1日分别在杭州、兰溪、缙云、江山举行 ,参加学习培训蜂农 16 5 0人次。这是浙江省针对欧盟设置技术壁垒 ,对蜂农进行生产无公害蜂产品的最大规模培训活动 ,也是浙江省蜂业主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 ,提高蜂农科学技术素质 ,增加蜂农收入的具体行动。众所周知 ,2 0 0 2年 1月份 ,欧盟以检出我国对虾含有氯霉素为由 ,全面禁止我国动物源食品进口。我国蜂蜜出口受阻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