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在一些还没有孢子收集器的社队,尽快地普及蘑菇制种技术,本人选用三种不同成熟度的种菇,直接用无菌接种环在菌褶间刮取孢子分离培养,都获得了无杂菌的母种,成功率较高。菌膜破裂60~90%的种菇,菌丝长势较快,其次是菌膜初破的种菇,最慢的是菌膜全部破裂的种菇。杂菌感染率也高一些,但成功率仍达33%左右。有关三种种菇的孢子成熟度,生活力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常规的孢子分离,往往用钟罩实行的,这种方法操作复杂,且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出一套简易的孢子分离技术,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先将一个注射器用牛皮纸包好,三角瓶装少许水放入高压锅内灭菌20分钟后,取出备用。另外选一袋菇形完整、菌柄短、菌盖厚约八、九分熟的作种菇放入按种箱内,此时出的菇正在释放孢子。用灭过菌的注射器吸取少许无菌水后,对着出菇袋迅速吸“气”,这样平菇孢子就会被吸入针筒,充分摇匀后注入有PDA培养  相似文献   

3.
张红燕 《食用菌》2003,25(3):19-20
当前平菇栽培规模不断扩大,菌种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菌种质量直接关系到栽培者的利益。一般一个平菇品种经过4年以上栽培,由于各种原因就会表现出种性退化现象。如出菇迟,长势弱,转潮慢,产量不高。要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平菇有性繁殖所产生的孢子进行母种繁殖是解决种性退化的一条有效途径。因平菇子实体孢子弹射量大,接种操作简易,在栽培专业户中推广孢子分离提纯复壮技术是可行的。现将该技术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在收集蘑菇、草菇等有菌膜的食用菌的孢子时,一般是选取菌膜将破未破的种菇,用升汞溶液浸泡消毒,再用无菌水冲洗,然后装进孢子收集器,给以一定的湿度和温度,并保持适当的透气性,进行培养、收集孢子。我们在实践中发现,这样的采孢方法有以下几点不足之处: (1)因种菇的成熟度较低,培养收集孢子的时间较长(2~3天),且往往不能充分开伞弹射孢子,或只能弹射少量孢子。对于草菇,种菇甚至未充分开伞弹射孢子即已自溶腐烂,造成采孢失败。 (2)种菇的菌膜很薄,在消毒和洗涤时容易破裂,致使消毒液或洗涤水渗入菌褶,杀死孢子或引入杂菌,从而影响孢子的质量。 (3)种菇采下后,营养来源断绝,孢  相似文献   

5.
在食用菌孢子分离过程中,大都使用钟罩法采集伞菌类孢子或悬钩法采集耳类孢子,这些方法所占体积大,操作较繁琐。近年来,我们摸索出了一种简便的孢子采集法,介绍如下: 取直径6cm或9cm的培养皿,包扎、高压蒸汽灭菌、烘干,再取比培养皿直径大点的滤纸或普通纸,在纸的中央剪一比菌盖略小的圆孔,灭菌、烘干备用。按常规收集孢子的标准采集种菇,将种菇放入无菌箱(室),切去菌柄,用75%的酒精作表面消毒,将菌盖覆  相似文献   

6.
陈绍军 《食用菌》2001,23(6):32-32
笔者将多孢子分离与组织分离有机结合 ,使退化品种的优良特性得以恢复。现简介如下 ,以供同行参考。1 制备培养基 马铃薯 2 0 0 g,葡萄糖 2 0 g,磷酸二氢钾 3g,硫酸镁 1.5 g,VB1微量 ,琼脂 18g。水 10 0 0 m L,p H值自然。按常规方法制试管斜面。2 选择种菇 选取生长健壮、八成熟 ,无病虫害的平菇一朵 ,用锋利小刀在其上切取菇形美观的菇肉组织一片待用。3 收集孢子及培养纯化 在无菌条件下 ,拨出斜面试管口的棉塞 ,用试管口从菇种菌褶处顶穿菇种片 ,使一小片菇种陷入管口以内 ,迅速塞好棉塞。于 2 4~ 2 6℃条件下恒温培养 6小时后…  相似文献   

7.
我是1982年栽培平菇的,因对孢子认识不足,1983年深秋,大量平菇孢子,污染了整个菇房空间,几天后致使我双侧肺门感染,气短、胸闷,早起要阵咳二、三十分钟,住院18天,毫无效果,使我失去了康复的信心。后来,在翻阅刊物时,偶尔发现了“菠菜籽炒黄、研粉可治干咳。”我便配合朴尔敏一起服用,神奇的功效使我惊震不已,仅服了两瓶朴尔敏、  相似文献   

8.
松乳茹孢子简易分离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乳菇(Lactarius deliciosus),又称美味松乳菇。味道柔和,气味香浓,是野生菇中的珍品之一。夏秋季在松林内单生或群生,常被认为形成菌根。目前市场鲜松乳菇价格每公斤在2~4元,供不应求。为了人工培植松乳菇,我们进行了松乳菇孢子简易分离试验,现简介如下:一、培养基配方(一)黄豆——白糖——琼脂培养基:黄豆200克(煮汁),白糖20克,琼脂18克,水1000毫升,pH 自然。  相似文献   

9.
黑木耳原种历来均在实验室内分离,一般采用孢子弹射和组织分离两种方法。近几年来,我们将试管孢子分离法加以改进,就地采种分离,效果很好,成功率均达90%以上。将现场采下的种耳用冷开水浸两小时,并冲洗3~4次,放入灭菌培养皿或搪瓷盘内,盖上无菌纱布,收尽耳面余水,再用灭菌剪刀将木耳剪成蚕豆大小的耳片。用灭过菌的接种铲挑取一小块种耳,迅速地移入试管,并贴在事先涂放少许培养基的试管壁上,种耳长孢子的一面,朝向斜面培养基。于18~20℃下培养24小时,当斜面上有孢子印时,用  相似文献   

10.
叶飞  建德锋 《北方园艺》2012,(17):122-123
采用孢子离体培养技术对铁线蕨进行了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把经过消毒灭菌的孢子囊从孢子叶上切下,进行破碎取出孢子后接种到1/2MS培养基上,孢子萌发较快,萌发后的原叶体接种到MS培养基上能得到较大的扩繁速率,叶原体诱导孢子体在试管内诱导难度较大,可采用0.1%KH2PO4诱导剂在试管外诱导,更适合叶原体向孢子体的转化。  相似文献   

11.
平菇孢子具有粉尘一样的恶劣作用 ,给种菇者带来的疾患不能不引起足够的重视。据调查 ,在北方栽培平菇的菇农都患有不同程度的支气管炎或咽炎 ,更有甚者象得了流感一样整日咳喘不息。由平菇孢子引起的嗓子发痒、气管发紧、胸闷咳簌等症状 ,不管用什么药物对此都无效。种菇者一致认为栽培平菇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 ,而且风吹不走雨淋不去的致富捷径 ,但平菇孢子给身体带来的不适或多或少觉得有点得不偿失。致使很多人对栽培平菇敢望而不敢及 ,严重地阻碍了平菇栽培事业的发展。根据几年来的实践和探索 ,我们认为对平菇孢子污染环境的问题不可等…  相似文献   

12.
蘑菇的多孢分离,大多沿用玻璃钟罩、培养皿、搪瓷盘等收集孢子的方法,操作复杂,不易掌握。我所采用试管收集孢子,操作比较简易,成功率也较高,现将其作法简介于下. (一)准备工作:①采收长至八分成熟的种菇(菌膜未破),用利刀将菇柄切去(留0.5cm左右),用消毒药水擦洗整个菇的表面。②取口径15mm的薄壁试管塞上棉塞,在1.5公斤压力下灭菌30分钟,也可将试管在酒精灯火焰上来回灼烧灭菌,然后棉塞过酒精灯火焰灭菌即塞上试管备用.③接种室或接种箱,用常规方法灭菌。  相似文献   

13.
成庆军 《食用菌》2005,27(4):49-49
栽培平菇孢子过敏反应是一常见问题,笔者根据多年在、生产实践中的切身体会,总结出几点预防措施供菇友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茶薪菇SM(三明原株)、At103(退化株)2种菌株分离出的厚垣孢子为新型育种材料,采用超声波-高温复合处理,比较各处理间菌丝长势及出菇情况,探讨茶薪菇厚垣孢子诱导育种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超声-高温处理对厚垣孢子育种具有明显促进作用,以超声波300 W、15min,复合40℃高温处理6h效果较好,其中S3菌株增产29.6%。退化不出菇菌株厚垣孢子诱导后可分化形成子实体,生物转化率30%。  相似文献   

15.
水份是孢子萌发的必要条件,为了探讨水份对香菇孢子萌发的影响和提高香菇孢子萌发率,本文用浸水法作了试验.(一)供试材料香菇菌株8001新鲜孢子和4℃冰箱中保藏100天的孢子,孢子收集为常规钟罩法收集,收集孢子种菇均为八至九成熟.香菇孢子萌发培养基为蛋白胨2克、酵母粉1克、葡萄糖20克、磷酸二氢钾0.46克、磷酸氢二钾1克、硫酸镁0.5克、琼脂粉15克,蒸馏水1000毫升,pH值自然.(二)试验方法分别将两种孢子用无菌蒸馏水稀释,并用血球计数板计算孢子数量,稀释后分别于0、8、16、24、32、40、48、56、64小时涂平板,即九个  相似文献   

16.
中国香菇的砍花栽培(连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菇树与菇场——砍花法以生态指标为特色的选场方法(一)对菇树的特珠要求1.适应种子萌发。就树种而言,砍花法与菌丝播种法基本上是相同的。但砍花法属于自然孢子接种,树种必须具备孢子发芽,菌丝生长出菇的条件。孢子在24℃恒温条件下经16小时萌发,在气温不稳定的情况下,需时更长,虽然不怕低温,但萌发力大大降低。此外,孢子对湿度要求更加严格。  相似文献   

17.
平菇成熟后,孢子就从菌褶上散发出来,若不及时采收,一则影响下一茬菇的形成,另外一旦孢子进入了人的肺胞,引起呼吸系统的过敏反应,其症状是:头痛、咳嗽、痰多、胸闷、呼吸困难、低烧。这是人的机体受同一抗原物质(过敏质)再次刺激后发生的一种异常或病理性的免疫反应。若采取措施,完全可以避免其危害。  相似文献   

18.
几种食用菌孢子分离及其交配行为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孢子分离是食用菌常规杂交育种的第一步工作,分离获得的孢子其交配行为取决于交配系统,如草菇属初级同宗结合,双孢蘑菇为次级同宗结合,大肥菇、香菇、平菇等为异宗结合菇类,对不同交配系统担孢子的遗传重组及其孢子交配行为进行分析,在理论上便能推算出有性后代的变异程度,从而为育种和菌种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假定某食用菌双核体(异核体)基因型是AaBb,它经减数分裂后可产生AB、Ab、aB、ab四种孢子,在斜面上涂布这四种孢子,则其后代就可能出现AaBb(亲本型PD)及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非亲本型NPD)9种基因型,尽管子代在遗传上包含了亲代所有的遗传组成,但是基因型及基因型频率发生了变化,PD/NPD=4/12,如果AaBb基因型具杂种优势性状的话,那么非亲本子代就可能影响其原基因型生物学性状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绿菇与云南松共生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绿菇 (Russulavirescens) ,是一种可食性野生真菌 ,目前在人工条件下 ,很难获其纯培养菌种 ;本研究是利用其无菌孢子对云南松的无菌苗进行人工接种 ,从而获得了绿菇与云南松的外生菌根 ,这说明了绿菇与云南松有共生关系 ,是云南松的外生菌根真菌  相似文献   

20.
对影响豇豆锈菌夏孢子萌发的基质、温度、光照及接种方法、接种物浓度、接种保湿时间和温度等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豇豆锈菌(Uromycesvignae)夏孢子在灭菌清水、蒸馏水、1%葡萄糖液、1%蔗糖液、豇豆叶煎煮液和豇豆叶表面均能萌发,结果没有明显差异;在无菌水中25℃下,最易萌发且以半暗半光条件萌发最好;喷雾法接种效果稍优于浸蘸法,且操作更方便;在26~28℃下,发病程度与接种保湿时间呈正相关,以18~24h(小时)为佳;接种孢子浓度以3.24×105个·mL-1为宜,接种最适温度为23~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