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驱虫的好坏直接决定这猪场的效益。据不完全统计:有90%以上的猪场存在寄生虫感染的问题;有超过80%的猪场对本场的驱虫效果是不满意的。驱虫不是想当然,更不是走过场,猪场驱虫、刻不容缓。1为什么驱虫不见虫1.1寄生虫感染多数是混合感染:以猪为例:钩虫、蛲虫、蛔虫及体表寄生虫混感很常见,所谓"驱虫见虫",见到的虫以蛔虫居多,如果肠道内没有成年或老蛔虫寄生,当然见不到虫;其实猪肠道内的寄生虫主要是  相似文献   

2.
秋季是家畜集中驱虫的好时机,采用中草药给家畜驱虫,具有无耐药性、无有害残留、无明显毒副作用、无公害的特点,药材来源广泛,可就地取材,经济实惠,驱虫效果好。一、常用单味驱虫中草药1.驱线虫①使君子。是使君子科植物使君子的果实,含使君子酸钾、苹果酸、柠檬酸等,使君子有麻痺蛔虫头部神经的作用,可使虫体失去活动力,对驱蛔虫、蛲虫有特效。用量:牛、马20—60克;猪、羊6—15克。  相似文献   

3.
1恰当选择驱虫药物 对于患有严重蛔虫的猪,可选用敌百虫、驱蛔灵等毒性小且效果好的驱虫药物;如果发现猪患有囊虫,可选用灭绦灵、石榴皮、南瓜籽、槟榔等药物进行驱虫。  相似文献   

4.
文献记载牛新蛔虫主要寄生于2周到4个月龄的牛犊小肠内,对牛的健康危害较大。1974年5—6月.我们在钟祥县丰乐公社五个大队粪检15头犊牛(13天—3个月龄),发现感染牛新蛔虫的有12头.感染率为80%。为了了解国产驱虫净对牛新蛔虫病的疗效,我们将检出的11头阳性牛以驱虫净采用不同剂量经口投服,取得较好的驱虫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我们在对14只犬寄生虫检查中,发现犬蛔虫、狮蛔虫和犬钩虫感染情况相当严重。之后用左旋咪唑的二种剂型,选用了三种剂量、二种给药方法进行了驱虫试验。结果:10毫克/公斤/日,口服连用二天的驱虫效果最为理想,使犬蛔虫、狮蛔虫、犬钩虫的虫卵减少率和虫卵转阴率都达到100%;10毫克/公斤一次口服、6毫克/公斤一次皮下注射,仅使犬蛔虫、狮蛔虫的虫卵减少率和虫卵转阴率达到100%,而犬钩虫的虫卵减少率分别为96.81%、99.43%,虫卵转阴率分别为50%、75%。  相似文献   

6.
《现代农业》2006,(7):17-17
驱虫是提高猪群生长速度和饲料报酬的重要措施。在实际生产中应采用正确的驱虫方法,才能获得较好的驱虫效果,一般应掌握以下几个要点:一、科学选用驱虫药目前,对猪场危害较大的寄生虫主要有疥螨、鞭虫、蛔虫、圆线虫等寄生虫,在猪场使用效果较好的驱虫药主要有多拉菌素、伊维菌  相似文献   

7.
对大庆石油管理局油建公司筑路畜牧场的鸡进行丙氧咪唑驱虫试验,将鸡平分两舍,一舍282只应用40mg·kg~(-1)氧咪唑混料喂饲驱虫,另一舍220只为不给药对照,用驱虫后15d 抽样剖杀两组鸡及不同时期对抽样粪检两舍鸡蠕虫感染状况确定驱虫效果,结果证明对鸡蛔虫和异刺线虫的驱虫率达100%,对赖利绦虫无效;远期驱虫效果前两个月为100%,第三个月为94.2%,第四个月为84.1%。在4个月的实验期中,平均产蛋率驱虫鸡比未驱虫鸡高4.91%,总淘死率低14.1%,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正> 兽用吉祥商标“驱虫精”由四川省乐山制药厂生产,是一种高效治疗猪蛔虫病的新型良药。驱虫精改变了传统的给药方式,不喂药,不打针,而采用皮肤外涂抹给药。对蛔虫驱虫率达100%,作用快,用药后第2天即开始排虫。用药时用毛笔或棉球将驱虫精涂于猪的耳朵背部即可。主要用于驱蛔虫,也可用于  相似文献   

9.
在对15只野生貉的寄生虫调查中,发现主要感染:有角吸虫、中线绦虫、裂头蚴、狭头钩虫、犬钩虫、毛圆科线虫。其感染率分别为81.82%、81.82%、50%、100%、100%、100%。而孟氏迭宫绦虫、犬胃虫、犬蛔虫、狮蛔虫、毛首线虫、等孢属球虫的感染率及感染角强度均比较低。同时用丙硫苯咪唑对10只貉分组进行驱虫试验,结果:30mg/kg剂量组使有吸虫、中线绦虫、蛔虫(犬蛔虫、狮蛔虫)、钩虫(狭头钩虫、犬钩虫)、毛圆科线虫的虫卵转阴率和减卵率均达100%,取得了良好的驱虫效果;25mg/kg剂量组使中线绦虫、蛔虫、钩虫的虫卵转阴率和减卵率达100%;20mg/kg剂量组使中线绦虫和蛔虫的虫卵转阴率和减卵率达100%。本文简述了该药对貉寄生蠕虫的驱治试验效果及今后有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路军 《农家顾问》2010,(6):45-45
驱虫药的选择猪场应选用广谱、高效、安全,且可以同时驱除猪体内外寄生虫的驱虫药物。由于单纯的伊维菌素、阿维菌素对驱除疥螨等寄生虫效果较好。而对在猪体内移行期的蛔虫等幼虫、毛首线虫等则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1.
应用臭氧降解农药百菌清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农药残留超标是目前影响我国果蔬质量和食品安全性的一大问题。笔者以农药百菌清为研究对象 ,利用不同质量浓度的臭氧 ,采用不同作用时间 ,进行了百菌清降解试验。试验中发现 ,臭氧初始质量浓度为1.4 mg.L-1时 ,在 0~ 15 min内百菌清残留率快速下降 ,至 15 min时已降至原有量的 4 0 ,之后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百菌清的降解程度并无明显增加 ;当臭氧初始质量浓度为 7.0 mg.L-1时 ,5 min后百菌清降解率几乎为 10 0 ;臭氧与百菌清混合后适当的振荡 ,有利于百菌清的降解。试验结果表明 ,臭氧有完全降解百菌清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咖啡因灌胃对BALB/c小鼠尾出血时间(BT)、凝血时间(C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酶时间(TT)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咖啡因显著地延长了小鼠的体内和体外凝血时间,但对APTT、PT、TT值,以及纤维蛋白原含量、PT活性和PT国际标准化比率均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碧护"在香蕉生产上的应用效果,通过碧护0.136%赤·吲乙·芸可湿性粉剂在福建省漳州市香蕉主栽品种天宝高蕉的喷施试验,表明"碧护"能显著提高香蕉的抗叶斑病力和抗寒力,消除或减轻田间肥害或药害,促进香蕉平衡生长发育,还可明显提高香蕉果实的外观质量和商品性能,而对蕉株及其生长发育均无任何不良影响。"碧护"在香蕉生产上的使用是安全的,可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Internet的普及应用,Internet已经成为包含各种信息形式,如文本、图像、视频、音频等的巨大信息资源库。然而由于Web图像从主题、格式,到功能和来源都多种多样,很难用一个统一的标准进行分类。本研究首先从Web页面上图像的功能角度对图像进行初步分类,将其分为链接类、装饰类、广告类和内容类。初步分类可提高Web图像处理的效率和性能,并为它基于Web的应用与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刘小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1):2392-2393
以杜梨嫁接新梨7号作对照对引进的25个梨品种是否具有矮化性作了预选研究,从枝皮率、电阻值、气孔密度和节间长4项指标来看:矮化梨的矮化性较可靠,琥珀、茯梨具有矮化性的可靠性是75%,其他品种是否具有矮化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17.
油菜素内酯在黄瓜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发芽期浸种试验和幼苗期喷施试验 ,研究了油菜素内酯 (BR)不同处理对黄瓜种子萌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以 0 1mg/kg浓度浸种的效果最为显著。相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对不同品种影响也有差异。 0 0 1mg/kg浓度喷施的效果最为显著 ,可促进幼苗的营养生长 ,提高幼苗的株高、茎粗和干物质积累量 ,叶面积和壮苗指标也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8.
异麦芽低聚糖提高断奶仔猪生产性能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 ( 35± 2 )日龄断奶的杜×长×大仔猪 4 0头 ,在基础日粮基础上分别添加 0 1 %、0 2 %、0 4 %和0 8%异麦芽低聚糖浆 (含异麦芽低聚糖 77 0 7% ) ,进行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异麦芽低聚糖能够提高仔猪免疫及消化吸收功能 ,增加采食量 ,降低腹泻指数 ,促进生长 ,降低料重比。异麦芽低聚糖浆在断奶仔猪日粮中的适宜添加量为 0 4 %。  相似文献   

19.
王艺兵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1):5000-5001
归纳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水动力对藻类生长影响的相关研究报道,针对水动力对藻类的作用机理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泰乐菌素对菲在蒙脱石上吸附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长期施用养殖粪肥的农田土壤中,抗生素药物往往与其他有机污染物共存,使各自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和生态效应变得更为复杂。采用批量振荡吸附平衡法,研究了在泰乐菌素存在的条件下蒙脱石对菲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蒙脱石对泰乐菌素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吸附容量可以达到250mg·g-1,泰乐菌素能进入蒙脱石层间,使蒙脱石的层间距由1.17nm增大到1.28nm;泰乐菌素存在的条件下,蒙脱石对菲的吸附能力显著增强,当泰乐菌素的初始浓度从0增加到100mg·L-1时,菲在蒙脱石上的吸附容量系数lgKf值从-4.047增加到0.591,lgKf值与矿物上有机碳含量呈正相关,这可能是由于已吸附的泰乐菌素可发挥类似"土壤有机质"的作用,促进蒙脱石对菲的吸附。菲在蒙脱石上的吸附容量和吸附的非线性程度随泰乐菌素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由此推测,泰乐菌素与菲之间的疏水性作用是菲在矿物上吸附的主要作用方式。在评估抗生素药物和疏水性有机物复合污染的环境风险时,需要考虑到共存污染物的协同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