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山地林道网改造可行性数学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模图分析,选择山地林区典型的树状林道网配置进行山地林道改造可行性研究,建立精确计算林道网改造可行性数学模型,为林道网改造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山地林道网对森林综合效益影响的计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在定点观测研究山地林道网对林地土壤性质、土壤侵蚀影响的基础上 ,建立了评价山地林道网对森林综合效益影响的定量模型 ,为建立森林生态效益的补偿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林道网密度理论,通过对单面集材与双面集材的比较,得出:①以双面集材算得的最佳林道网密度,而实际上是单面集材时,使伐区可变成本增加6.1%;②在相同条件下单面集材与双面集材的最佳林道网密度,林道间距及平均集材距离的比值。  相似文献   

4.
第 1期2种杀菌剂对金龟子绿僵菌产孢的影响宋 漳 ,黄钦周 ( 1 )………………………………………………气流干燥中粘壁和沉底问题的理论探讨谢拥群 ,张璧光 ( 4 )………………………………………………山地林道网配置线型与合理密度邱荣祖 ,吴 强 ( 9)………………………………………………………悬链线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单跨索道多荷重悬链线算法理论推导郑丽凤 ,周新年 ( 1 3)………………………………………立地管理措施对二代 2年生杉木林生长影响何宗明 ,范少辉 ,林光耀 ,等 ( 1 7)…………………………复合生物杀虫剂防治刚竹毒蛾研…  相似文献   

5.
林道网合理养护年限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通过对各项与林道网养护年限有关费用的系统分析,建立了合理养护年限的决策模型. 模型的应用分析表明, 林道网的合理养护年限与林道修建费和经营的林种有关, 但与林道网密度无关; 合理养护年限至少为4a  相似文献   

6.
论单面集材对林道网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林道网密度理论,通过对单面集材与双面集材的比较,得出:(1)以双面集材算得的最佳林道网密度,而实际上是单面集材时,使伐区可变成本增加6.1%;(2)在相同条件下单面集材与双面集材的最佳林道网密度,林道间距及平均集材蹁的比值。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毛竹资源丰富,但部分偏远山区,因道路不通,导致其毛竹资源优势很难转变成经济优势。因此,探究林道网密度与毛竹林经营效益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采用熊超、陆益平导出合理林道网密度计算公式,就毛竹经营效益与林道网密度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计算出合理的林道网密度值,为毛竹管理者、经营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林道网理论研究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对林道网理论的产生、发展以及各具代表性的理论密度模型进行了综述 .回顾我国林道网理论研究历史 ,分析其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指出我国林道网理论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低强度择伐伐区林道网合理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中低强度择伐在北方林区广泛应用的实际需要,分析了低强度择伐伐区林道网的特点和与林道网相关的费用因素,运用林道网基本理论,以林道网相关的总费用最小为优化目标探讨了低强度择伐式林道网合理密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国外马秋思林道网理论,结合大兴沟林业局的实际经营条件,应用各项经营费用总和最小的原理,以最大限度提高经济效益,建立数学模型;又结合林业经营实际对其加以修正,使其符合于实际而求得该局的各种路网的合理林道密度,以供生产管理和规划设计之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利用系统学原理,运用林道网理论,探讨吉林林区常年岔线与冻板道的合理比重问题,可为林区道路设计提供依据。经过研究,初步得出吉林林区的合理比重为0.20~0.25:0.75~0.80。  相似文献   

12.
水土流失量约束下伐区林道合理布设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行伐区林道的合理布设,综合考虑与伐区林道有关的木材生产费用。营林保护费用及水土流失的效益损失,建立了伐区林道合理密度公式。并以水土流失量,坡度,坡长等地理信息为约束条件,建立了伐区林道合理布线模型。在研究实例的实验区域用计算机进行模拟。  相似文献   

13.
基于生物多样性的园路规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生物多样性快速丧失以及生态园林建设成为业界共识的背景下,园林设计理论要有新的探索,园路规划理论即是其中之一.基于这一理念,依据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原理,在大量实地观测的基础上,分析了园路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指出园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对生物多样性是不利的,并提出了提高生物多样性的园路规划措施,包括降低园路用地比例和路网密度、合理的园路选线、园路两侧林缘的处理以及工程措施4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从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环境噪声和环境空气4个维度构建道路建设对林区环境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模糊数学理论建立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模型,评价云南澜沧江上游沿江公路“白济汛-岩瓦”段道路建设对林区环境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道路建设对该林区环境产生中等程度影响,与该区域所处环境基本一致,针对敏感因子,提出林区环境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5.
道路的不断扩张对所在区域周边景观的干扰效应日趋明显。在森林功能区划时,需要充分考虑道路的干扰因素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景观破碎化风险。本研究从景观层面切入,在对研究区道路系统进行属性分级后,利用空间道路干扰指数作为定量化手段评价道路对森林景观的潜在影响;以北京市十三陵林场的森林经理调查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对该指数进行测试应用并探讨十三陵风景区潜在道路干扰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本研究所使用的道路干扰指数能够反映研究区内的道路干扰情况,针叶林地区受潜在干扰威胁最为严重(归一化指数平均值为41.87);主要优势树种白皮松受潜在干扰威胁最大(65.92),需要重点监测;进行Spearman秩相关检验后发现,在构成道路干扰指数的3个二级指数中,最近干扰(N)对最终指数的影响最为显著(0.99)。空间道路干扰指数是一个快速有效的定量化工具,便于森林经营管理者在景观尺度上评价道路干扰情况,迅速发现区域内道路干扰的高威胁地带,有目的性地对森林景观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16.
在热带雨林中寻求植物景观规律,提炼特征要素。在城市环境的园林景观设计中,找寻各种规划场地的功能需求与景观设计的切合点,根据场地使用频率强度(高、中高、中、中低、低强度)划分植物景观模式(雨林群落、雨林栈道、雨林休闲、疏林休闲、林荫商业)类型,并应用到场地中。同时提炼热带雨林标志特征,从观赏角度进行配置,强化热带雨林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