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4 毫秒
1.
通过不同药剂在不同时期防治灰飞虱以及使用病毒钝化剂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控效果试验可见,在水稻前期防治灰飞虱,切断传播途径,对水稻条纹叶枯病有一定的防控效果。在抓好灰飞虱防治的基础上,使用病毒钝化剂,可提高5%~15%的防效,而病毒钝化剂以2%菌克毒克水剂防效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2.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媒介昆虫灰飞虱传播的一种病毒病,其病原为水稻条纹叶枯病毒.带毒的灰飞虱一般以若虫在小麦、大麦及杂草等植物上越冬,第1代成虫在麦子成熟至收割(5月中旬左右)羽化迁入水稻秧田传毒危害.近年来,由于品种布局的改变,特别感病品种的大面积种植,路渠沟边杂草丛生及暖冬气候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传毒昆虫灰飞虱数量大,毒源丰富,加之防治措施不力,导致该病在仪征地区乃至全省水稻上暴发流行,危害程度重,产量损失大,一般病田减产10%~20%,重病田块减产50%以上,少数和发病重的田块几乎绝收.  相似文献   

3.
张娟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4):144-144,172
水稻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都是由灰飞虱传毒引起的一种病毒病,发病轻重或流行与否主要取决于灰飞虱发生数量、带毒率、感病品种种植面积和气候条件等因素。而赣榆县麦田灰飞虱虫量高、灰飞虱带毒率高、水稻感病品种种植面积大、水稻易感生育期与一代灰飞虱集中迁移期相吻合。因此,2009年赣榆县水稻条纹叶枯病将呈大流行趋势,黑条矮缩病呈中等偏重流行态势。对水稻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的防治应采取“切断毒链,治虫防病”的防治策略,做到“治麦田保秧田,治秧田保大田”的防治思路,实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4.
江都市水稻条纹叶枯病流行因子分析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调查了江都市近年来水稻条纹叶枯病的田间消长规律,分析了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流行与传毒介体灰飞虱的发生量及带毒率、水稻抗病性、不同栽培方式等因子间的关系.提出了在选用抗(耐)病品种基础上,积极实施"切断毒源、治虱防病"的策略,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害流行与危害.  相似文献   

5.
水稻黑条矮缩病(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disease,RBSDD)和条纹叶枯病(Rice stripe disease,RSD)是河南沿黄稻区重要的病毒病,均由介体昆虫灰飞虱传毒所致。为明确介体灰飞虱与不同水稻品种病毒病发生之间的关系,于2014—2018年连续5 a在开封市杜良镇调查灰飞虱高峰期虫量和带毒率,并对生产上常用水稻品种的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2014年、2016年灰飞虱携带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的有效接种虫量最多(194.84万、171.11万头/hm~2),2017年和2015年次之,2018年最少。2014—2018年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较为普遍,且2014年和2016年发生较严重,其中淮稻5号的发病率分别为50.6%和70.8%,均表现为高感;镇稻88发病率分别为30.6%和29.3%,表现为感病和中感。2015年、2017年RBSDD发病较轻,2018年发病最轻。而水稻条纹叶枯病则一直保持零星发生趋势。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病率除了在不同品种上表现出差异外,同一品种不同年份的发病率也有较大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由介体灰飞虱高峰期虫量和带毒率决定的有效接种虫量是影响水稻病毒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1发病情况与危害特征 1.1发病情况。水稻条纹叶枯病在凤城市的发生始于2004年,由当初的小面积发生至2006年的大爆发,近两年由于得到有效控制,发生面积逐年缩小,但仍然不可忽视此病的防控。由于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灰飞虱传毒所致,因此,防控条纹叶枯病也是防治灰飞虱的过程。灰飞虱一旦获毒可终身带毒,经过卵传播,可连续传至几年。病毒在虫子体内需1~3周才能传毒。  相似文献   

7.
杨荣明 《农家致富》2012,(23):34-35
一、条纹叶枯病由灰飞虱传播水稻条纹病毒引起的病毒病。本世纪初以来,一度在江苏省灰飞虱发生量大、带毒率高的地区发生普遍而严重。1.发生规律病原传毒介体为灰飞虱,灰飞虱一旦获毒,终身传毒且可经卵传毒。病毒在小麦、杂草和传毒介体内越冬,以冬前越冬代灰飞虱传播为主,春季越冬代灰飞虱可继续在麦苗上刺吸传毒,但冬前通常不表现症状,分蘖期开始表现症状,分蘖盛末期进入发  相似文献   

8.
浅析灰飞虱重发原因及综合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灰飞虱危害农作物的主要表现是传播病毒病,不仅传播水稻条纹叶枯病,而且还传播玉米粗缩病、麦子丛矮病及水稻黑条矮缩病.近几年我县灰飞虱发生量逐年增大,几种病毒病在我县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尤其是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严重.特别是2004年我县灰飞虱特大发生,导致水稻条纹叶枯病特大发生,造成了极大的损失.由于病毒病,特别是水稻条纹叶枯病没有特效治疗药剂,一旦发病损失巨大.因而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关键是控制传毒灰飞虱.为此,我站对灰飞虱重发原因及综合防治方法作了一些调查和探索,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靠介体昆虫(主要是灰飞虱)传播的一种病毒病,病原水稻条纹叶枯病毒,属水稻条纹病毒组(或柔线病毒组)病毒.近年来,我地水稻条纹叶枯病呈逐年加重趋势,2004年为特大发生年份,对水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据调查,今年灰飞虱冬后残留基数为:麦田平均2.62万头,油菜田平均1.36万头,冬闲田平均1.63万头,与去年水稻条纹叶枯病大发生的灰飞虱基数相仿,预计今年我市水稻条纹叶枯病仍将达到大流行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对水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条纹叶枯病由携带病毒介体的灰飞虱传播,秧田期是灰飞虱传播病毒的主要时期,前几年我们在普查中发现水稻播种期、品种与条纹叶枯病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病毒性病害。近年来,水稻条纹叶枯病在微山湖区逐年加重,通过田间调查观察发现:此病大流行一是与灰飞虱越冬基数、气候和灰飞虱带毒率关系密切,二是感病品种面积大;三是防治不及时。防治对策:1.种植抗病品种;2.吡虫啉药剂浸种;3.秧田治虫防病。采取以上措施综合利用可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病毒性病害。近年来,水稻条纹叶枯病在微山湖区逐年加重,通过田间调查观察发现:此病大流行一是与灰飞虱越冬基数、气候和灰飞虱带毒率关系密切,二是感病品种面积大;三是防治不及时。防治对策:1.种植抗病品种;2.吡虫啉药剂浸种;3.秧田治虫防病。采取以上措施综合利用可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条纹叶枯病主要是由传毒昆虫灰飞虱传播的水稻条纹叶枯病毒引起的,孕穗期之前均能感染。条纹叶枯病的防治必须走综合防治之路,实行农业措施和化学措施相结合,选用抗病品种,实施轻型栽培,轮作换茬;化学防治要切断毒链,治虫控病,特别要抓好麦田和秧田2个关键防治时期。  相似文献   

14.
受耕作制度、暧冬等影响,本地区大麦田后期灰飞虱虫口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对后茬水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条纹叶枯病由携带病毒介体的灰飞虱传播,秧田期是灰飞虱传播病毒的主要时期,控制早期迁入秧田灰飞虱的数量,对降低条纹叶枯病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笔者在大麦田进行防治灰飞虱药剂筛选试验,考查对灰飞虱的防效和持效期,为指导麦田防治灰飞虱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毁灭性水稻病毒病,一旦发病,将严重影响水稻产量。通过研究发现:暖冬造成灰飞虱种群基数大、灰飞虱带毒率持高不下、感病品种种植比例高是水稻条纹叶枯病严重发生的原因。可以采用开展灰飞虱的虫情监测与适期播种避病、推广高效抗病品种、改免耕直播为翻耕直播、适期进行化学防治压低灰飞虱基数等综合措施来控制。  相似文献   

16.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病毒病,1999年在我场零星发生,以后呈逐年加重趋势。笔者通过近几年调查和防治,进一步明确了条纹叶枯病的发病规律,制定了科学有效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7.
水稻条纹叶枯病预测模式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条纹叶枯病(RSV)是由灰飞虱传播的一种病毒病.在80年代基本摸清传毒介体灰飞虱发生规律及水稻条纹叶枯病传毒发病特点的基础上,1991-1992年初步建立各类雏型预测式,1993-1994年在西山、宜良、楚雄、保山、大姚、姚安、官渡等县(区)进行预测示范应用,对定量化测报的准确及指导“治虫防病”效果,经受了时间和空间的检验.  相似文献   

18.
条纹叶枯病是水稻主要病害,一旦发病无法防治。近几年由于传播条纹叶枯病的主要媒介灰飞虱的抗药性提高,条纹叶枯病在我区发生严重,部分重发地区前期毁苗需耕翻重栽,严重发病田块水稻亩产仅100~150kg,有的甚至绝收,严重威胁水稻安全生产。1大发生原因1.1灰飞虱数量大,带毒率高  相似文献   

19.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带毒并传播引起的一种病毒病,其发生程度主要取决灰飞虱数量及带毒率高低。本市一代灰飞虱主要发生在麦田,但因本地区农民对小麦生产缺乏重视,疏于管理,造成灰飞虱逐年增多。为科学防治麦田灰飞虱,减轻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2003~2004年我们开展了相关田间试验。  相似文献   

20.
2004年6月至7月15日,我县境内粳稻和部分杂交水稻暴发流行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病面积1300多顷,占粳稻栽插面积66%以上,其中汪波荡农场400公顷粳稻全部发病,病株率83%~95%。全县有130多公顷粳稻绝收,大部分田块减产5~8成。水稻条纹叶枯病已严重威胁我县优质粳稻生产,但大部分农民对该病缺乏认识,一旦发生,防治就很困难。因此,对该病的防治重点是做好预防,并进行综合防治。1水稻条纹叶枯病症状及发生特点该病是由灰飞虱传播引发的一种病毒病。水稻感病后7~10天显症,病毒潜育期最长25天,不同时期发病,其症状有所差异。在水稻苗期至分蘖期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