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龄草鱼种常规培育成活率低(一般只有30%左右)、规格小,数量严重不足,成为当前鱼种生产的主要障碍.近年来,我们采取强化培育技术,改善池塘环境,提早放养,科学投饵,加强管理,结果使一龄草鱼种成活率达80%以上,出池规格达100~150克,每亩(1亩=1/15公顷,下同)培育池总产达500公斤以上(其中主养鱼1龄草鱼种达300公斤).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根据笔者的调查:一龄草鱼鱼种的培育成活率较低,一般仅达 40%,而且规格也偏小,多为体长10厘米左右,严重影响了养殖的经济效益。一、一龄草鱼鱼种培育成活率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冯玲贤 《农友》2001,(6):22-22
草鱼是一种生产潜力很大的优质鱼类,主养草鱼是提高池塘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但草鱼易患病,成活率低,这是限制草鱼规模养殖的主要因素。陕西省耀县水产站为了提高草鱼养殖成活率,在多年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浸泡免疫与常规防治相结合的方法示范推广1000亩,使草鱼成活率由原来的50%提高到88%,亩增效益100元以上。其具体做法是:每袋疫苗50克(由上海研究所生产)加清洁池水30-50公斤,  相似文献   

4.
一、草鱼的投饵在鱼种饲养中,草鱼是最难养的,成活率一般只有30%左右。为了提高草鱼种的成活率,应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2015~2017年凤台县城北湖渔场面积10672m2池塘,对培育草鱼二龄鱼种中出血病防治进行了不断探索,通过注射三联疫苗等技术措施,取得草鱼种平均成活率95%效果。  相似文献   

6.
《农村百事通》2001,(11):36
一龄草鱼成活率低,规格小,数量严重不足,成为当前鱼种生产的主要障碍.怎样才能提高其成活率呢 ?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 1.提早放养为缓和夏花草鱼和配养鱼之间在水质、饵料、空间上的矛盾,应尽早获得草鱼苗.目前在生产上采用 “ 南苗北调”或温室人工繁殖早繁苗效果均较为明显.但放养过早,鱼苗遇低温易冻死,故应将水温稳定在 15℃以上方可放苗,早繁鱼苗下塘日期一般比普通鱼苗提前 20天左右.配养鱼在达到出塘规格的前提下应尽量晚下塘,以进一步扩大主体鱼的规格和加强其争饵能力.特别是鲢鱼与草鱼在精饲料的食饵竞争中矛盾最大,故一般比早繁的夏花草鱼迟下塘 40~ 45天 .……  相似文献   

7.
鱼苗鱼种池发生草鱼出血病,在尚未进行草鱼出血病灭活疫苗注射免疫的情况下,笔者采取“三黄一苦”粉剂及“四黄合剂”治疗草鱼出血病,数年来收到良好的效果。早期治疗,草鱼成活率可达60%以上,晚期治疗,亦可挽救病轻的草鱼。  相似文献   

8.
1.草鱼的投饵。在鱼种饲养中,草鱼是最难养的,成活率一般只有30%。为了提高草鱼种的成活率,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洪爱云 《当代农业》2011,(15):44-45
草鱼出血病是严重危害当年草鱼鱼种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该病流行广、季节长、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对草鱼鱼种的生产造成严重损失。一、流行状况1.危害对象从2.5~15厘米大小的草鱼都可发病,有时大草鱼也患病,特别是100~300克的一龄草鱼种发病尤为严重,往往造成大批或整体草鱼鱼种死亡。青鱼也可感染。  相似文献   

10.
一龄草鱼鱼种饲养是由夏花鱼种当年饲养至150克左右的一龄鱼种,又称仔口鱼种。近几年内蒙古西部地区采用精饲料池塘培育草鱼一龄鱼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秋片鱼种规格可达到150克左右。现将本地区草鱼一龄鱼种培育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草鱼等8种淡水鱼血清凝集素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8种常见养殖鱼:团头鲂、二龄草鱼与4~5月龄草鱼、加州鲈、银鲫、胡子鲇、鲢、鳙和黄鳝,采其血清,检测其对人和不同动物红细胞的凝集作用,并比较不同糖、酶、理化因素和脂溶剂等对鱼血清凝集兔红细胞的影响。试验显示,草鱼等8种常见养殖鱼血清对人和不同动物的红细胞均有一定的凝集作用,表明均存在血清凝集素。黄鳝、二龄草鱼血清凝集效价较高,二龄草鱼血清凝集效价远高于4~5月龄草鱼。兔红细胞经胰蛋白酶修饰后,不同鱼血清对其凝集效价显升高;甘露糖、半乳糖和乳糖对鱼血清凝集素凝集活性有较强的抑制作用;EDTA、巯基乙醇与胰蛋白酶等均能导致草鱼等血清凝集素凝集活性的下降。  相似文献   

12.
草鱼出血病简易灭活疫苗本地化制作与应用效果观察报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进行了草鱼简易灭活疫苗的制作及应用试验,试验池草鱼成活率98.03%,对照池草鱼成活率47.89%;试验结果表明:本地化灭活疫苗对草鱼保护率高,有积极的开发和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羔羊是指从出生到2—4月龄断奶这一阶段的羊,是羊一生中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也是一些疾病的多发时期,且死亡率高。因此提高成活率,对保证扩群繁殖的生产意义重大,在生产实践中采取以下措施可有效提高羔羊成活率。  相似文献   

14.
<正>草鱼易贪食,容易生病,养殖过程中易发生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和出血病,俗称草鱼"四大病"。特别是草鱼出血病,是一种流行广、季节长、发病率高、死亡率极高的传染性疾病,对草鱼鱼种的生产影响大。一、草鱼出血病1.流行特点1危害对象:从2.5~15厘米大小的草鱼都可发病,有时二龄以上的大草鱼也患病。本病发病率高,死亡率达70%~80%。  相似文献   

15.
利用艾蒿可提高草鱼种成活率从草鱼鱼苗育成春片鱼种的成活率只有30%左右。利用艾蒿可提高成活率40%以上,并且体质好、无病,放入大塘后抵抗力也较强。其方法是:当草鱼苗长至5厘米时就在鱼塘的四周放艾蒿。一般每667平方米用300公斤,每堆75公斤,并打捆...  相似文献   

16.
梁长辉 《福建农业》2009,(11):31-31
草鱼历来是我省内陆山区的主要养殖品种,近几年来。随着配合饲料的应用推广,草鱼池塘高密度养殖更是得到快速发展,养殖产量也大幅度提高,与此同时.草鱼痛害也逐步严重,由此造成大量用药,不仅降低了草鱼成活率,提高养殖成本,而且大大降低了鲜鱼品质。为了生产无公害、高品质鱼产品。藉以满足消费者对健康水产品的需求.从而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于2006年10月至2008年10月采取鱼草轮作的养殖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养殖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生态调节法提高越冬鱼池温度,既可增强鱼类在冬季的摄食能力,保持膘肥体壮,又可减少冻害,提高池鱼越冬成活率。据实践,采用此法调节的鱼池其水温可比未作调节鱼池的水温提高2℃左右,无风的晴天随气温升高,水温可卜升3℃以h大部分鱼种越冬成活率可由70%左右提高到90%左右。12cm以上的1龄草鱼种越冬成活率可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18.
一、草鱼出血病 1.流行情况.(1)发病品种.草鱼、青鱼都可发病,但该病主要危害草鱼,从体长2.5~15厘米的草鱼都可发病,有时2足龄以上的大草鱼也患病.  相似文献   

19.
添加莨菪和疫苗对一龄草鱼促长防病饲养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莨菪和草鱼出血病组织浆疫苗添加于一龄草鱼的日粮中,经45-60天的网箱和水泥池饲养结果,口服莨菪和疫苗(含5%CMC),既可使草鱼的相对增重率比对照组提高5.7-82.9%,又可对出血病的免疫保护率达40-54.6%。莨菪和疫苗是促进草鱼生长和提高抗病力的有效添加剂。  相似文献   

20.
在草鱼整个养殖周期中,二龄草鱼是发病死亡率最高的阶段,特别是每年4—6月,随着水温的升高,多种病原体不断涌现.在高密度的混养池中,二龄草鱼出现大量死亡的情况,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针对二龄草鱼主要发病症状原因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以供相关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