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同学  胡进 《花生学报》1991,(3):17-19,31
1984年我们在全区进行夏直播高产花生栽培技术研究,获得了公顷亩产400公斤以上高产方,422公斤高产地块;1987~1989年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花生研究所等单位又在莒南、临沭两县进行夏直播高产花生栽培生育规律和小麦、花生一年两熟双高产研究,为进一步培创我区夏直播花生高产起了积极作用。1990年我区创亩产400公斤以上夏直播花生1111.4亩,其中费县郝家村1.16亩高产地块单产467.5公斤,为全区大面积发展夏直播花生,大幅度提高荚果产量提供了新的经验和配套技术,现就夏直播高产花生栽培生育规律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麦油两熟制大田试验结果表明;在共生期为25~30d的麦油两熟制双高产复合群体中,小麦基本苗是复合群体的主体,对麦油两作产量效应显著;花生密度对花生产量作用明显,但对小麦产量影响不大。在小麦90~270万株/hm2基本苗范围内,每增加15万苗,花生平均减产18kg/hm2;小麦花生两熟制一体化栽培高产复合群体指标为:小麦基本苗165~195万/hm2,花生13.5~16.5万穴/hm2。高效复合群体最优组合为:小麦基本苗120万/hm2,花生播15万穴/hm2。  相似文献   

3.
经5 年试验与高产攻关,研究出适合鲁东地区的小麦花生两熟制双高产栽培配套技术。使鲁东地区小麦花生两熟制小麦收获和花生播种的机械化作业以及小麦秸杆还田得以实施。该技术符合高产、低耗、持续增产现代化农业总目标。  相似文献   

4.
大田试验表明,小麦花生两熟制双高产栽培条件下全年施氮水平和分配方式对小麦、花生两作产量影响很大;全年施氮量以450 kg/hm 2 较佳,分配方式则以1/3 作小麦基肥、2/3 作小麦追肥或1/5 作小麦基肥、2/5 作小麦追肥、2/5 作花生基肥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5.
棉麦两熟双高产,实现小麦6000kg·hm-2、棉花1350kg·hm-2,必须满足实现高产的基本条件,并在综合运用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基础上,首先应选用合理的套种方式,确保小麦足够穗数,实现小麦产量指标;其次,棉花实行营养钵育苗移栽,缩短棉麦共生期;第...  相似文献   

6.
小麦花生两熟制栽培钾肥合理运筹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究表明,在土壤含钾量中等偏下或很低的情况下,钾对小麦花生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钾肥基施对小麦产量较为有利,且对后茬花生产生较大的后效作用。花生要高产,必须充分发挥“钾二效”的增产作用。小麦花生产量在双16.75~7.5t/hm2范围内,全年适宜施钾量为255一300kg/hm2,麦油分配比为1:0,2~0.3。  相似文献   

7.
小麦花生两熟制双高产栽培基本原理与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才斌 《花生学报》1998,(4):10-12,30
本文结合近年来小麦花生两熟制双高产栽培研究与实践,从山东气候条件、作物对光温需求及反应特点、作物营养特性等几方面简述了小麦花生两熟制双高产栽培的基本原理与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
花生喷水灌溉技术的研究/张新华(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国油料.-1994,16(1).-45~50山东省花生亩产250~450kg中熟大花生需水量为480~800mm。文章提出了花生各生育阶段的需水率和需水强度、各发育期土壤水分适宜范围、喷灌工程规...  相似文献   

9.
1987-1989年,我所承担的省科委下达的“夏花生小麦两茬双高产栽培规律及其配套技术研究”课题已结束。实践证明,只要掌握粮油瞻前顾后的栽培规律,采取相应统筹兼顾的配套技术,就能获取双高产。仅莒南、临沭两县经专家验收的双高产田:双300公斤的20795亩,平均亩产小麦320.6公斤,夏花生316.9公斤;双350公斤的4099亩,平均亩产小麦372.2公斤,夏花生367.2公斤;双400公斤的371.4亩,平均亩产小麦429.6公斤,夏花生411.7公斤。现将技术规范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宽垅大沟麦套种覆膜花生双高产综合增产技术杨学光(平度市崔召镇农技站,266752)宽垅大沟麦套种覆膜春花生是充分利用土地和光热资源夺取粮油双丰收的有效途径。我们平度市崔召镇农技站从1990年开始,大面积推广了这一套种模式,平均每公顷产小麦4482kg...  相似文献   

11.
小麦花生两熟双高产一体化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施肥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合理运筹施肥,对小麦花生两熟栽培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研究表明:小麦花生两熟栽培,施肥重点应在小麦,宜占总施肥量的60%-80%。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在拔节至挑旗期,NPK配合追施.花生追肥在始花前一次施足。有机和无机肥配合施用。  相似文献   

12.
早熟大果花生新品种豫花11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豫花11号是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针对河南及周边省份夏播花生飞速发展的形势,选育而成的早熟高产优质大果花生新品种。在省区试、省生产试验及全国区试中,荚果和籽仁产量分别达到4150kg/hm2和3000kg/hm2,均比对照种增产10%以上,在示范中,每公顷荚果产量突破7500kg。亚油酸含量38.88%,超过国家“九五”攻关指标37%近两个百分点。生育期120天左右,适合于一年两熟制(麦油两熟)种植。出米率73.83%,比目前同类型的推广种高3~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3.
花选1号系山东省花生研究所最新育成的高产优质大花生新品种。该品种系用辐射与杂交相结合育成的8223作母本,鲁花10号作父本,经有性杂交育成。产量表现:1996~1997年山东省花生新品种春播区域试验两年19点次平均荚果产量3964.5kg/hm2,比...  相似文献   

14.
涂显平 《花生学报》2001,(2):31-32,22
用有效微生物(EM)活菌制剂进行夏花生小麦两熟制双高产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施用EM堆肥的夏花生荚果产量较对照增产26.15%,且后效作用明显,后茬作物小麦产量较对照增产18.91%。  相似文献   

15.
丘陵旱地花生高产技术开发林同学,范开业,王献杰(山东省临沂地区经作站276001)花生是我区主要经济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2万公顷左右,平均单产2625~3000kg/hm2,全区ll个县市,平均单产3000kg/hm2以下有8个,最低单产只有2100...  相似文献   

16.
河南花生高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省是全国花生主产区,种植面积70万公顷以上。进入80年代,河南麦套花生发展迅速,至1989年其种植面积已占全省花生总面积的76%。因此,在完成春播花生每公顷6000-7500kg高产研究的同时,对麦套花生每公顷4500-5250kg高产群体结构,生育动态,长相指标及其栽培技术开展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夏棉高产七措施②王发典李水超河南省西华县奉母镇农技站466636近年来,奉母镇注重发掘耕地潜力,积极推行麦、棉两熟制,获得了粮棉双丰收。1996年种植夏棉面积733.3hm2,占棉花面积的30%,前茬小麦每公顷6900kg,棉花皮棉762kg,为实现...  相似文献   

18.
建国45年来,山东省花生生产大体经历了发展─—下降徘徊—再发展3个阶段。其再发展的主要关键措施是:制定优惠政策,充分调劝农民种好花生的积极性;组织高产攻关,提高花生生产的科技含量;大力推广地膜反豆栽培技术,促进花生中产变高产,高产更高产;大力发展麦田套种花生,实现粮油面积双扩大,产量双增加;改变生产条件,推广先进技术,改造中低产田;以丰收计划为龙头,推广综合增产技术,提高花生产量。  相似文献   

19.
花生、小麦、玉米是山东省日照市的主要粮油作物,日照市是山东省花生主产区,种植方式以春花生-小麦-夏玉米两年三作为主。这种种植制度埘耕地和光热资源的利用率不高,春花生播种前闲置,影响农民增收。为此,我们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和市场需求,研究探索不同的种植模式,从中筛选出了早春覆膜马铃薯-覆膜花生-小麦-玉米两年四作种植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20.
夏花生简易育苗覆膜移栽高产技术鲍林岐(山东省即墨市第一职业中专266200)我市夏花生面积有0.67万公顷。由于地处沿海,温度低,每年于6月25日前后播种,且经常受到干旱和阴雨的影响使播期推迟。平均单产不足2250kg。为了提高夏播花生产量,199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