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龙江省地理纬度较高,热量资源不足,时常受到低温气候的侵袭。这种低温冷害气候常常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极大影响,特别是在决定水稻是否丰产的秧苗期,倘若遇到低温冷害天气,将会给水稻带来非常严重的损害。本文通过研究气候变化对水稻生产的影响,从低温冷害对水稻主要病虫害的影响入手,探讨水稻生产上对低温冷害的防御对策,以减轻冷害的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低温冷害对于水稻生产的影响程度、低温冷害的主要类型两方面的阐述,对水稻抗低温冷害栽培技术进行阐述、分析,并对水稻抗低温冷害栽培技术的大趋势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3.
以宁夏引黄灌区为例,分析了气候变暖条件下宁夏水稻低温冷害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随着气候变暖,生长季的气温均值增加,出现水稻低温冷害的概率在逐步减小,农作物种植风险也随着降低。但是,在气候变暖的情况下,随着偏晚熟水稻品种的大面积推广,低温冷害的发生强度并不一定会减小,在同等低温冷害年景条件下,造成的减产损失在加大,因此,水稻品种变化必须与气候变化相适应,才能减少水稻冷害造成的减产损失。  相似文献   

4.
气候变暖背景下宁夏水稻低温冷害的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宁夏引黄灌区为例,分析了气候变暖条件下宁夏水稻低温冷害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随着气候变暖,生长季的气温均值增加,出现水稻低温冷害的概率在逐步减小,农作物种植风险也随着降低。但是,在气候变暖的情况下,随着偏晚熟水稻品种的大面积推广,低温冷害的发生强度并不一定会减小,在同等低温冷害年景条件下,造成的减产损失在加大,因此,水稻品种变化必须与气候变化相适应,才能减少水稻冷害造成的减产损失。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是重要的优质水稻生产基地.为降低低温冷害对水稻生产的影响,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开展黑龙江省水稻低温冷害遥感监测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遥感影像结合气象数据和水稻生长观测资料等,提取水稻种植面积、识别生育期,用冷害监测指标、植被指数与遥感反演数据结合构建监测模型,并进行监测精度评价,提供时...  相似文献   

6.
延边地区受低温冷害影响,常导致水稻大幅减产。本文对低温冷害的概念、主要类型进行总结,针对障碍型冷害和延迟型冷害,分析了1991—2016年延边地区低温冷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情况,并提出合理建议,以期为当地水稻生产中减轻灾害损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北方的寒冷稻作区,气温是影响水稻生长的最主要的因素,冷害是北方寒冷水稻作区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由于近年来的气温不稳定,所以冷害发生的频率也逐渐提高,冷害可分为延迟型冷害和障碍型冷害。一、延迟型冷害1、定义:指水稻从播种到抽穗前各生育时期遇到较低温度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地理纬度较高,热量资源不足,年际变化较大。低温冷害的发生具有普遍性、多发性。笔者从低温冷害对水稻主要病虫害的影响入手,探讨水稻生产上对低温冷害的防御对策,以减轻冷害的危害程度,促进黑龙江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水稻低温冷害分析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冷害这一角度出发,结合我国水稻生产的实际情况,对国内外水稻低温冷害进行了详细的概述。其中着重介绍了我国水稻冷害的类型、危害特点以及发生的时期和规律,为今后的水稻冷害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何锋  孙彦坤 《北京农业》2014,(30):155-156
低温冷害是影响黑龙江省农业生产最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具有普遍性、多发性和严重性,其中以夏季低温冷害发生最为频繁、影响最重。低温冷害对水稻的生产危害较大,主要表现为延迟型冷害、障碍型冷害和混合型冷害。延迟型冷害多出现在水稻营养生长期,低温致使稻株出叶速度下降,降低株高、有效分蘖数,延迟有效分蘖终止期和最高分蘖期;障碍型冷害发生在水稻生殖生长期,主要影响水稻正常抽穗、开花和成熟。今后应充分认识气候变化规律,合理利用当地农业气候资源,科学安排作物布局和品种,选育耐寒高产品种,完善耕作制度,加强农田土壤改良,增施肥力,以有效防御水稻生长期低温冷害影响,提高水稻产量品质。  相似文献   

11.
总结绥化市水稻冷害的发生规律,分析冷害对水稻生育的影响,并提出防御对策,以期提高当地的水稻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12.
气象灾害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王钰 《现代农业科技》2010,(24):302+305
介绍气象灾害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包括水稻冷害、高温热害、倒伏3个方面内容,指出水稻在各灾害中的受害指标和分级标准,以为水稻种植中的气象灾害防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廖咸康  龚小松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593-3593,3608
在对陕南水稻常见冷害类型和发生机制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适合该地区采用的水稻冷害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14.
水稻低温冷害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主玉  申双和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1971-11973
介绍了水稻冷害类型与作用机制,分析了水稻耐冷性研究的进展与不足之处,并综述了水稻冷害的风险评估与防治研究现状,以期为今后的水稻低温冷害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三江平原腹地水稻低温冷害问题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低温冷害一直是影响黑龙江省三江平原水稻优质、高产的主要限制性气候因素.经统计分析,三江平原腹地的红兴隆地区水稻延迟型冷害发生频率为12.2%,障碍型冷害发生频率为8%,混合型冷害发生频率为5%,各种类型冷害的综合发生频率为25.2%,即历史上有1/4的年份要发生不同程度的低温冷害.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水稻冷害发生情况及生理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深入细致地研究黑龙江省水稻冷害生理机制,介绍了全世界种植水稻的110多个国家中大约有24个国家经常遭受冷害的威胁。我国从南到北种植水稻的省份,也不同程度上遭受冷害带来的产量损失,黑龙江省是水稻冷害发生最为严重;分析水稻发生冷害的原因是细胞器发生结构上的改变,酶、激素和其它生理指标根据不同程度的冷害而发生浓度变化;指出当前黑龙江省水稻冷害发生类型主要是孕穗期障碍型冷害;提出深入系统研究黑龙江省水稻冷害生理机制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7.
吉林省水稻低温冷害发生现状及综合防御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吉林省近50年来的气温变化、冷害空间地理分布及发生规律,总结出吉林省防御水稻低温冷害的主动性防御措施和应急性防御措施,对吉林省科学预防水稻低温冷害,指导低温冷害年安全生产,减轻低温冷害对水稻的影响,减少农民经济损失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北方水稻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各种病害的发生也逐年加重,其中以低温冷害的影响最为突出,所以就需要对北方水稻生产进行科学合理的诊断,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补救遭受冷害之后的水稻生产.因此文章对北方水稻生产遭受低温冷害之后的拯救措施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9.
水稻低温冷害防治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水稻低温冷害类型及防御技术 水稻冷害类型与特征:低温冷害可分为延迟型冷害、障碍型冷害、混合型冷害三类。 1、延迟型冷害(1)概念:水稻在较长时间内遭遇较低温度,生育延迟所造成的冷害。  相似文献   

20.
寒地水稻低温冷害防御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是我国最主要的粳稻生产区,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到重要作用.但是黑龙江省地处寒地稻作区,每年受低温冷害影响,水稻减产幅度较大.针对现阶段寒地稻作区水稻低温冷害研究现状,从冷害诊断、监测预警、抗冷品种选育、培肥地力、栽培措施、冷水增温技术、化控技术等方面综述了水稻低温冷害防御技术研究进展,提出水稻低温冷害防御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为寒地水稻防御低温冷害发生提供思路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