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NaCl胁迫对赖草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赖草为材料,用不同浓度NaCl(100、200、300、400、500、600、700mmol/L)对赖草进行处理,通过测定叶片含水量、根冠比(R/T)、丙二醛(MDA)、可溶性糖、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研究赖草的耐盐能力。结果表明,NaCl浓度低于400mmol/L时赖草叶片含水量、根冠比(R/T)与对照相比变化不显著(P0.05);随NaCl浓度增加,SOD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MDA含量呈上升的趋势。赖草在400mmol/L NaCl胁迫下能正常生长,当浓度达到500mmol/L时生长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2.
试验采用不同浓度NaCl(0、100、200、300、400、500mmol/L)对山西野生狗牙根进行盐胁迫处理,15d后取样测定叶绿素含量、相对含水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丙二醛(MDA)、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等指标。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叶绿素含量、相对含水量显著降低(P0.05);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SOD和POD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综合分析可知,山西野生狗牙根对NaCl溶液的耐受上限为400 mmol/L,且不同部位对NaCl的敏感性不同,依次表现为叶茎根。  相似文献   

3.
对碱地风毛菊(Saussurea runcinata)苗期分别以NaCl和Na2SO4进行胁迫,浓度为0(CK)、60mmol/L、120mmol/L、180mmol/L、240mmol/L、300mmo1/L、360mmol/L,通过对其氮代谢关键指标的研究,探讨盐胁迫对碱地风毛菊苗期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下,碱地风毛菊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叶片中硝态氮含量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下降,根系中硝态氮含量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升高;NaCl胁迫下硝酸还原酶活性下降,Na2SO4胁迫下硝酸还原酶活性出现轻微升高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盐胁迫对海滨雀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采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0,100,200,300,400和500 mmol/L)对海滨雀稗进行盐处理,测定了生长势、生物量、叶片相对含水量、质膜透性、叶绿素含量、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等指标,分析不同程度盐胁迫对海滨雀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并且对其耐盐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NaCl胁迫对海滨雀稗的株高、叶长、叶宽和直立茎茎粗产生了抑制作用,对根、茎和叶的干物质积累产生显著影响,并且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呈逐渐降低的趋势;海滨雀稗叶片相对含水量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而质膜透性、叶绿素(Chl)、丙二醛(MDA)和可溶性糖含量则呈升高趋势;海滨雀稗叶片脯氨酸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在300 mmol/L NaCl浓度下达到最大值,而且都随NaCl浓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表明海滨雀稗具有较高的耐盐能力,在盐胁迫下可采取自我保护机制以适应盐逆境,其耐盐阈值为300 mmol/L NaCl浓度。以上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反映出海滨雀稗对盐逆境的适应性变化,是抵御盐胁迫的一种积极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5.
采用水培法研究NaCl胁迫下黑麦草幼苗根系活性氧代谢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变化及La(NO3)3对其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黑麦草幼苗根中丙二醛(MDA)、超氧阴离子(O2.-)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增大,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及抗坏血酸(ASA)、谷胱甘肽(GSH)、可溶性蛋白质和脯氨酸含量先升后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可溶性糖、Na+含量不断提高,K+含量和质膜H+-ATP酶活性持续下降。添加20 mg/L La(NO3)3处理提高了NaCl胁迫下幼苗根中SOD、CAT和H+-ATP酶的活性及ASA、GSH、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K+的含量,降低了APX活性及O2.-、H2O2、MDA、脯氨酸和Na+的含量,POD活性在低浓度NaCl(50 mmol/L、100 mmol/L)时下降,高浓度(200 mmol/L、300 mmol/L)时升高。表明适宜浓度的La(NO3)3可通过提高盐胁迫下根系清除活性氧和渗透调节的能力,降低植株的膜脂过氧化,从而增强黑麦草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6.
NaCl胁迫对甘肃红豆草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甘肃红豆草幼苗株高、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丙二醛、Na+和K+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升高,甘肃红豆草株高降低,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逐步下降。渗透调节物质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可溶性糖含量逐步升高,膜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含量也随NaCl浓度的增加逐步升高,幼苗各器官中Na+含量和Na+/K+均随NaCl浓度的提高而显著增加,K+含量则显著降低,不同器官中Na+/K+在相同浓度NaCl胁迫下表现为根叶。表明甘肃红豆草能通过代谢调节适应低于75mmol/L NaCl胁迫。  相似文献   

7.
采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0,100,200mmol/L)处理披碱草属3种牧草幼苗,通过测定披碱草属3种牧草在盐胁迫下生理指标的变化,研究其幼苗对盐胁迫的反馈机制,为披碱草属在盐碱地的建植和恢复改良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各材料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下降,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升高,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升高,3种牧草各指标间的变化幅度有很大的差异,E3的变化幅度小于E1和E2,初步得出3种牧草的耐盐碱能力呈以下趋势:披碱草老芒麦麦宾草。  相似文献   

8.
在不同强度的盐碱胁迫条件下,测定菊芋幼苗叶绿素、脯氨酸及Na+、K+含量,探讨盐碱胁迫对菊芋幼苗叶绿素、脯氨酸和Na+、K+的影响.结果表明:盐碱胁迫下,菊芋幼苗叶绿素含量降低,随胁迫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在pH10+300 mmol/L NaCl处理下,叶绿素含量最低;脯氨酸含量随胁迫浓度的增加而升高,高浓度处理下出现降低,各器官最高值出现在pH7+300 mmol/L NaCl、pH8+300 mmol/L NaCl和pH10+300 mmol/L NaCl处理下;Na+含量升高,随胁迫浓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各器官最高值出现在pH7+300 mmol/L NaCl、pH8+300 mmol/L NaCl 和pH10+300 mmol/L NaCl 处理下;K+含量主要呈降低趋势,浓度增加时下降趋势明显,各器官最低值出现在pH7+300 mmol/L NaCl和pH10+300 mmol/L NaCl处理下.因此,盐碱胁迫下,菊芋幼苗通过调节叶绿素、脯氨酸及Na+、K+含量提高其抗性.  相似文献   

9.
Na+在霸王适应渗透胁迫中的生理作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采用室内沙培实验,测定了不同强度渗透胁迫下NaCl对多浆旱生植物霸王光合作用、保护酶活性和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探讨了Na+在霸王抗旱方面所起的作用。结果显示,在轻度(-0.5 MPa)、中度(-1.0 MPa)和重度渗透胁迫(-1.5 MPa)下,50 mmol/L NaCl的加入显著提高了霸王幼苗的净光合速率,增强了叶片中SOD和CAT活性;霸王体内积累的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却显著降低,与未加NaCl的植株相比,在轻度、中度和重度渗透胁迫下,50 mmol/L NaCl使霸王游离脯氨酸含量分别下降了66%,55%和31%,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下降了41%,33%和30%。由于之前的实验已表明,不同强度渗透胁迫下50 mmol/L NaCl使霸王体内的Na+含量大量升高,因此认为50 mmol/L NaCl显著提高霸王抗旱能力的原因并非是促进了植物体内有机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而是在于植物从外界吸收Na+并发挥Na+在植物体内的渗透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NaCl胁迫对结缕草(Zoysia japonica)生长及光合生理的变化规律,采用盆栽试验观测不同浓度(0, 100, 200, 300, 400和500 mmol·L-1)NaCl溶液处理对结缕草生长及光合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aCl处理第7, 14和21 d,当NaCl浓度为300, 400和500 mmol·L-1时,结缕草的相对生长速率、生物量和叶片相对含水量均显著低于对照;随NaCl浓度的增加,结缕草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有增加的趋势,且NaCl胁迫第21 d时,400和500 mmol·L-1 NaCl浓度处理使结缕草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结缕草的相对生长速率、生物量和叶片相对含水量均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而显著降低,结缕草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升高。随NaCl胁迫程度的增加结缕草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且500 mmol·L-1 NaCl浓度处理比对照显著降低;分别在NaCl胁迫第14和21 d时,500 mmol·L-1 NaCl浓度处理与对照相比,结缕草的胞间CO2浓度(Ci)和气孔限制值(Ls)显著增加,说明盐胁迫对结缕草光合作用的影响在盐胁迫早期是由气孔限制导致的,在后期是由非气孔因素导致的。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0、5、25、50、100、200和300 mmol/L)对蒙古岩黄芪(Hedysarum mongolicum)幼苗生长特性、丙二醛含量、相对质膜透性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丙二醛和细胞膜相对透性随NaCl浓度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5mmol/L NaCl处理下MDA含量最低,为1.68μmol/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NaCl浓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100mmol/L NaCl处理下达到最高,3种抗氧化酶活性依次为828.0,279.9和74.9U/(g·min);低浓度NaCl(≤100mmol/L)能提升幼苗株高、干重质量和抗氧化酶活性;高浓度NaCl则会抑制保护酶活性,对幼苗造成伤害。  相似文献   

12.
王若梦  董宽虎 《草地学报》2012,20(4):705-710
以苦马豆(Swainsonia salsula Taub.)为试验材料,通过8个不同浓度(0(CK),80,160,240,320,400,480和560 mmol·L-1 )NaCl胁迫,对苦马豆苗期脯氨酸(Pro)含量及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P5CS)、鸟氨酸δ-氨基转移酶(δ-OAT)和脯氨酸脱氢酶(ProDH)活性进行测定,探讨苦马豆对NaCl胁迫的耐受程度和脯氨酸代谢与其耐盐性的关系,以期揭示苦马豆苗期脯氨酸代谢规律,为进一步研究其耐盐性奠定基础。结果表明:在NaCl胁迫下,苦马豆植株根冠比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苦马豆中脯氨酸含量随NaCl浓度的升高而增大(P<0.05),在400 mmol·L-1 NaCl胁迫时,脯氨酸代谢最为旺盛;400 mmol·L-1 NaCl浓度为苦马豆耐盐阈值。随NaCl浓度的不断升高,苦马豆苗期脯氨酸合成由以鸟氨酸途径为主逐渐转变为以谷氨酸途径为主,鸟氨酸途径为辅的协同合成。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芒属植物种子对盐分胁迫的耐受性,分别采用50mmol/L、100mmol/L、150mmol/L、200mmol/L、250mmol/L和300mmol/L等6个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胁迫荻、南荻、芒及芒×南荻杂交种等四种不同来源的芒属植物种子,结果表明:随着NaCl溶液浓度的升高,芒属植物种子的发芽率、相对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呈下降趋势,不同种下降趋势不同。NaCl胁迫下,胚芽和胚根长度比对照显著降低,盐浓度愈高抑制作用愈强,不同种抑制程度不同。半致死浓度分析结果表明,四种芒属植物种子的抗盐能力为杂交种>荻>南荻>芒,与隶属函数法排序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4.
NaCl胁迫对白三叶一些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贾文庆  刘会超 《草业科学》2009,26(8):187-189
以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幼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白三叶叶绿素含量和细胞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白三叶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和叶绿素总含量(Chl)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NaCl浓度为150 mmol/L时,叶中的Chla、Chlb、Chl含量与对照相比升高;当NaCl浓度继续增加时,叶中的Chla、Chlb、Chl含量与对照相比则下降。随NaCl浓度的增加,相对电导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NaCl浓度为200 mmol/L时,叶的相对电导率最大。  相似文献   

15.
刘莹  才华  刘晶  柏锡  纪巍  朱延明 《草业学报》2013,22(2):150-157
GsCRCK基因是参与胁迫早期应答的钙/钙调素调控的受体类蛋白激酶基因,研究发现GsCRCK正向调控拟南芥对NaCl和ABA胁迫的耐性,将耐盐蛋白激酶基因GsCRCK转化苜蓿,对于增强苜蓿的耐盐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其转入农菁1号苜蓿,获得大量抗性植株。经 PCR和RT-PCR检测证明GsCRCK基因已整合到农菁1号苜蓿基因组中并在转基因植株中转录表达。对获得的2个转基因株系进行耐盐性分析,在300 mmol/L NaCl条件下进行胁迫处理,测定处理0,3,6,9,12,15 d后的质膜透性、丙二醛(MDA)和叶绿素(Chl)含量,以及胁迫15 d时的SOD活性;并统计400 mmol/L NaCl处理15 d时各株系的死亡率。结果显示,300 mmol/L 高盐胁迫15 d后转基因苜蓿仍能正常生长,而野生型苜蓿则遭受盐害严重;转基因苜蓿的相对电导率极显著低于野生型,MDA含量也显著低于野生型,而Chl含量和SOD活性都显著高于野生型;在400 mmol/L NaCl处理下,2个转基因株系的死亡率分别为13.33%和10.00%,明显低于野生型植株(63.33%)。表明GsCRCK基因的导入提高了转基因苜蓿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16.
盐碱胁迫下新疆野豌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疆野豌豆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NaCl(0,50,100,150和200 mmol/L)和Na2CO3 (0,10,20,30,40 mmol/L)胁迫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 1)随着两种胁迫浓度的升高,种子萌发率呈下降趋势,其中Na2CO3胁迫下种子萌发率下降幅度显著高于NaCl胁迫; 2)两种胁迫条件下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均呈上升趋势,Na2CO3胁迫上升幅度明显大于NaCl胁迫; 3)两种胁迫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Na2CO3胁迫降低幅度稍大;4)可溶性糖含量在Na2CO3胁迫下呈升高趋势,而NaCl胁迫则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该研究结果显示碱性盐(Na2CO3)胁迫对新疆野豌豆萌发和生长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中性盐(NaCl)胁迫,此结论为新疆野豌豆的品种选育和推广种植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盐胁迫对高羊茅生长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樊瑞苹  周琴  周波  江海东 《草业学报》2012,21(1):112-117
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0,50,100,200,300 mmol/L)胁迫对高羊茅生长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中、低浓度(50,100 mmol/L)盐胁迫下,高羊茅生物量和MD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变化;高浓度(200,300 mmol/L)盐胁迫后,生物量明显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随着盐胁迫时间的延长先上升后下降,盐浓度越高3种酶活性下降幅度越大。盐胁迫初期,除类胡萝卜素含量略有上升外,GSH和还原型AsA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3种抗氧化物质含量逐渐降低,200,300 mmol/L盐处理下降明显。  相似文献   

18.
研究NaCl胁迫对夏枯草幼苗抗氧化能力与光合特性的影响,为夏枯草栽培管理、抗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以夏枯草幼苗为材料,采用营养液培养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NaCl(0、20、40、60、80 mmol/L)胁迫对夏枯草幼苗抗氧化酶、渗透调节物质、叶绿素、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升高,夏枯草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过氧化物酶(POD)、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MDA)含量与电导率呈不断升高的趋势;叶绿素 a和b、叶绿素a/b、类胡萝卜素及总叶绿素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均表现下降的趋势,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则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而气孔限制值(Ls)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20~60 mmol/L NaCl处理下,夏枯草叶片光合速率的下降主要是由气孔限制引起的,在80 mmol/L NaCl处理下叶片光合速率的下降则主要是由非气孔限制引起的。NaCl胁迫下,夏枯草通过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来保护光合机构,从而提高夏枯草幼苗对盐胁迫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9.
盐胁迫对枸杞属2种植物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龙强  蔺海明  米永伟 《草地学报》2011,19(6):1010-1017
以枸杞属的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 Murr.)和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进行胁迫,对其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质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及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0和150mmol·L-1 NaCl浓度下,2种植物叶片相对含水量较对照增加,而随着盐胁迫程度的加重,叶片相对含水量迅速下降;盐处理组中2种植物叶绿体各光合色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且随盐浓度升高而增加,但Chl a/Chl b比值在低盐时增加,而后随胁迫程度的加重快速下降;叶片质膜透性和各器官MDA含量随胁迫浓度的增加呈逐渐升高趋势,且在中、高盐胁迫下,黑果枸杞各器官中的MDA含量显著低于同浓度胁迫下的宁夏枸杞;在对照及盐处理组,2种植物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在各器官中的分布规律为根>茎>叶,同时,盐处理组中2种植物各器官中的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加呈逐渐增加趋势,其中,同一盐浓度下,黑果枸杞叶片中积累的脯氨酸含量显著低于宁夏枸杞,而茎及根中的含量却显著高于宁夏枸杞。相对而言,黑果枸杞比宁夏枸杞具有更强的耐盐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盐胁迫对金盏菊生长、抗氧化能力和盐胁迫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NaCl浓度为0(对照),10,50,100,200,300 mmol/L分别处理金盏菊,对不同盐浓度下金盏菊生长、抗氧化能力和盐胁迫蛋白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与对照相比,金盏菊鲜重、干重、叶绿素含量、SOD和POD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而MDA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Na+含量、细胞质膜透性呈上升趋势,而根系脱氢酶活性、K+含量、CAT活性则呈下降趋势。电泳结果显示,POD有8个谱带;10 mmol/L NaCl处理诱导盐胁迫蛋白产生,而其他浓度盐胁迫均无盐胁迫蛋白诱导产生。因此,10 mmol/L NaCl处理对金盏菊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而随着NaCl浓度逐渐增加,其生长受抑制程度也逐渐加重。综合分析表明,金盏菊耐盐阈值为100 mmo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