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专利文摘     
申请(专利)号:CN200410039868.9 名称:农药长效缓释剂 公开(公告)号:CN1561718 公开(公告)日:2005.01.12 申请(专利权)人:唐冠忠 要:农药长效缓释剂是一种农药缓释添加剂,本身无毒无害,对农药药效起缓释作用,属于农药领域。它有效解决了现有农药持效期短、喷药次数多、用药量大、农药残留多、病虫防治投入高的技术难题。使用农药时加入总药液量(包括农药、水、农药长效缓释剂)0.5—1.5%的农药长效缓释剂有效成分,可以延长农药持效期60天以上,  相似文献   

2.
农药和化肥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农药与化肥减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农药与化肥的使用现状,总结了农药与化肥的减量措施,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期为实现农药与化肥使用量负增长、进一步推进农业生产生活绿色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肥料农药缓释剂是新型可降解、多功能环保型缓释剂。肥料农药缓释剂与固体或液体肥料、农药包接遇水后,在肥、药表面形成一层水凝胶。肥料农药缓释剂可快速有效地吸收和保存液态的肥、药,通过缓慢释放过程,提高肥、药功效,延长肥、药作用期,降低农作物和土壤化学残留物,减少渗漏流失,节约肥、药用量,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4.
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率和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新时期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的路径研究,提出新时期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的措施,以期为我国农业未来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5.
化肥和农药是必不可少的农业生产资料,对防治病虫草害、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崆峒区现代农业不断发展,违规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生产。该文介绍了崆峒区化肥、农药减量使用现状与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化肥、农药减量工作思路,以期为当地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不合理开发资源,盲目施用化肥、农药、农膜等带来的一系列环境污染、农产品品质下降、农业生产投入加大、农民增产不增收等问题,严重影响广大群众的生存及生活质量.目前,通过推广EM微生物绿色实用技术,可以逐步减少化肥、农药,尤其是杀菌剂的使用量和消除新的污染源,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净化空气,建设绿色农产品基地,促使农业持续发展,增加地方财税和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7.
增效复合肥,内含植物生长所需的氮、磷、钾、硫、锌、硼、铁等多种养分,含有化肥增效剂及缓释剂,能显著提高化肥利用率。2007年12月我站承担了县土肥站增效复合肥在马铃薯上应用的试验研究,旨在探讨增效复合肥对马铃薯的节肥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8.
化肥、农药、农机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生产资料,为世界人口提供有效、安全的食物供给作出了巨大贡献。近日,中国农科院海外农业研究中心发布智库报告《海外农产品市场研究(农资类)》,重点从全球视角,对化肥、农药、农机等主要供需形势、贸易情况以及行业发展态势等开展分析研究,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和涉农企业“走出去”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全面综述了现代兽用杀虫剂: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等类药物的使用现状和近来国内外探索新的药物和给药方法。1.改变传统的喷雾和浸洗为现代泼背和点背。2.广谱驱虫药伊维菌素的问世,使得经口或皮下、肌肉注射治疗外寄生虫病的方法变为现实。3.采取持续释放装置或加入缓释剂,免去了重复用药的麻烦。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介绍了宁国市种植业基本情况和近年来推进化肥减量提效、农药减量控害、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取得的成效,总结了通过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转变施肥方式、综合利用有机肥源、实施有机肥替代项目、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专业化统防统治、药械更新、绿色增产模式等技术措施。全面实现化肥农药零增长的做法,以期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降低化肥、农药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殷耀兵  高会东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8):5473-5474
利用杀虫涂料和黄板诱杀原理,研究了黄色缓释杀虫涂料的制备工艺及应用效果。首先制备杀虫剂-颜填料浆,然后制备黄色缓释杀虫涂料,并在温室中对不同黄色缓释杀虫涂料和黄板进行了诱杀白粉虱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黄色缓释杀虫涂料诱杀害虫效果良好,同时使用及维护方便,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无公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2.
王亚维  张国洲  罗来锦 《安徽农业科学》2013,(31):12306-12306,12347
[目的]为了研究有机药肥在水稻田的施用效果,分析有机药肥对土壤结构、水稻经济性状和水稻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比较法。[结果]在水稻常规施肥的情况下,增施有机药肥750kg/hm^2,可以有效地降低土壤容重,提高水稻经济性状和水稻产量。[结论]增施有机药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作物产量,减少化肥用量的10%~15%。  相似文献   

13.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烤烟种植长期使用大量化肥、农药、土壤复种率升高,造成土壤养分以及微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土壤有机质含量不断减少、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烟叶品质不断下降;同时我国烟叶出口也一直受到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超标的困扰,严重制约了我国烟草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生物炭在农业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生物炭基有机肥具有含碳量高、改良土壤、缓释增肥、减少面源污染、促进农林废弃物循环等优点[3-5],极适合于烟草等多年生植物的土壤改良。本文主要讨论了适合广西烟草本土的生物炭有机肥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农业的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土地肥力持续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单施偏施化肥和有机肥投入的减少,是造成土壤肥力下降、环境污染和农产品品质降低的重要原因。有机肥的产业化利用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促进有机肥增施、提高农产品品质的新路子,也是农业持续发展的需要。本文提出了实施有机肥产业化的建议,以促进中国农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日光温室应用秸秆反应堆对地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光温室应用秸秆反应堆技术,具有改善作物生长环境、提高地温、培肥土壤、降低连作障碍、增强植物抗病能力的作用,能从根本上解决因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导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是推动秸秆和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一项有效措施.试验表明,在每栋温室用秸秆4000kg左右,温室内CO2浓度明显增加,在最冷的12月和1月可使耕层平均地温提高0.5~1.0℃,土壤温差缩小,减少有机肥、化肥和农药用量50%以上.  相似文献   

16.
德州市土壤盐渍化概况及改良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主要论述了德州市土壤盐渍化分布概况及主要改良利用技术,对轻度盐渍土实行土壤隔层、抑制地表返盐碱,引黄灌溉、大水压碱,扩大肥源、林农配置等;对重度盐渍土采取生物治理与设施隔盐技术;对盐碱涝洼地采取了台基鱼塘和发展种植养殖业,为改良利用盐渍化土壤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微生物菌肥在设施蔬菜生产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生物菌肥是根据土壤生态学、植物营养学原理和现代有机可持续发展农业研制出来的含有活性物质对环境友好的新型生物肥料,可以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质,促进作物生长,提高果蔬品质,在土壤-作物-微生物三者之间存在良好的关联,对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就微生物菌肥的研究进展,促进蔬菜作物生长、改善果实品质、提高蔬菜作物抗性及改善土壤环境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同时对微生物菌肥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山西膨润土的理化性质。膨润土具有较强的交换、吸附、粘结等性质,土壤施用膨润土后,可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性,减少土壤对磷、钾的固定;膨润土与化学肥料混合能提高肥料的利用率;膨润土用作饲料添加剂可提高家禽的饲养价值,降低饲料成本,膨润土在农业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首先介绍了壳聚糖的物理性质及化学结构,分析其在农业方面应用的优势;而后分别从壳聚糖在种衣剂、地膜材料、土壤改良剂、农药及肥料等农业方面的应用综合阐述;最后指出了壳聚糖在农业方面的应用研究将会向以下3个方面发展,即按照其分子量分布或者原料来源等的不同再进行分类研究、应用范围将不断扩展和细化、壳聚糖的衍生物亦将成为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20.
氧化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型碳质纳米材料,具有生物相容性好、化学性质稳定、分散性高、比表面积大、丰富的含氧官能团等优良特性,是纳米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在航空航天、医药、新能源和生物传感器等领域应用广阔。近年来,氧化石墨烯在现代农业技术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为现代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氧化石墨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包括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种子萌发、枝叶生长、根系生长)、提高农作物抗逆性能、产量和品质、开发具有缓控释功能的氧化石墨烯基肥料,实现提高肥料利用率和降低环境风险的功效;作为农药载体及增效剂用于农作物病虫害防控,达到缓控释放、高效利用的目的 ; 探讨氧化石墨烯作为吸附剂或降解细菌固定剂来修复受污染土壤的效果,为污染土壤修复提供新技术、新方法;介绍了氧化石墨烯作为高灵敏度的湿度传感器,可实现土壤墒情实时监测和无损监测植物生长状况;最后探讨了氧化石墨烯在农业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目前,氧化石墨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仍处于初期阶段,尚不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条件。随着氧化石墨烯在农业领域的研究深入和应用范围的扩大,有望实现农业生产方式和技术的变革、实现资源高效利用、降低农业生产带来的环境危害,为推进绿色低碳农业的发展助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