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江流域山区以土石山地为主,山高坡陡,土层薄,石料丰富,基本农田建设以修筑石坎梯田为主。对梯形断面石坎进行稳定分析,认为最大稳定坎高为262m。从物理概念入手,建立了以坎高H为决策变量,以综合费用损失最小为目标的石坎梯田优化设计数学模型。优化设计施工实例表明,优化设计方案与农民常规修筑方法相比,具有田块大、田面平、田坎占地少且稳定、节省修筑投工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贾立志    高建恩    许秀泉    白先发    张元星 《水土保持研究》2014,21(6):1-5
针对2013年6—9月份安塞县马家沟多级梯田遭受暴雨侵蚀严重等问题,运用新一代水蚀预报模型WEPP模型对马家沟多级梯田在暴雨条件下的侵蚀情况进行模拟,并将WEPP模型模拟的结果与实测资料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WEPP 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黄土丘陵区多级梯田在暴雨条件下的径流量以及土壤侵蚀量,随着梯田级数的增加,WEPP模型对径流量与侵蚀量的模拟精度逐渐降低。由于受该区地下水的影响,模拟径流量总体小于采用径流系数法算得的径流量,由于梯田田埂的防蚀作用,模拟土壤侵蚀量总体大于实测侵蚀量。研究为黄土丘陵区梯田防蚀以及梯田修筑提供科学依据及有效方法,为黄土丘陵区多级梯田的暴雨侵蚀预测提供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3.
高强高耐水土体固结剂具有应用范围广、早期强度高、水稳定性与耐久性好、湿胀与干缩变形小等特点。长阳县对运用该固结剂修筑梯田土坎、土质晒场和道路的效果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 ,运用该固结剂修筑的梯田土坎、土质晒场和道路均能满足设计强度要求 ,施工工艺简单 ,在无砂石料和运输困难的地方使用固结剂修筑土坎、晒场和道路 ,可节约工程投资 10 %以上  相似文献   

4.
我国梯田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梯田是古代劳动人民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创造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梯田的出现,是古代农业发展的一个显著进步。梯田修筑历史悠久,而且普遍分布于世界各地,尤其是地少人多的山丘地区,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修筑梯田的国家之一,“早在西汉已经出现了雏形的梯田””。我国的梯田,以数量多、修筑的历史悠久而闻名于世,它的形成与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梯田的雏形期、梯田的形成期、梯田建设与治山治水的结合期、梯田工程体系的发展完善期。 一、梯田的雏形期(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0世纪前后),这一时期以便于耕作和保水保肥、增加产量的小面积区田形成为标志,并且已经注意到了修筑山地池塘,以收集径流进行灌溉。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石坎梯田断面要素和工程量的分析,以田坎高度和田坎侧坡坡率作为设计变量,以每公顷梯田的造价为目标函数,提出了石坎梯田的通用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并进行了实际优化计算。优化设计结果和常用的石坎梯田规格相比,优化设计的石坎梯田要比常用规格安全经济得多。  相似文献   

6.
关于延边水平梯田现状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坡耕地修筑梯田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是发展山区农村经济使农民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延边州自建国以来,到1978年为止共修筑各类梯田70666hm~2,占坡耕地面积  相似文献   

7.
黄土丘陵区软埂梯田建设与维护监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软埂梯田选择"接近自然"的技术对坡改梯进行了技术改进,在工程方面设计采用接近黄土自然休止角40~45°为梯田埂坡设计坡度,从而从根本上消除了地埂重力侵蚀危害。试验研究表明,软埂梯田每年的维护费用为592.5元/hm2,是硬埂维护费用的55.5%;修筑费用为435元/hm2,是硬埂的24.9%。软埂梯田具有造价低、易维护、修筑和管护简便等特点,是水平梯田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以辽西低山丘陵区有代表性的水平梯田、坡式梯田和地埂植物带为例,通过田间试验分析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稳固性。研究表明:3种水保措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稳固性排序为地埂植物带<坡式梯田<水平梯田,均呈显著差异性;辽西低山丘陵区埂坎植被生长状况越好、埂坎措施损坏率及坡度越小,水保措施的作物增产、土壤性状改良和拦沙效果越好;埂坎损坏率和坡度与水保措施经济、生态效益及稳固性的相关性最高。研究成果可为辽西低山丘陵区生态保护和水保措施优选提供一定支持。  相似文献   

9.
集土梯田效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集土梯田”是土石山区特定地貌类型的产物,是一项具体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本文系统地总结了集土梯田的拦蓄能力、修筑方法和效益,并进行了定点定位观测试验,研究探讨出适合当地的修筑技术,使其向低成本高效益发展.  相似文献   

10.
梯田是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坡面治理的主要工程措施,在梯田规划建设过程中往往容易忽视梯田附属建筑物的规划,影响梯田的安全运行和经济效益的发挥。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梯田附属建筑物规划被忽视的原因,明确了梯田附属建筑物规划的内容,提出了规划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