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平茬时收获的枝条经粉碎制成柠条粉可作为奶牛粗饲料,但因其适口性差、采食量少、消化率利用率低,导致柠条饲用转化产业发展缓慢。试验研究了一种新型的改性加工方法处理柠条,利用该方法加工出的改性柠条粉饲喂泌乳奶牛,结果表明:与普通柠条相比,奶牛对改性柠条粉的采食利用率、日粮中的NDF消化率、日粮中的DM消化率分别提高了11.0、2.08、2.0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
从饲用柠条平茬的角度出发,对不同年限柠条的营养成分、平茬后当年产量和翌年再生情况进行观测和分析,从而确定饲用柠条适宜的平茬间隔期,为柠条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前大多数禁牧、休牧区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资源储量大但利用率低的现状,寻找能有效降低纤维类物质含量、改善适口性、提高饲用价值的利用途径,成为柠条饲料化研究的重点。本试验将有效降低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的膨化技术应用于柠条的保护性开发利用中,对柠条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进而对其饲用膨化技术和营养价值进行评价探讨。结果表明,在压力1.0 MPa、温度170 ℃、原料含水量30%、切短长度2 cm的条件下,膨化效果最好,柠条中木质素含量最低,干质量消化率最大。  相似文献   

4.
柠条锦鸡儿、梭梭和砂生槐简介及其饲用价值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柠条锦鸡儿、梭梭和砂生槐3种植物不仅具有一定的生态价值,而且具有很大的饲用价值,是优良的饲草替代物。介绍了柠条锦鸡儿、梭梭和砂生槐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征,并对这3种植物的饲用价值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下一步在西藏阿里地区开展试种试验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柠条是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上分布很广的一种优良饲用灌木。农业上用以作防风、防沙障;林业上用以固沙、作造林先锋;水利建设上用以保持水土,防止风蚀、雨蚀;牧业上它是一种良好的饲用灌木,既能打草又可作放牧用。特别是各春季节,别的牧草都已干枯了,而柠条的枝梢中仍含有大量水分和养分,4月中、下旬就可返青,在冬春青黄不接时放牧牲畜,对牲畜过冬渡春起着重大作用。当地群众喻之“四季青”。  相似文献   

6.
家兔对柠条营养物质的消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伊普吕(父系)成年兔、青年兔各18只(公母各半),采用内源指标剂法(4NHCl不溶灰分法)进行家兔消化试验.结果显示:①肉兔对饲粮中粗蛋白质消化率较高,达70.60%~73.75%;对柠条中粗蛋白质消化率达70.59%~88.76%,但随柠条比例升高消化率略有下降.②肉兔对粗纤维消化率有限,但对柠条中粗纤维消化率较高.③家兔对饲粮和柠条中粗脂肪消化率达98%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家兔可有效利用柠条中的营养物质,柠条可作为一种饲用价值较高的兔用饲料.  相似文献   

7.
应用酶制剂,提高柠条草粉适口性和消化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豆科锦鸡儿(Caragana),俗名柠条,落叶灌木,旱生,饲用价值较高,是我国干旱地区很好的天然绿色粗饲料资源。本文通过对柠条草粉饲用价值评价和用作畜禽粗饲料利用的现状以及畜禽不易消化的粗纤维含量高,适口性差等问题进行全面调查分析后提出:在柠条草粉中加入适量的生物酶制剂添加剂,制定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和饲喂方法等措施,是提高柠条草粉适口性、消化率和利用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柠条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柠条的生态学特征和抗旱机理,并通过对柠条林在改良土壤,防风固沙,固土护坡、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减少地表径流,保护耕地,生态多样性等重要的生态作用以及适宜密度和饲用价值进行综述,提出柠条林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国内外马铃薯秧藤饲用转化及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内蒙古地区马铃薯秧藤的产业化现状,提出了适宜内蒙古半农半牧地区的"青贮饲料+混合粗提取物"的综合利用技术路线,展望了内蒙古地区马铃薯秧藤高附加值的综合转化利用产业前景,以期为开发具有高附加值的马铃薯秧藤生物活性物质提取加工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柠条饲喂泌乳牛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在粗饲料不足的晚春季节,利用柠条无叶期枝条部分替代泌乳牛日粮粗饲料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柠条无叶期枝条,同样具有一定的饲用价值,用之替代奶牛日粮部分粗饲料,饲喂泌乳牛,在维持正常产奶水平的同时,乳脂肪、乳蛋白、乳糖及乳干物质等均具有提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盐胁迫对两种锦鸡儿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苗昊翠  李利民  宋彬  黄俊华 《草业科学》2011,28(10):1815-1819
用NaCl胁迫白皮锦鸡儿(Caragana leucophloea)和镰叶锦鸡儿(C.aurantiaca)的一年生幼苗,NaCl质量分数为0.2%、0.4%、0.6%、0.8%和1.0%,盐胁迫7和15 d后取样,测定其叶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含量。结果表明,随着NaCl质量分数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白皮锦鸡儿叶片相对电导率逐渐降低,而镰叶锦鸡儿相对电导率有所增加;随盐质量分数的增加,白皮锦鸡儿MDA含量先降低后升高,而镰叶锦鸡儿MDA含量逐渐升高;当两种锦鸡儿植株受到盐胁迫时,叶片内脯氨酸含量迅速上升来维持渗透平衡。综合各项指标,白皮锦鸡儿抗盐能力较强,镰叶锦鸡儿抗盐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2.
种子植物的选择性败育系指植株在花粉源、传粉次序、果实在植株上的位置和发育果实中的胚珠数目等因素或者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基础上对发育中的幼果或种子选择性败育的现象。今通过自然观测及人工处理等方法对锦鸡儿(Coragoaa)进行自然状态下结籽格局的测定分析,并通过人工疏花、疏果等手段对其结籽格局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锦鸡儿种子形成具有明显的选择性败育现象,人工控制试验对种子的形成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柠条在库尔勒的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解决新疆库尔勒地区荒山绿化中树种单一且经济效益不高的情况,通过栽植小面积柠条Caragana spp.林,并对其成活率、生长状况和生育期等指标的试验观察与分析,发现柠条在库尔勒地区具有抗旱、耐瘠薄、病虫害少、适应性强、绿化成本低、建植速度快等特点.从其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来看,柠条为旱生性树种,可以作为荒山绿化、水土保持、防沙治沙大力发展的树种,也是发展畜牧业的优良饲草灌木.因此,柠条在库尔勒的大面积栽培,将对改善恶劣的荒漠化环境、提高荒山绿化效率、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步伐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柠条饲料补饲滩羊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柠条、玉米秸秆配合成全价饲料替代精料饲喂滩羊。试验结果表明:对照组、试验1组(柠条粉状全价饲料)、试验2组(柠条颗粒全价饲料)滩羊日增重分别为134、144和156g;饲料报酬分别为13.73、12.77和11.80:每增重1kg需饲料费用为4.05、3.90和3.64元,试验2组饲料增重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三种锦鸡儿属植物表型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用数量统计的方法对柠条锦鸡儿、中间锦鸡儿和小叶锦鸡儿的31份材料的10项形态指标进行了研究.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这10个性状在材料间表现出显著差异;聚类分析把这3种植物的31份材料分为2组;主成分分析表明种子长和宽、千粒重、荚果长和宽等是造成这3种植物表型差异的主要因素;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了地理生态因子对这3种植物的表型性状变异有较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柠条饲料生产的开发   总被引:20,自引:6,他引:14  
把整株柠条粉碎加工制成草粉、颗粒、饼状、块状饲料饲喂肉牛,取代了豆饼类蛋白饲料,成本降低25%左右。平茬复壮更新是改良天然柠条草场最有效的措施,产量提高5倍,又充分合理地利用了自然资源。科尔沁沙地适宜大面积种植柠条,雨季前播种最佳,田间管理粗放,简单易行,生产成本低,鲜草产量7500kg/hm^2。柠条饲料生产的开发是科尔沁草原生产与生态相结合的一项庞大而复杂的改造和治理沙地的生产-生态工程,属内蒙古自治区草地资源开发的重大科研项目。  相似文献   

17.
柠条在北方旱区防风固沙、环境保护等生态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的先锋植物,在北方旱区已经大面积种植。柠条———作为耐牧植物,是夏秋季牛、羊等草食畜的良好饲料。本试验对柠条在冬春季节的饲料化开发利用上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结果表明:柠条无叶期枝条,同样具有一定的饲用价值:其代谢能(ME)为6.559MJ/kg.干物质);可消化总养分(TDN)达43.63%;泌乳净能(NEL)为3.265MJ/kg.干物质;每千克干物质中含奶牛能量单位(NND)为1.035。研究表明,柠条在饲料化开发利用方面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8.
柠条锦鸡儿表型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根据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 Kom.)资源分布状况,对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10个柠条锦鸡儿天然居群进行表型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柠条锦鸡儿表型性状无论在居群间还是在居群内均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或P<0.01);叶片、荚果、种子等11个表型性状的分化系数为0.195,居群内的表型变异占80.5%,是柠条锦鸡儿的主要变异来源;柠条锦鸡儿表型性状与地理生态因子的相关不显著;通过聚类分析将10个柠条锦鸡儿居群分为4类;判别分析显示,千粒重、荚果宽和叶长3个性状是造成柠条锦鸡儿表型变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孙毅  闫兴富 《草业学报》2016,25(7):186-195
为了揭示柠条种群实生更新的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在宁夏白芨滩自然保护区的人工柠条灌丛群落,设置不同的灌丛(柠条灌丛、沙蒿灌丛和裸露沙地)基部生境、不同坡位(底部、中部和顶部)的沙丘生境和柠条灌丛植株基部不同距离(0.5,1.5m和丛间沙地)生境,研究了柠条种子在不同生境下的出苗和幼苗生长特征。结果表明,1)不同生境(柠条灌丛、沙蒿灌丛和裸露沙地)和沙埋处理对柠条种子出苗率和留存率均具有显著影响(P0.05);在沙蒿灌丛,沙埋种子的早期出苗率显著高于地表种子(P0.05),且显著高于裸露沙地和柠条灌丛的沙埋种子(P0.05);种子的出苗率在沙蒿灌丛的沙埋处理最高,但不同生境间、沙埋和非沙埋种子间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2)沙丘底部的种子出苗率显著大于沙丘顶部(P0.01),试验结束时约为沙丘顶部的20倍;各时期出苗率均在距柠条灌丛基部1.5m处最大,灌丛间沙地最小,沙丘不同部位生境的出苗率均在7月18日最高,整个试验期间的出苗率和出苗速率在不同生境间均无显著差异。3)幼苗株高、基径、主根长、根茎比和总干质量均在沙丘底部最大,而根冠比在沙丘顶部最大;距灌丛基部0.5m处幼苗的株高显著大于1.5m处幼苗(P0.05),幼苗主根长、根茎比和根冠比均随距灌丛距离的增大而增大,而总干质量随灌丛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20.
不同生长时期小叶锦鸡儿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变化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秋霞  张丽珍  牛宇 《草地学报》2011,19(6):943-947
为研究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 Lam.)各部位黄酮类化合物动态变化规律,确定其适宜采收的部位和时期,采用硝酸铝显色法测定了不同生长时期小叶锦鸡儿植株各部位的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一年生去叶枝及根中总黄酮含量于4月达到最高,分别为1.021%和0.249%,半年生去叶枝和二年生去叶枝于9月达到最高,分别为0.990%和0.868%。半年生枝、一年生枝和二年生枝上叶总黄酮含量分别在在9月、7月和6月达到最高,分别为2.669%,2.517%和2.223%。半年生枝和一年生枝上的花总黄酮含量在5月达到最高,分别为3.324%和3.368%,二年生枝上花在4月达到最高,为3.345%。半年生枝、一年生枝和二年生枝上种子总黄酮含量均在7月达到最高,分别为0.837%,0.840%和0.812%。总黄酮含量的高低顺序为花>复叶>去叶枝韧皮部>去叶枝>种子>去叶枝木质部>根韧皮部>根木质部。如以黄酮类物质的利用为目的,应重点采集花、复叶及枝条的韧皮部,并应在9月采集一年生和半年以内枝、叶,保留其地下部分,有望获得较高的得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