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本课题旨在加快肉羊繁殖性能及增重性能试验研究,推进肉羊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试验结果表明,南非美利奴种公羊与河套地区细杂羊杂交,其繁殖性能提高,双羔率明显增长;杂交羔羊与细杂羔羊相比,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增长快、日增重高。  相似文献   

2.
景泰县是甘肃滩羊的中心产区。为了在滩羊非保种区进行滩羊杂交生产,摸清不同肉羊品种与滩羊的杂交效果,提高滩羊生产的经济效益。本试验对不同肉羊品种杂一代羔羊与滩羊羔羊进行了180 d的饲喂试验,观察相同圈舍饲养管理条件下,同等营养  相似文献   

3.
(一)采取短期育肥技术 通过改变日粮组成,提高胴体感官评分和肌纤维嫩度,提高肉羊品质. (二)选择优质肉羊品种,开展杂交改良 肉羊品种和品质的优劣已成为市场竞争取胜的决定性因素,土、杂、劣种肉羊常因个体小、肉质差、生长发育缓慢、出栏率低等影响养羊的效益.因此,养羊场或养羊户要积极调整肉羊品种结构,选择具有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的肉羊良种,并用这些品种对当地绵、山羊进行杂交改良,以加快羔羊生长速度,用肥羔肉代替成年羊肉.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宁夏肉羊杂交改良效果、筛选出优质杂交改良的主推品种,试验选择杜泊×小尾寒羊杂交F1代(杜寒杂一代)和本地滩羊×小尾寒羊杂交F1代(滩寒杂一代),对其生长发育及产肉性能等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相同饲养条件下,杜寒杂一代的生长发育、增重效果和产肉性能均显著好于滩寒杂一代,杂种优势显著,羔羊肉用体型明显,饲料报酬高,养殖经济效益突出。  相似文献   

5.
采取随机抽样的办法对20只小尾寒羊羔羊和20只肉羊杂交改良羔羊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肉羊杂交改良羔羊在同等饲养管理条件下增重明显,比小尾寒羊羔羊增长快,6月龄小尾寒羊体重为32.95 kg±2.75 kg,杂交改良羔羊体重为44.67 kg±1.20 kg.平均增加11 kg,每千克羊肉价格按10元计算,每只可增110元,每千克肉差价2元,增收22元,进行肉羊杂交改良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养羊业在本县广大农村取得了前所未有发展,特别是肉羊和肥羔生产发展很快。农村有丰富的作物秸秆和农副产品,为发展养羊业提供了丰富的饲料资源。当前,本县以肉羊养殖为主,肉羊又以波尔杂交羔羊为优。波尔杂交羔羊初生体重大,躯体丰满,3月龄内生长进度快。养好波尔杂交羔羊,要重点抓好四个环节。  相似文献   

7.
夏、寒杂交羔羊肉品质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肉羊的产业化生产已被列为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但多限于数量、规模上的发展,有关肉用性能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为推动肉羊业商品化、规模化、产业化生产的发展,此次对夏、寒(夏洛来羊×小尾寒羊)杂交羔羊的肉用品质进行研究,通过对羔羊肉的品质的分析,为肉羊饲养标准的制定,产业化生产,改良方向,选种繁育,杂交模式的确立及夏、寒杂交育种等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引进优良肉羊品种无角陶赛特父本,对小尾寒羊进行杂交改良,其繁殖后代生长发育快,产肉性能好,有效地提高了肉羊养殖效益.但改良羔羊在形态、性能、适应性等方面与本地小尾寒羊羔羊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致使成活率较低.如何提高羔羊成活率是养好改良肉羊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夏寒杂交羔羊产肉性能与羊肉品质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我国不少省区引进外来的优良肉羊品种与本地羊杂交,培育地方性肉羊品种.这极大推动了肉羊生产的迅速发展,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此次结合辽宁医学院食品专业教学实验,对夏洛来与小尾寒羊杂交羔羊的产肉性能与羊肉品质进行了分析测定,用实验测定的数据初步验证了杂交效果,为其良种繁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从自由放牧向集约化饲养转变,从成年羊肉向羔羊肉生产转化,基本达到羔羊肉生产工厂化、饲养标准化、产品规格化的集约化水平,从而实现周转快、产品率高、成本低、经济效益好的高效养羊生产。抓住当前自治区、地区发展现代畜牧业的良好发展机遇,结合当地肉羊产业发展实际,科学规划,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大力发展优质肉羊杂交改良生产,提升肉羊产业发展整体水平,做大做强巴里坤县肉羊产业是促进巴里坤县畜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1试验目的 <进口肉羊品种的纯繁及杂交利用研究>课题自1998年到1999年开始执行以来,阿莱羊与中国美利奴羊杂交,均产生了大量的杂种羔羊,取得了较好的杂交效果,为了研究杂种羔羊的肥育性能和肥育羔羊的营养需要,探讨如何最经济有效地生产羔肉羊及早期断奶育肥的可行性,特设计本试验.  相似文献   

12.
为了加快推进肉羊产业的繁荣发展,阿勒泰地区开展了阿勒泰羊多胎羔羊的杂交生产的技术,但由于母羊体弱以及护理能力差等因素,多胎羔羊极易患病。现分析了多胎羔羊的常见疾病,并针对这些情况提出相应的治疗措施,希望可以对促进阿勒泰羊的繁殖存活率以及肉羊产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世界养羊业呈现出向肉用发展的趋势,我国的肉羊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在羊肉生产中,尤以二元或三元杂交的6月龄左右、体重在15~16公斤的羔羊肉最受欢迎,瘦肉多、膻味小,特别是胆固醇低。因此,肉用羔羊的生产是我国将来羊肉生产的主要方向。本文就我国华北平原农区肉羔杂交生产的主要技术措施和应注意的问题谈一点看法。 杂交是肉羊生产中提高肉羊生产性能的一个主要手段,亲本选择是保证杂交效果的基础,采用的杂交方式是杂交优势发挥的重要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14.
秦安县良种肉羊推广中存在羊群结构不合理、优良的肉羊品种匮乏、引进的良种化程度不高、资金短缺,养殖技术落后等问题,提出了调整羊群结构,及时更新肉羊、引进优良品种肉羊,完善繁育体系、充分利用杂交优势,提高羔羊产肉性能、加大良种肉羊引进资金投入、强化对养羊户的技术培训力度,提高养殖水平等应对措施,从而以保证我县肉羊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羔羊低血糖症是羔羊出生3~7天后发生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以步态不稳、四肢无力、卧地不起、畏寒发抖为主要特征。杂交波尔山羊发病率高,如不及时治疗,多数很快死亡,死亡率达30%~70%,严重影响了肉羊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笔者根据几年来的生产实践及基层调查,认为发展农区养羊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引导:1引进内羊良种,开展杂交改良我市群众具有悠久的养羊历史,全市年出栏山羊12万多只.但饲养的山羊品种仍以戴云山羊及福清高山羊为主,巨大都采用本交,生产的商品肉羊个体小,生长慢,出栏率低,不适应市场对肉羊品质及数量的需求,养羊的效益不高。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农户饲养山羊应引进南江黄羊开展杂交改良。如莆田县庄边镇黄龙村中后老农程守阳,原饲养本地母羊20多只,产的羔羊7月龄体重仅13公斤,后自市种羊场引进南江黄羊种公羊1只开展杂交改良,杂…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阜康市本地土种羊的生产性能,用世界优良肉用绵羊品种——萨福克羊进行改良。对萨福克羊与本地羊杂交一代的生长发育、产肉性能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杂一代羔羊体格粗壮,具有明显的父本肉用体型特征,胸深宽,肋骨较开张,背宽,后躯较丰满,生长快,毛色混杂等特点。杂一代增重效果明显高于当地土种羔羊(P<0.01),而且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其中试验组F1的初生重比对照组F1高39.80%,断奶重比对照组高65.70%,10月龄体重比对照组F1高出50.66%,胴体重比对照组高6.70 kg。说明阜康市可以充分利用这种杂交优势,改良当地绵羊品种生产性能,发展规模化、产业化肉羊生产,推广羔羊育肥,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引进优良肉羊品种无角陶赛特父本,对小尾寒羊进行杂交改良,其繁殖后代生长发育快,产肉性能好,有效地提高了肉羊养殖效益。但改良羔羊在形态、性能、适应性等方面与本地小尾寒羊羔羊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致使成活率较低。如何提高羔羊成活率是养好改良肉羊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正>目前,羔羊肉市场供不应求,消费量急剧攀升,虽然许多地区都在大力发展肉羊业,但远远不能满足羊肉日益增长的需求。引进适应本地区的优秀肉羊品种来杂交改良本地羊,生产优质肉羊具有很大潜力。研究通过比较全面地测定羔羊肉中的营养成分,旨在为该品种育种工作和肉羊的杂交改良提供参考数据,也为老百姓餐桌上的合理膳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试验选择母羊112只,采用陶赛特肉羊细管冻精进行人工授配,同时选取65只当地羔羊与人工授精后杂一代羔羊进行初生重及体尺对比,结果表明人工授精受胎率为58.9%,杂一代羔羊初生重及体尺明显高于本地羔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