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切割生菜的HACCP管理及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切割果蔬的发展现状,针对切割生菜的市场需求和生产加工管理过程的质量要求,运用HACCP体系对切割生菜的生产和加工过程进行管理,及时识别、分析可能发生危害的环节,并制订质量控制措施,防止危害的发生,保障生菜的食用安全,建立了切割生菜HACCP管理和质量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2.
以9个不同类型的生菜为试材,采用密植的方法进行越夏切割再生水培,观测了切割再生对不同类型生菜的形态、品质、生理及再生能力与产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直立型生菜和奶油型生菜形态指标表现最好;从生理和品质指标来看,以直立型生菜表现最佳,其次为奶油生菜与软尾生菜;从切割再生能力及产量来看,以直立型生菜、奶油生菜表现最佳,可以连续切割3次以上,每m~2产量分别达到5.160、4.796 kg。综合各指标来看,采用密植的方法对越夏水培生菜进行切割再生栽培,可以提高生菜在高温季节的复种指数,提高单产;适宜在海南地区进行切割再生栽培的越夏水培生菜类型是直立型生菜和奶油生菜。  相似文献   

3.
露地生菜在生长过程中.因品种、环境、栽培、田间管理不适,植株时常会发生病害,造成品质、产量和效益的下降。特别是近几年生菜栽培技术的提高和大棚、温室面积的扩大.全年都可种植生菜,这样以来,不但增加病菌的来源,而且加重病害的危害程度。据去年调查表明,生菜...  相似文献   

4.
高亮 《蔬菜》1995,(3):8-9
结球生菜抗热丰产栽培技术261041山东省潍坊市农科所高亮夏秋季节高温多雨,正值蔬菜淡季,结球生菜夏秋栽培,收获期正赶上淡季市场,且叶球大而紧实、脆嫩甘甜、品质优于其他茬口,颇受广大消费者青睐。但结球生菜播种后的整个生长期间正值高温和旱涝交替的恶劣气...  相似文献   

5.
结球生菜周年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球生菜周年栽培技术谢伟平谭伯杭叶树森曹健松贺东方(广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510315结球生菜(var.capitataL.)喜凉爽的气候,耐热性、耐湿性弱。广东省夏秋季高温多雨,常规栽培不易成活,笔者采用保护性生产设施,配合适当的栽培技术,解决了这一...  相似文献   

6.
牛小朋 《蔬菜》2012,(9):13-14
生菜在我国东南沿海特别是大城市近郊栽培较多,近年来栽培面积迅速扩大。阐述了生菜的特征特性.并从土壤选择、品种选择、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6个方面介绍了生菜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中国瓜菜》2019,(10):55-59
采用耐切割叶用莴苣品种‘奶油生菜’为试材,以海南夏季锯齿型温室内自然光照和光周期为对照,利用LED精量调制红蓝光比例分别为R/B=4、8、10,对水培生菜切割一茬后的再生苗进行夜间延时补光,探究不同光质LED暗期补光对水培切割再生生菜生长和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R/B=8、10两个处理的再生生菜采收时单株地上部鲜质量达到对照的2.36、2.13倍,随着LED红蓝复合补光光源红光比例的增加,生菜地上部鲜质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小、可溶性糖含量持续增加的趋势。光合色素以R/B=10的含量最高,叶绿素荧光指标R/B=8、10处理高于CK和R/B=4处理。R/B=8处理的脯氨酸、SOD酶含量极显著或显著高于其他3个处理,EC值、MDA含量表现出R/B=4处理显著低于CK。综合各指标来看,对水培生菜再生苗进行暗期延时补光处理时,R/B=8是最优的光质配比。  相似文献   

8.
蒋涛 《蔬菜》1997,(1):17-18
结球生菜国内采种技术初探100101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蒋涛结球生菜是近年来在我国迅速发展的特种蔬菜新品种。有关生理研究认为:结球生菜是唯一由高温、长日照促进花芽分化的绿叶类蔬菜。因此,结球生菜的采种区域及相应的采种技术呈现出一定的特点。近年来,我们...  相似文献   

9.
结球生菜周年栽培技术276002山东省临沂市科协李锡志,马世全生菜也叫叶用莴苣,为菊科一、二年生草本植物。营养价值较高,是欧、美等国家餐桌上很受欢迎的菜肴之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在不少大中城市的饭店也很受消费者的欢迎。一、生育周期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据...  相似文献   

10.
水培生菜对硒的吸收和转化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尚庆茂  高丽红 《园艺学报》1997,24(3):255-258
用不同硒浓度营养液以DFT方式培养奶油生菜、红叶生菜、玻璃生菜3个品种,研究了它们对硒的吸收和转化,结果表明,3个品种吸收积累硒的能力有所差异,玻璃生菜>奶油生菜>红叶生菜。各品种茎叶含硒量均与营养液硒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9899。3个品种对无机硒的转化率均在60%以上,顺序是奶油生菜>红叶生菜>玻璃生菜。适当延长供硒的时间,有利于生菜体内无机硒向有机硒的转化,但不利于硒的积累  相似文献   

11.
狭叶薰衣草与羽叶薰衣草核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珊珊  廖景平 《园艺学报》2007,34(3):735-738
 采用酶解去壁低渗法对狭叶薰衣草(Lavandula angustifolia Mill. ) 和羽叶薰衣草(L. pinnataL. ) 的体细胞染色体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 狭叶薰衣草的核型公式为2n = 2x = 50 = 14m + 10 sm + st, 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 = 50 =L + 11M2 + 13M1, 染色体组型为“2A”型。羽叶薰衣草的核型公式为2n =2x = 22 = 6m + 5 sm ( SAT) , 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 = 22 = s + 6M1 + 2M2 + 2L, 属于“2B”型。  相似文献   

12.
以甘蓝ZQ启动抽薹的茎尖为材料,分别提取DNA和RNA,以两对引物扩增并序列拼接得到甘蓝LFYZQ基因DNA序列和cDNA完整编码区,长度分别为2 560、1 239 bp,与花椰菜、拟南芥、芥菜和萝卜同源性分别达到91 %、87 %、86 %、87 %。该基因含有3个外显子(452、394、393 bp)和2个内含子(514、807 bp),共编码412个氨基酸,内含子剪接位点均符合经典GT-AG法则。将LFYZQ与网上公布的12种十字花科植物LFY氨基酸序列按分子进化分成两类:甘蓝LFYZQ与花椰菜以及Jonopsidium属植物Jonopsidium acaule这3个分为一类;其余10种植物分为第二大类。LFYZQ蛋白分子量为46 kD,是一个不稳定的疏水蛋白,存在N-十四(烷)酰化位点、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酪蛋白激酶Ⅱ磷酸化位点、酰胺化位点共4种活性位点。  相似文献   

13.
蛋白质提取方法和电泳条件是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双向电泳的关键。为建立适合甘蓝柱头总蛋白质的双向电泳体系,本试验以甘蓝柱头为材料,采用改良TCA/丙酮沉淀法提取柱头总蛋白质,通过对IPG胶条、上样量、聚焦程序、SDS-PAGE胶浓度等的优化,建立了甘蓝柱头总蛋白质双向电泳体系,即选用长17 cm、pH 3~10 NL的IPG胶条,上样量150 μg,按照聚焦程序Ⅰ进行等电聚焦,第二向SDS-PAGE胶浓度选用12%,得到了分辨率高、重复性好的双向电泳图片。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3个花椰菜品种幼苗期叶片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还原糖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3种花椰菜幼苗期蛋白质含量和叶绿素含量总体上都表现为上升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和还原糖含量呈现波动性变化,但还原糖含量的值都显著低于可溶性糖含量.  相似文献   

15.
结球甘蓝花粉钙调素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芸薹属植物钙调素基因保守区域设计引物,采用同源克隆的方法从结球甘蓝自交不亲和系和自交系花粉中克隆得到一个钙调素开放阅读框cDNA 序列,该序列长450 bp,编码149 个氨基酸;编码蛋白不含跨膜区,无信号肽,具有4 个完整的EF-hand 结构域。构建了结球甘蓝花粉钙调素原核表达系统,钙调素基因及其3 个突变体在E. coli 中得到表达,均获得分子量约为16 kD 的可溶性融合蛋白,在EGTA 存在的条件下,各融合蛋白具有各自独特的凝胶迁移现象,活性检测表明甘蓝花粉钙调素活性依赖于钙离子。该基因在甘蓝自交不亲和系花粉萌发过程中表达量先上升后下降,在自交系中随花粉萌发增大而降低;在含有钙调素拮抗剂TFP 的培养基中,自交不亲和系和自交系花粉中钙调素基因表达量均受到抑制;在含有W-7 琼脂糖的培养基中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北京地区红花玉兰幼苗物候观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北京地区红花玉兰幼苗的物候观测,探究了其物候变化规律和物候特性,分析了红花玉兰幼苗春季物候期对温度和降水量的响应规律,为红花玉兰在北京的引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生长素在结球甘蓝球叶向上、向内自然卷曲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为挖掘重要的影响结球甘蓝叶片卷曲的生长素相关基因,通过对结球甘蓝莲座期叶片与结球期叶片的转录组进行对比分析,筛选出6个显著差异表达的生长素相关基因,分别为调控生长素动态平衡的Bo ILL6、Bo ASA1基因,控制极性运输的Bo SF21、Bo PIN4基因,参与信号转导的Bo ARF8、Bo GH3.5基因。对上述6个基因进行同源克隆,分别获得全长c DNA序列,序列分析发现6个基因均含有生长素相关的结构域。分子进化树分析发现各基因与芜菁的对应基因遗传关系最近,拟南芥次之。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Bo ILL6、Bo ASA1与Bo SF21的表达量变化最为显著,结球期叶片相对莲座期叶片的表达量差异均高达12倍以上,变化趋势与转录组数据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说明这3个基因可能与结球甘蓝叶片的卷曲发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采用根尖压片法对薹菜进行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薹菜为二倍体,染色体数2n=20,核型公式为K(2n)=2X=20=7M+2T+St,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0=2L+4M2+4S,染色体组型为2A型。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铅对油麦菜和四季菜心生长的影响,通过无土栽培的方法,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铅溶液对2种植物的幼苗进行了胁迫处理,分析不同浓度铅处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铅处理不同程度的影响了2种植物的生长,降低了其生长速度。但是,除茎叶鲜重和干重外,各指标仍呈现增加趋势。在相同处理时间内,高浓度的铅处理使油麦菜叶片数、叶面积、株高和茎叶鲜重、干重指标明显下降,根系鲜重、干重则呈增加趋势。在高浓度铅处理下,四季菜心的各项指标呈现降低趋势。在0.005mg/L的铅处理时,四季菜心各项指标略好于对照,油麦菜各项指标则略有降低;表明在低浓度下油麦菜对铅更敏感。在0.015mg/L处理时,油麦菜和四季菜心各项生长指标均明显降低,四季菜心降低的更多;在0.045mg/L铅高浓度处理下,油麦菜和四季菜心各项指标变化最大,生长受到明显抑制;高浓度铅对四季菜心的生长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20.
马先蒿引种栽培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爱荣  管开云 《园艺学报》2007,34(4):1050-1054
马先蒿属植物作为一系列重要生物学问题的经典研究材料和颇具开发潜力的野生花卉资源,颇受生物学家和园艺学家的关注。然而其栽培问题至今未能解决, 致使其开发利用受到限制。多数生物学家将马先蒿栽培困难的原因归咎于其半寄生特性, 长期以来专注于探寻合适的寄主植物。作者在查阅文献时发现, 具半寄生特性的马先蒿在有伴生植物的栽培条件下成苗率仍然很低。由此推断可能存在其它更为重要的限制因子。本文在结合文献信息和本课题组考察结果的基础上, 指出了菌根真菌和其它生态因子在马先蒿引种栽培中的重要地位, 提出了打破传统理论的束缚而结合具体情况全面考察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