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金针菇菌渣栽培秀珍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金针菇菌渣再利用和对环境污染综合考虑,将金针菇菌渣按22%、42%、64%、85%的比例代替部分棉籽壳用于秀珍菇的栽培研究。结果表明:培养料配方中菌渣的添加量与菌丝生长速度呈负相关,菌渣占22%配方中菌丝生长速度最快,为1.13cm/d,而菌渣占85%配方中菌丝生长速度最慢,为0.80cm/d;根据三潮菇的产量,配方中菌渣占22%、42%配方的产量和生物转化率均高于对照组,生物转化率分别为101%、99%,而菌渣占85%的配方生物转化率最低,为83%,大大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
以沼气发酵的废弃物沼渣为试材,部分代替鸡腿菇栽培常用栽培料中的玉米芯进行栽培试验,分别考察菌丝生长速度、生长周期、产量以及生物转化率。结果表明:以配方3(60%沼渣,20%玉米芯,13%麸皮,5%玉米粉,2%石膏,含水量63%~65%)栽培鸡腿菇,菌丝生长速度较快,生产周期短,产量和生物转化率最高,并且子实体中镉、汞、铅、砷的含量远低于国家对食用菌中重金属含量的要求,效果理想,可以在规模沼气发酵的地区推广、示范。  相似文献   

3.
许彬  李慧星  郭书贤  王振泉  李斌 《食用菌》2019,(1):32-34,38
以玉米秸秆为主料制备大球盖菇栽培种,比较不同配方的栽培种基料对菌丝生长情况、菌丝生长速度、基料失重率的影响;比较最佳栽培种基料培养的栽培种与市售大球盖菇栽培种在栽培料中的营养生长时间和生物转化率的差异。结果表明:供试7个配方栽培种培养料,配方4(玉米秸秆49%,玉米芯30%,麸皮10%,稻壳5%,木屑5%,硫酸钙粉1%)中大球盖菇菌丝的长势最好,菌丝粗壮、致密、洁白、分布均匀,生长速度最快(1.79 mm/d),基料失重率最高。配方4培养料所得栽培种的营养生长时间最短,生物转化率最高,与市售栽培种在生物转化率上差异显著。该配方培养料所培养的栽培种对玉米秸秆栽培料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不同配方基质对猴头菇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以猴头菇为对象,采用不同比例的白酒糟、大豆秸秆配方进行栽培试验,研究不同配方对菌丝生长速度、生物学效率、子实体产量及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秸秆、白酒糟均可部分替代棉籽壳作为猴头菇栽培料,当大豆秸秆与白酒糟比例为4∶3混合替代棉籽壳时,猴头菇的菌丝生长最好,子实体产量最高。因此,利用大豆秸秆、酒糟部分替代棉籽壳栽培猴头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为了对提取黄酮后的淡竹叶渣作环保处理和生物转化利用而进行栽培草菇的试验。结果为,配方50%淡竹叶渣、48%棉籽壳、2%石灰的小区(干培养料重5 kg),平均草菇产量为1.08 kg,平均生物转化率达21.60%,接近全棉籽壳栽培的,可作为优选培养料配方;5个参试草菇品种,以V9715表现较好,每小区(干培养料重5kg)平均产量达1.25 kg,生物转化率达25%。  相似文献   

6.
将中药渣与传统食用菌栽培料按不同比例混合,设计不同的配方,并与青岛市常用制作平菇栽培种培养料进行比较,试验揭示中药渣可以部分替代棉籽壳用于平菇栽培种的制作,从而大幅度降低平菇制种成本。采用中药渣60%、玉米芯34%、麸皮6%配方培养基培养平菇栽培种,发菌速度、菌丝长势等均好于棉籽壳94%、麸皮6%的常用配方。  相似文献   

7.
通过比较5种培养料配方的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商品性状及鲜菇产量,筛选猴头菇工厂化栽培适宜培养料配方。结果为:配方B(木屑37%,棉籽壳24%,麦麸20%,玉米粉19%)走菌速度快,菇形好,头2潮菇平均产量最高,为315g/袋,生物转化率达85.1%;其次是配方D(木屑35%,棉籽壳25%,麦麸15%,米糠5%,玉米芯7%,玉米粉7%,大豆皮6%),头2潮菇平均产量310 g/袋,生物转化率为83.8%。  相似文献   

8.
银耳是中温型食用菌,菌丝生长适宜温度25℃~28℃,子实体生长适宜温度20%~25%,生长周期为35d-40d。从银耳栽培季节的选择、培养料配方、栽培室的设置、菌草栽培银耳工艺及其子实体采收与加工等几个方面探索温室菌草袋栽银耳技术。  相似文献   

9.
以沼气发酵的废弃物——沼渣为试验材料,白黄侧耳(Pleurotus cornucopiae)2026为供试菌株,研究不同比例沼渣和玉米芯培养料中白黄侧耳的生长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在供试配比范围内,随着沼渣添加量的增加,白黄侧耳菌丝生长速度呈增加的趋势;子实体产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试验配方3(40%沼渣,40%玉米芯,13%麸皮,5%玉米粉,2%石膏,含水量60%)用于栽培白黄侧耳,菌丝生长速度快,产量(每袋278.27g)和生物转化率(69.57%)较高,并且子实体中镉、汞、铅、砷的含量远低于国家对食用菌中重金属含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比较了由葡萄枝屑和杂木屑为主料的3个配方培养料栽培平菇效果,结果表明:利用葡萄枝屑替代部分杂木屑作为主料栽培平菇,在培养料中加入25%、39%、78%的葡萄枝屑均适合平菇菌丝生长。从产量、生物转化率分析,在培养料中加入39%葡萄枝屑的配方②最适宜栽培平菇。  相似文献   

11.
烟秆代料栽培毛头鬼伞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不同比例的烟秆替代常规培养料中的棉籽壳或稻草栽培毛头鬼伞(Coprinus comatus),结果表明,烟秆可替代棉籽壳或稻草栽培毛头鬼伞,且可促进菌丝生长,缩短生产周期,产量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用25%~50%的烟秆替代棉籽壳的配方栽培毛头鬼伞,得到的子实体产量与质量与对照相当,但能节省原料成本4~8元/m2,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葡萄枝屑栽培黄金菇配方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由葡萄枝屑和杂木屑为主料的3个配方培养料栽培黄金菇效果。结果表明:利用葡萄枝屑替代部分杂木屑栽培黄金菇,在培养料中加入25%、39%、78%的葡萄枝屑均适合黄金菇菌丝生长,其产量、生物转化率以配方②(39%葡萄枝屑)最高。  相似文献   

13.
为降低食用菌生产成本,实现农林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利用板栗苞、银杏叶分别开展不同比例(5%、10%、15%)代替棉籽壳栽培效果试验,比较分析不同处理平菇、秀珍菇的菌丝生长、子实体性状、产量和生物转化效率。结果表明:与对照(棉籽壳87%、麦麸10%、石灰3%)相比较,配方板栗苞10%、棉籽壳78%、麦麸10%、石灰3%能促进平菇菌盖的生长,提升平菇品质,对平菇菌丝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可促进秀珍菇菌丝的生长;平菇、秀珍菇单袋产量分别为1 077.53、815.53 g,生物转化率分别比对照提高31.40、32.40个百分点。配方银杏叶10%、棉籽壳78%、麦麸10%、石灰3%能促进平菇、秀珍菇菌丝的生长,单袋产量分别为1 010.16、608.93 g,生物转化率分别比对照提高20.55、3.50个百分点。板栗苞、银杏叶可用于平菇、秀珍菇生产。  相似文献   

14.
将桉树木屑(皮屑、杆屑、皮杆混合屑)作为栽培基质,对灵芝(Ganoderma lucidum)、秀珍菇(Pleurotus geesterani)、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及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等4种食用菌进行栽培试验,探讨桉树木屑栽培食用菌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灵芝、刺芹侧耳、秀珍菇在配方D桉树皮杆混合屑(皮:杆=1:3)培养料中菌丝粗壮、茂密,生物转化率较高、子实体生长整齐,显示良好的适应性;金针菇在桉树木屑培养料中菌丝生长较弱,不能出菇.  相似文献   

15.
粗毛黄褐孔菌的人工驯化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粗毛黄褐孔菌在不同母种培养基、原种培养基及栽培料上的生长速度,以及不同配方对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粗毛黄褐孔菌菌丝在3种母种培养基上都能生长,且菌丝日平均生长速度差异不显著;菌丝在3种原种培养基都能生长,但以在配方A:棉籽壳97%、石膏1%、石灰2%中菌丝日平均生长速度最快;菌丝在各栽培料中都能生长且都能长出子实体,但以配方C:棉籽壳92%、麦麸5%、石膏1%、油渣1%、石灰1%,其生物转化率为最高.  相似文献   

16.
甘薯渣在食用菌制种及栽培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甘薯渣中添加不同比例的棉籽壳和玉米芯进行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金针菇(Flammulinna velutipes)、鸡腿蘑(Coprinus comatus)栽培试验和糙皮侧耳制种试验。结果表明,在纯甘薯渣培养料上菌丝生长速度快,生长势强,菌丝满袋时间与对照相比缩短8~12d,且现蕾早,出菇快,但产量较低,生物学效率比棉籽壳和玉米芯常规培养料(对照)减少35%以上。但甘薯渣培养料可作为糙皮侧耳栽培种的制种材料。  相似文献   

17.
以常规棉籽壳培养料为对照,采用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工厂化生产的菌渣(添加量分别为40%和60%)代替部分棉籽壳进行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供试2种比例菌渣培养料中,其菌丝长势均表现良好;随着菌渣代替比例增加,菌丝满袋天数延长,但原基出现时间基本相同;供试菌渣培养料的产量低于对照。菌渣添加量在40%时,单菌袋净利润最高。  相似文献   

18.
灰树花(舞茸)采收后,其菌渣中仍含有未被头潮菇吸收利用的营养物质,可再次循环利用种植其他食用菌。将灰树花菌渣以5.37%、10.03%、15.04%的重量比例加入白色真姬菇常规工厂化配方进行栽培试验,对基质理化指标、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产量及外观品质等栽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加入一定比例的灰树花菌渣对培养基质各项理化指标无负面影响;最佳配方为灰树花菌渣15.04%、木屑16.46%、玉米粉4.08%、玉米芯12.17%、棉籽壳14.97%、麸皮14.03%、米糠14.03%、大豆皮4.25%、甜菜渣1.7%、营养土2.25%、轻质碳酸钙1.01%,利用该配方栽培真姬菇,表现菌丝生长快,产量和生物转化率高,菌柄长度和菌盖直径大,朵形和均匀性优。  相似文献   

19.
利用金针菇工厂化生产的茵渣栽培洛巴伊大口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常规棉籽壳培养料(90.9%棉籽壳、5%麸皮、2%石灰、1%过磷酸钙、1%石膏、0.1%KH2 PO4)为对照,用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工厂化生产的废料(简称菌渣)代替部分棉籽壳进行洛巴伊大口蘑(Macrocybe lobayensis=Tricholoma lobayense,会福菇)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供试培养料中菌丝长势良好,随着菌渣代替比例的增加,现蕾时间缩短;供试菌渣培养料的产量和效益均高于对照,其中替代比例为60%(3:2)培养料的生物学效率和利润最高,分别为111.79%和5.89元/袋.  相似文献   

20.
利用芦笋秸秆替代玉米芯栽培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分别记录和统计各配方的菌丝满袋时间、鲜菇袋均产量和生物学效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随培养料中芦笋秸秆比例的增加,裂褶菌菌丝生长速度不断加快,配方79%芦笋秸秆、18%麸皮、1%CaH_2PO_4、1%石膏和1%钙镁磷肥的生长速度最快;随培养料中芦笋秸秆比例的增加,生物学效率先增加后降低,配方60%芦笋秸秆、19%玉米芯、18%麸皮、1%CaH2PO4、1%石膏和1%钙镁磷肥的生物学效率最高,为(67.6±4.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