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泥鳅是一种杂食性小型淡水鱼类,广泛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和东南亚等国家。泥鳅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有“水中人参”之美称,符合现代人们的生活需求,市场前景广阔,是我国传统的外贸出口水产品,远销日本和港澳地区。近年来,由于工业生产的发展,带来了环境,尤其是水域环境极大破坏,自然水域野生鳅资源日益枯竭,为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要,泥鳅的人工养殖遂得到重视,泥鳅的人工养殖在我国农村养殖业结构中已占有一席之地。为使广大养殖户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泥鳅的人工养殖,本文介绍几种泥鳅养殖模式。一、土地单养模式1.结构。面积…  相似文献   

2.
目前,泥鳅人工养殖的苗种多来源于自然水域捕捞。野生泥鳅苗种来源不稳定,且质量较差,很难保证养殖的效果。采取人工繁育的办法获得泥鳅苗种可有效保证泥鳅苗种供应,确保养殖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正辽宁省盘锦市泥鳅人工繁育和养殖时间较早,但由于受气候、技术等原因,泥鳅人工培育苗种没有达到规模化生产需求,泥鳅养殖主要依靠天然野生苗种,成活率低,生长期短,养殖效益差。为提高泥鳅养殖效益,本文详述了泥鳅人工繁育与养殖技术要点。辽宁省盘锦市泥鳅人工繁育和养殖时间较早,但由于受气候、技术等原因,泥鳅人工培育苗种没有达到规模化生产需求,泥鳅养殖主要依靠天然野生苗种,成活率低,生长期短,养殖效益差。自2010年起我们进行了泥鳅人工繁育与养殖试验,现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泥鳅的人工繁育及工厂化养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3月,济宁市任城区水产局承担了“泥鳅人工繁育及工厂化养殖技术”项目,认真对泥鳅养殖场设施的建设、泥鳅苗种的人工繁育、泥鳅的工厂化养殖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2007年11月26日邀请专家对该项目进行了验收鉴定,共实施面积774m^2(18个池),其中苗种培育池3个(99m^2),成鳅养殖池15个(675m^2)。总产泥鳅鱼苗230万尾,培育泥鳅鱼种1082kg。养殖成鳅8159kg。鳅种平均规格9.0g,成鳅规格40.2g。综合技术居省内先进水平。现将主要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朱炳全 《水产科学》2000,19(5):15-16
利用水田改造后养殖泥鳅,放养平均重1.25g的泥鳅幼苗,经过10个月的养殖,平均规格达24.5g,667m^2产322.7kg,667m^2收入4018.7元,试验表明,利用水田进行泥鳅的人工养殖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6.
一直以来,泥鳅都是广受人民喜爱的水产品。而泥鳅饲养因成本低、收益高、见效快等特点,人工养殖技术的成熟与否是制约泥鳅养殖的关键。本文通过对泥鳅的人工繁殖技术进行分析,旨在为提高泥鳅大规模人工养殖供可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大力发展人工泥鳅养殖,促进这一产业健康、协调、快速的发展,加速小康社会建设步伐,.促进农民增收。2003年以来,市局水产技术人员在对泥鳅人工繁殖做了大量前期工作的情况下,于2004年5月份开始了泥鳅人工繁殖,在市政府、市水利局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  相似文献   

8.
泥鳅是一种杂食性小型淡水鱼类,广泛分布于我国、日本、朝鲜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是高蛋白、低脂肪的高档水产营养佳品、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有。水中人参”之美称,符合现代人们的生活需求、市场前景广阔,是我国传统的外贸出口水产品,远销日本和港澳地区。近年来,随看工业生产的发展,水域环境受到了极大破坏、野生泥‘鳅资源日益枯竭。为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要,泥鳅的人工养殖逐步得到了发展,在我国农村养殖业结构中占有一席之地。为使广大养殖户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泥鳅的人工养殖、特介绍以下几种泥鳅养殖模式。l土池单养模式1.l…  相似文献   

9.
泥鳅属鳅科,是温水性鱼类。泥鳅体长,亚圆筒形;黄褐色,具不规则黑色斑点;口小,下位,有须;肉质清淡、细嫩,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据分析,泥鳅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和钙、磷、铁等微量元素,其中蛋白质含量每百克达22.6g,是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泥鳅对环境适应力很强,容易养殖,运输方便,生产成本低。人工养殖泥鳅是很好的致富门路。  相似文献   

10.
钱玉宽 《内陆水产》2005,30(5):37-37
近年来.由于农药的大量使用以及捕捞强度加大等原因。导致泥鳅的天然资源减少。泥鳅的人工养殖已越来越为广大养殖户所看好。由于养殖泥鳅的水域一般较浅。且多为静水状态,水质容易恶化,因此,在病害防治方面应注意科学合理投喂与施肥,且放养密度要恰当,经常加注新水。以保持水质清新。  相似文献   

11.
笔者从2007年以来对泥鳅人工高效繁育和养殖进行了试验探索,经过5年的试验养殖,初步掌握了该项技术。现将泥鳅人工高效繁育及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一、人工繁殖1.亲鳅选择亲鳅可选用人工饲养的泥鳅或采集临近产卵期的野生泥鳅,经强化培育后进行人工繁  相似文献   

12.
泥鳅苗种批量繁育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泥鳅的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大增,价格不断上涨,人工养殖也逐步引起人们的重视。苗种供应是我国目前泥鳅人工养殖的最大瓶颈,泥鳅鱼苗人工繁殖产卵不稳定、孵化率较低,特别是鱼苗至大规格鱼种培育阶段,因开口饵料、食性转变、水域环境变化等因素制约,泥鳅大规格鱼种无法形成批量供应,导致商品鳅养殖仍然依赖于捕捞天然野生仔鳅种。  相似文献   

13.
泥鳅是温水性底层鱼类.具有食用、药用双重价值,是我国主要淡水经济鱼类之一。近年来.由于出口创汇,市场的需求量增大,泥鳅人工集约化养殖迅速发展.随之产生各种细菌性疾病。现将其症状、病因及防治方法综述如下,供广大饲养者参考。1 赤鳍病1.1 症状和病因 此病多在  相似文献   

14.
泥鳅肉质清淡、细嫩,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对环境适应力强,容易养殖,生产成本低,是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近年来,泥鳅的人工养殖已越来越为广大养殖户所看好,成为一些地方农民脱贫致富的新途径。笔者根据多年的技术推广经验,介绍一下泥鳅的农家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5.
正近些年来,由于台湾泥鳅养殖的大面积推广,北方本地泥鳅养殖规模急剧萎缩。北方本地泥鳅主要种类有泥鳅、黑龙江泥鳅、大鳞副泥鳅、黑龙江花鳅、北方泥鳅等种类,这些泥鳅种类肉嫩味美,是台湾泥鳅无法相比的,在本市场比台湾泥鳅更受消费者欢迎,销售价格也要更高一些。因此,本地泥鳅人工养殖前景看好,关键是要掌握其养殖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6.
泥鳅是生活在淡水中的小型经济鱼类,属鲤形目、鳅科、泥鳅属,泥鳅的学名为Misgurnus anguillicatus。泥鳅分布较为广泛,经济价值较高,是我国人民喜食水产品,因其味道鲜美,营养价值很高,并具有一定的药用保健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和关注。随着国内外市场需求量不断上升,各地纷纷开展了泥鳅养殖。在泥鳅养殖过程中捕捞与运输是末尾环节,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当年产量、经济效益等。有关泥鳅的养殖、繁殖方面的报道很多,但是关于人工养殖泥鳅的捕捞和运输方面的报道却很少见,因此开展泥鳅的捕捞以及运输这一课题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现代渔业信息》1988,(6):28-28
目前,不少名特小水产品已由天然捕捞进入了人工养殖阶段,如河蟹、河鳗,泥鳅,甲鱼等等,深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其中具药用价值的泥鳅在日本具有广阔的市场。日本每年销售泥鳅4,000吨左右,而其国内产量不足1,500吨,其余全部依靠进口,在日本,泥鳅的价格几乎接近河鳗,冬季每公斤零售价高达2,400日元,折合人民币57.6元。  相似文献   

18.
正泥鳅由于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调中益气,壮阳收痔等功效,是淡水中的佳品,俗称水中小人参,深受国内及东南亚地区消费者的青睐。为了加快泥鳅人工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不断满足国内外市场对泥鳅的需求,我们帮助唐山市丰南区丰越泥鳅养殖有限公司针对制约泥鳅养殖产业发展的瓶颈因素,加强了泥鳅人工繁育技术的研究和生产,总结出一套比较完善的泥鳅人工繁育技术规程。1亲鳅选择和培育1.1亲鳅选择  相似文献   

19.
<正>现在市场上销售的泥鳅苗种,主要是靠人工捕获得到的野生泥鳅鱼苗,可占市场供应量的80%。由于野生泥鳅苗体内有大量病毒、细菌和有毒有害物质,在之后的养殖过程当中会出现一系列的病害问题和一些不可预见的疾病。但人工养殖泥鳅培育出的苗种由于科学孵化、科学喂养则不会含带这些病毒细菌。在人工养殖孵化的过程中,泥鳅种苗生长速度快且病害少。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在泥鳅人工苗种孵化技术这方面,鸿腾水产公司具有较好  相似文献   

20.
泥鳅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发展稻田养殖泥鳅,对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作用。稻田养鳅的管理重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饵料的投喂泥鳅为杂食性鱼类,可以摄食多种饵料。故稻田养殖泥鳅,一方面应通过施足基肥,及时追肥,充分发挥稻田的光、热、水、气等资源的作用,培养大量饵料生物,作为泥鳅的天然饵料。另一方面,又应采取多种渠道,落实人工饵料来源,进行科学投喂。泥鳅的人工饵料,有小杂鱼、鱼粉、动物内脏、蚕蛹、猪血、螺蚬蚌肉等动物性饵料,还有米糠、麸皮、豆饼、蔬菜、瓜果皮等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