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杂交水稻》2015,(6):21-24
根据2000年以来15 a盐城大面积两系杂交稻制种中遭遇的4 a低温危害,分析育性敏感期低温对所产杂交种子质量的影响,以及不同不育系对低温的反应程度,结合当地1985年以来的30 a气象资料,表明这4 a出现不同程度的质量危害,是由于制种选用的不育系在育性敏感期不能抵御连续3 d日平均气温低于23.5℃的低温,以及安排的花期不合理造成的。在盐城地区控制两系杂交稻制种风险的对策是:选用的不育系在育性敏感期要具有抵御连续3 d日平均气温低于23.5℃低温的能力,基地选择在盐城中部的里下河和沿海地区,不育系育性敏感期安排在7月25日至8月10日,抽穗扬花初期在8月15—20日,同时要注重培植生育期一致的群体,主动抗灾应变,强化制种行业管理。  相似文献   

2.
《杂交水稻》2015,(6):18-20
为了对江苏盐城发展两系杂交稻制种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笔者利用该地区最近46 a历史气象数据,借助"两系杂交水稻制种基地与时段选择决策支持系统",分析了江苏省盐城市两系杂交稻制种的气象风险,提出了应对策略。分析表明,江苏盐城两系杂交稻制种不育系育性敏感始期安排在7月25日为最佳,不育起点温度高于23℃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在该地区制种风险较大。提出了合理控制盐城地区两系杂交稻制种面积、选用低不育起点温度的两用核不育系制种、重视不育系核心种子生产、科学安排制种时段、建立有效的种业保险模式的对策,以规避制种风险。  相似文献   

3.
两系杂交水稻丰两优1号安全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丰两优1号制种母本广占63S在育性敏感期遇低温可能发生育性波动而影响种子质量。根据广占63S的育性波动特点及多年制种实践,提出了丰两优1号制种质量安全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4.
湘双季稻区气候特点与两系杂产稻秋季制种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湘南地区的气候特点与两系杂交稻制种季别的关系,认为湘南双季稻区两系杂交稻制种以发展和制为宜,秋制不育系育性转换敏感期安排以8月上旬为最佳抽穗扬花授粉可安排在8月16日-9月5日之间,以8月下旬为优,对两系杂交稻秋季制种主要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5.
湘南双季稻区气候特点与两系杂交稻秋季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湘南地区的气候特点与两系杂交稻制种季别的关系,认为湘南双季稻区两系杂交稻制种以发展秋制为宜。秋制中不育系育性转换敏感期安排以8月上旬为最佳,抽穗扬花授粉期可安排在8月16日~9月5日之间,以8月下旬为优。对两系杂交稻秋季制种主要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培两优组合制种的气象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两用核不育系培矮 64S及其组合在湖南省制种中的几个关键气象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培矮 64S的育性转换温度为 2 3 .5℃ ,在郴州仅 3 6年一遇 ,适宜湘中以南低海拔地区制种 ,对湘北湘西则不大适宜 ;培两优组合制种适宜扬花的气象条件为 :温度 2 9.1~ 3 3 .0℃ ,湿度 71%~ 90 % ;当培矮 64S育性敏感期内未出现连续 3d平均在 2 4 .0℃以下的天气时制种纯度可达 99.5 %以上 ;最适花期为 8月下旬  相似文献   

7.
水稻Y58S核心种子不同世代群体的育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水稻Y58S以冷水处理方法生产核心种子繁殖的第1至第3代种子和未经提纯连续多代繁殖的种子进行育性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Y58S育性敏感期在日均温为25.7~32.0℃条件下,由核心种子繁殖的第1、2代种子种植的群体中正常花粉株率均为0,第3代种子种植的群体中正常花粉株率1.00%,未经核心种子生产程序多代繁殖的种子种植的群体中正常花粉株率2.67%,且出现同形可育株。育性敏感期用23.0℃恒温冷水处理6 d,由第1、2代种子种植的群体中正常花粉株率分别为0,0.67%,第3代及未经核心种子生产程序的种子种植的群体中正常染色花粉株率分别为1.33%,3.0%,可见由核心种子繁殖的第1、2代种子用于制种,其不育的安全性高,第3代种子用于制种有风险,未经核心种子生产程序多代繁殖的种子则不能用于制种。育性敏感期用21.5℃恒温冷水处理12 d,不同世代种子种植的群体,正常花粉率从低至高的株率均呈正态分布,说明不育本质为主效基因,育性转换起点温度漂变则是微效基因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以株1S及其9份衍生温敏核不育系为材料,并以大面积应用的温敏核不育系Y58S(CK1)、广占63-4S(CK2)为对照,在育性转换敏感期分别设置17.0、18.0、18.5、20.0、21.5、23.0和23.5℃共7个日均温冷水处理8 d,研究不同温敏核不育系育性对低温的敏感性差异。结果表明,湘陵628S、隆科638S、晶4155S和隆臻36S的不育起点温度低于23.0℃,华玮338S、华悦468S、华炫302S、腾晖191S、振湘S和Y58S的不育起点温度在23.0~23.5℃之间,广占63-4S的不育起点温度高于23.5℃;12份温敏核不育系的最佳繁殖温度均为日均温21.5℃;隆科638S、晶4155S、隆臻36S、华玮338S、华悦468S、华炫302S和Y58S的生理不育温度接近17.0℃,株1S、湘陵628S和广占63-4S生理不育温度在17.0~18.0℃之间,腾晖191S和振湘S的生理不育温度高于18.0℃;隆科638S、晶4155S、隆臻36S、华玮338S、华悦468S、华炫302S和Y58S在育性转换敏感期耐低温能力强,可繁性好。本研究为温敏核不育系的繁殖及杂交稻安全制种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9.
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金两优289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合理安排育性敏感期和抽穗扬花期、准确定好播差期、培育高产群体和提高异交结实率等措施,可提高优质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金两优289的制种产量,减轻种子裂颖,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两系杂交中稻新组合Y两优302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Y两优302( Y58S/F302)是长沙年丰种业有限公司育成的籼型优质两系杂交中稻新组合,根据该组合亲本的特征特性,结合在绥宁县多年的大面积制种实践,总结了其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1.
1990年沙县试制2.5亩,平均亩产65公斤,1991年试制100亩,平均亩产47.97公斤。两年田间实践,初步了解并掌握两系稻制种的特点,亲本WL1312,W6154s选,W6111S选的特征特性,两系稻制种花期安排,制种田栽培技术等。提出了沙县两系制种最佳抽穗扬花期为7月22日至8月5日。  相似文献   

12.
两系超级杂交稻Y两优1号母本直播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8和2009年连续2a在湖南绥宁县武阳制种基地进行两系超级杂交水稻Y两优1号(Y58S/9311)母本直播制种14hm2,平均单产2.93t/hm2,最高单产4.2t/hm2,种子纯度99%以上。提出了该组合母本直播制种优质高产的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3.
在龙岩地区的自然光温条件下,KS-9、W6154S、W6111S、W6434S等温敏不育系稳定不育期为36~40天,全败育的临界日均温为≥26.5℃。因此,制种的敏感期宜安排在7月上、中旬,抽穗期在7月下旬和8月初。繁殖则敏感期要安排在5月下旬、6月初,抽穗期在6月中旬。  相似文献   

14.
水稻温敏型两用核不育系繁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冷水串灌繁殖和海南冬繁存在安全性差、产量不高不稳、种子质量差等问题,已严重影响到两系法杂交水稻的健康发展.利用全国740个气象站点近50 a的历史气象资料,根据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育性敏感期可育和抽穗扬花期安全对温度的要求,运用计算机处理技术,研制出不同不育起点温度水稻两用核不育系最佳繁殖基地和时段的计算机决策系统,根据该系统筛选出不育起点温度为22℃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最佳繁殖基地为云南省保山市,最佳育性敏感始期为8月3日.2010年在云南省保山市对不育起点温度为22℃的C815S进行了大面积繁殖,获得8.44 t/hm2的高产.介绍了在低纬度高海拔地区繁殖水稻两用核不育系所具有的优势和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5.
2005年在湖南绥宁县武阳制种基地试制两系超级杂交水稻Y两优1号(Y58S/9311)0.78 hm2,平均单产2.97 t/hm2,最高单产3.46 t/hm2,种子纯度在99%以上。初步掌握了其双亲的特征特性,提出了优质保纯高产制种的相应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Y两优676系福建兴禾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用Y58S×福恢676选育而成的中籼两系杂交稻新品种,2015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16年在武夷山市上梅乡作中稻种植表现为生育期适中,抗逆性、适应性强,丰产、稳产性好,但较易感稻瘟病。总结了Y两优676在武夷山市作中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水稻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F136S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F136S是以丰6S为母本、Y58S为父本杂交,经过6 a11代系谱选择育成。该不育系不育起点温度较低、育性稳定、败育彻底、株型紧凑、抗性较好、米质较优,2017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技术鉴定。介绍了F136S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配组应用和繁殖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杨希民  张葱 《作物研究》2015,(1):5-7,20
2013年在湖南新邵对两系杂交早稻组合陆两优4026春播制种父母本制种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母本陆18S于4月中旬播种,育性敏感期在6月中旬,7月上旬表现完全不育;父母本播始历期分别为75、69 d,始穗至完穗历期分别为8、9 d,群体开花历期分别为11、13 d,均在始花期后第3天进入连续5 d的盛花期,开花量分别占总开花量的75.65%、69.3%;陆18S柱头外露率49.16%,在制种田调查母本异交结实率48.06%。陆两优4026父母本制种特性较好,在邵阳进行迟春制,制种产量较高,并能保证种子纯度。  相似文献   

19.
Y两优808是安徽国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用自育恢复系豪恢808和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不育系Y58S配组育成的两系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从介绍Y两优808(Y58S/豪恢808)亲本的特征特性出发,阐述了该组合的制种技术,为Y两优808的制种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两系杂交稻制种是以光(温)敏核不育系在不育期间与恢复系配组,其操作技术与三系制种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不育系的差异。两系不育系是光(温)敏不育系,其育性除受自身遗传特性影响外,还受光温调节,存在育性的转换。因此两系杂交稻制种成败的关键是选择最适宜的抽穗扬花期,以保证不育系安全通过育性敏感期。1严格隔离,实行连片制种由于光(温)敏不育系具有自由配组的特点,与一般品种配组,只要不是籼粳杂交,所得杂种都具有正常结实能力,对F代杂种产量影响较小,但其性状则与原组合不同,仍属混杂种子,严重影响杂种群体的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