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9优559系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以自育不育系29A与自育恢复系盐恢559配组育成的籼型三系杂交稻新组合, 29A是江苏育成的第一个籼型三系不育系,用29A与盐恢559配组育成的新组合29优559杂种优势明显,29A和29优559于2003年1月同时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2.
29优 559系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用籼型三系野败型不育系 29A与恢复系盐恢 559配组育成的杂交籼稻新组合,于 2003年 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该组合的绝对产量水平是历年来参试组合中最高的,现将该组合及栽培制种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29优559系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用籼型三系野败型不育系29A与恢复系盐恢559配组育成的杂交籼稻新组合,于2003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该组合的绝对产量水平是历年来参试组合中最高的,现将该组合及栽培制种技术介绍如下。1产量表现1999年参加江苏省杂交籼稻联合鉴定试验,平均单产9.35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3.37%(极显著),居11个参试组合第1位。2001年参加江苏省杂交籼稻区域试验,平均单产9.96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0.54%(极显著),居第1位;2002年续试,平均单产10.26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2.26%(极显著),亦居第1位;2001、2002两年…  相似文献   

4.
天丰优269(原名盐优269)系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用广东省农科院育成的不育系天丰A与自育恢复系盐恢269配组育成的高产优质多抗三系杂交籼型水稻新组合.该组合性状突出,具有米质较优、高产稳产、适口性好、熟期适中、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2006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年3月申报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权保护.  相似文献   

5.
盐两优888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两优888系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用自育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盐582S与自育恢复系盐恢888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籼稻新组合。经国家和江苏省多年多点水稻区试、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该组合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米质优。抗病性强等特点。2009年分别通过了江苏省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审定编号:苏审稻200902和国审稻2009020),  相似文献   

6.
天丰优269系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用天丰A与盐恢269配组,于2002年育成高产优质多抗三系杂交籼稻新组合,2006年1月天丰优269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  相似文献   

7.
杂交籼稻新组合特优559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立生  顾来顺 《种子》1997,(5):71-72
特优559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用龙特浦A与盐恢559配组育成的杂交籼稻新组合。该组合在1993年—1995年在江苏省和全国区试中,产量连居第一。1996年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1997年被列为江苏省重点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和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推广面积迅速扩大到15万hm2以上,遍及南方杂交稻种植区,发展势头迅猛,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8.
Ⅱ优559系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用不育系Ⅱ-32A与自育恢复系盐恢559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籼稻新组合,该组合1999-2000连续两年参加江苏省杂交籼稻区试,2001年参加江苏省生产试验,并组织了多点示范试种,均表现为产量高、抗性好、品质优良、适应性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优质高产两系杂交籼稻新组合盐两优888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两优888系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用582 S与盐恢888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籼稻新组合,2009年8月通过国家审定.本文总结了该组合的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沿海地区农科所用协青早 A为母本 ,与自选的强恢复系盐恢 5 5 9组配育成的籼型杂交稻新组合协优 5 5 9,1999年 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至1999年推广面积约 2 0 0万亩 ,遍及长江中下游籼型杂交稻种植区。产量表现  1997~ 1998年江苏省杂籼区试两年平均  相似文献   

11.
29A系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以珍汕97B与V20B杂交再与珍汕97A回交转育而成的籼型三系野败型不育系,2003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是江苏省育成的第一个籼型三系不育系.用29A与盐恢559配组育成的新组合29优559综合性状突出,亦于2003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2.
优 5 5 9系江苏省沿海地区农科所用不育系 —32 A与自育恢复系盐恢 5 5 9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籼稻新组合 ,是一个集高产、多抗、优质为一体的杂交籼稻新组合。 2 0 0 1年底通过江苏省审定命名。1 产量表现1999、2 0 0 0年参加江苏省杂交籼稻区域试验 ,两年平均亩产 6 17.4 kg,比 CK1油优 6 3增产 10 .3% (极显著 ) ,比 CK2 汕优 5 5 9增产 2 .2 % ,居第三位。 2 0 0 1年参加江苏省杂交籼稻生产试验 ,平均亩产 6 2 1.4kg,比对照汕优 6 3增产 9.9% ,居第三位。2 特征特性 优 5 5 9幼苗矮壮墩实 ,芽鞘浅紫色 ,叶片较短挺 ,叶色略深 ;成株株…  相似文献   

13.
<正>盐两优2218系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盐221S×盐恢888配组,于2007年育成,属两系杂交中籼稻组合。2013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苏审稻201301。1种植表现2009、2011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两年区试平均产量8 579kg/hm2,比对照Ⅱ优084增产4.6%,两年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2012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 489kg/hm2,比对照Ⅱ优084增产8.1%。2012年在黄花塘镇试种3 000m2,平均产量11 579kg/hm2,比对照Ⅱ优084增产10.5%。  相似文献   

14.
Ⅱ优084是江苏省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用Ⅱ-32A与镇恢084配置而成的杂交籼稻新组合,2001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2年参加国家级大区生产试验,2003年报请国家审定。该组合经多年鉴定和试种,表现有较大的生产潜力,已被江苏省农林厅列为“十五”重点示范推广新组合。1特征特性1.1产量表现1998年参加江苏省杂交籼稻联鉴,平均667m2产量616kg,分别比对照汕优63和特优559增产8.36%和5.27%,均达极显著水平,列12个参试品种之首。1999年参加江苏省杂交籼稻区试,平均667m2产量622.7kg,分别比对照汕优63和特优559增产15.08%和4.98%,增产极显著…  相似文献   

15.
蓉恢906是成都市第二农科所用明恢63作母本,特青早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籼型优质恢复系.该恢复系株型好、穗大、配合力强、米质优、与不育系地谷A配组育成的地谷A×蓉恢906于1995年通过四川省区试,与冈46A、Ⅱ-32A配组育成的冈优906、Ⅱ优906于1997年、1999年分别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6.
Ⅱ优 0 8 4是江苏省镇江市农科所用 - 32 A为母本、自行选育的镇恢 0 84为父本配制而成的高产、稳产、优质、高抗杂交中籼稻新组合 ,2 0 0 1年 4月通过江苏审定。1 产量表现 优 0 84既高产又稳产。 1998年参加江苏省杂交中籼稻联合鉴定 ,亩产 6 16 .2 kg,分别比对照汕优 6 3和特优 559增产 8.3%和 5.3% ,居 12个参试组合首位。 1999年参加江苏省杂交中籼稻区域试验 ,平均亩产 6 2 2 .7kg,分别比对照汕优 6 3和汕优 559增产15.1%和 4 .9% ,名列第一。2 0 0 0年第二次区试 ,平均亩产 6 4 6 .0 3kg,分别比对照汕优 6 3和汕优 559增产11.7%和…  相似文献   

17.
II优183系福建省南平农科所用II32A与新恢复系R183配组的杂交稻新组合,恢复系R183的亲本来源为明恢63/盐恢559//CDR22。II优183于2000年起在福建省试验试种,2002年起在湖南、湖北、安徽、江西、广西、浙江、四川、贵州、云南、重庆、河南等11个省(市)示范试种,并陆续参加福建、江西、浙江、湖南省区试及区域适应性测定。2004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所种之处均表现出高产、稳产、米质优、适应性广等特点,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与发展优势。现将该组合的特征特性介绍如下。1产量表现该组合大田一般单产500~600kg/667m2,高…  相似文献   

18.
荃9优220是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优质抗稻瘟病香型不育系荃香9A与抗稻瘟病恢复系苏恢220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中籼新组合。此组合有着适应区域广、抗性好、产量高、米质优等优点,2020年、2022年先后2次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21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9.
盐两优888(盐582S/盐恢888)系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和盐城明天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共同育成的优质高产多抗两系杂交籼稻新组合,具有国标三级优质米、适口性好,高产稳产、增产潜力大,熟期适中、适应性广,抗病性强等特点,2009年通过国家和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了盐两优888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20.
《作物育种信息》2006,(8):16-16
2000年春在海南用广东省农科院的天丰A与自育优质强恢复系镇恢084测配,夏季在江苏句容进行杂种优势鉴定,杂种优势及综合农艺性状均表现较好。2001年在镇江农科所进行新组合比较试验,单产9.41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8.12%,达极显著水平。2002~2004年分别参加江苏省杂交籼稻预试、区试和生产试验,2005年3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