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麦花药培养,旨在利用单倍体植株加倍后的纯合性,缩短杂交育种时间,随着“花培一号”、“京花一号”、“豫花一号”等小麦新品种的育成,无疑单倍体育种是小麦育种的新途径之一,但目前小麦花药培养在诱导愈伤组织和分化绿苗频率仍很低。本文研究了不同试验材料,不同培养基及试验材料采前灌水对诱导愈伤组织和分化绿苗频率的影响,为提高诱导愈伤组织和分化绿苗频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小麦冬季温室加代材料花药培养成苗,并于当年夏季结籽,可使小麦单倍体育种速度加快1年。而且温室加代花药培养1年1代与正常花药培养2年1代的愈伤组织出愈率、绿苗诱导率和分化率,以及绿苗自然加倍率等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花培育种是水稻育种的有效途径之一,将花药培养与常规育种技术结合起来,可以快速纯合有益基因,缩短育种周期。花药培养在粳稻品种改良中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但籼稻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和绿苗分化率都很低,绿苗率一般不到1%[1]。为此,研究人员从供体植株、生长条件、外植体  相似文献   

4.
水稻综合育种技术及在杂交稻育种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花药培养是当今生物技术育种中较为成熟、实用、有效的育种新技术。用于杂交水稻恢复系和保持系的选育,效率高,成本低。然而由于籼稻的花药培养力极低,很难形成育种规模,到目前为止,采用花药培养育成的籼稻品种极少;核技术能诱导基因突变,杂交育种后代变异丰富,但...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选育陕农 2 8小麦新品种的经验教训 ,并通过陕农 2 8的选育及选育基因的理论分析对小麦花培育种的几个问题作了探讨。认为在目前小麦花药培养绿苗诱导率的基础上 ,单纯通过 F1 代花药培养改良小麦品种难度较大 ,育种效率非常低 ;将花药培养与常规系谱法结合运用 ,取常规系谱法 F3代优系花药培养 ,可以取长补短 ,提高花培目标基因型出现的几率 ,育种效率较高 ,这种方法虽然比 F1 代取材延长了时间 ,但选择几率加大 ,又比常规育种缩短了年限 ,仍然具有花药培养缩短育种年限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大麦花药培养是单倍体育种的基本技术之一,也是进行大麦转基因研究的技术基础。研究使用甘露醇预处理大麦花药,再在相应的诱导培养基和再生成苗培养基上培养,获得了大量分化绿苗。利用该方法比较了10个大麦杂交组合花药预处理4和5 d的效果,结果表明花药预处理4或5 d对培养效果没有显著影响,均能达到较高的绿苗产率。同时利用该方法比较了25个杂交组合的花药培养效果,发现组合间存在显著差异,而且绿苗产率和花药反应率及绿苗分化率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自从1967年Bourgin和Nitsch成功地从烟草花药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后,国内外广泛开展了烟草花药培养的研究工作,并把烟草花药培养技术应用于育种实践.我国将花药培养新技术与传统育种方法结合,先后选育出一批具有研究和应用价值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8.
在总结三十多年国内外学者在亚麻花药培养研究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与讨论:(1)亚麻花药培养基的筛选及研制;(2)影响亚麻花药培养因素的研究;(3)单倍体植株的鉴定;(4)单倍体品系(种)的选育及花药培养在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改变传统育种方式,采用组培方式培育新品种,是近年来采用的新育种手段。韭菜单倍体培养采用以花药为培养材料,选择合适的培养基以及冷处理、暗培养、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培育出健壮的瓶苗,继而移入大田,进行继代繁殖,从中选育出优良品种。试验结果表明,可通过花药培养成功诱导出花粉植株。  相似文献   

10.
运用花药培养技术,进行单倍体育种,是育种方法上的一项革新。这种育种方法可以使显性和隐性性状迅速表现出来,使遗传性迅速稳定,从而缩短育种年限,因此,它在育种实践上和遗传学的研究上有特殊意义。两年来我们用单倍体育种法,育出一个性状和产量表现较好的花培小麦新品系2321[系郑6矮×(郑6矮×毛阿夫)的F_2,经花药培养而来]其选育过程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花药培养技术在我国已被应用于小麦育种实践,成为加速纯化和稳定新品种的一个重要手段.把辐射技术应用于小麦花培育种,可以提高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和绿苗分化率,并在单倍体水平上诱发基因突变,经加倍后,即可获得稳定的突变体供选择利用.我们从1980年开始进行辐射在小麦花培育种中的应用研究,采取的主要方式有:(1)对花药辐照后进行离体培养;(2)取辐射种子M_1代花药接种培养;(3)对花培产生的愈伤组织或单倍体绿苗进行辐照处理.都表现出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影响同源四倍体大麦花药培养的几个因素,并分析了花粉植株的变异表现,结果表明:(1)同源四倍体大麦的花药反应率比原二倍体亲本低,绿苗率却显著高于原二倍体,最高达16.07株绿苗/100株接种花药,128株绿苗/100枚反应花药;(2)同源四倍体大麦花药培养可得到广泛的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可为大麦育种和细胞遗传学研究提供较为丰富的基石材料,特别是四倍体经花药培养变为二倍体后,其蛋白含量并不随着染色  相似文献   

13.
水稻花药培养——单倍体育种,已成为水稻育种的一项新技术.但目前花粉单倍体植株仍依赖于自然加倍,加倍率一般仅30~50%左右,以致大量单倍体植株不能得到充分利用.金聿等仿照菸草上适用的组织法,在水稻叶鞘上曾获得过二倍体植株,但诱导频率低、诱导期长,实践上应用尚有一定困难.因此,进一步探讨单倍体植株体细胞培养染色体加倍技术,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了优化粳稻花药培养技术体系,提高粳稻杂交组合的花药培养效率,选用2种碳源麦芽糖、蔗糖设置不同处理的诱导培养基对10个粳稻F4杂交组合进行花药培养。结果表明,粳稻花药培养过程中诱导培养基添加蔗糖花药培养效果要优于麦芽糖。然后用优化的诱导愈伤培养基对6个粳稻不同世代杂交组合进行花药培养,其中组合J118表现出较好的愈伤组织诱导率(9.90%)和绿苗分化率(14.48%),花药培养力最高(1.43%)。因此,J118是花药培养再生能力强的杂交组合,可作为单倍体育种、基因定位与克隆和遗传转化研究的基础材料,对提高花培育种效率和加速新品种育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基因型及外源因子对小麦花药培养一步成苗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不同基因型及几种外源因子在小麦花药培养一步成苗中的效应。结果表明 ,花药培养一步成苗的愈伤组织诱导率、绿苗分化率、白苗分化率及绿苗产量存在基因型间的差异。高蔗糖浓度有利于获得高频率的花药愈伤组织 ,但同时又提高了花药培养中白化苗频率。动力精 (KT)对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影响的差异不大 ,但对绿苗分化率、绿苗产量及绿苗 /白苗 (G/ W)均有显著影响。在试验浓度范围内 ,随 KT浓度的增大 ,绿苗产量提高 ,绿苗分化率明显增加 ,而白苗分化率下降 ,因而 G/ W值明显增大。说明 KT主要是通过提高绿苗分化率和降低白苗分化率 ,增大 G/ W而提高花培一步成苗效率的。在与 KT的配合使用中 ,2 ,4 - D比 NAA更有利于提高小麦花药培养中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和苗分化频率  相似文献   

16.
<正> 应用花药培养单倍体育种,是快速培育新品种的有效途径之一。而花培育种的成败关键,是选配好接种组合材料和提高接种材料花培绿苗的诱导率.近几年,我们从培养基筛选、接种材料的低温预处理、亲本材料及组合培养力筛选,不同材料对培养基的适应性等方面进行研究,使花粉绿苗诱导率逐年都有新的提高.到1984年花粉愈伤组织已由1975年的1.48%提高到6.33%,绿苗诱导率由0.15%提高到2.55%,有的材料最高达40%以上。现将提高绿苗诱导率的有关问题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光敏雄性不育水稻的花药培养及密矮64s的选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7个籼型光敏雄性不育系及其杂交F1进行花药培养的研究发现,光敏不育水稻虽然雄性不育,但其愈伤诱导率、绿苗产量均高于常规籼稻品种以及籼/籼、籼/粳杂交F1,光敏雄性不育系的花培后代植株中,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的出现频率与常规品种花培后代相似,在二倍体植株中,光繁雄性不育系及其互交F1的花粉植株,90%以上都能保持长日照下雄性不育的特性,光敏雄性不育系和常规品种杂交F1的花粉植株中,大约有25%的  相似文献   

18.
花药培养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药培养不仅缩短了水稻的育种年限,也加快了各种基因材料的获得速度.本文概述了水稻花药培养育种的特点及其在常规杂交育种及杂交稻育种中的广泛应用,尤其在抗病性转基因及其他与育种技术相结合中展现的成果,说明了该技术大大提高了育种效率.但是花药培养技术在出愈率、绿苗分化率方面都不太高,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9.
水稻花培获得大群体健壮绿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使用混合激素诱发籼稻871015、871109花粉愈伤形成胚性细胞;对籼稻花粉胚性细胞团和粳稻绿芽丛进行分割培养,快速繁育大群体绿苗获得成功。籼稻两个组合的8块胚性细胞团,在两个月内经3—5次切割培养获得绿苗12690株;粳稻花培绿芽丛仅经一次分割培养后的净增绿苗率127.2%,大幅度地提高了水稻花药培养再生绿苗率。分割培养的再生苗,健壮的形成特征:苗粗、浓绿、根多、洁白。良好的生理素质:发根力强,平均每棵试管苗多增根1.8条,根长度增长168.4%;平均每棵再生苗鲜重和干重分别增加0.29克和0.175毫克。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多倍体水稻全生育期智能育种工厂通过对光谱、光照度、光照时长、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方面的调控,实现了室内一年3~4代的加代快繁;其次在多倍体水稻种质创建以及杂交选育中可抛开季节性限制进行水稻倍性形态学鉴定以及杂交种胚挽救苗的繁殖;利用花药培养单倍体快速加代稳定的同时,结合基因芯片进行基因检测等高科技育种辅助手段,在智能育种工厂里淘汰含不良性状的单株,保留含优良性状的单株移栽到大田进行扩繁和鉴定,最终选育出达到育种目标的新品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