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杭州市科委为适应杭州风景旅游城市的需要,对淳安县和西湖区科委试制的花茶新品种于1983年12月12—13日在杭州召开评议会,参加会议的有中国茶叶研究所,浙江农业大学,商业部茶叶加工研究所、杭州市农业局、市特产公司、市情报所、杭州茶叶试验场、浙江茶叶学会《茶叶》编委会以及淳安县、西湖区有关单位的代表30余人。  相似文献   

2.
经杭州市编制委员会批准,杭州市茶叶科学研究所正式成立。于八月三十一日上午在杭州茶叶试验场召开成立大会。有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曹征南、杭州市农委党委副书记孙叙春、余杭县副县长戴志达等党政机关领导,浙江省农业厅、杭州市农业局等  相似文献   

3.
11月713,2012年度杭州市茶叶生产工作会议在萧山召开,来自杭州地区共计10个区、县(市)农业局茶叶站(科)长参加了本次会议。 据茶叶业务部门统计,2012年全市茶叶总产量19573.1吨,比上年增5.3%;茶叶总产值22.83亿元,比上年增11.3%;其中名优茶产量10662.8吨,占茶叶总产量的54.5%;名优茶产值20.66亿元,占茶叶总产值的90.5%。  相似文献   

4.
省农业厅、市农业局、市食品协会、商业部杭州茶叶加工研究所于6月20—23日在杭州市农业局联合举办省市名茶及茶制品展览会。省市领导及茶叶界有关方面1300余人次参观了展览会。  相似文献   

5.
提高春茶产量的理论依据及主要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茶产区,春茶冠全年之首,这是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概念,历史上早有记载,并为现代茶叶科学研究成果所验证。因此,重视春茶生产,对实现茶叶优质高产、增值多收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今年茶叶采制季节基本结束。当前茶叶生产的重点是抓紧抓好冬季茶园管理,变“冬闲”为“冬忙”。这是夺取明年春茶高产优质的关键。针对茶叶市场“以早取胜,以优取胜”的产销趋势,今后茶叶生产要千方百计提高春茶产量质量,开发名优产品。据我  相似文献   

7.
一九八二年二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七日,怀化地区茶叶学会,在怀化市召开八一年年会。参加会议代表来自16个单位共22人。会议期间先由地区茶叶学会付理事长(地农付土产公司付经理)王长庚同志致开幕词,学会理事长(地农业局经作科长)廖浩堆同志代表理事会作工作报告。报告中总结了学会成立一年来的工作:(1)八一年全区茶叶产量、收购、均价、上调任务等都超过了历史水平,在八一年省茶叶评比工作会议上,我区被评为先进单位;(2)为了提高和普及社队茶叶生产技术人员水平,举办了两次红、缘茶生产技术学习班;春茶后召开了茶叶审评会议;学会又编写了三万余字的茶叶生产技术手册;(3)恢复  相似文献   

8.
为了贯彻全国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会议及中国农业科学院全国种植业区划会议的精神,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最近在杭州主持召开了全国茶叶区划科研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十五个省(区)的茶叶研究所(站)的代表外,还邀请了部分省农业局以及高等院校的代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由于茶叶产销形势的变化,茶叶消费趋于优质茶。春茶品质好,消费大增,供不应求;夏秋茶品质差不受欢迎因此促进春茶高产、优质、早上市将是提高茶农经济收益,加强商品茶竞争力的一个大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可采取以下五条技术措施: 一、抓好秋茶后的深耕施肥秋冬季茶园的深耕施肥能促进茶树很系发育和越冬芽形成,为次年春芽的早发、多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于1984年12月20日至25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主持召开了全国产茶省(区)茶叶研究所和部分地区的茶叶研究所所长和负责人会议,近七十名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杭州电视台也应邀出席了会议,并及时作了报道。  相似文献   

11.
在闽南地区,春茶是一年四季中数量最多、质量最好的一季。抓好春季的茶叶采制工作,是关系到茶农的经济收入和外贸的出口创汇大事,务必抓紧抓好。 目前春茶采制工作全面展开,现谈谈春茶采摘和创优质高产的技术问题,供参考。 众所周知,茶叶是收获新梢上的芽叶,不同于收获大田作物的谷粒,或果树上的果实。我们在茶树新梢上采收芽叶,依据所制茶类的不同,可迟可早,可长可短,可大可小,可粗可嫩,可多可少等采摘技术问题,尤有研究探讨。 根据和平农场近几年来创高产优质茶的经验,主要把好采摘四大关:  相似文献   

12.
许允文 《中国茶叶》1994,16(6):41-41
我国南方丘陵红壤地区的水、土、光、热资源丰富,很适宜茶树生长,是我国主要的茶叶商品生产基地,但由于多种原因,该地区茶叶产量低,质量差,茶叶生产经济效益不高。近年来笔者就如何改变丘陵红壤茶园低产低质面貌和提高茶农经济收益等问题在该茶区走访了广大茶农并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发现自茶园实行联产承包到户后,不少承包户的茶叶生产连年增收,亩产值可达干元以上,经济效益较好。在此,向广大茶农介绍他们成功的经验和技术。 1.重点抓好春茶,多产名优茶。我国茶区春茶期间气候适宜,茶树营养充足,茶叶品质好,价格高。因此,增加春茶产量,提高春茶比重,多产质量高、适销对路的名优茶和高档茶是实现当年茶叶优质、高产、高效益的关键。一般茶叶  相似文献   

13.
我是城镇知识青年,到浙江绍兴茶场(原东方红茶场)支农已经18年了,在这期间一直从事茶叶生产。目前我场1660亩采摘茶园,干茶平均亩产已达370斤,是浙江省大面积高产单位之一。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合理采摘是实现茶叶高产优质的关键技术之一,而春茶采摘是否合理,不仅关系到当季而且还给全年茶叶产量、品质以及茶树长势带来深刻影响。现结合多年来的亲身体会,就春茶采摘中的几个主要问题,谈一些肤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茶叶》1981,(2)
临安县青云公社畈龙大队自1975年参加杭州市茶叶高产协作组以来,通过技术交流,实行科学种茶,茶叶生产持续五年增产,1980年总产干茶999.46担,比1975年404担增长1.46倍,比1979年增产36%,总产值  相似文献   

15.
2005年5月29日至6月1日,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在浙江杭州召开了全国茶叶生产座谈会。会议交流了今年全国春茶生产情况,分析了全年茶叶生产形势;研究了茶叶产销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还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杨亚军所长和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刘新副主任,分别就世界茶叶发展动态和我国茶叶质量安全问题做了专题报告。王守聪副司长主持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16.
春茶是1年中产量最多、质量最好、经济效益最高、又最受消费者欢迎的一季茶叶,因此,抓好春茶生产,提高春茶的产量和品质,对提高广大茶叶专业户的经济收人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在春茶开采之际,本刊记者就如何抓好春茶生产期间的田间管理,走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原栽培研究室主任,现任中茗科技开发公司总经理姚国坤研究员 问:过去茶叶生产产品不愁销,只要抓到产量就行,而现在不一样了,强调优质、高产、适销、高效益,请问您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 答:茶叶是一种商品,一杯茶可能只卖5分钱,也可以卖到20元钱,高级名优茶与低档大宗茶相比,价格可以相差100倍以上。近年来,我国茶叶生产出现滑坡现象,尽管如此,名优茶及高级茶仍然看好,市场畅销,而中、低档茶则销售不畅,经济效益不高。即使在当前市场竞争激烈,某些茶叶品种销路不畅的情况下,春茶仍然受到国内消费者的欢迎,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2005年5月29日至6月1日,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在浙江杭州召开了全国茶叶生产座谈会。会议交流了今年全国春茶生产情况,分析了全年茶叶生产形势;研究了茶叶产销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还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杨亚军所长和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刘新副主任,分别就世界茶叶发展动态和我国茶叶质量安全问题做了专题报告。王守聪副司长主持会议并讲话。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17个产茶省(自治区、直辖市)主管茶叶生产的有关单位代表。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茶树新品系"茂绿"选育研究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茶叶生产的不断发展,市场的需求和人们对茶叶品质要求的提高,特别是名优茶的迅速发展,茶农对茶树良种提出的要求愈来愈高。这就要求育种工作者不断育成优质、高产、抗性好的新品种来满足茶叶发展的需求。杭州市茶科所从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茶树选育工作,先后育成了国家级良种4个、省级良种1个。70年代开始利用福鼎大白茶有性系后代进行单株选种,经过多年试验研究,育成优质高产绿茶新品系“茂绿”。本文对该品系的选育情况和品种比较试验作一介绍和总结。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茶叶在人民生活中的地位,开拓茶叶饮用范围,大搞茶叶综合利用,浙江省农业厅、杭州市农业局、杭州市食品工业协会、商业部茶叶加工研究所经过充分准备,于六月下旬在杭联合举办“浙江省名茶及茶叶制品展览会”。展览会设在杭州市农业局五楼大厅里。大厅正中悬挂着一幅翠绿莹晶的茶汤画,一个银色苍劲有力的大“茶”字映荡在碧绿的茶汤彩画中,展厅四周挂的是各种名茶及茶叶制品的壁  相似文献   

20.
封园后茶园的栽培管理大量的生产实践与试验研究表明,封园后茶园的栽培管理是夺取翌年茶叶高产优质,特别是春茶高产优质的关键。这是因为春茶是依靠头年秋梢上着生的越冬芽提供的,而越冬芽的生长,又有赖于茶树根系的生长及其吸收养分的多少;但这种养分的主要来源,是靠头年秋冬季及翌年早春通过根系吸收逐步积累起求的。因此,封园后的茶园管理不但不能结束,而且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