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褐口蘑为原料,研究其硬化、烫漂、冷糖渍、糖煮等工艺过程及加工工艺参数,并制 成酸甜可口、有肉质感、营养丰富的褐口蘑蜜饯。  相似文献   

2.
[目的]筛选出适宜浓度的生长调节物质以改善褐口蘑菌丝体生长。[方法]采用平板培养法,自制PDA培养基,研究不同生长调节物质对褐口蘑菌丝体生长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不同浓度最佳生长调节物质对褐口蘑菌丝体生长的影响。[结果]维生素B1、赤霉素、三十烷醇、肌醇、吲哚乙酸、维生素C对褐口蘑菌丝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肌醇对褐口蘑菌丝生长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菌丝生长致密,其最适添加的浓度为1 mg/L。[结论]该研究结果为褐口蘑种植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王谦  付强  卢朝亮  齐玲娣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4):1021-1021,1023
探讨了几种不同配方培养基对褐口蘑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有8%燕麦的培养基对褐口蘑菌丝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PDA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白灵侧耳菇脚水对褐口蘑菌丝生长也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张凤英 《北京农业》2008,(12):26-27
香口蘑学名“褐口蘑”,是口蘑的一种,其菇盖表皮细胞含有褐色素呈黄褐色,多纤维状鳞片,故得名褐蘑菇或者褐鳞蘑菇。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蘑菇科、蘑菇属。产于张家口坝上地区,是国内首次在坝上草原发现并驯化栽培成功的名优口蘑品种。香口蘑以其香味浓郁、口感鲜美、菌肉肥厚、营养丰富、风味独特而享誉海内外,素有“草原明珠,蘑菇之王”的美誉。  相似文献   

5.
<正>香口蘑学名"褐口蘑",是口蘑的一种,其菇盖表皮细胞含有褐色素呈黄褐色,多纤维状鳞片,故得名褐蘑菇或者褐鳞蘑菇,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蘑菇科、蘑菇属。产于张家口坝上地区,是国内首次在坝上草原发现并驯化栽培成功  相似文献   

6.
人工栽培褐口蘑,其菌种生长好坏直接影响栽培效果。其菌丝发育所需的营养全部来自培养基,因此,培养基配料的科学与否,影响菌种质量。在相同培养条件下,通过对不同培养基上褐口蘑菌丝生长的形态观察,测定其生长速度等,综合比较不同培养基上的菌丝生长势,筛选最佳原种培养配方为高粱和牛粪再加上辅料,为优化褐口蘑原种培养基配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唐玉琴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20):4944-4945
以花生为主要原料,褐口蘑(Agaricus brunnecens)通过利用花生汁液和牛奶进行发酵,然后对其进行调配而制成褐口蘑液体发酵花生乳.经过对影响感官指标的各因素进行正交试验,最终确定最佳发酵条件为花生汁与鲜奶的比例为1∶2,接种量为3%,发酵时间为6d,发酵温度为26℃,在此条件下制作的褐口蘑液体发酵花生乳口感最佳,且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8.
褐口蘑异地栽培的栽培料配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把张家口坝上高原著名的特点——褐口蘑在南部进行人工栽培,用不同栽培原料并调整其配比进行人工栽培试验,通过调查料发酵情况,菌丝吃料情况,出菇情况,逐步摸索出适合河北南部人工栽培口蘑的最佳栽培料配比。结果表明:合理比例的玉米秸和鸡粪是河北南部栽培褐口蘑较为理想的原料。  相似文献   

9.
褐蘑菇是张家口市著名特产--口蘑系列中的1个种类,主要分布于张家口地区北部坝上高原的天然牧场,属于低温型食用真菌.褐蘑菇又称“香口蘑“,特点是香味浓郁,肉质肥厚、鲜嫩,营养丰富,有很高的保健价值.1997年开始大面积人工栽培,现已发展为坝上的特色支柱产业.本研究将褐蘑菇进行南移栽培,探讨不同栽培原料及其配方对褐蘑菇产量的影响,旨为冀中南部进行褐蘑菇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雅姑,又名棕色褐鳞口蘑,是四川农业大学李勇副教授从国内外引种、筛选并大面积栽培成功的高档珍稀食用菌新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