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全国各地猪场不同程度暴发产房仔猪病毒性腹泻,除产房新生仔猪以外其他阶段猪群没有任何临床表现。新生仔猪发病主要表现为发病急、传播速度快、病死率高,生产中2—3日龄仔猪感染发病后迅速脱水死亡,病死率100%; 10日龄以上仔猪感染病死率30%~50%,给猪场造成的损失巨大,特别是规模化猪场损失更是惨重。  相似文献   

2.
与新生牛羊不同,产房仔猪调节体温的机能不健全,被毛稀,皮下脂肪少,病原感染或环境温度变化极易引起消化系统紊乱而发生腹泻.产房仔猪球虫腹泻主要由猪等孢球虫感染所致,艾美耳球虫则较为少见,艾美耳球虫的宿主以母猪和大龄猪为主.有人将之称为"10日龄下痢",是因为较为明显的临床症状常见于8~12日龄仔猪,事实上7~21日龄仔猪...  相似文献   

3.
《猪业科学》2019,36(3):24-25
仔猪腹泻,一直是造成猪场严重经济损失,困扰养猪业多年悬而未决的问题之一。自20世纪50年代集约化养殖兴起以来,密集的批次化生产给产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高产母猪的出现、产房养殖密度的上升、空栏时间的缩短、清洗消毒时间的减少,都为新生仔猪腹泻创造了有利条件,加上新生仔猪体质虚弱,体内无抗体保护(母体胎盘屏障不允许类似免疫球蛋白等生物大分子通过),使得新出生的仔猪成为大肠杆菌等肠道致病病原最佳的感染对象。  相似文献   

4.
1断乳前、后仔猪疾病的控制 新生仔猪至8周龄仔猪极为关键,断奶前后仔猪健康发育不但会减少后期疾病的发生,同时也是降低育肥成本的关键时期。新生仔猪需要充足的初乳。初乳在仔猪的一生中极为重要,因此产房管理的核心是确保母猪产后24小时有充足的初乳、仔猪能主动积极的获得初乳,为健康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5.
2016年10月山东省潍坊市某猪场的产房仔猪出现疑似猪链球菌感染病例。为准确诊断和进一步防控猪链球菌病,对病例进行了细菌分离培养、革兰氏染色、生化试验、16S RNA基因鉴定和动物接种试验等,最终鉴定为猪链球菌2型感染;对该场的产房、保育猪舍、育肥猪舍、母猪舍进行鼻腔拭子采集,以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检测16S RNA基因和猪链球菌2型荚膜多糖基因(cps2),结果分离到了猪链球菌。检测发现,该场除产房仔猪携带猪链球菌2型外,其他猪舍均没有猪链球菌2型被检出。  相似文献   

6.
张晨飞 《猪业科学》2019,36(4):114-115
1引言。腹泻是猪场最常见的胃肠道疾病之一,近年来,因产业升级而出现的高强度的批次化生产,导致场内养殖密度大幅上升,产房的感染压力也随之骤升,新生仔猪腹泻发生的比例越来越高,使其成为近年影响猪场健康,导致猪场经济损失的最严重疾病之一。那么,为什么新生仔猪容易发生腹泻呢?除复杂的外部因素和病原性因素外,仔猪本身又存在哪些发病条件和特征呢?文章从仔猪自身的内部因素来探讨新生仔猪腹泻多发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正目前,我国母猪的平均年产仔数大多能超过22头,但是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数(PSY)仅有17头左右,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造成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是产房仔猪死亡率过高。据统计,我国猪场产房死亡的新生仔猪数超过总产仔数的20%,死亡的新生仔猪中有85%以上是在产仔过程中或产后3天内死亡的。很多仔猪的健康在出生前已经受到了相当程度的影响,加上新生仔猪特殊的生理特点,需要特殊的护理才能够保证其健康。1新生仔猪的生理特点(1)消化系统不完善。仔猪在出生时消化器官发育不完全,其胃肠道的重量和容积都相对较小,而且  相似文献   

8.
猪流行性腹泻具有高发病率和高致死率,新生仔猪易感,严重影响了规模化养猪业的发展。本文阐释了新生仔猪流行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及诊断特点,重点从做好产房保温清洁、减少猪群应激、强化疫苗免疫和加强新生仔猪护理等方面完善新生仔猪流行性腹泻防控策略,提升规模化猪场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2018年10月8日,河北省某产房仔猪和母猪均出现严重腹泻症状,为了查明仔猪与母猪严重腹泻的原因,试验采用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病原学检测进行诊断。结果表明:该猪场猪群为猪轮状病毒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混合感染。经过治疗,两周后回访腹泻疫情得到明显控制,新生仔猪没有再出现腹泻情况。  相似文献   

10.
正最近几年,在对我县辖区内规模化养猪场进行管理和调查中发现,养猪场新生仔猪在产床上仔猪腹泻的发病率逐年增多,且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到每年的秋冬季节,更是产房仔猪腹泻的发病高峰期,过去对仔猪腹泻的防治把重点放在消除流行性腹泻病毒、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病原上,忽视了对产房仔猪的管理,结果治疗的效果不理想,而药物的大量使用,不仅增加养殖成本,对仔猪的自身健康也造成很大的影响。本人通过几年的调查和总结,认为对新生仔猪  相似文献   

11.
2012年12月至2013年3月,河南省信阳地区许多猪场产房仔猪短时间内大量死亡,个别场仔猪(特别是以10日龄内仔猪)死亡率接近100%,致使很多母猪无仔可带,  相似文献   

12.
产房仔猪精细化管理事关仔猪成活率与断奶重,事关猪场养殖效益,是猪场盈利的关键环节之一。文章通过笔者对多年一线猪场工作经验进行归纳与总结,从新生仔猪生理特点、护理要点、管理要点等几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广大养殖从业者及管理人员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正>仔猪黄痢是新生仔猪的急性、高致死性传病。主要发生于1周龄内的新生仔猪,以13日龄发病最多,随日龄的增长发病减少,1周龄以上很少发病。初产母猪所产仔猪发病最为严重,而经产母猪所产仔猪发病相对较轻。猪场卫生条件不好,新生仔猪初乳吃得不够或母猪乳汁不足以及产房温度  相似文献   

14.
郭林  肖焕星  刘昱  赖庆光 《猪业科学》2017,(12):130-131
<正>1病毒性腹泻的流行和感染特点1.1流行特点季节性的变化:由以前的冬春季节高发变为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春季节危害最严重且持续时间长,腹泻在猪场反复发生;产房仔猪危害严重:典型特点是新生仔猪出生后24~48 h发病,3~5 d脱水死亡,死亡率高达100%。母  相似文献   

15.
猪场盈利的核心是多生、少死、快长,其中少死和快长即提高成活率和加快增重,科学的新生仔猪饲养管理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产房仔猪成活率,并且可为以后各阶段猪快速增重打下基础.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述新生仔猪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6.
1发病情况该猪场地势较低,由于6~7月份阴雨连绵,使该场的产房保育舍等处的污水不能外流,并且其它的污水也流向该场。天晴后,没能及时对全群猪及猪舍投药预防,再加上持续高温和通风不良等应激因素造成了疾病暴发。4天后,该场部分仔猪发病,出现发烧症状,食欲减退,呼吸急促,产房内9头母猪关节肿大,起卧困难,随之有57头死亡。6天后,母猪有4头流产,产房内9头母猪关节肿大,起卧困难,主要发生在断奶前后,保育阶段哺乳母猪,发病率高达30%,仔猪死亡率达86%。2临床症状急性感染症状:仔猪体温达40℃~42℃,食欲废绝,精神沉郁,背毛粗乱,咳嗽,张口伸舌,…  相似文献   

17.
2006年11月,广东某猪场分娩舍哺乳和断奶仔猪暴发并流行以皮炎为主要特征的疾病,该病传播迅速,同一窝的或相邻窝的仔猪可在短期内相继感染发病,产房大部分单元均有仔猪发生,发病率不等,但大多在10%~25%,个别单元高达35%,由于处理措施及时有效,造成的死亡率和残次率较低。根据该病的流行病学、发病特点、临床症状以及实验室检测等,诊断为仔猪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渗出性皮炎,经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后,全场很快得到了有效控制,现将有关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及流行情况2006年11月底,该场最先有个产房一窝出生第2 d的部分仔猪皮肤上出现类似脱皮的…  相似文献   

18.
在生猪饲养过程中,仔猪饲养是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关键阶段,特别是新生仔猪,如不采取积极的防护,死亡率可高达50%以上。加强仔猪饲养管理,提前做好仔猪防护,细心护理,就可大大提高仔猪的成活率,从而提高养猪生产效益。(一)分娩舍要搞好环境卫生,注意消毒待产母猪进入产房之前要将产房清扫干净,用相关的消毒液对地面、墙壁和圈栏进行消毒。墙壁、门窗有破损时应进行修补,防止贼风,保持温湿度良好(产房内温度为16~21℃,湿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某猪场产房仔猪暴发腹泻疫情并造成未断乳白猪的大批死亡,经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测确诊为猪瘟病毒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混合感染。通过采取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防制措施,该场腹泻疫情逐渐得到有效控制。现将本次疫情情况报告如下,旨在为临床上此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1发病情况河南省某猪场存栏1 000头左右母猪,自2013年5月开始暴发腹泻疫情,产房仔猪和保育猪均发生腹泻,尤其以未断乳仔猪最为严重,母猪无任何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盐城某猪场一栋产房2021年3-4月新生仔猪及母猪的饲养管理为例,介绍规模猪场春季母猪与仔猪饲养管理操作及注意事项,以期为相关猪场加强母猪与仔猪的饲养管理、降低仔猪的死亡率提供借鉴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