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鸽新城疫是一种由禽I型副黏病毒引起的、流行于鸽群的高度接触性急性传染病。改革开放40余年来,我国养鸽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信鸽和赛鸽业得到长足发展,种鸽、蛋鸽、集约化肉鸽养殖产业呈现集群现象,随着养鸽业的高速发展,鸽新城疫已经悄然成为养鸽业第一杀手,是重点防控的传染病之一。国家新城疫参考实验室主动监测的数据表明,鸽群新城疫带毒率呈上升趋势[1]。因此,对鸽群新城疫病毒感染情况应重点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2.
鸽的雌雄鉴别是养鸽的先决条件,在鸽群中如果雌雄比例不当,不但鸽舍不得安宁,而且产蛋率低,或无精蛋多。如果小群放养,配不成对鸽子就会飞到别的鸽群中去寻找配偶而不回巢。因此,养鸽者必须掌握雌雄鉴别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鸽新城疫俗称鸽瘟,是由鸽Ⅰ型副黏病毒诱发的一种急性、高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感染鸽群表现为死淘异常增大、头颈扭曲、口腔中有大量粘液流出,并伴有黄绿色水便,由于疾病发生后病毒可在鸽群中长期存在,会持续影响鸽群健康,因此可对养鸽经济效益造成较大影响,现场防控压力不容小觑。2020年5月广东清远市某种鸽饲养户的多群  相似文献   

4.
2006年6月下旬,衡山县城郊某鸽场发生鸽白喉病,用超剂量硫酸铜治疗和预防,致使鸽群中毒,抗病力下降.恰逢病毒侵袭,又未进行免疫,最终导致了鸽群新城疫暴发,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现报告如下,供广大养鸽户参考.  相似文献   

5.
衣原体病为一种人畜共患病,在畜禽中广泛存在,家禽中以鸽最为易感,引起鸽群的长期带菌或发病,导致鸽只生长不良,消瘦,眼炎,抵抗力与生产性能下降等,甚至会传染给与病鸽接触的饲养员、兽医工作者及销售人员等,危害人类的健康。部分鸽场的鸽群类似衣原体的病症时有出现,为了了解广东的养鸽场的鸽群衣原体的感染情况,我们对部分鸽场的鸽群进行了本病的血清学调查,以积累一些相关资料。  相似文献   

6.
鸽瘟是由鸽Ⅰ型副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接触性传染病。鸽群常突然发病,迅速蔓延,主要临床特点是肠炎、下痢和神经症状,以嗜神经速发型多见,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对养鸽业造成巨大威胁,是养鸽业的大敌,在我国各地均常见有鸽瘟疫情的报道。  相似文献   

7.
散养鸽绦虫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发病与防治 鸽绦虫病是一种肠道寄生虫病.2004年9月我县某养鸽户散养的鸽群出现以腹泻、消瘦为主的症状,据畜主介绍该鸽群为散养,鸽经常飞出鸽舍去野外采食,早晚补饲,发病后,鸽的生产性能下降,应用庆大霉素等抗生素治疗无效,后有死亡,随到我处就诊,经对病死鸽进行剖检镜检,结合临床症状,确诊为戴文绦虫和膜壳绦虫为主的绦虫病,应用别丁片150~200 mg/kg体重内服二次,并及时清除粪便消毒,加强鸽群的护理,  相似文献   

8.
养鸽场停水灭鼠的体会余健坤(广东省珠海市广海良种鸽场519000灭鼠是所有畜牧场必需进行的工作。养鸽场的老鼠不但吃饲料、鸽蛋、乳鸽,而且传播副伤寒沙门氏杆菌等病菌,易引发鸽群疫病的发生。养鸽场由于其特殊原因,灭鼠工作较其它畜牧场困难,原因主要有:1?..  相似文献   

9.
正平阳县鳌江镇三元村赵某,饲养存笼种鸽700对,2016年11月中旬所有种鸽肌注新城疫L系灭活苗0.5 m L,鸽群健康正常。1发病经过2017年3月中旬,赵某选留的100多对30-90日龄后备种鸽中出现咳嗽、腹泻、食减,部分出现扭头症状,最后消瘦、衰竭死亡。同鸽舍内成鸽及雏鸽均无出现任何异常,无出现死亡。鸽群保健砂中加有禽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E。发病初期,专业户和当地兽医均认为系鸽沙门  相似文献   

10.
<正>鸽Ⅰ型副黏病毒(Pigeon Paramyxovirus Ⅰ,PPMV-Ⅰ),是由禽Ⅰ型副黏病毒(Avian Paramyxovirus Ⅰ,APMV-Ⅰ)流行于鸽群,并突变为适应鸽群的新城疫病毒,通过F基因分析,显示出是APMVI的抗原变异株,因此命名为鸽Ⅰ型副黏病毒(PPMV-Ⅰ)~([1])。该病毒引起的鸽新城疫在鸽群传播迅速、发病急,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发病鸽以拉稀和出现神经症状为特征,对鸽危害大,对养鸽  相似文献   

11.
鸽新城疫、巴氏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年4月,沈阳东陵某养鸽户养鸽226只,鸽群发生一种以发病鸽张口伸颈,呼吸困难,有摇头和吞咽动作,下痢,有歪头,扭颈和站立不稳等神经症状.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鸽新城疫(ND)与巴氏杆菌混合感染.采用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后,病情得到了迅速控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鸽霍乱是危害养鸽生产的主要传染病,鸽群感染后死亡率高达55%以上。用市售的禽霍乱弱毒冻干苗或油乳剂灭活菌苗免疫鸽群,实践证明起不到防疫效果。为此,笔者从鸽体内分离菌株,制成灭活菌苗。到目前为止,已免疫鸽15000余只,4个月内保护率达86%,取得了较为满意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3.
鸽的I型副粘病毒病,俗称鸽的新城疫。1981年首次发现于苏丹和埃及,此后,意大利和西班牙也发现此病,接着就传遍欧洲。1985年在美国的许多个州和加拿大都有鸽群爆发此病。此病的传播范围比较广泛,因为许多疫情爆发是没有报道的。近年来,国内养鸽业的迅速发展,从国外引入种鸽亦越来越频繁,北方养鸽业的种源主要来自口岸城市。今年以来,我市及邻近市县的鸽群,几次爆发此病,死亡率有的几乎达到百分之百。如何防治鸽的I型副粘病毒病,已成为养鸽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对此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实验,将一些情况透露给养鸽爱好者,一方面期望对他们有所裨益,另一方面,愿与各科研部门共同探讨该病的防治措施,以便使我国的养鸽业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鸽的禽Ⅰ型副粘病毒(A/PMV-1)感染对鸽群的致病率和死亡率很高,严重危害我国养鸽业的发展。预防该病的有效方法是给鸽群注射新城疫或鸽A/PMV-1灭活菌。作者用鸽 A/PMV-1野毒株及 La Sota N79型病毒分别制成灭活疫苗,免疫幼鸽,观察其免疫效力。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一、产地;法国育成的新品种.二、特点:这种鸽能根据伴性遗传的规律,可以自别雌雄,准确率在90%以上,生产上有很大的利用价值。众所周知,鸽和鸡等家禽不同,鸽从幼龄到成鸽整个生活过程中,雌雄的外观几乎完全一样,鉴别比较困难。但雌雄鉴别又是养鸽的先决条件。在鸽群中雌雄比例不当时,有的鸽子配不成对就飞到别的鸽群中去寻找配偶而不回巢,给鸽群管理带来很大麻烦,或是造成产蛋率低,  相似文献   

16.
许多养鸽场(户)往往重视饲料的科学配制、使用,而忽视保健砂的科学配制、饲喂、影响了鸽生长发育,鸽群的生产性能也得不到正常的发挥。实际上,保健砂对笼养鸽群十分重要。下面介绍一些保健砂的配方及配制中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鸽瘟是严重危害养鸽业最主要的病种之一,对鸽群健康威胁很大,具有毁灭性,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简要介绍一例鸽瘟的发病过程及防制措施,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鸽抗病力强,繁殖快,营养丰富,而成为农民及广大养鸽爱好者的饲养对象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营养、品味意识的不断增强,鸽肉以它肉质细致鲜美、高蛋白、低胆固醇而倍受人们的青睐,从而也随之带动了养鸽业的发展。然而随着我区近几年养鸽业的发展来看,鸽曲霉菌病是我区鸽群主要病发病之一。1流行特点以雏鸽、幼鸽的发病率与死亡率高,肉鸽场的鸽的发病率高于其他类型的鸽。雏鸽、幼鸽常为群发性和呈急性经过,成年鸽仅为散发。当饲料发霉、环境与垫草被霉菌严重污染时,易发本病。在梅雨季节,饲槽发霉、清洁卫生工作做得…  相似文献   

19.
鸽新城疫是鸽I型副粘病毒引起的急性、败血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俗称“鸽瘟”。在非免疫鸽群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在30%~100%,在免疫鸽群中则以散发性为多。现将某中型种鸽场发病及其诊断、防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我区一个新建不久的养有1500对肉鸽和土种鸽的饲养场,鸽群全部未进行免疫接种。2003年11月初在后备种鸽中,首先发现部分鸽群发病,接着很快波及到开产种鸽,到2004年元月中旬引起100多只开产种鸽、300多只后备种鸽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2临床症状病鸽精神沉郁、呆立、羽毛蓬乱无光、食欲不振、饮水增多、口流粘液、大…  相似文献   

20.
敬告读者     
2005年4月,沈阳东陵某养鸽户养鸽226只,鸽群发生一种以发病鸽张口伸颈,呼吸困难,有摇头和吞咽动作,下痢,有歪头,扭颈和站立不稳等神经症状。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鸽新城疫(ND)与巴氏杆菌混合感染。采用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后,病情得到了迅速控制、效果明显。现将诊疗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