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斑节对虾俗称草虾、黑虎虾、花虾、竹节虾,是对虾属中体型最大的种。斑节对虾养殖技术难度较高,且易暴发白斑病,导致养殖成功率偏低,大部分养殖户放弃养殖,转养南美白对虾。然而,广州市金海水产健康生态养殖场却利用一种独特的鱼虾池塘混养模式和益生菌定期投喂方法,成功养殖斑节对虾。4个月的养殖周期,约15万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非洲斑节对虾与养殖水环境之间的联系,进行了非洲斑节对虾高位池生态养殖试验。试验结论:非洲斑节对虾对养殖密度、投饵模式、水质要求等有不同的标准,以75万尾/hm~2虾苗的放养密度养殖,生长速度较快,产量可达6 t/hm~2以上,利润30万元/hm~2以上。因此,提倡养殖非洲斑节对虾,养殖环境会大为改善,养殖成功率会随之提高。  相似文献   

3.
洪学 《新农村》2008,(3):23-23
1.发展特种水产养殖 特种水产主要指河蟹、鲈鱼、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乌龟、鳖、山斑鱼、黄鳝、泥鳅、青蛙等营养价值高,生长速度快、经济效益好的养殖种类。选择适销对路的特种水产,通过成本核算和无公害养殖,可以显著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4.
从池塘选址、水质处理、苗种选择、投喂管理、日常观测及管理、防治病害、收获等方面阐述了斑节对虾的养殖,并且通过对斑节对虾的试养,认为该品种适合本地区养殖,可大力开发推广。  相似文献   

5.
南美白对虾原产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海域,适应广温广盐,与罗氏沼虾、斑节对虾为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3大虾类。1988年由中国科学院从美国引进,并于1992年突破育苗难关,进行全国各地推广养殖。因其生长速度快,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迅速被国内消费市场接受。随着市场需求量的提升与海水养殖疾病爆发,淡水养殖南美北对虾成为了近年来的热点~([1])。四川作为对虾消费大市场,养殖潜力巨大,早在10年前已开始进行南美白对虾淡水养殖试验,但受制于地域环境与养殖技术水平等条件,并未取得大面积养殖成功。本文就四川省南美白对虾产业发展状况、存在问题及其对策建议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6.
林国兰 《吉林农业》2011,(11):201-201
对虾养殖目前在我国水产养殖业中占有很大比例,品种大多以凡纳滨对虾、斑节对虾等为主。虾类养殖具有周期短,产量高,饲料来源广、效益显著等特点。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和健康养殖的不断深入,对养殖对象病害防治研究尤为重视。现发表几点在生产中防治对虾幼体荧光虫病措施,仅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7.
最近从有关部门获悉,1997年我国对虾产量已回升到10万吨以上。今年以来对虾生长良好,预计产量仍会增长。 据了解,我国对虾具有斑节对虾、中国对虾、日本对虾以及新引进的南美白对虾等多个优良虾种,而且生产周期短,产值高,效益好。近年来各地还初步建成了对虾育苗、养殖到加工、销售及饲料生产、病害防治等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为发展养殖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8.
南美白对虾又称白肢虾 ,隶属于十足目 ,对虾属 ,原产于南美太平洋沿岸的水域 ,是世界上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优质虾种之一。该虾生长快 ,繁殖周期长 ,抗病力强 ,对饵料要求低 ,肉味鲜美 ,加工出肉率高 ,并耐低氧 ,可活体运销 ,是目前国际水产市场上的紧俏对虾品种 ,发展前景广阔。我国于 1988年从美国引进 ,1994年人工育苗试验成功。南美白对虾既适宜海水养殖 ,在做好虾苗淡化的基础上也能淡水养殖。下面介绍它的生物学特性和池塘淡水养殖方法。1 生物学特性1 1 外部形态 南美白对虾外形酷似中国对虾 ,成虾最大体长可达 2 4厘米 ,正常体色…  相似文献   

9.
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又称白肢虾或者白对虾,它具有生长速度快、出肉率高和饲料系数低的特点,非常适宜高密度集约化养殖。南美白对虾养殖产业属于浙江省水产养殖支柱产业,据2012年统计,全省拥有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34.67万亩、产量13.66万吨、产值35亿元,产业规模约占全国总量的11.2%。目前,浙江省南美白对虾在保持传统池塘精养模式的同时,逐步提升了养殖设施化水平,有力地推进了南美白对虾养殖新技术的发展。临海市利用伞式大棚设施开展了南美白对虾大棚多茬分级养殖,养殖技术十分成熟,平均单茬养殖周期约90天,商品虾养成规格在40尾/斤左右,年亩产值15万元以上,经济效益显著。现将技术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
草虾,学名斑节对虾,又称黑壳虾,属对虾科。由于该虾喜欢栖息于水草场所,故称草虾。草虾具有生长快、食性杂、广盐性、养殖周期短、个体大、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成虾产量高等特点。所以,该虾已成为当前养殖的重要对象。现将其健康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对虾养殖业是我国海水养殖业的支柱产业,1992年我国的对虾养殖面积14.7万hm^2,产量21万多吨,成为世界养虾第一大国,为我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出口创汇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自1993年全国发生中国对虾病毒爆发性流行病后,养殖面积、产量大幅度下降。近几年来,经过努力,进一步调整了养殖品种,引进养殖南关白对虾,不仅扭转了海水养虾业的困难局面,同时,给淡水养殖业带来了生机。为了解决南美白对虾的苗种,2004年天津警备区八一盐场第一次将南美白对虾大规模引进天津,进行人工繁殖获得成功。先后从海南水产研究所引进4000对F2代亲虾,通过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人工繁殖南关白对虾苗151亿尾。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2017,(5)
<正>绍兴市上虞区滨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月12月,是一家专门从事南美白对虾苗种培育、成虾养殖与加工、休闲为一体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注册资金1008万元,法人代表陈兴江。公司位于杭州湾南岸的虞北海涂九六丘三期,曹娥江傍,水质清新充沛,环境优雅,交通便捷。公司现有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2000余亩(其中外拓基地1500余亩),水产冷库1000吨,虾育苗温室3500平方米,年对虾育苗能力达6亿尾。有200亩  相似文献   

13.
南美白对虾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志桁 《福建农业》2011,(2):15+20-15,20
南美白对虾也称凡纳滨对虾,与斑节对虾、中国对虾一并被世界公认为最有前途的三大养殖对虾,其具有繁育季节长、幼体培育周期短、生长速度快、个体均匀、时环境变化的抗逆能力强、食性杂和对饲料蛋白质要求比其他对虾低、抗病力强、离水存活时间长、养殖产量高、虾体含肉量大(出肉率高)等优点,是目前我国最主要的对虾养殖品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确定江苏沿海虾类养殖的气候区划。[方法]主要通过养殖试验和生产调查,收集养殖现状和养殖适宜气象指标。[结果]江苏沿海的气候适宜养殖南美白对虾、中国对虾、日本对虾、斑节对虾。不同气候适宜性区域间有差异。影响养殖虾类产量和品质的主要气象因素有夏季高温和强降水。[结论]只有加强养殖技术培训,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加强养殖生产过程的气象条件研究,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才能提高虾类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5.
南美白对虾由于其具有繁殖周期长,生长快、适应能力强、个体大且抗病力强,肉味鲜美等优点,是目前水产市场上的畅销产品,前景广阔。近年来其养殖技术发展迅速,产量大幅提高,笔者通过实施南美白对虾淡水高产健康养殖技术,保持了不错的经济效益,该项目组示范养殖面积共13.53hm2,放养虾苗842.5万尾,平均每m2放虾苗63尾;成虾总产量58772.56kg。  相似文献   

16.
南美白对虾与罗氏沼虾池塘套养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南美白对虾是宁海的养殖主导品种,但近年来养殖病害频繁发生,养殖效益逐年下降,严重影响产业的持续发展。罗氏沼虾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南美白对虾与罗氏沼虾混养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养殖模式。2016年宁海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对南美白对虾与罗氏沼虾混养模式进行了验证试验,在3口面积0.4 hm~2的池塘中开展了南美白对虾与罗氏沼虾不同养殖密度与搭配比例试验放养量分别为1#南美白对虾60.0万尾/hm~2+罗氏沼虾10.5万尾/hm~2、2#南美白对虾22.5万尾/hm~2+罗氏沼虾27.0万尾/hm~2、3#南美白对虾52.5万尾/hm~2+罗氏沼虾22.5万尾/hm~2,结果表明,3组试验中,以2#池塘的最终养殖效果最好,全程没有发生病害,0.4 hm~2塘共产南美白对虾900 kg、罗氏沼虾1 050 kg,收益达179 250元/hm~2;3口塘平均收益151 140元/hm~2。套养罗氏沼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南美白对虾发病。建议套养塘总密度控制在60万尾/hm~2左右,南美白对虾和罗氏沼虾的比例1.0~1.5∶1.0。  相似文献   

17.
邵锦淑 《福建农业》2013,(10):30-31
凡纳滨对虾原产于南美太平洋沿岸水域,是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优良虾种之一。我国于1987年引进,并于1994年人工育苗和批量生产成功。1994年我区引进该种虾苗进行试养,并取得初步成功。之后,凡纳滨对虾以其生长迅速、对饲料蛋白质需求量低、出肉率高、离水存活时间长、易于进行集约化养殖以及抗病力强等优点,深受养殖户的青睐,养殖面逐年增加,现有凡纳滨对虾养殖面积80公顷。根据凡纳滨对虾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市场前景,采用混养生态养殖方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其混养生态养殖主要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8.
虾很多人都会养,近几年各地探索了多种养殖模式,很多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前些年倡导的对虾高健康养殖系统推动了我国南美白对虾养殖的迅猛发展,使得对虾养殖总产量节节攀高,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在生产实践中,许多养殖户为了追求高产量而导致虾病越来越多、虾生长越来越慢,2000年前后养到规格60尾他左右一次性卖虾只需养殖七八十天,而近两年绝大多数都得养100多天。  相似文献   

19.
<正>凡纳滨对虾"桂海1号"是在我国现代农业(虾)产业技术体系专项和国家科技支撑项目"高产抗病性凡纳滨对虾新品种的选育"等项目资助下,由广西水产科学研究院国家级南美白对虾遗传选育中心选育获得的高产抗病南美白对虾新品种。1.养殖产量高:"桂海1号"生长快、产量高,养殖性能可与美国进口一代种苗媲美。泥底高位池[5万~8万尾/667平方米(1亩)]、地膜高位池中高密度(15万尾/667平方米)和集约化高密度(20万~40万尾/667平方米)667平方米单产超过800公斤、2000公斤和3000公斤。  相似文献   

20.
信息窗     
樟树建立特色养殖基地  最近,由樟树市畜牧水产局投资兴办的特色养殖基地,在昌傅镇搭起了框架,并已引进泰和乌骨鸡、余干黑羽鸡3600羽,吉安红毛鸭、兴国灰鹅等近千羽。该基地已投资10万余元,建立了严格的责任制。市畜牧水产局派出了2名技术人员常住基地,负责养殖技术全过程。随着牛、羊、渔等新品种的陆续引进,将加速全市养殖业发展。(辑自《种植与养殖》)南美白对虾在江西淡水养殖成功  世界三大名虾之一的南美白对虾日前在江西省南昌试养成功,成为海水虾在内陆淡水养殖成功的先例。  研究人员今年5月在海南省先期进行了南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