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大区对比法,进行了额敏县蒙古乡食葵水肥一体化土壤改良及防治食葵列当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地应用水肥一体化方案,苗齐苗壮,出苗率为95%,无病虫害,列当出土晚,出土6%~14%,列当出土数3株/m~2,食葵根部列当1~2株,列当死亡率94%、列当空壳率80%,列当呈灰霉状的有70%,呈水浸状的有30%。常规施肥对照地出苗率85%,出苗不整齐,菌核病发生特别严重,列当出土早,出土8%~65%,列当出土数45株/m~2;食葵根部列当14~36株,无列当死亡,列当肉质根肥壮、籽粒饱满落地等待寄主。应用水肥一体化方案处理与常规施肥对照食葵盘粒数分别为490、302粒,单盘粒重分别为80、65 g,空壳率分别为5%、30%,结实率分别为96%、85%、产量分别为3 600、3 000 kg/hm~2,应用水肥一体化方案处理增产率20%。  相似文献   

2.
福海县食葵水肥一体化对土壤改良及列当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海县阔克阿尕什乡由于连年种植食葵,食葵列当危害严重。福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了验证成都华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水肥一体化方案防治食葵列当的效果,特在福海县阔克阿尕乡食葵种植基地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地实施水肥一体化方案,苗齐苗全,出苗率为90%,而对照地出苗率只有75%;试验地列当出土晚,食葵根部列当1~2株,列当死亡率、空壳率分别为93%、70%,采用华宏公司水肥一体化方案列当呈灰霉状的有60%,呈水浸状的有33%。对照地列当出土早,食葵根部列当9~18株;列当死亡率6%,列当肉质根肥壮,列当种子饱满。试验地与对照比较,增产率达23.5%。  相似文献   

3.
福海县良种场食葵列当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验证成都华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水肥一体化方案的实施效果,采取基施、滴灌施用及叶面喷施等方法,观察其对食葵的影响及对食葵列当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采用水肥一体示范方案能够促进食葵快速生长,食葵茎杆粗壮、叶色浓绿、开花早、盘大、无病虫害发生,且对食葵列当防效极佳,增产效果明显,可在生产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4.
连续5年在同一地块上进行水肥一体化防治加工番茄列当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水肥一体化措施防治加工番茄田间列当,列当出土晚、出土少,1米~2列当5~10个,防治率达到85%以上,加工番茄增产81.6%。  相似文献   

5.
食葵列当生物防治综合试验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4年在阿勒泰地区试验表明,食葵CH609 D处理亩产量为221 kg,比对照C处理增产21 kg,增产率为11.5%,地里列当发生率28%,只有对照(CK2)列当数的39.1%,增收86元/亩;种植抗列当食葵大诚地223加施用微生物"神锄"滴灌冲施肥B处理,比A处理增产22 kg,增产率为10.5%,地里列当发生率2%,只有对照列当数的63%,增收78元/亩。该试验示范进一步验证了列当防治新方法的实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施地佳土壤调理剂与神锄微生物菌配合防治列当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阿勒泰地区食葵列当发生十分严重,全地区食葵列当发生面积为1 020公顷,占食葵种植面积的54%,严重发生的地块发病率达100%,重茬地发病比较严重,尤其以福海县为食葵列当发生重灾区。被列当寄生的食葵发育受到严重抑制,减产幅度大。食葵列当的发生和蔓延,是限制我区食葵生产的瓶颈。为此,我们采用施地佳土壤调理与神锄微生  相似文献   

7.
采用"3414"最优饱和设计方案,于2014年在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以氮(N)、磷(P2O5)、钾(K2O)肥为探讨因子进行田间试验。探讨氮、磷、钾3因素对食葵杂交种丰葵杂一号单盘粒数、结实率、籽粒长度、籽仁率和千粒重的影响。分析发现,增施氮磷钾肥都可以增加食葵的单盘粒数、结实率、籽粒长度、籽仁率,但随着施肥量的不断加大,食葵单盘粒数、结实率、籽粒长度、籽仁率在达到一定值后开始减少;增施氮磷钾肥能有效的增加食葵籽粒的千粒重,磷钾肥的施入与食葵籽粒千粒重表现出正相关,而氮肥的施入在达到一定量后却对籽粒千粒重起反作用。在氮肥172.48 kg/hm2、磷肥164.59 kg/hm2、钾肥161.67 kg/hm2施肥量时,籽粒长度达到最佳2.96 cm。  相似文献   

8.
小麦-玉米滴灌水肥一体化的节水增产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河南省通许县节水农业试验示范基地开展了滴灌和小白龙水肥一体化的对比研究,氮肥施用设置一次性底施、底施70%+拔节期追施30%、底施50%+拔节期追施50%、底施70%+灌浆期追施30%、底施50%+灌浆期追施50%和底施50%+拔节期追施30%+灌浆期追施20%,以期找出小麦-玉米周年节水增效措施。结果表明,滴灌水肥一体化更有利于改善水肥的协调供应,促进小麦-玉米的生长发育。与小白龙处理相比,滴灌处理小麦株高增加0.9~7.6 cm,穗长增加0.4~1.6 cm,小穗数增加1.1~2.8个,穗粒数增加0.6~5.2粒,不孕穗数减少1.1~3.3个,千粒质量增加0.1~1.4 g;玉米株高增加2.4~8.2 cm,叶片数增加0.2~0.8片,茎粗增加0.44~0.68 cm,穗行数增加0.2~1.2行,双行粒数增加0.8~7.3粒,有效穗长增加0.04~1.67 cm,穗周长增加0.39~1.40 cm,百粒质量增加0.2~2.1 g,总体上,小麦和玉米均以底施50%+灌浆期追施50%处理效果较好。与小白龙处理相比,滴灌水肥一体化处理小麦显著增产14.29%~18.96%,灌溉水利用效率显著提高1.93~2.79 kg/m3;玉米显著增产21.79%~47.19%,灌溉水利用效率显著提高3.97~6.07 kg/m~3;小麦-玉米周年显著增产19.98%~33.37%,灌溉水利用效率显著提高3.26~4.43 kg/m~3,均以底施70%+灌浆期追施30%效果最佳。与一次性底施处理相比,滴灌水肥一体化处理小麦、玉米及小麦-玉米周年产量及灌溉水利用效率均以底施50%+拔节期追施30%+灌浆期追施20%处理最高。由此可见,滴灌水肥一体化有利于实现节水增效,氮肥适当后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食葵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及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75个食葵杂交组合为供试材料,对食葵的15个农艺性状进行变异系数、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①弯曲度、单盘粒重、产量、单盘粒数的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29.3%、19.5%、19.2%、19.0%;②在相关性上,食葵产量和结实率、单盘粒重是密切相关的,而长势情况对产量的影响也非常大,结实率与籽粒长呈显著负相关,千粒重与单盘粒数、籽仁率为极显著负相关;③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7个主成分对变异的累计贡献率为84.90%,主成分1的性状均与食葵的产量性状有关,可称为食葵产量构成因子。主成分2的性状均与食葵的商品性状有关,可称为食葵商品质量构成因子;主成分3主要说明叶片越长,花盘直径越大;籽粒越长,但是结实率越低。因此在食葵杂交种和亲本选择时,应注意产量高、株高适中、植株生长健壮,籽粒较长、宽度适中,商品质量好的组合或自交系,所以在食葵杂交种选育过程中,要着重对第1、2、3主成分进行综合选择。  相似文献   

10.
曹栋 《河南农业》2020,(7):60-60
一、基本情况2019年,泌阳县夏粮种植面积7.73万m^2,小麦种植面积7.67万hm^2,优质小麦种植面积3.33万hm^2,占麦播面积的43.5%。小麦平均亩穗数37.8万穗、穗粒数32.8粒、千粒质量41.4 g,平均每667 m2产量为436.3 kg,总产量50.18万t,与2018年相比,亩穗数减少0.4万穗,穗粒数增加0.9粒,千粒质量增加1.7 g,每667 m^2产量增加,总体情况“一减二增”。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华北平原冬小麦水肥一体化节水高产种植模式,以泰科麦33和山农29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于2017—2018年冬小麦生育期进行大田试验。试验以常规施肥沟灌处理为对照(F1),设置F2、F3、F4水肥一体化3个处理,对冬小麦群体动态变化、株高和产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水肥一体化条件下施氮量225kg/hm~2有利于增加春季冬小麦最大分蘖数及株高。同时,水肥一体化条件下施氮量225 kg/hm~2提高了泰科麦33的穗数和穗粒数和山农29的穗数和千粒重,从而显著提高冬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水肥一体化在桃树生产上的应用技术模式,于2018-2021年连续3年在齐河县盛景源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展桃树水肥一体化试验。结果表明,水肥一体化处理比常规施肥平均增产250.61 kg/亩,增幅10.63%;平均单果重增加28.00 g,增幅10.71%;平均糖度提高0.16%;减少化肥施用量折纯23.65 kg/亩,节肥53.0%;节本增效1 032.05元/亩。建议在黄淮海桃树种植园区进一步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3.
食葵是市场上销售的零食佳品,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食葵在博州种植面积逐年加大.本文从选地整地、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适时播种、中耕化控、水肥管理、放蜂授粉、病虫害绿色防控、适时收获等方面,总结博州食葵膜下滴灌绿色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为指导食葵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2个芦笋半程式水肥一体化化肥减量试验示范,研究芦笋种植中水肥一体化化肥的减量增效作用。结果表明,利用芦笋水肥一体化化肥技术,通过合理施肥,可减少基施化肥实物量16.7%~25%,减少化肥折纯量23.2%~54.3%,提高滴灌施肥比例,芦笋产量可增产6.8%~13.2%。  相似文献   

15.
向日葵列当对向日葵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及防治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重点调查了向日葵列当不同寄生严重度对向日葵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和二者间的相关性;同时进行了田间防治的药剂筛选试验及抗性品种筛选。研究表明,向日葵列当寄生严重度与向日葵的花盘直径、千粒重、盘粒重均呈现极显著的负相关;草甘膦是防治向日葵列当较好的一种药剂,品种抗病性筛选结果认为油用葵花对列当表现为高抗,食用葵经品种食葵3号对列当也有较高的抗性。这项研究为解决冀西北地区向日葵列当对向日葵的严重危害的原因提供了可靠数据,为今后病害的防治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食葵具有生长期短、适应性强、丰产性好、经济价值高、用途广等特性。本文通过食葵在巴里坤县的3年种植试验,总结出食葵高产栽培技术,为巴里坤县种植高产食葵提供技术支持,使食葵种植逐步成为巴里坤县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巴里坤县食葵种植面积达上万亩,667米2经济效益增长30%左右。  相似文献   

17.
菌核病是食葵的常见病,对食葵菌核病的防治可以提高食葵产量增加,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文章主要阐述了食葵菌核病的传播途径和症状,并从选用抗病行强的食葵品种;实行轮作栽培;实行套种,采用地膜覆盖;深耕、浅锄,减少食葵盘背积水:化学防治五个方面对食葵菌核病的防治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哈葵2号向日葵是优良的食用型品种,籽粒颜色美观,优质高产。近年来我县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产品畅销省内外,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哈葵2号向日葵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种子选择1.1质量标准种子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90%,含水量不高于15%。1.2精选晾晒播种前3d对种子进行精选,剔除杂粒、瘪粒和小粒、病粒和虫食粒及杂质,然后晾晒2d。  相似文献   

19.
采用温室盆栽评价和大田种植评价两种方法,以寄生列当数量、列当生物量及甜瓜生物量指标为依据,对19份栽培甜瓜和9份野生甜瓜进行抗瓜列当寄生能力鉴定。结果表明,在大田种植试验中,28份甜瓜种质中有2个高抗列当寄生材料,14个抗性材料。将大田种植初筛出的抗性较好的14个甜瓜材料进行盆栽试验,其中‘Sekine’‘PI 614391’和‘安农2号’具有减缓瓜列当生长发育抗性,有96.70%的瓜列当在‘Sekine’上停滞于结节生长阶段,成功生长至幼苗及出土阶段的瓜列当仅占总寄生数量的3.30%;94.42%瓜列当在‘PI 614391’上停滞于结节生长阶段,成功生长至幼苗及出土阶段的仅占总寄生瓜列当的5.58%;87.88%瓜列当在‘安农2号’上停滞于结节生长阶段,成功生长至幼苗及出土阶段的列当占总寄生瓜列当的12.10%。通过测定瓜列当寄生后对甜瓜植株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瓜列当寄生对‘PI 614391’和‘Sekine’的地上干质量、根干质量、株高和茎粗无显著影响。在28份甜瓜种质中,野生甜瓜‘PI 614391’和栽培甜瓜‘Sekine’对瓜列当有较强的耐寄生性。  相似文献   

20.
吉食葵1号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花生研究所自主选育的第1个食葵杂交种,以自选不育系12328A为母本、自选恢复系12P87RY为父本。该品种生育期95 d,株高191.0cm,盘径22.5cm,百粒重15.52 g,单头重95.66 g,结实率60.80%,籽仁率50.93%,粒长2.24cm,产量2 184.61 kg/hm~2,适应吉林省中西部地区(白城、松原、四平等地)种植。该品种具有综合性状优、籽仁粗蛋白含量高、早熟优质、抗逆性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