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u~(2+)对中华倒刺鲃抗氧化功能的毒理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评估重金属污染物对鱼类的毒理效应,利用暴露饲养法研究了短期Cu2 暴露对中华倒刺鲃幼鱼的毒性及其SOD、GSH-Px活性随暴露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Cu2 对中华倒刺鲃幼鱼具有高毒性;低浓度(0.01mg·L-1)Cu2 暴露能诱发SOD、GSH-Px活性升高,但Cu2 浓度升高和暴露时间延长可导致酶活性降低;Cu2 浓度越高,SOD、GSH-Px活性变化越急剧,出现活性抑制的时间就越提前。这些结果表明,Cu2 对中华倒刺鲃抗氧化酶有毒理效应,可通过监测污染水体中鱼类的SOD或GSH-Px活性变化来评估水生生态系统的Cu2 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大运河水质污染监测提供资料。[方法]以清洁水体中3种抗药酶活力做对照,研究了京杭大运河徐州段4个水域不同污染程度的水质对水体中常见的软体动物耳萝卜螺(Radix auricularia)3种抗药酶活力的影响,观察其在4个不同污染程度的水域中的酶活力变化情况。[结果]在30d的暴露中,与对照相比,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被抑制,且酶活性随污染程度的加重,抑制程度加大,其结果与水化学监测结果一致。胆碱脂酶(CHE)活性变化则比较复杂,呈现低激活高抑制现象。[结论]耳萝卜螺体内CHE、GST和GPx活性是指示污染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3.
为了筛选用于淡水环境镉污染监测与评估的生物标志物,研究用2.698 mg/L Cd~(2+)暴露背角无齿蚌7,14,21,28 d,检测其鳃和消化腺中7种生物标志物的变化,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谷胱甘肽(GSH)、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结果表明,背角无齿蚌经Cd~(2+)暴露后,鳃MDA含量显著增高,SOD、CAT和GPx活性受到抑制,GST和GSH代偿性地发挥了抗氧化作用,T-AOC显著增高;消化腺MDA含量无显著变化,SOD、CAT、GPx、GST和GSH均受到诱导,共同应对Cd~(2+)暴露导致的氧化损伤,T-AOC显著增高,但在28 d略有降低。研究表明,背角无齿蚌消化腺比鳃的抗氧化能力更强,受到的氧化损伤也更小;鳃SOD和CAT对Cd~(2+)暴露的敏感性和指示性最强,消化腺CAT在Cd~(2+)暴露中后期、GSH在Cd~(2+)暴露中前期的指示性较好。因此,其可用作监测和评估水体Cd污染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监测嘉陵江重庆段的水体和底泥,了解水体富营养化现状、重金属元素污染现状,底泥重金属元素污染现状。【方法】在嘉陵江重庆段设置4个监测点,在5月(枯水期),8月(丰水期)分别采样两次,水体监测指标包括总磷(TP)、总氮(TN)、氨氮(NH_3-N)、高锰酸盐指数(COD_(Mn))、透明度(SD)、叶绿素a(Chl.a)、溶解氧(DO)、pH等;重金属元素监测指标包括铜、砷、铅、镉、汞、锌。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判定水质的类别,用卡尔森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评价水体的富营养状态,用氮磷比值判定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采用地质积累指数(Igeo)对底泥重金属富积程度进行量化评价。【结果】嘉陵江重庆段枯水期水体水质在Ⅲ~Ⅴ类水之间,丰水期在Ⅲ~Ⅳ类水之间;处于中营养等级,但部分监测点已处于或接近轻度富营养等级。水体受重金属元素污染较小,除Hg是潜在的污染物质外,其他重金属元素均能达到Ⅰ级地表水要求,并满足中国渔业水质标准(1989年)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2006年)的要求。重金属元素变化幅度底泥比水体大;As、Cd的Igeo在0~2范围内,存在轻度污染,Zn、Hg、Cu几乎没有污染。【结论】嘉陵江重庆段水质在Ⅲ~Ⅴ类之间,富营养程度在中营养至轻度富营养之间,水体受重金属元素污染程度较小,底泥一定程度受到重金属元素镉、砷、铅的污染,限制浮游植物的营养因子主要是磷元素。  相似文献   

5.
珠江三角洲河网区水体及鱼体内重金属含量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采用原子吸收及原子荧光法,对珠江三角洲河网区水体及鱼体中重金属Cr、Cu 、Pb 、Fe、Zn、Mn、Ni、Cd、As 和Hg含量进行了检测,并以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芋类)及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水体中Cr、Pb 和Hg 为主要污染元素,超标率分别为22.2%、11.1%和5.6%,水体中不同季节Pb 和Cr含量变化基本特征为丰水期跃平水期跃枯水期,河网不同江段变化特征不同,这与重金属在水体中的存在形态及受水动力条件影响有关;鱼体中残留的重金属元素有Cr、Pb和As,超标率分别为36.7%、27.1%和6.3%,超标鱼类主要分布于肇庆原富湾及大塘原三水江段.不同鱼类重金属元素残留特征为底层鱼大于中上层鱼,肉食性鱼大于植食性鱼和杂食性鱼.Pb和Cr为珠江三角洲河网区水体及鱼体中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元素.  相似文献   

6.
重金属胁迫对鱼类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重金属是一类非降解且富集性较强的常见水体污染物,被鱼类摄取后可在脑组织、肾脏和肝脏等器官中富集,并对鱼类产生分子、生理生化等毒性作用,影响其生长发育、繁殖和代谢,甚至引起死亡。文章从重金属进入鱼体内的途径、重金属在鱼体内的富集情况、重金属对鱼类的毒性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等方面综述了重金属胁迫对鱼类的影响,并提出今后应加强重金属胁迫对鱼类毒害作用机制的系统深入研究,探讨不同重金属对鱼类的联合毒性作用方式,确定重金属暴露浓度与响应指标间的剂量—效应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重金属胁迫下鱼类氧化胁迫发生的信号调控机制,同时加强环境重金属污染的早期预警生物标志物研究,将重金属对鱼类毒性的研究与水质监测及在线预警相结合,进行预警鱼类的筛选与驯化及鱼类生物学灵敏性信号指标选择等,为渔业环境监测及鱼类健康养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探讨不同处理的烟叶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过氧化物酶(POD)的活力,来研究不同营养液及土壤重金属浓度对降解重金属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用3号、5号、7号等3种营养液施入采自郴州市永兴县重金属含量较高烟叶产区耕作土,以湖南农业大学试验教学基地的菜园土作对照,做盆栽试验,测定MDA含量的测定、SOD活力、GSH-Px活力、POD活力。结果表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越高,植物体内MDA含量越高,植物细胞膜质过氧化程度越高,植物受损更严重;在一定的土壤重金属浓度下,对SOD的活性和过POD活性具有促进作用,超过最适土壤重金属浓度则具有抑制作用;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越高,烟草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SH)的含量越少,GSH-Px的活性越低。营养液3号、营养液5号和营养液7号均对烟草中降解重金属相关酶的活性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目前全球环境污染日益严峻,人们的物质生活也越来越富足,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全球的共同问题。重金属污染中的水产品污染受到广泛关注,关于受到有害重金属污染并且超出限量的水产品并不罕见,而且由于监管不力等原因,这些水产品部分流入市场,最后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佳肴。其中较为常见的污染重金属有镉(Cd)、铜(Cu)、铬(Cr)、铅(Pb)、汞(Hg)、砷(As)等。一、重金属污染鱼类现状鱼类重金属污染的情况很复杂,常见的污染重金属有铅、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浑河水体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其对水生生物生态健康的影响。[方法]取浑河水样测定重金属元素含量(Al、Cr、Cu、Fe、Mg、Mn、Zn),并选择模式生物斑马鱼暴露浑河水90 d,测定水体重金属在斑马鱼脑、鳃、肝、肠、肌肉组织中的累积及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还原性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脂质过氧化产物(MDA)、乙酰胆碱酯酶(ACh E)、总抗氧化能力(T-AOC)以及Na~+/K~+-ATPase活性的影响。[结果]浑河水重金属元素含量虽符合国家Ⅱ类水标准,但与对照组相比,Cu、Fe、Mn、Zn含量分别高出42.9%、217.2%、77.8%和96.2%。浑河水胁迫下的斑马鱼脑、鳃、肝、肠、肌肉组织中,重金属呈现不同程度的累积,其中肝组织的累积量最高。同时,肝组织中SOD和CAT增加率分别为109.1%和32.0%,而T-AOC显著下降28.5%,说明肝组织抗氧化能力下降。鳃组织中MDA显著升高59.2%,表明水体重金属引起脂质过氧化,诱导了斑马鱼鳃组织的氧化损伤。[结论]斑马鱼肝鳃组织较为敏感,SOD、CAT、T-AOC及MDA可作为敏感的毒理学研究的生物标志物,对水体综合毒性进行早期预警。  相似文献   

10.
灭多威属高毒农药,其可经地表淋溶等途径污染养殖水体。为了研究雍菜对水体中灭多威及其他水质指标的净化效能以及对罗非鱼生长的影响。以灭多威、罗非鱼、雍菜和室内养殖系统为试材,根据《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中的方法测得水质指标数据,以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测得水体中灭多威浓度,以试剂盒测定谷胱甘肽(GSH)含量(DTNB法)、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WST-1法)、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紫外法)。研究结果表明,罗非鱼的生长速度随着水体中灭多威浓度的上升而降低。受灭多威污染可致罗非鱼肝脏氧化压力增大,SOD、CAT和GSH的活性发生变化。雍菜可通过机体吸收有效降低养殖水体中灭多威的含量,对0~20 μg/L灭多威污染水体中TN、NH4+-N、NO3--N、NO2--N等具一定的净化作用,并可减轻罗非鱼肝脏的氧化应激。研究显示,水体种植雍菜可有效减轻灭多威对水体的污染,保证鱼类的生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不同基质对水体重金属的净化效果。[方法]以海口市羊山水库附近一湖泊水作为研究靶点,建立模拟生态小湖,并将湖泊水、玄武岩以及水生植物引入生态小湖,跟踪监测不同环境下生态小湖内水体中重金属含量的变化。[结果]玄武岩、再力花和箭叶雨久花的组合对水体中重金属有显著的净化作用,对Cd的净化效果可达58%。时间因素(7、14、21 d)对水体重金属的净化效果影响不大,各处理对重金属的吸收(吸附)基本在7 d内完成。[结论]再力花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优于箭叶雨久花,且富集主要集中在根部。  相似文献   

12.
选择太湖石油烃污染物20号柴油和当地经济鱼类鲫鱼为材料,在室内模拟条件下,研究了低浓度下柴油的长期(40d)暴污对鲫鱼(Carassiusauratus)幼体肝脏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梯度范围内,油污为0.005mg·L-1时即对鱼体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表现出显著的诱导作用;而当暴污浓度达到0.01mg·L-1时,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Se-GPx)活性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均明显被诱导;本实验中,谷胱甘肽转硫酶(GST)的活性总的来说表现为被抑制。CAT、Se-GPx、GSH,尤其是SOD,很有前途成为水生生态系统中石油污染的生物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水生植物对水体重金属污染的监测和生态修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惠峰  王良桂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5):2234-2236
水生植物对水体重金属污染具有良好的监测和生态修复功能。苔藓植物是重金属污染良好的生物监测器,可用于水体重金属污染状况的监测和评价。同时,4种生活型的水生植物(挺水、浮叶、漂浮和沉水植物)对重金属都有一定的富集能力,对重金属污染水体有生态修复作用。利用水生植物对水体进行生态修复具有简便易行、成本较低、不易形成二次污染的优势,在修复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同时还可以美化环境,并可产生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中药黄连对鲢鱼消化酶和去毒酶活力以及铜绿微囊液MC-LR含量的影响。[方法]将黄连水提液作为饲料添加剂喂喂鲢鱼,检测鲢鱼的肠道消化酶(脂肪酶、胃蛋白酶和淀粉酶)和肝脏去毒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s GST及其底物谷胱甘肽GSH)活力以及铜绿微囊藻受到抑制后藻毒素MC-LR含量的变化。[结果]在普通水体中饲养,喂药组和对照组各酶活力没有显著差异(P0.05);放入铜绿微囊藻藻液饲养24 h后,脂肪酶活力升高,淀粉酶活力降低,差异极显著(P0.01),但胃蛋白酶活力差异不显著(P0.05)。喂药组与对照组肠道消化酶活力差异不显著(P0.05);喂药组鲢鱼肝脏GSH和s GST活力升高(P0.01),且高于对照组(P0.01)。120 h,黄连水提液处理组铜绿微囊藻细胞内MC-LR含量降低了82.4%,空白组的铜绿微囊藻细胞内MC-LR含量增加了39.5%。[结论]在饲料中添加黄连鲢鱼在铜绿微囊藻环境下,黄连可诱导显著增强鲢鱼肝脏去毒酶活力,在富含铜绿微囊藻的水体中饲料中添加黄连鲢鱼的生存能力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钱塘江杭州段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Cu、Zn、Pb、Cd、Hg、As含量的调查,分析了该水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水平、空间分布特征,并对其潜在生态风险和来源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显示,水域表层沉积物中存在一定的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水平总体为极强,Cd、Hg是生态风险主要的贡献因子,生态风险强度分别为极强、强。重金属在水域不同区段间存在一定的分布差异,其中S3区段重金属的含量及生态风险均较高。各重金属污染来源相似,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显示,工农业污染、交通污染、生活废水污染等人类活动是水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主要来源。进一步探求沉积物中重金属风险对水域中鱼类的影响表明,Hg的生物表层沉积物累积因子(BSAF)为0. 861,存在一定的生物累积作用;但表层沉积物与鱼肉、水体之间相关性较弱(P 0. 05)。水域中水体流动性大且多数鱼类来自增殖放流,鱼龄较低可能是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5种重金属暴露对斑马鱼呼吸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外源性重金属暴露对鱼类呼吸反应的影响,利用鱼类的呼吸参数的变化来预警水体污染.尝试以斑马鱼为实验生物,进行了5种重金属离子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实验;应用生物早期预警系统(BIO-SENSOR 7008),研究了斑马鱼在不同重金属浓度暴露1 h后的呼吸反应变化情况及预警结果.结果表明,Hg2+、Cu2+、Cd2+、Zn2+、pb2+等重金属对斑马鱼的96 hLC50分别为0.14、0.174、6.497、44.48、116.432 mg·L-1;安全浓度分别为0.014、0.017、0.65、4.5、11.6 mg·L-1;应用呼吸参数的预警浓度分别为0.08、0.08、4.8、7.5、105mg·L-1.其中系列浓度Hg2+暴露下斑马鱼呼吸频率和呼吸强度都显著升高(F=2.75,P<0.05;F=28.95,P<0.01);Cu2+、Cd2+等暴露对斑马鱼呼吸频率和呼吸强度先升高再降低(P<0.01);Zn2+暴露则对斑马鱼呼吸运动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而Pb2+对斑马鱼呼吸强度影响较小(P>0.05).斑马鱼呼吸参数作为生物监测指标来预警水体Hg2+、Cu2+、Zn2+等重金属污染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17.
赫章土法炼锌区水-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赫章土法炼锌区河流水体和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状况及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体和沉积物受到多种重金属污染:地表水体中Pb、Zn、Cd的均值分别为137.19×10-3、1 919.38×10-3、14.2l×10-3mg·L-1,分别是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质标准的2.74、1.91、2.84倍;沉积物中Cu、Pb、Zn和Cd的均值分别为702.79、3242.8、5 427.6、32.19mg·kg-1,分别是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三级标准的1.76、6.49、10.86、32倍.水体和沉积物中Cu、Pb、Zn和Cd沿河流总体呈无规律性的变化,受炼锌废渣堆和铅锌选矿厂影响的地点,水体和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均较高,污染严重.近lO年来,炼锌区河流水体和沉积物重金属污染仍然很严重,水体重金属污染呈加重特征,沉积物中Pb、Zn污染呈减轻趋势,Cd和Cu污染则加重.  相似文献   

18.
天然水体中生存着许多种水生生物,水生生物与自然水体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当自然水体受到污染后,通过测定水生生物的反应,来实现对污染水体的监测。水生生物监测在水环境监测中应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水生生物的结构改变来表达水体污染程度。其目的是定量分析水体的环境变化,并掌握水质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氨氮对鲤幼鱼肝组织谷胱甘肽及其酶系的影响,阐析谷胱甘肽对环境胁迫的抗氧化防御机理.[方法]将黄河鲤在对照组(0 mg/L)和低(10 mg/L)、中(20 mg/L)、高(30 mg/L)3个氨氮处理组中染毒,研究氨氮胁迫6、24和48h后对肝组织中谷胱甘肽(GSH)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谷胱甘肽转移酶(GST)活性的影响.[结果]氨氮胁迫诱导黄河鲤幼鱼肝组织中GSH含量、GSH-Px和GST活性迅速升高,并在氨氮胁迫24h达到最大值,从而抵御氨氮造成的氧化胁迫.随着氨氮胁迫时间的延长,肝组织中GSH含量、GSH-Px和GST活性降低,抗氧化能力减弱.[结论]氨氮胁迫诱导黄河鲤幼鱼肝组织中谷胱甘肽含量及其酶系活性改变,以有效清除细胞中的活性氧和有毒代谢物,提高鱼类对环境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0.
Spd浸种对Cd胁迫下油菜幼苗的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了0.20mmol·L-1Cd2+浓度下,0.10mmol·L-1亚精胺(Spd)浸种处理对油菜幼苗叶片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Cd胁迫使油菜幼苗叶片褪绿,叶绿素总量及叶绿素a/b含量与对照相比极显著降低,Spd浸种处理可显著逆转这一变化,缓解叶片的褪绿现象。与Cd处理相比,Spd浸种显著或极显著提高了油菜幼苗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谷胱甘肽(GSH)含量,从而降低了丙二醛(MDA)含量,极显著降低了超氧阴离子(O-2·)含量,缓解了Cd的氧化胁迫作用。总之,Spd浸种处理通过提高Cd胁迫下植株体内抗氧化酶及抗氧化剂活性,降低活性氧(ROS)水平来缓解重金属胁迫对油菜幼苗的伤害,提高幼苗的耐重金属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