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研究为明确阿维菌素B_2乳油对冬瓜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增产效果和施药方法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5%阿维菌素B_2乳油稀释1 000倍300 mL灌根处理防治效果最好,但与10%噻唑膦颗粒剂22.5 kg/hm~2撒施处理差异不明显;5%阿维菌素B_2乳油稀释1 000倍300 mL灌根处理产量最高,较CK提高75.66%,与10%噻唑膦颗粒剂22.5 kg/hm~2撒施处理产量在0.01水平差异极显著,与使用5%阿维菌素B_2乳油30 L/hm~2,随水冲施,漫灌处理产量差异不明显。综上所述,冬瓜定植期使用5%阿维菌素B_2乳油稀释1 000倍300 mL灌根处理在对冬瓜根结线虫防治效果和增加产量方面最优,可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为比较1%苦参碱可溶液剂、2.5%鱼藤酮乳油和5%阿维菌素乳油对水稻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于2016年进行上述3种生物药剂对水稻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可采用1%苦参碱可溶液剂1 800 m L/hm~2、2.5%鱼藤酮乳油3 750 m L/hm~2或5%阿维菌素乳油375 m L/hm~2防治稻纵卷叶螟,且各种药剂对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2种阿维菌素B2产品5%阿维菌素B2乳油和柏威霉素对苦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和施药方法,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试验药剂5%阿维菌素B2乳油对苦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显著。其中5%阿维菌素B2乳油1 000倍液蘸根并于定植后60 d随水冲施防效最高,达到93.22%左右。柏威霉素单独使用对苦瓜根结线虫病防效不明显,但同5%阿维菌素B2乳油配合使用,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施药后60 d达到89.08%。  相似文献   

4.
田间试验观察了4.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8%阿维菌素乳油、20%氯氟毒死蜱水乳剂对马铃薯二十八星瓢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4.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300 m L/hm~2兑水750 kg和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50 g/hm~2兑水750 kg于5月10日、7月20日、8月25日各喷药1次的杀虫效果好,校正防效分别为93.6%、93.4%,较药剂对照(80%敌敌畏乳油,CK1)分别高8.9、8.7百分点。平均折合产量分别为34 455.3、33 583.8 kg/hm~2;较药剂对照(CK1)分别增产57.5%、53.5%,较空白对照(CK2)分别增产206.6%、198.8%。其次是1.8%阿维菌素乳油450 m L/hm~2兑水750 kg和20%氯氟毒死蜱水乳剂675 m L/hm~2兑水750 kg处理,校正防效分别为89.7%、88.9%,平均折合产量分别为30 894.0、28 580.0 kg/hm~2;较药剂对照(CK1)分别增产41.2%、30.6%,较空白对照(CK2)分别增产174.9%、154.3%。  相似文献   

5.
不同药剂对甘薯茎线虫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薯茎线虫是甘薯生产上一种毁灭性虫害,可造成甘薯大幅度减产和烂窖,为保障甘薯生产,筛选安全、高效药剂,选用阿维菌素B2、阿维菌素、厚孢轮枝菌、淡紫拟青霉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5%阿维菌素B2水分散粒剂12 kg/hm~2防治效果达到88.52%,0.5%阿维菌素颗粒剂45 kg/hm~2防治效果达到79.74%,孢子2.5亿个/g厚孢轮枝菌30 kg/hm~2达70.94%,活孢子5亿个/g淡紫拟青霉颗粒剂45 kg/hm~2防治效果达67.56%,同时阿维菌素B2处理增产效果达41.40%,显示了阿维菌素B2是防治甘薯茎线虫的理想药剂,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阿维菌素处理增产效果均达34.67%,亦可用于大田防治。  相似文献   

6.
阿维菌素B_2防治烟草根结线虫病药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为明确阿维菌素B_2对烟草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用5%阿维菌素B_2乳油、5%阿维菌素B_2水分散粒剂、5%阿维菌素B_2一株一粒泡腾片和5%阿维菌素B_2一株一粒片剂在烟草旺长期防治效果均较好,而在收获期只有施用5%阿维菌素B_2一株一粒片剂防效在80%以上,说明施用一株一粒片剂比其他处理防治烟草根结线虫病持效期更久。  相似文献   

7.
5种茎叶除草剂对春播豌豆田间杂草的防效及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确定对春播豌豆安全高效的除草剂种类及其剂量,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对5种茎叶除草剂进行防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供试除草剂均可用于豌豆田。其中108 g/L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450~600 m L/hm~2总防效最好,480 g/L灭草松水剂3 000~4 500 m L/hm~2、10%精喹禾灵乳油900 m L/hm~2、80%阔草清水分散粒剂45 g/hm~2和24%烯草酮乳油675 m L/hm~2均可有效防除豌豆田杂草。10%精喹禾灵乳油900 m L/hm~2和80%阔草清水分散粒剂30~45 g/hm~2处理增产效果显著,均较对照增产10%以上。108 g/L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450 m L/hm~2处理较对照增产9.59%。综合考虑除草效果和安全性,推荐108 g/L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450m L/hm~2、480 g/L灭草松水剂3 000 m L/hm~2、10%精喹禾灵乳油900 m L/hm~2和80%阔草清水分散粒剂45 g/hm~2用于豌豆田杂草防除。  相似文献   

8.
5种杀螨剂对荔枝叶螨的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Potter喷雾法测定阿维菌素尧哒螨灵、噻螨酮尧螺螨酯和乙螨唑对荔枝叶螨成螨的室内毒力,并通过田间药效试验评价5种药剂对荔枝叶螨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和哒螨灵对荔枝叶螨成螨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0.18799 、1.05426mg/L,噻螨酮、螺螨酯和乙螨唑3种杀螨剂对荔枝叶螨成螨无效。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阿维菌素乳油、15%哒螨灵乳油和5%噻螨酮乳油对荔枝叶螨的速效性较好,而240 g/L 螺螨酯悬浮剂和110g/L乙螨唑悬浮剂速效性较差,药后2d,供试药剂各处理中15%哒螨灵乳油1765倍处理的防效(90.00%)最高,而110g/L乙螨唑悬浮剂6500倍处理的防效(57.04%)最差;药后7d,供试药剂各处理的防效均达到89%以上;药后15d,除5%阿维菌素乳油处理外,其余药剂处理的防效均达到100.00%,5%阿维菌素乳油8333倍处理防效(91.31%)最差,供试的5种药剂均能达到防治要求,持效期长,可用于荔枝叶螨的防治。  相似文献   

9.
8种杀菌剂对小麦条锈病的田间防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9—2020年,田间试验观测了8种杀菌剂对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25 g/L氟环唑悬浮剂56.25 g/hm~2、250 g/L丙环唑乳油112.5 g/hm~2及250 g/L吡唑醚菌酯油112.5 g/hm~2的推荐使用剂量对小麦条锈病的防效均达80%以上,其中氟环唑3次调查的防效分别为91.80%、93.57%、88.61%。与清水对照相比,8种杀菌剂处理后小麦产量均增加,125 g/L中氟环唑悬浮剂56.25 g/hm~2和250 g/L丙环唑乳油112.5 g/hm~2处理增产效果最明显,增产率分别为25.38%和21.56%,可大面积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寻甘肃白龙江插岗梁省级自然保护区适宜的落叶松叶蜂防治药剂,提升落叶松叶蜂的防治效果,为当地落叶松栽植产业提供参考及借鉴。方法:采用12种常见药剂对落叶松叶蜂进行了室内防效试验,筛选出5种效果较好的药剂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2%阿维菌素乳油、70%氧乐果乳油、5%高氯.甲维盐微乳剂、500 g/L丙溴磷乳油、50%敌敌畏乳油五种药剂对落叶松叶蜂的防治效果超过了90%,其中以2%阿维菌素乳油、70%氧乐果乳油的室内药效效果最佳,在药后72h防治效果达到了100%。在此基础上,比较了2%阿维菌素乳油、70%氧乐果乳油、5%高氯.甲维盐微乳剂、500 g/L丙溴磷乳油、50%敌敌畏乳油五种药剂落叶松叶蜂的田间防治效果,发现2%阿维菌素乳油、70%氧乐果乳油两种药剂的田间防治效果最高,在药后4d、7d、10d虫口死亡率超过了90%。结论:建议在甘肃白龙江插岗梁省级自然保护区采用2%阿维菌素乳油、70%氧乐果乳油两种药剂用于落叶松叶蜂的防治。  相似文献   

11.
12.
《Science (New York, N.Y.)》1980,207(4436):1161-1162
  相似文献   

13.
14.
壳聚糖对番茄枯萎病菌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含毒介质法研究了壳聚糖对番茄枯萎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浓度大于1 mg/mL的壳聚糖能明显抑制菌丝生长,各设定浓度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孢子萌发,而且抑制效果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大而增强;浓度大于0.1 mg/mL的壳聚糖处理可诱导初生菌丝发生肿胀、分枝增多且茵体分隔增加及体细胞变短等形态学变化.壳聚糖的抑菌作用机制与其增加茵丝细胞膜的透性有关.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海岛棉(Gossypium barbadense,(AD)_2)、与瑟伯氏棉(C.thurberi,D_1)、辣根棉(G.armourianum,D_(2-1))、裂片棉(C.lobatum,D_7)和松散棉(C.laxum,D_8)等4个D染色体组的杂种三倍体F_1主要形态遗传变异及其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配对的研究结果。这4个种间杂种F_1,有的表型象海岛棉,有的象野生二倍体棉,有的表现为中间型。每细胞染色体平均构型依次为:12.83Ⅱ+13.27Ⅰ+0.024Ⅲ;12.10Ⅱ+14.84Ⅰ;12.44Ⅱ+14.24Ⅰ+0.02Ⅲ和12.70Ⅱ+13.40Ⅰ+0.025Ⅲ+0.033Ⅳ;完全配对成13Ⅱ和13Ⅰ的细胞,其比例分别为60.3%、19.9%、42.2%和45.9%。这表明:在这4个D染色体组棉种中,以瑟伯氏棉与海岛棉的关系最为密切,其次为松散棉、裂片棉,而辣根棉的关系最远。本文还讨论了这4个D染色体组种与海岛棉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记述浙江林学院等采自莫干山的象虫总科共10种,其中象虫科9种,卷象科1种。  相似文献   

17.
18.
介绍了美国农业部有关信息机构的主要工作;美国农业部的经济信息调查内容;美国农业部统计信息调查方法;美国农业信息的分析和发布;有关的信息保密规定;美国农业部农业市场服务局的"市场新闻报告"等六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竹节参脂溶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竹节参脂溶性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索氏提取法提取竹节参的脂溶性成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离并分析鉴定组分。[结果]共检测出27个峰,鉴定出23种化合物,占总脂溶性成分的93.41%。竹节参地上部分脂溶性成分主要为1-十八碳烯(18.06%)、3-甲基-2-丁酮(12.88%)、3-甲基丁酸(8.40%)、正己酸(6.60%)、辛酸(6.41%)、异丙基乙醚(6.08%)、2-乙氧基戊烷(5.08%)、十二烷(4.93%)、可巴烯(4.17%)。[结论]该试验检测出了竹节参脂溶性化学成分的主要类型及含量,为综合开发利用竹节参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重点介绍了美国农场经营管理的基本做法和经验,即以经营中型规模农场为主体;由市场来确定种植计划;主要以一种作物为主要种植对象;农业保险;农业协会;农业社会服务,为农民解决了后顾之忧;重视农科教三结合;坚持用养结合,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