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从防护林构成和建设过程等方面,分析了上海临港新城沿海防护林建设现状,总结了临港新城沿海防护林存在的问题,针对各类防护林建设面积、树种选择、林分结构优化和低效林改造技术,探讨了临港新城沿海防护林建设对策,为长三角地区海岸带防护林生产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农田防护林建设及其效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农田防护林及其建设的设计要素,综合分析了农田防护林建设的效益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农田防护林建设的对策,为农田防护林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农田防护林持续发展的基础,分析了影响当地农田防护林发展的主要缺陷,有针对性地从改进农田防护林的经营管理和促进农田防护林发展的政策等方面,为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农田防护林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田防护林有助于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以及农业生产,对生态安全与人类生存环境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农田防护林的定义和作用,综述了防护林发展历史,分析了防护林研究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论述了其发展趋势,以期为农田防护林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防护林抚育工作的实际,结合防护林抚育工作取得的经验,根据防护林郁闭度变化的规律,提出了不同郁闭期做好防护林抚育管理的要点。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骨干防护林的涵义、布设原则和依据。把四川盆地防护林体系划分为5个骨干防护林区,并对川江流域骨干防护林进行了布局。提出了骨干防护林建设的要点。  相似文献   

7.
防护林体系建设是兴庆区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部分防护林林分出现退化现象,降低了防护林的防护效果。文章通过对兴庆区防护林退化成因的调查分析,提出了退化防护林改造对策及改造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8.
关于我国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护林体系建设是我国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构建科学合理的防护林体系,推动防护林建设持续健康发展,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生态条件.我国防护林体系建设大致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防护林在调节气候、水土保持、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固碳释氧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我国防护林建设存在建设任务依然繁重、国家扶持力度有待加强、科技支撑体系亟需完善、林种结构与多样化功能需求不相适应、防护林退化老化等突出问题.建议加大公共财政支持力度,完善防护林工程管理,依法建设与保护防护林,构建防护林激励导向机制,实现防护林科技突破.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骨干防护林的涵义、布设原则和依据。把四川盆地防护林体系划分为5个骨干防护林区,并对川江流域骨干防护林进行了布局。提出了骨干防护林建设的要点。  相似文献   

10.
概述了固原市原州区防护林资源现状,总结了退化防护林的现状,分析了防护林退化的原因,提出了改造技术措施,以期为促进林业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贵州荔波县森林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成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468-19470
从贵州荔波县森林生态环境资源、保护与建设等方面分析了森林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荔波县森林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效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甘肃省65个县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效益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对甘肃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效益影响较大的指标主要有:人工林面积、人工林蓄积、有林地面积、自然生产力和林业系统生产力指数。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效益最佳的是庆阳和平凉两地区,最差的是兰州地区。综合评价结果较准确地反映了甘肃省各县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效益的大小,将为政府和林业部门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太行山低山丘陵区植被恢复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连春  翟明普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2):16083-16084
针对太行山低山丘陵区的特殊立地及气候条件,指出该区植被恢复应遵循近自然原理、效益最大化、适地适树的原则,并提出了该区植被恢复的宏观模式,即构建生态型防护林、经济型防护林和景观型防护林。  相似文献   

14.
在论述我国森林保护专业建设历史的基础上,探讨了森林保护与森林医学的关系,还就有关概念和观念进行了澄清。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台湾相思与一代,二代木麻黄防护林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的比较研究表明:用台湾相思进行木麻黄防护林二代更新使土壤容重减小,孔隙度增大,持水能力增强;用台湾相思更新木麻黄防护林使土壤,pH值呈上升趋势,这与台湾相思林分土壤中水解性总酸度,交换性总酸度和交换性铝含量降低有关;台湾相思在维持和提高土壤中碳,氮含量方面明显优于木麻黄,但在维持土壤中速效,速效钾和缓效方面并未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台湾相思更新木麻黄防护林使土壤阳离交换总量明显降低,回归分析表明,这主要是由于其土壤中交换性钙和水解性总酸度的降低造成的;与木麻黄连栽相比,台湾相思使土壤中酚类物质含量降低的作用理炙明显;与木麻黄连栽使土壤各种酶的活性降低不同,台湾相思使过氧化物酶的活性降低,而使其它各种酶的活性升高。  相似文献   

16.
江苏沿海防护林生态服务价值核算方法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大胜  孙方弢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392-14394
从营林成本、林木价值和环境价值等方面对江苏省沿海防护林的生态服务价值进行了核算,并从理论上提出了沿海防护林生态服务价值核算的一般方法和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7.
通过调查和监测,对浙江省生态公益林资源现状及特点进行了初步分析。其资源主要特点是:林种以防护林为主,构成林分以针叶林为主,龄组以中幼龄为主,郁闭度不高,蓄积水平低下,区域分布差别明显。存在着森林类型构成不合理,中幼龄林、防护林面积偏大以及林分质量普遍较差等问题。生态公益林建设的基本方向是:加强有林地的经营管理,改造低效公益林,提高防护林的防护质量,实施公益林多效益利用,完善公益林经营主体,充分发挥公益林的潜能和效益。  相似文献   

18.
徐佳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23):187-190
从我国现行法律的角度分析了林地承包经营权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探讨了林地承包经营权行使过程中发包方及承包方的行为对森林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了林地承包经营权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法律应对措施:应当落实林地承包经营权发包主体的环境保护职责,从程序上和实质上落实承包方的经营自主权和收益权,规范林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条件,确保林地承包经营权与环境保护协调一致发展。  相似文献   

19.
天然林保护工程是一项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的重点建设工程.以吉林省天然林保护工程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天然林保护工程信息管理系统,促进了林业标准化、结构化和系统化,使林业信息共享成为可能,提高了天然林保护工程的管理水平.在研究过程中,解决了天然林保护工程结构与技术标准、知识库、方法库和决策支持系统建立、基础信息数据的分类、组织与挖掘、管理系统、信息发布系统测试等技术难点.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尖扎县的天保工程建设情况,总结分析了本区林业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提出了今后尖扎县更好发展天保工程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