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新沂市草桥镇一鲫鱼养殖户,养殖面积48×667 m~2,主要养殖品种为鲫鱼,规格每尾约300~500 g,水深1.8~2.0 m,养殖水源来自地下水和骆马湖水。2020年3月16日,养殖塘出现死鱼现象,每天死亡20~50尾。该情况持续5 d,3月21日养殖户把病鱼及养殖塘水送到实验室检测,经检测,养殖塘水氨氮0.27 mg/L,亚硝酸盐0.02 mg/L,硫化物0.013 mg/L,pH值8.02,经过5 d治疗,鲫鱼死亡现象得到控制。现将这一病例情况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2011年6月底,笔者在湖北省洪湖市乌林地区做售后服务,遇到一起草鱼出血病病例,现将其病害的症状及治疗方法介绍如下。一、养殖环境及疾病症状该养殖池呈长方形,按水面算约有8亩左右,水深1.8米,水质较瘦且水色混浊。池塘现有草鱼规格绝大多数为1千克上下,摄食情况良好。该池并未出现暴发性死亡现象,日死亡量在35尾左右。抓捕数尾黑背独游的濒死鱼进行初步目检,病鱼  相似文献   

3.
鱼类气泡病是由养殖水体中溶解的过饱和气体析出气泡引起鱼苗失去游泳能力或失去消化功能,可致鱼苗大量死亡.通过目检、鱼体解剖、显微镜检、水质检测等方式对一起死鱼案例调查,分析了因高压和机械作用产生空气气泡致鱼死亡原因,提出解决方案,为水产养殖场建场和养殖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2021年4月初,一只山塘连续出现草鱼大量死亡,每天死鱼100~400千克,已持续6天;4月6日经现场检查及水质检测,认定草鱼死亡的原因是由水质问题引起。之后进行了针对性的水质调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处理情况总结如下。一、山塘及放养情况该山塘四面环山,狭长形,水面120亩,平均水位5米,有叶轮式增氧机5台并每天开启。现有草鱼15 000尾、规格1~1.8千克/尾,鲫鱼10 000尾、规格0.3~0.4千克/尾,鲢鳙鱼14 000尾、规格0.8~1千克/尾。  相似文献   

5.
今年夏我市干旱严重,6月初水库蓄水锐减,水位降低1~3米,水库淹没区的水草暴露在水体外,使草鱼无法摄食,只好人工投喂青草。这之后个别精养水库发现有草鱼少量死亡现象,死鱼外观无病变症状。经解剖鳃丝发白,布满粘液并附有少许污物,呈腐烂迹象;肠管充满未完全消化的青草,肝略变大,其它器官正常。初诊时认为是水体急剧减少,加之鲤鱼投饲造成水质恶化,病原菌活跃而引发的烂鳃病,采取食场漂白粉挂篓和泼洒鱼乐安的方法防治,但死鱼反而增加。经分析,死鱼肠管充满食物,说明鱼食欲正常,不是本  相似文献   

6.
论水域的渔业污染与自净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渔业对水环境的污染主要来自人工投饵。增殖和不投饵养鱼则对水质有净化作用。用人工配合饲料每生产1kg鱼,有约800g有机物、70g氮和14g磷通过各种形式进入水体,导致水域富营养化。磷含量是水域污染的敏感性指标。渔业污染的强度和养殖容量成正相关,与水域的容积成负相关。在流动的水体中,则和流量成负相关。当三峡重庆库区网箱养殖规模按渔业水面1‰设定,网箱面积为40hm^2,单产90t,总产5.4万t鱼时,磷污染强度为0.00176mg/L,相当于湖库Ⅱ类水质磷含量指标0.025mg/L的1/15。污染强度为0.1008mg/L。有机物污染将造成三峡水库水域溶解氧量下降0.35~0.5mg/L,相当于三峡水库溶解氧含量指标7.0~10.5mg/L的1/20。当三峡水库重庆库区磷污染控制增量确定为0.0025mg/L时,养殖容量为7.7万t鱼。天然水体的自净作用能有效降低生化需氧量,但不能降低水域的磷、氮浓度。大量放流以白鲢、草鱼、鲤鱼为主的各种鱼类和适量发展不投饵网箱养殖白鲢,是去除水中氮、磷最好的方法。在三峡水库中捕捞和通过不投饵方式养殖5万t鱼类,可消除1500t氮和300t磷,从而降低三峡水库磷含量0.0007mg/L。相当于投饵养殖5.4万t鱼造成磷污染量的40%。  相似文献   

7.
所调查的陈蔡、四明湖、金山头、通济桥4座大(中)型水库,1990—1991年共死鱼约11万 kg,死鱼种类主要是鲢,鱼体病症与草鱼出血病相似,死鱼时间均集中在7—9月份.文章分析发病原因是水库水位降低、水温上升、水质恶化而导致的某种病原体感染.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芽孢杆菌对草鱼养殖水质的影响,选取体重约45g的草鱼210尾,随机分为2组,每组设3个平行重复.对照组在水中不添加任何菌,处理组每隔7d分别向水中按照1×108 cfu/m3添加芽孢杆菌菌粉,二组均饲喂基础日粮.草鱼养殖水体水质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第28天处理组氨氮含量比对照组下降29.17%(P<0.05).亚硝酸盐氮含量无显著性差异且在0.39 mg/L以下.第14天时,处理组硝酸盐氮含量比对照组降低60.26%( P<0.01),在第21天和第28天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6.98%(P<0.05)和67.85%(P<0.01).处理组的总无机氮含量在21d内无显著差异,第28天时下降了15.39%(P>0.05).养殖水体pH值维持在6.8~7.6,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养殖水体中添加芽孢杆菌可降低氨氮含量,改善养殖水体水质.  相似文献   

9.
<正>近几年来在我国草鱼主要养殖区域草鱼种出现烂鳃引起黑头黑背症状并由此引起大量死鱼的案例普遍存在,部分地区草鱼种死亡率在60%以上且持续时间长达两个月之久,给我国草鱼养殖造成重大损失。通过近两年的终端市场走访调查,我们对草鱼种黑头黑背症状引起大量死鱼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方法,本文就相关情况做简单介绍。一、草鱼种黑头黑背发病特点通过分析各地发生草鱼种黑头黑背病发生特征,并结合采样、检查样本的发病情况总结出草鱼黑头黑背病发病特点:1.发病季节主要集中在每年4-6月,主要危害150~400克/尾草鱼种。  相似文献   

10.
一、渔排寄生虫病的发生及检测 2008年10月9日,深圳东部某片区海上养殖渔排有少部分渔排发现死鱼,次日养殖区内其他渔排网箱又发生大量死鱼现象。随后多个渔排刚箱陆续出现养殖成鱼和鱼种死亡的情况。接到渔民报告后,渔政部门立即组织技术人员赴现场进行死鱼情况调查、水质监测和病鱼检测。排除水质污染死鱼事故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蛭弧菌在净化池塘水质以及防治草鱼细菌性疾病的生态效果,于2017年5~11月选择渭河流域草鱼精养池塘进行对照试验。结果显示:试验塘氨氮平均值0.76~2.09 mg/L,对照塘氨氮平均值0.92~2.51 mg/L,试验塘亚硝酸盐含量平均值0.38~0.44 mg/L,对照塘亚硝酸盐含量平均值0.41~0.46 mg/L,试验塘总体水平低于对照塘;试验塘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塘。研究表明,蛭弧菌对草鱼烂鳃病、肠炎病等细菌性病害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同时能够有效降低水体中氨氮含量。  相似文献   

12.
蛋白分离器对循环水养殖水质理化因子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5个关键水质理化因子,研究蛋白分离器对南美白对虾养殖水质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使用蛋白分离器后,水体的pH值维持在8.0~8.3,养殖水体中氨氮最高达到0.917mg/L,亚硝酸盐最高达到0.324mg/L,DO含量在3.775~6.300mg/L,COD含量峰值为14.27mg/L。  相似文献   

13.
1池塘条件鲟鱼是高溶氧鱼类,其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8~25℃,溶解氧的适宜含量要求在6mg/L以上,低于1.5mg/L会出现死亡。养殖池塘面积以0.2~0.33公顷为宜,水深2m左右,要求水质清新,进排水方便。考虑到其对水质的特殊要求,以有地下水可经常注入的池塘为佳。为防止其他野杂鱼苗进入,入水口处一般  相似文献   

14.
循环水抽屉式立体养殖系统养殖马粪海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利用循环水养殖设备和多层抽屉式养殖箱构建一种新型的立体循环水养殖系统,对马粪海胆进行为期90 d的养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养殖用水在循环使用的情况下,水质指标处于良好状态:NH+4-N为0.02~0.15 mg/L,NO-2-N为0.01~0.35 mg/L,pH值为7.7~8.2;马粪海胆养殖密度可达1 444.23 g/屉(约20 L),特定生长率(SGR)为0.33,成活率为89.15%.  相似文献   

15.
通过使用改造后的推水养殖系统养殖草鱼的跟踪养殖实验来验证改造后的推水养殖系统的养殖效果。经过8个月的养殖得到推水养殖养殖槽养殖草鱼成活率为66.64%,规格为225.45g/尾,养殖槽产量为7.25kg/m3。养殖槽中的水温高于大池塘水温,推水养殖系统水体氨氮、总氮和总磷会随着养殖进程而升高,而且均是养殖槽高于尾水处理区出口处,高于大池塘。最高时养殖槽总氮、氨氮和总磷分别达到了7.10mg/L、3.65mg/L、0.58mg/L,大池塘总氮、氨氮和总磷分别达到了3.45mg/L、1.08mg/L、0.21mg/L,尾水处理区出水口总氮、氨氮和总磷分别达到了5.72mg/L、2.11mg/L、0.42mg/L。结果表明改造后推水养殖系统养殖草鱼生长速度没有明显变化,养殖槽内水质仍然难以控制。  相似文献   

16.
<正>2014年7月18日星期五,我区一养殖户精养的草鱼成鱼有死鱼现象,起初,25亩鱼池每天死亡几条草鱼,几天后,死亡量不断增加。一、现场观察以及镜检情况1.死鱼体表发黑,尤其头部、背部,体表鳞片、鳍条完好,体表其他症状不明显,镜检鱼鳃,有部分  相似文献   

17.
正在新疆主养草鱼模式中,存在最突出的问题是:在草鱼进入快速生长期时,易发生原因不明的陆续死鱼现象,草鱼只要发病就会死鱼,轻者死鱼10%~30%,重者造成全池草鱼死亡。发病年龄一般在2~3龄,1龄鱼也有零星发病现象,2龄鱼直接养成商品鱼的模式中发病现象更突出,发  相似文献   

18.
<正>一、基本情况江苏盐城大丰区四岔河上海农场光明渔业有限公司的养殖池塘43亩,平均水深2米,养殖模式为"鮰鱼种+南美白对虾",放养记录见表1。二、症状及水质2018年9月6日下午,发现鮰鱼零星死亡。死鱼症状是臀鳍和尾鳍之间靠近臀鳍基部有一个方块形的烂疮,腹部肿大,解剖可见轻微套肠。观察水色,发现水质偏浓。简易测试各项水质,pH8.62,亚硝酸盐0.3毫克/升,氨氮0.01毫克/升。  相似文献   

19.
在河蟹养殖过程中 ,河蟹蜕壳后死亡现象时有发生 ,给一些养殖户造成一定的损失。根据实践经验对河蟹蜕壳后死亡原因加以分析 ,并提出一些预防对策供大家参考。1 死亡症状河蟹能正常蜕壳 ,蜕壳后在 1~ 3天内死亡。死亡的河蟹通体柔软 ,也有部分甲壳略有硬度 ,外观与正常蟹无异。解剖内脏 :胃、肝脏皆正常 ,有的鳃丝有水肿现象 ,大多数胃内无食。2 死亡原因分析2 .1 水质恶化由于蟹池内水质突然恶化 ,特别是底质变酸、有害气体增加导致蜕壳后的软壳蟹无法适应此种环境 ,因其通体柔软又无快速迁移能力而中毒死亡。2 .2 饵料营养元素不全河…  相似文献   

20.
《海洋与渔业》2011,(7):37-37
韶关武江的梁润德有80亩的养殖水面.每亩放养了700~800尾草鱼种,另外搭配养殖了少量罗非鱼和大头鱼。今年5月开始草鱼陆续发病死亡,死鱼主要表观症状为全身发黑.腹部发红并有掉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