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2年以来,明溪县在省、市为民办实事项目和农业部国债项目资金的扶持下,农村沼气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到2010年底,全县沼气池的保有量达753013,占全县农户数的30%;年产沼气30.12万立方米,年产沼肥1.5万立方米,年新增效益753万元,农村沼气项目的实施,彻底改变了农村脏、乱、差的生活环境,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  相似文献   

2.
"十一五"以来,四川省始终坚持把沼气建设作为重大民生工程,作为新村建设的重要基础,作为现代种养业有机结合的重要纽带,作为农村节能减排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大力实施农村沼气普及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四川省户用沼气池保有量、玻璃钢沼气池推广量、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量、农村沼气碳交易量,均居全国第一位,受益农民超过2000万。目前,全省农村户用沼气池保有量达578万户,占适宜农户的63.9%,已有3个市、21个县实现沼气化;以  相似文献   

3.
正1.沼气工程建设成效显著"十二五"以来,在国家发改委、原农业部的关心支持下,湖南省累计获得中央农村沼气投入12.9亿元。截至2017年底,全省建设各类沼气工程25064处,年产气量8.39亿立方米,供气户数196.28万户。其中:建设大型沼气工程474处,装机容量1.4万千瓦,年发电量2083.2万千瓦时;建设中小型沼气工程24590处,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2028处;当前户用沼气池保有量211.9万口,实际利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枣阳市大力发展农村沼气事业建设,形成"猪-沼-果""猪-沼-菜""猪-沼-渔"生态循环农业经济模式,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成为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 "猪-沼-果"模式使果农667米2均增收300元 枣阳市已累计建成农村户用沼气池2.4万口,小型沼气池128处,年产沼气676万米3.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推进农村清洁能源项目建设,江苏省丹阳市农村能源办自2005年以来。已向上级争取农村(规模养殖场)小型能源公益项目3个和农村“一池三改”户用沼气池项目200户.先后实施了丹阳市界牌武阳村小沼气工程、珥陵欣辰养殖场小型沼气工程、访仙张二龙养猪场小型沼气工程和珥陵中仙村“一池三改”户用沼气池建设项目,总投资150万元。界牌镇武阳村小沼气工程,日处理污水15吨、猪粪5吨,年产沼气1.5万立方米;利用产出的沼渣、沼液对100亩蔬菜进行施肥,同时作为200亩鱼塘的饲料,初步形成了以种、养殖、加工于一体的农牧复合生产体系。珥陵中仙村“一池三改”户用沼气池项目总投资60万元.建设户用沼气池200个,目前项目建设已基本结束。先期建成的沼气池已投入运行,  相似文献   

6.
沼液肥的施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阳市近几年农村沼气发展迅速,至2006年底,全市累计户用沼气池达5300口,沼气池年产沼液、沼渣约达11—15万立方米。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这些优质速效的沼液肥料,是当前提高农村沼气建设综合效益的重要环节。现根据建阳市书坊乡和童游镇在农作物上施用沼液肥的试验示范和实践经验,总结沼液肥的施用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7.
通过近几年对沼气项目的实施,农村沼气建设事业发展步伐较快,沼气池的使用覆盖面积广,有力地推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目前沼气池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精心维护,为促进农村沼气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现就沼气池的日常管理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近年来立足农业大区粮食播种面积大、猪牛羊存栏量高、年产农作物秸秆多等农业资源优势,以发展农村沼气池建设为切入点,努力打造生态农业建设强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目前,全区沼气池建设年递增量稳定在6000个以上,正常运行的农村户用沼气池已达1.8万余个,直接受益农民5万余人,沼气生态农业之路越走越宽。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力度的逐渐加大,沼气作为清洁能源已经进入了千家万户。沼气池越冬管理,在北方寒冷地区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是有效提高沼气利用率、减少沼气池报废数量、增强沼气池的使用寿命、推进沼气综合利用效益的进一步增长,实现农村沼气长远发展战略的必须措施。  相似文献   

10.
舞钢市自2006年建设农村沼气以来,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群众参与、稳步推进的原则,把确保沼气建设质量、提高沼气利用率、发挥沼气综合效益作为根本目标,积极推进专业化施工、物业化发展的建设模式,农村沼气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12年底,全市已累计建成农村户用沼气池1.2万座。户用沼气的建设不  相似文献   

11.
食品安全关系着每一个人的身体健康,无公害农产品要求在生产过程使用的化肥、农药必须是无污染、低残留的.而农村发展沼气不仅可以开辟能源利用,而且为农业生产提高了大量优质的沼肥,沼肥在农产品生产中的使用,不仅可以大大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而且还能降低化肥、农药的残留,截至2012年底,我市户用沼气累计达到13.8万户,据资料查证:一个10m3的沼气池,年产沼肥5000kg,那么13.8万户沼气,年产沼肥69000万kg,试想如果将这些沼肥用于生产无公害农产品时,带来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将是不可低估的.同时,沼肥富含生物活性物质,还可提高农产品质量(如:口感、色泽较好,营养成分增加等),这又为食品安全提供了保证,因此说:用沼肥生产农产品绿色优质无公害.  相似文献   

12.
云南农村能源有组织、有计划的建设始于1979年,经过30年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和显著的成效。到200S年年底,全省农村户用沼气池首次超过200万户,累计达到216万户,年产沼气达到10亿立方米,位居全国前列;农村省柴节煤灶保有量接近600万户,农村生产生活节能技术不断发展;农村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积推广超过170万平方米、太阳能光伏发电234处,累计装机容量28千瓦,小水电8571台,累计装机容量180兆瓦。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在各级政府政策的引导下,我县沼气生态农业建设已初具规模。进入新世纪后,农村畜牧业发展更加迅速,沼气资源更加丰富。到目前为止,全县共建沼气池4200座.其中8—10立方米“三结合”沼气池3900座,30-50立方米大中型沼气池300座.总池容42900立方米,年产沼气283万立方米,“猪一沼一果”生态模式累计推广10万亩,  相似文献   

14.
沼气产业是连接农业和畜牧业的纽带,是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开发沼气产业也是我国利用生物质能的一个重要途径。近年来,在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和"生态家园富民计划"的大力推动下,农村沼气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截止2011年底,新疆累计建成户用沼气池58万户,县、乡、村沼气服务站2995个,覆盖新疆83个县市。随着新疆沼气池和沼气用户数量的急速增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北方户用沼气建设得到快速发展,九台市目前已经建造农村户用沼气池近万户。在沼气建设初期,主要在规模养殖户建设沼气池,以畜禽粪便为沼气发酵原料。随着沼气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发酵原料短缺的问题制约着农村户用沼气的发展。经过多年实践探索,九台市率先在北方地区进行了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的沼气发酵试验,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6.
一、户用沼气池建设情况截止2011年底,新疆累计建成户用沼气池55万户,农村户用沼气已在全区83个县市普及推广,农村沼气普及率20%,已建成县、乡、村沼气服务站1037个,服务面覆盖60%的沼气用户,农村沼气的使用使200万农牧民从中受益。到目前为止,全疆累计举办农村沼气干部管理技术培训班20余期,培训干部和技术人员2000余人次,累计培训沼气生产工近1万多人,还累计培训农牧民沼气用户50万人(次),每年建池的能力可达30万座,保障了沼气池的建设和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7.
农村户用小型沼气池在我国农村地区被大量建立,对农村生活、产生有重要作用.但是,农村户用小型沼气池在冬季使用安全隐患层出不穷,严重制约农村沼气健康发展.本研究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旨在提高农村户用小型沼气池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张宗华 《福建农业》2011,(12):29-29
近年来,随着我国各级政府逐年加大对农村户用沼气项目扶持补助的建设力度,极大地调动了适宜建池农户的建设热情和积极性.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数量呈逐年大量递增态势。结合我市农村户用沼气施工建设的实际,迫切需要培训一支既懂沼气技术理论知识.又能熟练掌握操作技能的农村沼气生产建设队伍.以适应广大农村沼气建设快速发展的需求.杜绝新建...  相似文献   

19.
2000年隆阳区农村生活用能结构仍以薪柴为主,本文从隆阳区沼气资源、气候特点,农户承受能力等方面,详细讨论了该地区20032010年建设7.1万口沼气池的可行性,提出了发展沼气综合利用的具体目标,规划实施后将取得显著的能源、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恢复生态是西部大开发的主题之一,农村沼气发展正好体现这一主题,同时与云南省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发展思路相适应。“十一五”期间,云南省每年将新增农村户用沼气池20万口,开发和推广商品化沼气池的时机已经成熟,加大商品化沼气池的发展,有利于培育沼气产业;商品化沼气池的推广应用,有利于沼气建设的健康、稳定和快速发展;大力开展沼气综合利用,有利于农村经济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