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性状及晚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探索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及晚稻产量的影响,并给宁远县秸秆还田示范推广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烟、稻秸秆直接还田以及添加腐秆剂后还田试验,测定土壤理化性状及晚稻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烟、稻秸秆还田可以培肥地力,增加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增加孔隙率,降低容重,添加腐秆剂后效果更加明显,烟、稻秸秆还田能显著促进晚稻生长,增加晚稻产量;添加腐秆剂后,烟、稻秸秆还田晚稻产量分别为7 664.7、7 574.9 kg/hm2,比对照增产868.3、778.5 kg/hm2,增幅12.78%、11.45%,增加纯收益2 431.3、2 179.8元/hm2。  相似文献   

2.
腐秆剂在稻草还田中的应用研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翻耕稻草还田与免耕稻草覆盖还田两种耕作方式,研究了施用不同稻草腐秆剂对晚稻生长发育、水稻产量及改土培肥的效果.结果表明,无论是翻耕稻草还H还是免耕稻草覆盖还田,与对照比较,晚稻生育期都略有推迟,但晚稻穗部经济性状得到明显改善,水稻产量呈显著增产的趋势,与对照相比的增产效果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比稻草还田平均增产达到...  相似文献   

3.
【目的】农田中施用腐秆剂能否有效地促进秸秆腐解和养分释放,进而提高作物产量一直存在争议。在全国尺度上,整合分析腐秆剂田间施用的秸秆促腐和作物增产效果,探明不同气候和土壤状况、秸秆特征以及还田条件下腐秆剂施用对还田秸秆降解和作物产量的影响,为科学合理地使用腐秆剂提供指导。【方法】本研究利用整合分析的方法(meta-analysis),系统分析了2001—2019年公开发表的腐秆剂田间应用相关研究论文(共89篇,含腐秆剂促腐秸秆数据63条、腐秆剂提高作物产量数据207条),探讨了气候类型、还田条件、秸秆种类、还田初始碳氮比(C/N)、土壤pH和土壤有机质(SOM)含量等6方面因素对腐秆剂促腐和增产作用的影响。【结果】研究发现,与不施腐秆剂相比,施用腐秆剂总体上可有效促进还田秸秆的降解,但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区,秸秆还田初始C/N≤15以及土壤为中性时,腐秆剂的促腐效应却不显著,效应值的范围分别为-0.010—0.716、-0.302—0.568和-1.01—0.475;还田条件、秸秆种类和SOM含量会显著影响腐秆剂的促腐作用强度。类似地,腐秆剂的田间施用对作物产量的作用总体也表现为显著提升,但在土壤为中性时腐秆剂的增产作用并不稳定,其效应值范围为-0.284—0.751;除了还田环境、SOM含量外,其余4方面因素均会显著改变腐秆剂的增产幅度。此外,线性拟合结果显示秸秆促腐率与作物增产率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R~2=0.307,P0.0001)。【结论】施用腐秆剂可有效促进秸秆腐解和增加作物产量,且在温带季风性气候条件下,将玉米秸秆于旱地条件下还田,在还田初始C/N大于30以及土壤呈酸或碱性时配施腐秆剂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为优化秸秆还田技术体系,采用2种快腐剂(腐秆灵、腐解菌)处理早稻还田秸秆,研究其对晚稻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快腐剂处理早稻还田秸秆,可促进晚稻分蘖,提高有效穗数;促进穗分化,提高每穗粒数与粒叶比;促进叶面积扩展,提高干物质积累量;对晚稻具有显著增产作用,增产幅度达8%~12%;腐解菌处理后的晚稻有效穗数、穗粒数、孕...  相似文献   

5.
【目的】农田中施用腐秆剂能否有效地促进秸秆腐解和养分释放,进而提高作物产量一直存在争议。在全国尺度上,整合分析腐秆剂田间施用的秸秆促腐和作物增产效果,探明不同气候和土壤状况、秸秆特征以及还田条件下腐秆剂施用对还田秸秆降解和作物产量的影响,为科学合理地使用腐秆剂提供指导。【方法】 本研究利用整合分析的方法(meta-analysis),系统分析了2001—2019年公开发表的腐秆剂田间应用相关研究论文(共89篇,含腐秆剂促腐秸秆数据63条、腐秆剂提高作物产量数据207条),探讨了气候类型、还田条件、秸秆种类、还田初始碳氮比(C/N)、土壤pH和土壤有机质(SOM)含量等6方面因素对腐秆剂促腐和增产作用的影响。【结果】 研究发现,与不施腐秆剂相比,施用腐秆剂总体上可有效促进还田秸秆的降解,但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区,秸秆还田初始C/N≤15以及土壤为中性时,腐秆剂的促腐效应却不显著,效应值的范围分别为-0.010-0.716、-0.302-0.568和-1.01-0.475;还田条件、秸秆种类和SOM含量会显著影响腐秆剂的促腐作用强度。类似地,腐秆剂的田间施用对作物产量的作用总体也表现为显著提升,但在土壤为中性时腐秆剂的增产作用并不稳定,其效应值范围为-0.284—0.751;除了还田环境、SOM含量外,其余4方面因素均会显著改变腐秆剂的增产幅度。此外,线性拟合结果显示秸秆促腐率与作物增产率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R2=0.307,P<0.0001)。【结论】 施用腐秆剂可有效促进秸秆腐解和增加作物产量,且在温带季风性气候条件下,将玉米秸秆于旱地条件下还田,在还田初始C/N大于30以及土壤呈酸或碱性时配施腐秆剂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秸秆腐熟剂的晚稻施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应用"豫园"、"湘润邦"、"九业"3个品牌的秸秆腐熟剂对还田的晚稻草秸秆进行处理,分析试验田施用秸秆腐熟剂后土壤理化性状变化,研究3种秸秆腐熟剂对晚稻的生长、晚稻经济性状、晚稻产量的影响,以及秸秆的腐熟效果。结果表明,3种秸秆腐熟剂均能有效促进水稻秸秆的腐熟,并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其中"九业"效果最佳。水稻秸秆还田+"九业"牌腐秆剂+常规施肥处理的晚稻产量最高,达507.9 kg/667m2,比无水稻秸秆还田+常规施肥处理和水稻秸秆还田+常规施肥处理分别增产9.8%和5.9%。  相似文献   

7.
秸秆还田方式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产量及土壤水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了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产量及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覆膜均能显著增加作物产量,提高土壤蓄水能力,增加土壤含水量。垄沟内秸秆翻耕还田折合产量最高,为8034.09kg/hm^2,较无秸秆还田处理增产1642.04kg/hm^2,增产率25.69%;其次为垄沟内秸秆翻耕还田后覆土10cm处理,折合产量7767.05kg/hm^2,较无秸秆还田处理增产21.51%。秸秆还田处理随土层深度增加,土壤中上层(20—60cm)、中下层(60~100cm)、下层(100~200cm)含水量均高于无秸秆还田处理。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在烟-稻复种制下烟杆还田对后作晚稻的效应,设置了分别在全层翻耕和少耕条件下3种烟杆不同还田量处理,考查烟杆还田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土壤养分变化及水稻纹枯病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1)烟杆还田能促进水稻分蘖,提高单位面积茎蘖数和成穗率,以翻耕100%烟杆还田的处理效果最明显,最高茎蘖数和成穗率分别较对照提高6.5%和7.9%;2)促进干物质积累,还田量越高,促进作用越大,在成熟期翻耕100%烟杆还田和少耕100%烟杆还田的处理分别较对照提高12.6%和13.1%;3)有利于提高最大叶面积指数和延缓叶片早衰,翻耕100%烟杆还田和少耕100%烟杆还田的处理的叶面积指数在孕穗期分别较对照提高10.4%和10.7%,在成熟期分别较对照提高41.6%和30.8%;4)烟杆还田能够同步提高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结实率,有利于提高产量,还田量越高,增产越明显,翻耕100%烟杆还田和少耕100%烟杆还田的处理分别较对照提高14.1%和11.4%;5)烟杆还田提高了土壤肥力和养分供应状况,表现在土壤速效养分含量比对照高;6)烟杆还田对控制水稻纹枯病具有明显效果,各时期的病情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秸秆还田添加腐熟剂对晚稻生长发育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方法]以协优46为供试晚稻品种,以秸秆不还田为对照,在秸秆还田的情况下添加家农、金葵子、鱼米香秸秆腐熟剂,研究秸秆腐熟剂对晚稻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与秸秆不还田相比,秸秆还田可使晚稻穗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及千粒重分别提高1.1~7.5粒、3.0~6.6粒、1.0个百分点~5.2个百分点、0.2~0.9 g,明显提高晚稻产量,平均增产357.5 kg/hm~2,增幅为5.8%;可使土壤容重减少0.03~0.06 g/cm3,pH降低0.20,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阳离子交换量(CEC)分别增加0.15~0.26 g/kg、0.04~0.11 g/kg、5.00~10.00 mg/kg、0.18~1.04 cmol/kg;添加秸秆腐熟剂对早稻秸秆腐解比自然情况下的腐解时间缩短15 d。[结论]秸秆还田添加腐熟剂可提高晚稻产量和土壤养分含量,3种腐熟剂增产和改善土壤养分的效果从好到差依次为金葵子、家农、鱼米香。  相似文献   

10.
不同秸秆腐熟剂对早稻秸秆腐解度及晚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秸秆腐熟剂对早稻秸秆腐解程度、土壤理化性状以及晚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并分析了不同处理间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早稻秸秆还田添加腐熟剂由于加速了稻草腐解速率、促进了稻草养分释放,从而提高了土壤肥力,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有利于晚稻生长以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形成,进而增加了稻谷产量,对经济效益增加也有一定的效果。在4种供试腐熟剂产品中以"覆垄丰"有机物料腐熟剂和"施瑞福"牌腐秆剂的施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天津农业科学》2015,(10):106-109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秸秆腐熟剂对水稻生长及其产量、小麦秸秆腐解速率、土壤微生物以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时施用秸秆腐熟剂对提高水稻产量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秸秆切碎翻耕还田配秸秆腐熟剂显著,秸秆腐熟剂能够提高土壤中微生物数量、促进秸秆较快腐解,能够增加有机质,提高土壤保肥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稻草还田添加不同腐秆剂田间小区对比试验,探讨不同腐秆剂对稻草腐熟速度的影响,旨在为改善晚稻经济性状,提高晚稻产量和晚稻种植的经济效益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开展水稻翻耕模式下早稻秸秆施用秸秆腐熟剂还田应用效果田间试验,研究稻草使用秸秆腐熟剂还田后对土壤改良作用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院早稻秸秆施用秸秆腐熟剂处理比纯秸秆还田处理的稻草能更快腐熟,且种植晚稻产量更高,增产1.86%~5.07%,收入增加388.8~968.0元/hm2,更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4.
为验证“金葵子”腐秆剂的应用效果,从中了解其对秸秆腐解程度和晚稻生长发育及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为大田应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稻秆还田施用“金葵子”腐秆剂,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养分含量,当造水稻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但处理间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秸秆腐熟剂在玉米秸秆还田中的效果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山西农业科学》2013,(4):354-357
在盆栽和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秸秆腐熟剂对玉米生长及其产量、玉米秸秆腐解速率、土壤微生物以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时施用秸秆腐熟剂对提高玉米产量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秸秆还田量小且配秸秆腐熟剂玉米产量较还田量大处理高;采用粉碎还田配秸秆腐熟剂对玉米增产效果较整秆沟埋配秸秆腐熟剂显著;秸秆腐熟剂能够提高土壤中微生物数量、促进秸秆较快腐解,减轻和防止多量秸秆还田给作物生长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可稳定提高土壤养分含量。  相似文献   

16.
《农技服务》2016,(13):79-81
油菜秸秆还田是增加稻田有机质含量,提升稻田肥力水平的有效方式。通过试验,探讨油菜秸秆不同还田模式对土壤肥力、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菜秸秆不同还田模式对增加稻田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提高土壤肥力有重要作用。试验条件下,油菜秸秆堆腐后粉碎还田,秸秆腐解度达11级,腐解更彻底,水稻产量636.6kg/667m2,比无秸秆还田处理增加稻谷71.1kg/667m2,增产12.6%,差异显著,比秸秆直接还田处理(不加腐杆剂)和秸秆不堆腐直接还田处理也显著增产,是值得推广的还田模式。  相似文献   

17.
探索了常宁市水稻秸秆腐熟还田的几种主要技术模式,对比了秸秆还田施用腐熟剂的效果以及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含量、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腐秆剂5~10 d以后秸秆腐熟速度比对照明显加快,腐烂程度高;通过连续3年实施秸秆还田,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增加1.84 g/kg,增加6.57%,有效磷增加1.02 mg/kg,增加9.37%,速效钾增加19.2 mg/kg,增加28.66%,土壤容重降低0.17 g/cm~3,降低12.33%;秸秆还田比对照平均增产404.7 kg/hm~2,增产6.96%;秸秆还田量4 500 kg/hm~2可减施N量7.2 kg/hm~2,增加土壤K量116.87 kg/hm~2。  相似文献   

18.
不同秸秆腐熟剂在河南省麦田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讨秸秆腐熟剂在河南省麦田的应用效果,研究了绿状元有机物料腐熟剂、秸秆腐熟剂、谷霖微生物腐秆剂和秸秆生物降解专用菌剂4种秸秆腐熟剂对麦田土壤理化性质、秸秆腐熟程度、小麦成产因素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玉米秸秆还田的前提下,4种秸秆腐熟剂均能够降低土壤容重和pH值,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增加小麦分蘖数和群体数,从而显著提高小麦产量,增产幅度为8.18%~9.27%,增产效果为谷霖微生物腐秆剂>绿状元有机物料腐熟剂>秸秆生物降解专用菌剂>秸秆腐熟剂。  相似文献   

19.
通过作物秸秆施用广东金葵子微生物腐秆剂对比试验,鉴定和评价金葵子微生物腐秆剂田间应用效果,为进一步示范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使用金葵子腐秆剂秸秆还田增产显著,比无秸秆还田对照增产稻谷1 318 kg/hm~2,增产率14.04%;比无秸秆腐熟剂的秸秆还田增产稻谷704 kg/hm~2,经济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20.
为了验证秸秆腐秆剂的效果,探索稻秆还田对土壤肥力的影响,通过试验前后土壤样品养分含量和示范测产数据发现,秸秆还田对本地区土壤有机质提升和水稻产量的增长有明显的作用,腐秆剂对秸秆腐熟的速度有加快作用,秸秆腐秆剂值得在该地区进行稻秆还田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