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茶人     
茶人指种茶、采茶、制茶之人,运茶、贩茶、卖茶之人,亦指煮茶、泡茶、绿茶之人,吃茶、喝茶、品茶之人;茶人包括为茶写诗、写文、写书之人,为茶作图、作画、作联之人,也包括为茶唱歌、跳舞、演戏之人.以茶为艺、为术、为道之人,还包括为茶制炉、制器、制壶之人,用荣制药、制物、制料之人,用茶做莱、做饭、做羹之人……。 茶人之范围广焉.上至皇帝要臣、政府官员,下至市并小人、黎民百姓。茶人之中有专家学者,知名人士,也有旷野村姑,凡夫俗子。从远古至现今,从海内到海外:几乎无处不无茶人,无时不有茶人。茶人@刘焕群!江苏…  相似文献   

2.
再论茶人与茶人精神上海茶叶学会张小霖,刘启贵茶人,原先专指直接从事茶叶采制生产的人,继而又发展为从事茶叶产制贸易教育科研事业的人。随着社会的发展,茶人的传播和茶文化的弘扬,茶人的队伍正在不断扩展,以茶为媒介,跨越国家、地区、民族、文化、政治、宗教信仰...  相似文献   

3.
茶人和为贵     
茶人本是精行俭德之人,茶人应该具有宽容、平和之心。我们的茶德有许多说法,从茶学大师庄晚芳先生的“廉、美、和、敬”到茶界泰斗张天福提出的“俭、清、和、静”,“和”字占了很重要的位置。茶导和,陈香白先生说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就是“和”。他认为“和”意味着天和、地和、人和。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净慧老和尚在天下赵州禅茶文化交流会上提出:禅茶文化的精神正是“正、清、和、雅”,也可以理解为“茶德”。陈文华先生说:佛学主张“慈悲为怀”、“宽容”和“与人为善”等等,都是与“和”字息息相通的。作为中华农耕文明的产物,融儒、释…  相似文献   

4.
茶人侯军     
第一眼见到侯军,脑子里就冒出"人淡如菊"、"大道低回"四个字.然而,当他微笑着向我们走来,静静地向我们叙说时,我竟没有一丝陌生的感觉.后来我才想起这样的微笑我曾在一些大家身上见到过,这样的叙说我曾在茶人刘祖香家里聆听过.只是侯军的目光更沉静,微笑更清澈,思想更深邃.  相似文献   

5.
茶人如是说     
张建国 (沁园春茶楼经理 )我原来是卖茶叶的 ,去年开了家茶楼 ,对茶来说了解一些 ,对省会的茶叶消费也有所了解。50年代以前 ,石家庄的茶叶量是中等水平 ,花园街、湾里庙一带也散落着几家茶馆 ,后来就绝迹了。现在 ,石家庄市作为一个省会城市 ,茶叶的消费与全国同类城市相比为倒数第三名 ,一年人均饮茶 2两。消费者对茶叶的知识是个空白。眼下 ,省会的茶艺馆、茶楼遍地开花 ,是个很可喜的事情 ,这对于普及茶文化 ,推广茶知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但是 ,如果不把握好方向 ,保持茶业经营的纯洁性 ,就极有可能走入歧途。相反 ,只有接近平民 ,走入…  相似文献   

6.
茶人项姐     
舒曼 《农业考古》2006,(5):191-193
在燕赵茶界,一提到邢台市“三剑茶艺馆”时,马上就会有人接茬:“那是项姐开的!”“项姐”,好亲切的称呼。无论是年长于她的,还是比她岁数小的,茶人们习惯于把项春霞亲切地叫作项姐。这不仅仅是因为“三剑茶艺馆”的招牌早已跨越了邢台地域,而是项姐本人在河北省茶界的人气指数也在不断地飚升。我认识项春霞女士是在她习茶之前的1992年,那时她还在《邢台日报》当一名记者。及至十年后再见到她时,名片上却多出了三个头衔:三剑装饰公司总经理、三剑茶艺馆总经理、三剑鲍翅酒楼总经理。崇茶从酒,雅俗共赏,既追求雅文化之茶,又经营俗文化之酒。如…  相似文献   

7.
雅人·茶人     
百合、樱花、桂花、排萧、尺八、水烛、茶叶,构成了一个象征中日友好的插花作品,名为“天朝之乐”。简洁的造型、流畅的线条、深远的寓意,给人以高雅、安祥和远思。可以想象她的创作者是何等雅致飘逸、何等丰富深邃!果然,见到袁勤迹时,她身穿一件黑纱罩衫优雅地飘着,举手投足之间流露出少妇特有的韵味和少有的脱俗。光洁的额头,浅浅的笑意,生动的表情,娓娓地诉说着高洁。袁勤迹出生于书画世家。受家庭文化氛围熏陶,袁勤迹9岁开始学二胡、古筝,学工笔画。山水画。从小艺术修养的培养和艺术功底的积累,影响着她以后的道路。同济…  相似文献   

8.
茶人刘秋萍     
提起刘秋萍,上海滩的老茶客一定不陌生。天天旺茶道馆的女老板,老三届知青,人有点发福,一头短而松的乌发将脸面衬得神采奕奕。不施脂粉,也不见推悴和枯涩。说起话来如炒爆豆一般,又快又脆。特别是饭店开门揖客了,正与你攀谈的当口,忽听得店堂里笑语喧哗,就弹簧似地跳起急急地奔出经理室,与故友新知寒暄一番,不能不让人想起阿庆嫂这样一个人物。刘秋萍击浪商海,却将利润两字看得清淡,兴趣浓缩于另外两个字:泡茶。福建的西坪铁观音是乌龙茶中的珍品,但一般人泡来,香气终觉压抑,而经刘秋萍之手,同样的水,同样的茶叶,茶瓯盖…  相似文献   

9.
三晋茶商曾雄踞明清五百年 ,在中华茶叶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当今三晋茶人正沿着前辈开创的“心茶之路” ,“吃茶来。”“吃茶去。”《走近茶道》 ,渐入佳境 ,崭露风采 :李亚民 山西忻州地区茶文化研究会会长、生态林业协会会长、中国五台山国际茶会常务主任、太原市茶业协会顾问。 1 997年独资举办了首届“五台山国际茶会”。 1 998年又创办了占地 40 0 0 0平方米的天元生态园林种苗公司 ,并在园林内开办了茶文化陈列室。是在三晋本土上成长起来的一位有胆有识的茶人。袁成达 山西太原江南茶叶公司总经理 ,太原市茶业协会常务理事。大学…  相似文献   

10.
茶人一族     
“茶艺”在石家庄的兴起,也就两三年的时间,然而它的发展速度之快,却令许多人吃惊不小,这不能不使人对那些“茶人”刮目相看…… 一.巧遇众“茶人” 世面上的各种“人”,在下见过的实在不少。诸如“学人”、“商人”、“文人”、“诗人”、“官人”之类,然而前些日子见到的几位“茶人”,不禁令我双眼为之一亮,仿佛遇到一群另类。 这两年,市里忽然冒出了几家“茶艺馆”,使见惯了那些只卖茶叶的“茶庄”的市民颇感新鲜。笔者一直想对它们来一番扫描,于是准备一家一家地“过”上一遍。然而,老天却给了我一个“一网打尽”的机会;…  相似文献   

11.
竺济法 《农业考古》2006,(2):189-191,213
茶人定义 2003年10月,当笔者决定与钱时霖先生合著《中华茶人诗描》时,便一直在思考茶人的定义。笔者以为,茶人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统称,各行各业的爱茶者均可称为茶人,历代为茶产业、荼文化作出贡献和有所建树的前辈和长者,是当之无愧的荼人。茶人中懂得茶之诸法、树茶学丰碑的陆羽尊为茶圣,至今无人超越;超然物外连饮七碗品得茶趣的卢仝类人物皆为茶仙;从事茶业科技、教学、文化的有院士、博导、博士、专家、学者、作家、画家、壶艺家;还有茶商、茶农、茶客等等,足见茶人之丰富多采。  相似文献   

12.
宋丽  伍萍 《农业考古》2006,(5):277-280
2006年8月25日——27日,由江西省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茶文化的学科定位与研究队伍的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江西省婺源县江湾镇上晓起村召开,来自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北京、天津、湖北、陕西、广东的30多位茶人云集,谈笑风生。作为学习茶文化的研究生,我们跟  相似文献   

13.
茶人陈国璋     
走进“陈茶阁” ,就会沉浸在浓郁而纯净的茶香之中。这里不准抽烟 ,连吃东西也不准。问主人为什么 ,他说茶叶是最吸味的东西 ,故此谢绝异味。就有茶客把家里的茶叶拿来这里存放 ,因为家里已经“没有一口净气了”。这个“陈茶阁”的主人就是加拿大籍华人陈国璋 ,“茶艺乐园”的园主。陈茶阁在茶艺乐园荔湾分店内。“陈”者 ,陈国璋也 ,陈年老茶也 ,陈放的地方也。“阁”原为“馆” ,后由作家雷铎改为阁 ,“束之高阁”之意。陈国璋出生于香港 ,祖籍潮州 ,学历不高。他说 :“我识字很少———不过读了社会大学。”苦力—酗酒—茶艺17岁时 ,离开…  相似文献   

14.
正陕西省茶人联谊会是经陕西省民政厅以"陕民办发[2013]43号文件"审批通知同意下成立的茶叶社团组织。陕西省商务厅、农业厅为业务指导单位。该会主要的业务范围有:调研与统计、信息咨询与服务、经验交流与合作等。2013年5月29日和2017年12月2日,陕西省茶人联谊会曾两次召开了会员代表大会,选举出了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等理事会人选。截至目前,发展骨干会员160多人,分布在全省各个行业和领域。会长为韩星海先生。  相似文献   

15.
金秋八月,丹桂飘香,正是品茶赏花的大好时节。九月十六日的下午,《中国茶叶大事记》、《茶叶经营史录》两书的编委及各省、市茶叶专家、教授一行三十余人,假座宋园茶艺馆品茗谈艺。宋园茶艺馆环境古朴典雅,展品琳琅满目,其中有中顾委委员陈野苹和原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夏征农的题词;有著名书画家们有关茶文化的诗词、书画的佳作;还有清末秀才、一百一十高龄苏局仙老人临终前为“宋园”题写的“茶寿”字幅;以及各种造型、精巧别致的茶具、工艺品。与会茶人无不为之击节赞叹。这时,中国茶叶总公司李嘉志总经理提出倡议:请在座的茶叶界最年长的十位老人题词记盛。年逾八旬的上海市茶叶学会理事长钱樑先生,率先提笔疾书“弘扬茶文化”一幅草书,拉开了这次茶事联谊活动的帷  相似文献   

16.
赵天相 《农业考古》2003,(2):237-237
茶人 ,这一今天看来带有茶香雅气的称号 ,在唐代仅用来称呼茶农。如《茶经·二之具》中有 :“ ,……茶人负以采茶也。”皮日休、陆龟蒙写的《茶人》诗 ,指的也是采茶人。往后 ,茶人概念扩大了 ,泛指茶业、茶学、茶文化工作者和爱茶人。据老茶人冯和法回忆 :抗日时期 ,由吴觉农领导的浙江茶叶改良场的同人出版过《茶人》刊物 ,那时他们一面在浙东茶区搞茶叶科研、生产 ,一面宣传组织抗日斗争。“茶人”更有了进步爱国者的涵义。改革开放后 ,茶文化得到复兴 ,杭州庄晚芳先生建议提倡“廉、美、和、敬”中国茶德。使“精行俭德”之茶人家风得…  相似文献   

17.
钱时霖 《农业考古》2006,(2):184-188
神农氏百草遍尝多遇毒,神农得茗毒除之。民间传说五千载,中国人民尽得知。王褒西汉王褒辞赋家,一篇《僮约》众人夸。烹茶尽具约中事,还到武阳去买茶。扬雄赋得《甘泉》和《羽猎》,《法言》新颖《太玄》奇。《方言》著作含深意,即为茶不必疑。华佗古代神医四海知,曹操不该擅诛  相似文献   

18.
由明入清,周亮工是闽茶史上不能不提到的一位。写《闽小记》的周亮工对茶知之甚深,他虽然没有茶学专著,但是他在品茗论道上的见解为后人述及闽茶时广为征引,这一方面也是由于周亮工在行事为人上很有茶人风骨,受人尊崇。周亮工(1612—1672年)字元亮,一字缄斋,人称栎下先生,也叫周栎园。他不是福建人,老家在河南祥符,却在福建生活多年。周亮工是明崇祯十三年的进士,任过山东潍县令、浙江道试御史,是清初著名的学者和艺术鉴赏家。他工诗善文,为官精明。据书载,周亮工长得是“方颐丰下,目光如电”(1),而做事果决,喜发议论…  相似文献   

19.
1999年4月的一天,在桃源县前山桥水库旁1片几乎荒芜的果山上,来了1位戴着近视眼镜,书生味十足的年轻人。他在山间来回走动,指指点点,似乎在谋划着什么。当地农民没有想到,这位年轻人就是后来到这里来开  相似文献   

20.
一块由澳门 81岁林志宏先生题刻的“金沙紫笋千年秀 ,陆羽顾渚万载春”的大型茶圣纪念碑 ,2 0 0 2年 5月 1 6日在长兴县顾渚山贡茶院前 ,由澳门茶之友访问团和长兴县旅游局 ,水口乡政府领导共同举行了揭幕典礼。在乐队和鞭炮齐鸣中 ,红绸徐徐落下 ,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贡茶院的旧址上 ,开始了新的建设规划。澳门茶之友是 1 999年由特区政府公职职员、退休教师、在职的文化 ,卫生、企业等爱茶人自发组成的团体。其特色是不设任何机构和职务 ,纯粹是以茶会友 ,和睦相处。 3年多来 ,他们每月举行一次茶会 ,组织到大陆、香港、台湾和韩国等地访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